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怎么做才能让它更有知名度,传播的更快呢?
公众号 | 一品内容官 (专注于内容营销的…
我们听说过“让内容疯传”,“让故事疯传”,但却很少听到“让产品疯传”这样的说法。
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产品只是产品,传播是市场、品牌干的事情。是这样吗?
锤子手机的产品总监朱萧木,去年说过这样一个观点:
产品设计是辅助营销传播的,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你在设计这个产品的初期就是你要想到你这个产品怎么样在新的互联网时代去传播,而不是说我就做一个我觉得非常好用的产品就可以了,就完了,让市场部的同事在那儿想我这个东西怎么推广,我认为都是一体化的东西。
基于这个理念,锤子手机真的在打磨过程中做了很多额外的细节,比如运用了古希腊经典美学里的“黄金螺旋”、漂亮的锤子便签、可离线的语音系统,还有贴上了“情怀”标签的手机壳。。。
这些都是超越一部手机普通功能之外的东西,为什么要做呢?其实核心就是为了辅助营销和传播,让产品更有故事性。否则老罗在发布会上还怎么愉快滴装逼?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自带传播力,不仅仅是IT行业、互联网行业。但是内内发现大多数企业的思维依然是:等产品做出来了,再去找卖点新闻点,或者生搬硬套一个故事。结果往往让营销人感到很崩溃。
如何让产品可以像内容或故事一样疯传?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拥有“媒体思维”,赋予产品内容和故事。
产品是传播最好的“实体社交工具”
未来没有什么不是媒体,也没有什么不是广告,产品的销量和报纸的发行量简直是一样一样的。所以做内容营销的第一步应当是介入产品本身,想办法增加产品的自传播力。
不信你看,真的有“报纸”瓶。
下面这个栗子,说明我们在产品包装上除了可以让消费者呵呵一笑,还能想办法挑起他们更“兴奋”的情绪:
为什么星巴克总写错你的名字?
在国外星巴克买咖啡的时候,店员总会在杯子上写上你的名字。但星巴克为了给顾客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不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情况下,做了件相对“反常”的事情——写错你的名字。
这种做法收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喜。一些人看到自己的名字Jessica被拼成奇怪的Gessika时,第一反应是拍下来分享到“朋友圈”吐槽:你看,扯不扯,竟然有这种事。但也无形中达到了传播的目的。
营造一个有故事的社区
增强产品传播力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是营造一个有故事的“社区”,这个“社区”里有温暖、感人、或者令人惊叹的故事。
“农户故事”流传千万家
在万能的淘宝上,还有个会说故事的电商,他的名字叫做刘敬文。2015年,他获得了淘宝颁发的“年度最佳新农人”奖,他就是维吉达尼商贸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主打“农户故事”。在维吉达尼的淘宝店铺、微博、微信上,刘敬文不断把农户的故事从不同角度融入至产品中。一开始甚至在微博上得到姚晨、周鸿祎的转发支持,知名度迅速提升。
这里一定要说下这位创始人的背景。没错,刘敬文先生之前是个媒体人,曾在深圳《晶报》工作6年有余。按照他的设想,维吉达尼绝不能简单地贩卖产品,它应该是一个以新疆农民、生态农业和农产品为主的媒体。
以媒体的视角做产品和内容营销,不会差到哪里去。内内之前聊过的野兽派花店再看看这产品介绍,有多污。。。
用户在这里看到了与传统店铺反差强烈的脑洞,往往第一时间要跟自己身边的朋友安利。事实上内内在另一个号里也提过这个案例,昨天发现某个广告行业大号也在充当自来水,阅读量一万多,不知道又给这家店带了多少粉!
