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在不同人生阶段,必须给自己一个定义,哪怕这个定义是错的。
沐金农从人群出发,目标打通农村家庭账户体系 | 公司调研
调研 | 薛凯丽 林青川
撰写 | 薛凯丽
如今农村领域逐渐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但虽然关注者众多,却因为农村领域存在的获客、征信等重重难点,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真正沉下去完全扎根农村领域的平台寥寥无几,而沐金农便是其中之一。
其创始人王曾,在26岁时便创办了沐金农。王曾的初衷很简单,便是为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不到的农村群体解决金融需求,同时,也是因为预判到中国蕴藏的巨大农村经济空间,他精准定位了这个方向。
王曾凭借自己过往积累的关于三农的丰富经验,以及对农村领域的深刻分析论证,对沐金农形成了独到而又清晰的定位,并且经过两年发展,沐金农的发展版图已逐渐趋向完善。
定位打通家庭账户的三农金融
现在被提及最多的往往是“农村金融”或“农业金融”,而沐金农的定位却不同寻常——“三农金融”,即农村、农业和农民。
在王曾看来,三农金融与农村金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首先,现在农民群体开始往城镇转移,农民不一定都在农村,而留守在农村的也不一定都从事农业生产。这类群体无论在县镇还是农村,本质上属于一类人群,并且他们都没有被传统金融机构所覆盖。
其次,农民群体的需求并不局限于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经营性需求,还具有消费需求等。并且农民在借款后,生产性和消费用途往往混杂在一起。
最后,农村社区金融属性较强,家庭代际关系多,农民在借款的时候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而农民借款后经常为家庭其它成员实际所用。
因此,沐金农的定位并不是从某种特定需求或某个细分场景出发,而是从农村群体角度出发,计划未来开设一个家庭账户,以农村家庭为单位授信,围绕家庭生命周期配置智能化金融服务,并打通各类服务场景。也就是沐金农是绑定农村人群,而不是绑定某类场景。
实现家庭账户的打通,除了需要积累农村家庭资产、社交网络关系、生产经营状况等多种维度的信息以外,由于受作物种类和特性不同的影响较大,那么为不同家庭提供服务时便不能一概而论,因此,目前沐金农还在建立农业行业知识库系统,以便为农民提供更精细的服务。
生产型金融和消费金融双轮驱动
正因为从农村群体角度出发,因此沐金农不仅覆盖生产性需求,还针对消费需求。
在场景上,既有专门针对生产性需求的“沐金农”,涵盖农贸、农机、农资、商超等场景;还有面向消费需求的“拿下分期”,覆盖出行、数码3C、家电、医美等服务。
在地域上,“沐金农”更多在集中在农村地区,而“拿下分期”则既包括农村地区,还覆盖县域级别。
同时,在地理区域上,沐金农根据具体地域情况提供服务,有些地方是只做生产型或消费型中的一种,例如内蒙、东北等地生产型多一些,而南方则消费型居多;
随着现在消费型逐渐往北方延伸,两种类型产品不断融合,现在有些地区两者都有,例如河南洛阳等地区两种需求都会覆盖。
在产品上,“沐金农”会根据每个地区的差异和行业的特色,定制不同的产品,具体可能反应在还款方式、期限等方面的不同,例如奶牛养殖行业由于现金流较好,还款方式便会采取等额本息的方式,而水果、粮食等行业具有收获周期,便会采取先息后本的方式。
“沐金农”由于需要下户尽调进行获客和采集数据,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目前月交易额约为一亿元;而“拿下分期”则发展飞快,成立不到一年已达到4亿元的月放款量,增速明显超过农贷版块。
关键在于资产识别和资产触达
王曾认为,金融最核心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资金的匹配、资产的识别和资产的触达,而三农金融最关键同时也是最难的则在于资产识别和资产触达。
资金匹配,即获取资金。优质资产自然会吸引更多来源和更低成本的资金,沐金农早期资金主要来源于自建的理财平台,随着业务的稳步发展,目前则几乎全部来源于机构资金,自建的理财端已被停掉。
资产识别,即农民征信问题。为解决农民征信空白的问题,沐金农建立了线下团队到达农村采集数据,并通过多维度信息交叉验证农民的信用情况和偿还能力。
沐金农对于农民画像包括五个维度:家庭结构和资产等身份特质;家庭代际、社交网络等社群关系;过往经营状况、生产周期等生产能力;产业链位置、价格周期等行业定位;区域风险和属性等地理位置。沐金农正是通过多个维度交叉验证,给出合理授信以及防范信用风险。
资产触达,即解决获客问题。农村地区相对分散,并且村落之间千差万别,因此三农领域获客的难度要远远高过其它场景金融。
沐金农采取多种方式解决获客难的问题,一是直营方式,依托线下团队在农村一线与农民建立关系;二是场景方式,通过合作经销商、商户获取用户;三是供应链方式,结合农贸、粮贸产业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作为合作渠道。
在三农金融中,受地域特点限制,很难迅速有效地获取大量资产,并且需要从零开始建立征信基础,因此在发展初期付出较大成本是不可避免的,当数据和农村关系积累到一定程度,风控和获客方面的优势方能有一定显现。
近日,爱分析对沐金农CEO王曾进行了访谈,现摘选部分内容如下。
Q:如何理解三农金融?
