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看待节后上海房价暴涨?这篇文章写的对吗?
这两天媒体上好多都在说一线城市的房价问题,反正题主也没钱,说实话就没怎么关注。然后朋友圈有人发了这样一个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gzODEyMw==&mid=402482791&idx=1&sn=79e942d1c924233c5bc182ce61c909b5&scene=2&srcid=0301or9knd5Rqa72VY3F2bTP&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并且说,如果再加上各种腐败,比如教育领域将聚天下英才而教之变成「此校是我开」,变成利益勾兑场,上升通道被堵死…骈死于槽枥之间…稍有不逊被讽愤青loser。是不是天空很灰?讲真,我觉得这篇高房价偷了年轻人的命有点太偏激了,好多槽点,不过我是个不学无术的废柴,这个朋友说让我表达一下自己观点的时候,我又说不出来,求问各位大神,这篇文章总体结论正确吗?说的对的在哪儿?槽点又在哪儿?
回复 ( 3 )
红色或蓝色,反正最后都是药丸
房地产:明知是泡沫还是得往里钻,因为没得选
早在今年年初,我们就发文阐述在当前形势下,黄金和一线城市房地产将跑赢其他资产类别。(回复和“淡定”可见)果不其然,春节期间开始的上涨的黄金及其最近表现出来的强劲势头,节后上海的房地产价格暴涨都印证了我们的观点。
在负利率、资产荒和1月份超额信贷增长的带动下,投资者毫无选择,只能钻进看起来相对安全的资产类别里。一线城市房价上升和上海房价的暴涨就是非常好的例子。神奇国度里,判断事物经常需要双重标准。制定政策或为所制定的政策辩解时,衙门里的老爷们开口闭口国际惯例,彷佛任何事情只要洋大人们干过,赵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模仿,不论模仿水平如何。而一到房地产这个话题时,大家都必须选择性无视国际惯例。
在房地产这个议题上,国际惯例是什么?所谓的国际惯例不外乎用几种常见的价格和供求指标来判断房地产市场处于什么阶段,包括房价对家庭年收入比、消化库存所需时间、空置率和租金回报率。然而,笔者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导致其在很长时间内不适用于以上这些标准,尤其以一线城市为甚。我们从几方面来具体探讨这种特殊性:
1. 人口集中趋势
中国的城市发展不均匀导致资源、人才和机会向一线城市和其周边集中,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形成正反馈,产生马太效应。这种情形导致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源源不断从其他地区吸收资金,并不断推高房价。在一线城市,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个家庭或家族集中其所能调动的全部资金投入购房。因此,家庭年收入对应房价指标无法作为一个客观指标。国泰君安任泽平先生在其关于房地产的最新报告中指出:“我们将35个城市划分为一二三线城市,2014年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大幅上升至14.6,二线城市小幅回落至8.19,三线城市小幅回落至7.45,反应了后房地产时代“总量放缓、区域结构分化、人口继续向大城市迁移”的新特征。”考虑到一线城市新增人口调动其父母,亲戚和其他各种渠道能动用的资金,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应该更低。只要机会和资源仍然持续驱动人口向一线城市流入,这种趋势无法逆转,投资者没有选择的余地。(回复“基石”可见笔者关于人口流向一线城市的分析)
2. 投资属性
因为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和强差人意表现,中国的房地产相比西方国家更具备投资属性。近日网络流传大量上市公司2015年净利润不足在深圳购买一套所谓豪宅的信息。段子手们纷纷调侃,有人认为这正是深圳房地产过热的表现。笔者则认为这个现象印证了一线房价的合理性。正是因为A股上市公司的良莠不齐和上市公司的低迷收入导致一线城市房价大涨。我们来看一个数据,A股市场的股息率。
股息率(Dividend Yield Ratio)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在投资实践中,股息率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我们可以看到,股息率最高的上海A股也就是和房地产的租金回报率相当。那么,作为投资者,与其选择到赵家的赌场里被各种老千轮番抽血,还不如买一线城市房地产划算。一边是投资渠道和产品选择不多,一边是大放水,两相结合下势必继续推高一线城市房价。只有当A股真的稳定下来了,国家真心拿出改革利好,或是下定决定不要节操,大水漫灌时,A股市场才有机会从房地产市场吸收资金。话说,停笔时正好A股收市了,我就想问一句段子手们你们怀念肖钢么?(回复“盛宴”可见笔者上周末的预警)
1. 政府需要
地方政府的收入,中国人口的就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安全都需要房地产来保证。自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及08年四万亿强刺激后,中国就已经踏上了这条不归路。政府和央行在等死(不刺激,坐等市场自行调节和陷入资产负债表收缩)和找死(继续刺激,维持经济增长不跌破底线)之间永远是选择找死的。中国的命根是就业,为了保住就业,政府毫无选择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至于身后的事,哪管洪水滔天。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一线城市和其周边仍有投资价值,在最好的情况下,中国转型成功后未必不能将泡沫做实,最差情况下,也能再坚持几年时间。而二三线城市则基本不需要从投资角度考虑。中国人个体聪明,总想博傻,指望着以后有人接盘自己能跑,还不如乘行情好把人口,特别是最有消费力的年轻人口净流出城市的房产卖掉。至于选择投资一线城市房地产还是黄金,那就取决于投资者对梦醒时分的理解了。
更多精彩独家新闻文章,港股和境外投资大数据工具,请下载比特港股新闻APP:
更多精彩独家新闻文章,港股和境外投资大数据工具,请下载比特港股新闻APP:
同意城里的段子手的答案。
但我有一个补充,房价高不高,看区域GDP水平与区域房价,比如中关村的房价高么?绝对值很高,但是跟中关村的人均GDP比呢?曼哈顿房价高么?跟曼哈顿的人均GDP比呢?
1 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