本文来自:公众号“一品内容官”(只做最走心的内容营销)微信号:content-officer
没有自传播力的产品不是好产品,不能自传播力的故事也不是好故事。传播离不开产品,内容营销不妨从源头开始。
将产品打造地更具知名度,需要将营销融入到产品中,打造出有传播力的产品。
做到这一点才能实现“让产品自己会说话”。于是,根本不用额外做什么营销就能成功,这有点类似于“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习武境界。
要打造有传播力的产品,可以有“先天植入、后天附加”两种方法:
先天植入
先天植入就是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将来的传播,并将自传播机制植入到产品的核心功能和主流程中。
CrushLink是一家美国的社交网站,该网站创建于2000年,其用户注册的主流程就引入了强大的自传播机制。
当用户注册时,需要填写暗恋对象的名字和email地址。此后,系统就会给这个地址发邮件,说有人对你暗生情愫,并且展示暗恋者的一些细节特征以增加可信度和激发好奇心,比如“那个偷偷暗恋你的人姓名里有6个字母”、“悄悄喜欢你的人姓名首字母介于A和F之间”之类。
被暗恋的人为了弄个清楚,很容易就来注册,同样,注册的时候又填写其暗恋的人的信息,就这样一级级传播开来,构筑了有意思的“暗恋关系链”。
基于这个巧妙而让人怦然心动的设计,CrushLink很快就拥有了10万个注册用户。一年多以后,用户数量突破了200万。
创造“成立8个月、作价20亿卖身”奇迹的手游公司闲徕互娱,就是采用了“熟人麻将”这种兼具超强变现能力以及自传播能力的机制:几块钱买张房卡,就可以用微信邀请亲朋好友玩几局。很快,游戏就传播开来了。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C2B拼团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
用户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等的拼团,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拼团购买优质商品。这种天然具备自传播能力的产品模式,在电商红海当中杀出一条血路。
后天附加
如果最初没有考虑到自传播,或者主流程无法植入自传播,那么没关系,我们可以在后天,采用“加文案、植彩蛋、可视化、参与感、定制化、超预期、抓热点”等产品自传播的8大战术,给产品加入自传播的基因。
下面,以“加文案、植彩蛋”为例进行说明。
文案无处不在,加文案是最简单可行、性价最高的自传播战术。
一瓶普通的可乐、果汁和白酒,加上了有趣的、有情怀的文案,就瞬间变得不同。既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还能激发自传播、拍照发朋友圈。
大部分产品本身都很普通,但我们可以植入彩蛋,让产品变得有趣起来。
修图软件百度魔图和天天P图,分别引入了“PK明星脸”、“制作小学生证件照”的彩蛋,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趣味度、激发了自传播。很多人匹配出相似的明星,制作出小学生证件照后,都会主动分享出来的。
当年百度魔图更是凭此彩蛋,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斩获千万App激活,令人惊叹。
插播小广告: 关注 我的微信公众号 媒界说(ID:PRADmeijie),即可获取最新营销资讯、最实用的营销干货、最惊艳的营销创意。营销人需要的一切,都在这里!
找我们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3 )
我们听说过“让内容疯传”,“让故事疯传”,但却很少听到“让产品疯传”这样的说法。
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产品只是产品,传播是市场、品牌干的事情。是这样吗?
锤子手机的产品总监朱萧木,去年说过这样一个观点:
基于这个理念,锤子手机真的在打磨过程中做了很多额外的细节,比如运用了古希腊经典美学里的“黄金螺旋”、漂亮的锤子便签、可离线的语音系统,还有贴上了“情怀”标签的手机壳。。。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自带传播力,不仅仅是IT行业、互联网行业。但是内内发现大多数企业的思维依然是:等产品做出来了,再去找卖点新闻点,或者生搬硬套一个故事。结果往往让营销人感到很崩溃。
如何让产品可以像内容或故事一样疯传?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拥有“媒体思维”,赋予产品内容和故事。
未来没有什么不是媒体,也没有什么不是广告,产品的销量和报纸的发行量简直是一样一样的。所以做内容营销的第一步应当是介入产品本身,想办法增加产品的自传播力。
不信你看,真的有“报纸”瓶。
下面这个栗子,说明我们在产品包装上除了可以让消费者呵呵一笑,还能想办法挑起他们更“兴奋”的情绪:
为什么星巴克总写错你的名字?