A:三农金融和农村金融是两个概念。像有些城镇化的人,他其实也没有享受到金融服务,还有一些人他也在农村,但已经不做农业生产了,这类人群也是我们的目标群体。
未来农业会慢慢走向集约化,在北方尤其明显,农村人口稀少,大多是老年人或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服务其实是给他的家庭主力军提供金融服务。他们会越来越机械化,有可能用机械化运作,或者是用集体合作社的方式来运作,这其实是新兴农业经营主体。
包括所谓蓝领阶层,其实如果从大农村概念看的话,也算是一类人群。而且他们不可避免地有各种代际关系的往来,甚至资金的往来。在这种往来中是有可能产生消费需求的,这种需求我们原来触达比较少,暂时还不够。
而这些有需求的人群,他不一定是只在农村或农业领域,并且也并一定是只有一种需求,因此我们还是专注在三农领域,以家庭为单位,用数字化或智能化方式提供服务。
Q:生产型和消费型两种群体是否会有割裂?
A:目前我们在把这个家庭账户打通的过程中,有重合也会有割裂。暂时从发展的速度看有些割裂,生产性北方多一点,消费可能南方多一点,但是现在慢慢消费在往北方走,这两个会融合。
我们希望把两个账户打通,形成一个家庭账户体系,然后同时连接各类场景,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目标和方向是这样的。
在打通过程中,消费板块是增长很快,不能去抑制它,因为随着这个板块的增长,征信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会随之完善,慢慢会反哺到另一个农贷板块。
Q:两种需求的资产质量是否会有差别?
A:这两种需求的定价是不同的,生产型定价会稍微低一些,而消费型定价会高一点,可能风险表现会相对大一点。
农贷板块最重要的是贷前反欺诈,只要不欺诈,信用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坏账会少一点。
Q:种植跟养殖领域在产品设计上是否会有不同?
A:种植和养殖肯定是有一定区别的,例如行业周期是不一样的,不同作物的周期也大不相同,可能北方地区一年一季、一年两季,南方地区一年两季、三季等,包括养殖的禽类、鱼类也都不一样,那行业属性不同就会影响到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至于风险表现主要还是看个案,生产周期、行业周期和还款周期等因素会影响逾期表现,早期农贷看起来会有一些逾期,主要还是产品设计的问题。
其实我们开始的思路是种植多一些,因为种植有国家补贴,行业价格波动风险较小,相对会容易一点,但是慢慢的我们区域扩到一百多的时候,每个区域都不同,那就希望更加细分一点。
因此,我们也在推行行业知识库系统,最近可能会还引进一些世界银行的专家,荷兰合作银行的专家来共同打造这个系统,来推行中国的信贷三农化。
Q:如何解决农业经营风险较大的问题?
A:农业是靠天吃饭,大额一点的服务我们会有农业保险,可以保障一部分,另外我们是靠区域分散避免这部分的风险。
当然我们要深耕一些行业,但是又不想在一个行业过多,不然这个行业的系统风险就可能集中在我们这里。实我们肯定是有一些聚焦的,而在这些聚焦里我们还是希望有意识地分散一些,防止存在的经营性金融风险。
Q:如何进行线下数据采集?
