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对于股权众筹平台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在于风控。
怎样选择合适的项目,并将其标准化,变成可在线向投资人展示的互联网产品?怎样合理地对企业进行估值,募集多少资金,出让多少股份合适?怎样把项目信息合理且充分地展示给投资者?怎样选定合适的领投人?怎样进行筹后管理,保证投资人“帮忙不添乱”?投资人未来以何种方式选择退出……一系列的问题都考验着平台的风险管理能力。
因而在筹前、筹中、筹后风控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立足于众筹“江湖”。
筹前:关键在投资经理
对于“P2P”行业,最佳风控是做在贷前;对于股权众筹来说,最佳风控也是做在筹前。
“股权众筹的风控主要是在平台对项目的审核,也就是筹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把项目的风控点把握到最佳,融资几乎没有任何问题。
“项目”自然就是筹资企业,对这些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核有利于将融资的风险降到最低,也可以防止筹资企业借皮包公司进行非法融资。
另外,由于股权众筹主要是针对一些初创型的中小企业,一般这类的平台模式还不够成熟,创业团队也不够完善并可能缺乏经验,加上超大的创业风险,90%的股权投资可能颗粒无收。因而把握好对企业的审核应该是风控的重中之重。
而这个“项目审核”的重要责任则是落到了投资经理的身上。所谓的投资经理,就是对项目风控进行全程审核、评估和调查的人,一般投资经理对行业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清楚的把控筹资的全过程和风险点,做大量前期的工作。
投资经理在筹资的过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角色,很多的平台老总都有从事过“PE/VC”融资的职业经历。他们对项目的优劣评判主要是根据他们的从业经验,综合评估项目的各个环节,包括股东、财务、市场、法律、前景等方面。
其实,投资经理已经成为股权众筹平台的标配,除了尽职调查,他们的另一个任务就是与创业者、领投人协商,共同确定企业的估值,这是股权众筹平台的一贯做法。对于股权众筹来说,企业估值无疑是关键的一环,直接决定筹资的“分配”。在估值环节,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没有标准化和市场化,估值泡沫不可避免。
除了在项目端进行风控外,在投资端,一般股权众筹平台都会设立相关的合格投资人制度,主要是对投资人资格进行审查,并告知相关的投资风险。而很多的平台一般都将合格投资者审核条件设定为年收入50万元,家庭净资产500万元。
筹中:领投+跟投
在筹前的风控做了相关准备后,股权众筹平台对筹中的风控一般是采用“领投+跟投”机制,通过快速合投的方式为投资者带来保障。
所谓的“领投+跟投”机制,是指由机构投资人对某个项目进行领投,再由个人投资者进行跟投。
领投人通过大量的项目调研工作和后期项目实施监督工作,帮助创业者尽快实现项目成功融资的同时,向跟投人提供投资建议;普通投资人可以选出自己信赖的专业领投人,借助其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领投人一般对项目和原股东比较熟悉,因此也承担了为项目背书的角色,要向跟投人解释说明项目的情况和风险。
“领投+跟投”机制被各大股权众筹平台所采用,是筹中风控最常用的机制。
例如目前市面上的股权众筹公司36氪、点石微投行、快投等。平台一般会设置比较严格的程序和条件来筛选领投人,例如领投人必须操作过两个天使投资案例,或者两年以上天使投资经理的任职经验,或者特定领域五年以上的从业者等等。筛选出的领投人在专业经验方面显然比一般的投资人丰富,能够更好的对创业项目进行辨别、筛选,从而有效提升投资的成功率。
另外,领投人自己也要投入资金,这样领投人与跟投人就实现了利益绑定,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效降低了领投人的道德风险。对于“领投+跟投”机制,业界还是有很多的质疑,比如领投人的资质、操作风险等。
筹后:管理和退出
股权众筹在融资成功后,风控依然没有结束,由于“股权”的关系,筹后的风控主要表现在管理、退出和转让的环节上。
筹后管理目前是众筹业界的一大难题,目前股权众筹通行的做法有:第一,要求企业定期披露财务数据;第二,对创始团队持续进行评估;第三,直接派驻高管或监事;第四,协助企业寻找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
其实,股权众筹在投后管理上集中关注两个问题,即信息披露和资产处置。而资产处置是最为敏感的问题,主要是看其能否有优先处置的安排,即众筹来的这部分资金形成的股权在出现项目失败或者企业破产时,是否可以获得优先偿付。由于融资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投资人的“预期收益”,因而,筹后的管理特别重要。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1 )