在国外星巴克买咖啡的时候,店员总会在杯子上写上你的名字。但星巴克为了给顾客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不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情况下,做了件相对“反常”的事情——写错你的名字。
增强产品传播力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是营造一个有故事的“社区”,这个“社区”里有温暖、感人、或者令人惊叹的故事。
“农户故事”流传千万家
在万能的淘宝上,还有个会说故事的电商,他的名字叫做刘敬文。2015年,他获得了淘宝颁发的“年度最佳新农人”奖,他就是维吉达尼商贸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主打“农户故事”。在维吉达尼的淘宝店铺、微博、微信上,刘敬文不断把农户的故事从不同角度融入至产品中。一开始甚至在微博上得到姚晨、周鸿祎的转发支持,知名度迅速提升。
这里一定要说下这位创始人的背景。没错,刘敬文先生之前是个媒体人,曾在深圳《晶报》工作6年有余。按照他的设想,维吉达尼绝不能简单地贩卖产品,它应该是一个以新疆农民、生态农业和农产品为主的媒体。
以媒体的视角做产品和内容营销,不会差到哪里去。内内之前聊过的野兽派花店再看看这产品介绍,有多污。。。
用户在这里看到了与传统店铺反差强烈的脑洞,往往第一时间要跟自己身边的朋友安利。事实上内内在另一个号里也提过这个案例,昨天发现某个广告行业大号也在充当自来水,阅读量一万多,不知道又给这家店带了多少粉!
本文来自:公众号“一品内容官”(只做最走心的内容营销)微信号:content-officer
没有自传播力的产品不是好产品,不能自传播力的故事也不是好故事。传播离不开产品,内容营销不妨从源头开始。
将产品打造地更具知名度,需要将营销融入到产品中,打造出有传播力的产品。
做到这一点才能实现“让产品自己会说话”。于是,根本不用额外做什么营销就能成功,这有点类似于“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习武境界。
要打造有传播力的产品,可以有“先天植入、后天附加”两种方法:
先天植入就是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将来的传播,并将自传播机制植入到产品的核心功能和主流程中。
CrushLink是一家美国的社交网站,该网站创建于2000年,其用户注册的主流程就引入了强大的自传播机制。
当用户注册时,需要填写暗恋对象的名字和email地址。此后,系统就会给这个地址发邮件,说有人对你暗生情愫,并且展示暗恋者的一些细节特征以增加可信度和激发好奇心,比如“那个偷偷暗恋你的人姓名里有6个字母”、“悄悄喜欢你的人姓名首字母介于A和F之间”之类。
被暗恋的人为了弄个清楚,很容易就来注册,同样,注册的时候又填写其暗恋的人的信息,就这样一级级传播开来,构筑了有意思的“暗恋关系链”。
基于这个巧妙而让人怦然心动的设计,CrushLink很快就拥有了10万个注册用户。一年多以后,用户数量突破了200万。
创造“成立8个月、作价20亿卖身”奇迹的手游公司闲徕互娱,就是采用了“熟人麻将”这种兼具超强变现能力以及自传播能力的机制:几块钱买张房卡,就可以用微信邀请亲朋好友玩几局。很快,游戏就传播开来了。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C2B拼团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
用户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等的拼团,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拼团购买优质商品。这种天然具备自传播能力的产品模式,在电商红海当中杀出一条血路。
如果最初没有考虑到自传播,或者主流程无法植入自传播,那么没关系,我们可以在后天,采用“加文案、植彩蛋、可视化、参与感、定制化、超预期、抓热点”等产品自传播的8大战术,给产品加入自传播的基因。
下面,以“加文案、植彩蛋”为例进行说明。
文案无处不在,加文案是最简单可行、性价最高的自传播战术。
一瓶普通的可乐、果汁和白酒,加上了有趣的、有情怀的文案,就瞬间变得不同。既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还能激发自传播、拍照发朋友圈。
大部分产品本身都很普通,但我们可以植入彩蛋,让产品变得有趣起来。
修图软件百度魔图和天天P图,分别引入了“PK明星脸”、“制作小学生证件照”的彩蛋,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趣味度、激发了自传播。很多人匹配出相似的明星,制作出小学生证件照后,都会主动分享出来的。
当年百度魔图更是凭此彩蛋,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斩获千万App激活,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