A:我们原来是用一系列材料拍照上传,然后项目尽调有轨迹,有专门的APP,按照规范的尽调标准完成一个流程。
我们今年计划推行全部无纸化,之前可能手续和材料会比较多,那样可能会过于复杂。而现在接入的数据源逐渐增多,比如户口、身份信息、保险等,直接调用征信数据便可以了,所以项目材料都在慢慢简化。
另外,前期反欺诈和征信积累比较多,今后希望可以加强精细化、数据化和移动化管理。我们现在建立了一个耕苗系统,主要是下户尽调流程,农民申请借款后将资料拍照上传到中央风控系统中,然后我们再提供授信服务。
Q:如何确定授信额度?
A:其实有时候农民不太确定自己需要多少额度,他可能会以为越多越好,我们希望可能提供一个智能化的额度,做一些前沿性的改进。
并且有时候农民借款可能也不一定用于农机用途,那如果你不够了解他就会直接把钱给他了,所以要做的还是帮农民合理规划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套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纯骗子,一种是为了借钱,如果给用户提供的产品不合适,那还是没有满足他的需求。
那就证明风控信息了解不充分,不够数字化、智能化,所以我们希望以家庭单位了解农民,合理安排和预测他们的信贷维度。通过多种维度分析,能够知道他大概需要多少额度,可以将额度设置得更加智能化。
Q:获客的难点是什么?
A:难点有很多,一是尽调成本太高,农村太分散了,地理位置太远,有些尽调要开十几公里的车,并且每个村千差万别,每个村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传统金融为什么不做的原因,因为要考虑成本可控的问题。我们新兴主体因为利率定价会比较市场化,可以覆盖一部分尽调成本吧。
二是触达资产以后,用太多人员成本的时候,存在管理和操作风险,很多农村金融出问题了,其实是道德风险,联合骗贷,这是要很大的防控。
三是有些地区的网络没有那么方便,那么我们在征信环节设计的一些系统,可能在一些地区就会无法使用。
四是怎样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选择相对优质的资产,很多人表面上看不存在风险,但实际上很难了解他究竟是怎样的人,是否存在潜在风险。
五是农民教育问题,农民缺乏利率意识,接受比较慢,培育周期比较长,但传统金融机构程序复杂也不覆盖,所以有教育的过程。
其实在农村获客过程中确实有很多辛苦的地方,有时候沟通存在语言不通的问题,去到一些地广人稀的地方,真的要走很长时间才能遇到人。不过虽然存在很多困难,但我们还是希望可以把这件事做好。
Q:是否会受农村熟人社会的影响?
A:会通过尽调村委会、有名望的人,进行获客和风控方面的帮助,比如询问一些有威望的人,愿不愿意进行担保,并且通过是否担保进行是否放款的判断。
农贷板块风控还是比较严的,我们还是希望可以控制风险,打好基础,而不是一味追求速度,其实三农金融就是要做好农村社区治理问题,处理好人际关系、土地等多方面的事情。
Q:如何进行贷后风险控制?
A:贷中会进行定期回访,是否出现失联情况,通过他授权的社交网络信息,看看是否他在其它地方进行重复借款,还有观察地理位置、行业信息等多种方式,判断是否有能力偿还。
如果是存在有意识欺骗,便会提前回收回来,如果别的逾期状况,会通过风险保证金、合作方风险保障等多头并举的方式处理,我们也在不断优化。
其实绝大多数农民都是认真过日子的,那种出现极端意外情况的,比如家庭出现变故的,我们会把保险加进去进行保障,所以这些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整体上农贷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可控,比我们预想的要低。
Q:未来是否有新的规划?