对于股权众筹平台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在于风控。
怎样选择合适的项目,并将其标准化,变成可在线向投资人展示的互联网产品?怎样合理地对企业进行估值,募集多少资金,出让多少股份合适?怎样把项目信息合理且充分地展示给投资者?怎样选定合适的领投人?怎样进行筹后管理,保证投资人“帮忙不添乱”?投资人未来以何种方式选择退出……一系列的问题都考验着平台的风险管理能力。
因而在筹前、筹中、筹后风控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立足于众筹“江湖”。
筹前:关键在投资经理
对于“P2P”行业,最佳风控是做在贷前;对于股权众筹来说,最佳风控也是做在筹前。
“股权众筹的风控主要是在平台对项目的审核,也就是筹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把项目的风控点把握到最佳,融资几乎没有任何问题。
“项目”自然就是筹资企业,对这些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核有利于将融资的风险降到最低,也可以防止筹资企业借皮包公司进行非法融资。
另外,由于股权众筹主要是针对一些初创型的中小企业,一般这类的平台模式还不够成熟,创业团队也不够完善并可能缺乏经验,加上超大的创业风险,90%的股权投资可能颗粒无收。因而把握好对企业的审核应该是风控的重中之重。
而这个“项目审核”的重要责任则是落到了投资经理的身上。所谓的投资经理,就是对项目风控进行全程审核、评估和调查的人,一般投资经理对行业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清楚的把控筹资的全过程和风险点,做大量前期的工作。
投资经理在筹资的过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角色,很多的平台老总都有从事过“PE/VC”融资的职业经历。他们对项目的优劣评判主要是根据他们的从业经验,综合评估项目的各个环节,包括股东、财务、市场、法律、前景等方面。
其实,投资经理已经成为股权众筹平台的标配,除了尽职调查,他们的另一个任务就是与创业者、领投人协商,共同确定企业的估值,这是股权众筹平台的一贯做法。对于股权众筹来说,企业估值无疑是关键的一环,直接决定筹资的“分配”。在估值环节,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没有标准化和市场化,估值泡沫不可避免。
除了在项目端进行风控外,在投资端,一般股权众筹平台都会设立相关的合格投资人制度,主要是对投资人资格进行审查,并告知相关的投资风险。而很多的平台一般都将合格投资者审核条件设定为年收入50万元,家庭净资产500万元。
筹中:领投+跟投
在筹前的风控做了相关准备后,股权众筹平台对筹中的风控一般是采用“领投+跟投”机制,通过快速合投的方式为投资者带来保障。
所谓的“领投+跟投”机制,是指由机构投资人对某个项目进行领投,再由个人投资者进行跟投。
领投人通过大量的项目调研工作和后期项目实施监督工作,帮助创业者尽快实现项目成功融资的同时,向跟投人提供投资建议;普通投资人可以选出自己信赖的专业领投人,借助其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领投人一般对项目和原股东比较熟悉,因此也承担了为项目背书的角色,要向跟投人解释说明项目的情况和风险。
“领投+跟投”机制被各大股权众筹平台所采用,是筹中风控最常用的机制。
例如目前市面上的股权众筹公司36氪、点石微投行、快投等。平台一般会设置比较严格的程序和条件来筛选领投人,例如领投人必须操作过两个天使投资案例,或者两年以上天使投资经理的任职经验,或者特定领域五年以上的从业者等等。筛选出的领投人在专业经验方面显然比一般的投资人丰富,能够更好的对创业项目进行辨别、筛选,从而有效提升投资的成功率。
另外,领投人自己也要投入资金,这样领投人与跟投人就实现了利益绑定,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效降低了领投人的道德风险。对于“领投+跟投”机制,业界还是有很多的质疑,比如领投人的资质、操作风险等。
筹后:管理和退出
股权众筹在融资成功后,风控依然没有结束,由于“股权”的关系,筹后的风控主要表现在管理、退出和转让的环节上。
筹后管理目前是众筹业界的一大难题,目前股权众筹通行的做法有:第一,要求企业定期披露财务数据;第二,对创始团队持续进行评估;第三,直接派驻高管或监事;第四,协助企业寻找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
其实,股权众筹在投后管理上集中关注两个问题,即信息披露和资产处置。而资产处置是最为敏感的问题,主要是看其能否有优先处置的安排,即众筹来的这部分资金形成的股权在出现项目失败或者企业破产时,是否可以获得优先偿付。由于融资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投资人的“预期收益”,因而,筹后的管理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