A:我们希望能形成一套标准,然后能和更多的持牌机构一起来合作,原来早期我们更多是自己放,未来可能会采取助贷形式提供解决方案,进行流程管理。现在已经和一些保险机构以助贷模式进行合作,为他们提供流量服务。
至于具体的规模计划,今年的目标是希望可以达到100亿交易额。
爱分析是一家专注于创新企业研究和评价的互联网投研平台。爱分析以企业价值为研究内核,以独特的产品形态,对创新领域和标杆企业长期跟踪调研,服务于企业决策者、从业者及投资者用户群体。关注爱分析公众号ifenxicom,及时获取重要信息。
添加爱分析群小秘微信(ID:ifenxi502)即刻加入爱分析行业讨论群。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1 )
沐金农从人群出发,目标打通农村家庭账户体系 | 公司调研
调研 | 薛凯丽 林青川
撰写 | 薛凯丽
如今农村领域逐渐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但虽然关注者众多,却因为农村领域存在的获客、征信等重重难点,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真正沉下去完全扎根农村领域的平台寥寥无几,而沐金农便是其中之一。
其创始人王曾,在26岁时便创办了沐金农。王曾的初衷很简单,便是为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不到的农村群体解决金融需求,同时,也是因为预判到中国蕴藏的巨大农村经济空间,他精准定位了这个方向。
王曾凭借自己过往积累的关于三农的丰富经验,以及对农村领域的深刻分析论证,对沐金农形成了独到而又清晰的定位,并且经过两年发展,沐金农的发展版图已逐渐趋向完善。
定位打通家庭账户的三农金融
现在被提及最多的往往是“农村金融”或“农业金融”,而沐金农的定位却不同寻常——“三农金融”,即农村、农业和农民。
在王曾看来,三农金融与农村金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首先,现在农民群体开始往城镇转移,农民不一定都在农村,而留守在农村的也不一定都从事农业生产。这类群体无论在县镇还是农村,本质上属于一类人群,并且他们都没有被传统金融机构所覆盖。
其次,农民群体的需求并不局限于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经营性需求,还具有消费需求等。并且农民在借款后,生产性和消费用途往往混杂在一起。
最后,农村社区金融属性较强,家庭代际关系多,农民在借款的时候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而农民借款后经常为家庭其它成员实际所用。
因此,沐金农的定位并不是从某种特定需求或某个细分场景出发,而是从农村群体角度出发,计划未来开设一个家庭账户,以农村家庭为单位授信,围绕家庭生命周期配置智能化金融服务,并打通各类服务场景。也就是沐金农是绑定农村人群,而不是绑定某类场景。
实现家庭账户的打通,除了需要积累农村家庭资产、社交网络关系、生产经营状况等多种维度的信息以外,由于受作物种类和特性不同的影响较大,那么为不同家庭提供服务时便不能一概而论,因此,目前沐金农还在建立农业行业知识库系统,以便为农民提供更精细的服务。
生产型金融和消费金融双轮驱动
正因为从农村群体角度出发,因此沐金农不仅覆盖生产性需求,还针对消费需求。
在场景上,既有专门针对生产性需求的“沐金农”,涵盖农贸、农机、农资、商超等场景;还有面向消费需求的“拿下分期”,覆盖出行、数码3C、家电、医美等服务。
在地域上,“沐金农”更多在集中在农村地区,而“拿下分期”则既包括农村地区,还覆盖县域级别。
同时,在地理区域上,沐金农根据具体地域情况提供服务,有些地方是只做生产型或消费型中的一种,例如内蒙、东北等地生产型多一些,而南方则消费型居多;
随着现在消费型逐渐往北方延伸,两种类型产品不断融合,现在有些地区两者都有,例如河南洛阳等地区两种需求都会覆盖。
在产品上,“沐金农”会根据每个地区的差异和行业的特色,定制不同的产品,具体可能反应在还款方式、期限等方面的不同,例如奶牛养殖行业由于现金流较好,还款方式便会采取等额本息的方式,而水果、粮食等行业具有收获周期,便会采取先息后本的方式。
“沐金农”由于需要下户尽调进行获客和采集数据,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目前月交易额约为一亿元;而“拿下分期”则发展飞快,成立不到一年已达到4亿元的月放款量,增速明显超过农贷版块。
关键在于资产识别和资产触达
王曾认为,金融最核心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资金的匹配、资产的识别和资产的触达,而三农金融最关键同时也是最难的则在于资产识别和资产触达。
资金匹配,即获取资金。优质资产自然会吸引更多来源和更低成本的资金,沐金农早期资金主要来源于自建的理财平台,随着业务的稳步发展,目前则几乎全部来源于机构资金,自建的理财端已被停掉。
资产识别,即农民征信问题。为解决农民征信空白的问题,沐金农建立了线下团队到达农村采集数据,并通过多维度信息交叉验证农民的信用情况和偿还能力。
沐金农对于农民画像包括五个维度:家庭结构和资产等身份特质;家庭代际、社交网络等社群关系;过往经营状况、生产周期等生产能力;产业链位置、价格周期等行业定位;区域风险和属性等地理位置。沐金农正是通过多个维度交叉验证,给出合理授信以及防范信用风险。
资产触达,即解决获客问题。农村地区相对分散,并且村落之间千差万别,因此三农领域获客的难度要远远高过其它场景金融。
沐金农采取多种方式解决获客难的问题,一是直营方式,依托线下团队在农村一线与农民建立关系;二是场景方式,通过合作经销商、商户获取用户;三是供应链方式,结合农贸、粮贸产业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作为合作渠道。
在三农金融中,受地域特点限制,很难迅速有效地获取大量资产,并且需要从零开始建立征信基础,因此在发展初期付出较大成本是不可避免的,当数据和农村关系积累到一定程度,风控和获客方面的优势方能有一定显现。
近日,爱分析对沐金农CEO王曾进行了访谈,现摘选部分内容如下。
Q:如何理解三农金融?
A:三农金融和农村金融是两个概念。像有些城镇化的人,他其实也没有享受到金融服务,还有一些人他也在农村,但已经不做农业生产了,这类人群也是我们的目标群体。
未来农业会慢慢走向集约化,在北方尤其明显,农村人口稀少,大多是老年人或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服务其实是给他的家庭主力军提供金融服务。他们会越来越机械化,有可能用机械化运作,或者是用集体合作社的方式来运作,这其实是新兴农业经营主体。
包括所谓蓝领阶层,其实如果从大农村概念看的话,也算是一类人群。而且他们不可避免地有各种代际关系的往来,甚至资金的往来。在这种往来中是有可能产生消费需求的,这种需求我们原来触达比较少,暂时还不够。
而这些有需求的人群,他不一定是只在农村或农业领域,并且也并一定是只有一种需求,因此我们还是专注在三农领域,以家庭为单位,用数字化或智能化方式提供服务。
Q:生产型和消费型两种群体是否会有割裂?
A:目前我们在把这个家庭账户打通的过程中,有重合也会有割裂。暂时从发展的速度看有些割裂,生产性北方多一点,消费可能南方多一点,但是现在慢慢消费在往北方走,这两个会融合。
我们希望把两个账户打通,形成一个家庭账户体系,然后同时连接各类场景,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目标和方向是这样的。
在打通过程中,消费板块是增长很快,不能去抑制它,因为随着这个板块的增长,征信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会随之完善,慢慢会反哺到另一个农贷板块。
Q:两种需求的资产质量是否会有差别?
A:这两种需求的定价是不同的,生产型定价会稍微低一些,而消费型定价会高一点,可能风险表现会相对大一点。
农贷板块最重要的是贷前反欺诈,只要不欺诈,信用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坏账会少一点。
Q:种植跟养殖领域在产品设计上是否会有不同?
A:种植和养殖肯定是有一定区别的,例如行业周期是不一样的,不同作物的周期也大不相同,可能北方地区一年一季、一年两季,南方地区一年两季、三季等,包括养殖的禽类、鱼类也都不一样,那行业属性不同就会影响到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至于风险表现主要还是看个案,生产周期、行业周期和还款周期等因素会影响逾期表现,早期农贷看起来会有一些逾期,主要还是产品设计的问题。
其实我们开始的思路是种植多一些,因为种植有国家补贴,行业价格波动风险较小,相对会容易一点,但是慢慢的我们区域扩到一百多的时候,每个区域都不同,那就希望更加细分一点。
因此,我们也在推行行业知识库系统,最近可能会还引进一些世界银行的专家,荷兰合作银行的专家来共同打造这个系统,来推行中国的信贷三农化。
Q:如何解决农业经营风险较大的问题?
A:农业是靠天吃饭,大额一点的服务我们会有农业保险,可以保障一部分,另外我们是靠区域分散避免这部分的风险。
当然我们要深耕一些行业,但是又不想在一个行业过多,不然这个行业的系统风险就可能集中在我们这里。实我们肯定是有一些聚焦的,而在这些聚焦里我们还是希望有意识地分散一些,防止存在的经营性金融风险。
Q:如何进行线下数据采集?
A:我们原来是用一系列材料拍照上传,然后项目尽调有轨迹,有专门的APP,按照规范的尽调标准完成一个流程。
我们今年计划推行全部无纸化,之前可能手续和材料会比较多,那样可能会过于复杂。而现在接入的数据源逐渐增多,比如户口、身份信息、保险等,直接调用征信数据便可以了,所以项目材料都在慢慢简化。
另外,前期反欺诈和征信积累比较多,今后希望可以加强精细化、数据化和移动化管理。我们现在建立了一个耕苗系统,主要是下户尽调流程,农民申请借款后将资料拍照上传到中央风控系统中,然后我们再提供授信服务。
Q:如何确定授信额度?
A:其实有时候农民不太确定自己需要多少额度,他可能会以为越多越好,我们希望可能提供一个智能化的额度,做一些前沿性的改进。
并且有时候农民借款可能也不一定用于农机用途,那如果你不够了解他就会直接把钱给他了,所以要做的还是帮农民合理规划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套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纯骗子,一种是为了借钱,如果给用户提供的产品不合适,那还是没有满足他的需求。
那就证明风控信息了解不充分,不够数字化、智能化,所以我们希望以家庭单位了解农民,合理安排和预测他们的信贷维度。通过多种维度分析,能够知道他大概需要多少额度,可以将额度设置得更加智能化。
Q:获客的难点是什么?
A:难点有很多,一是尽调成本太高,农村太分散了,地理位置太远,有些尽调要开十几公里的车,并且每个村千差万别,每个村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传统金融为什么不做的原因,因为要考虑成本可控的问题。我们新兴主体因为利率定价会比较市场化,可以覆盖一部分尽调成本吧。
二是触达资产以后,用太多人员成本的时候,存在管理和操作风险,很多农村金融出问题了,其实是道德风险,联合骗贷,这是要很大的防控。
三是有些地区的网络没有那么方便,那么我们在征信环节设计的一些系统,可能在一些地区就会无法使用。
四是怎样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选择相对优质的资产,很多人表面上看不存在风险,但实际上很难了解他究竟是怎样的人,是否存在潜在风险。
五是农民教育问题,农民缺乏利率意识,接受比较慢,培育周期比较长,但传统金融机构程序复杂也不覆盖,所以有教育的过程。
其实在农村获客过程中确实有很多辛苦的地方,有时候沟通存在语言不通的问题,去到一些地广人稀的地方,真的要走很长时间才能遇到人。不过虽然存在很多困难,但我们还是希望可以把这件事做好。
Q:是否会受农村熟人社会的影响?
A:会通过尽调村委会、有名望的人,进行获客和风控方面的帮助,比如询问一些有威望的人,愿不愿意进行担保,并且通过是否担保进行是否放款的判断。
农贷板块风控还是比较严的,我们还是希望可以控制风险,打好基础,而不是一味追求速度,其实三农金融就是要做好农村社区治理问题,处理好人际关系、土地等多方面的事情。
Q:如何进行贷后风险控制?
A:贷中会进行定期回访,是否出现失联情况,通过他授权的社交网络信息,看看是否他在其它地方进行重复借款,还有观察地理位置、行业信息等多种方式,判断是否有能力偿还。
如果是存在有意识欺骗,便会提前回收回来,如果别的逾期状况,会通过风险保证金、合作方风险保障等多头并举的方式处理,我们也在不断优化。
其实绝大多数农民都是认真过日子的,那种出现极端意外情况的,比如家庭出现变故的,我们会把保险加进去进行保障,所以这些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整体上农贷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可控,比我们预想的要低。
Q:未来是否有新的规划?
A:我们希望能形成一套标准,然后能和更多的持牌机构一起来合作,原来早期我们更多是自己放,未来可能会采取助贷形式提供解决方案,进行流程管理。现在已经和一些保险机构以助贷模式进行合作,为他们提供流量服务。
至于具体的规模计划,今年的目标是希望可以达到100亿交易额。
爱分析是一家专注于创新企业研究和评价的互联网投研平台。爱分析以企业价值为研究内核,以独特的产品形态,对创新领域和标杆企业长期跟踪调研,服务于企业决策者、从业者及投资者用户群体。关注爱分析公众号ifenxicom,及时获取重要信息。
添加爱分析群小秘微信(ID:ifenxi502)即刻加入爱分析行业讨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