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我反正买不起房那我是不是不用存钱了?每天过的舒坦点算了?
在北京,工资涨的没房价快。但是因为有对口的工作估计很长时间留在各种大城市工作。那我是不是就不用考虑买房这茬了?要是回老家买房很便宜也不用攒,在大城市攒了也没用。但是我还是想充分运用好我赚的的钱,请问我应该如何管理钱财呢?现在除去房租和日常开销一个月估计能剩下6000块,年底有三个月工资的奖金。职业发展我不太清楚,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基础岗位我希望尽量留在一线。我的习惯还是比较好的,每天都有读书健身学习新知识来充实自己。但是周围的房价已经6万了,原本3万左右我挣扎一下还是没问题的,但是6万就有些夸张了。虽然远处也有便宜的,但是老实说我十分不喜欢挤地铁,挤地铁会消耗我太多的精力,我每天已经排的很满了。况且我也没有想结束单身组成家庭啥的,对单身来说有没有房子就没那么重要了。我刚工作一年,按我现在这个收入水平实在无力支持购买房子。所以我很纠结啊,我希望最大限度的运用我的血汗钱。
回复 ( 10 )
谢邀
我们首先梳理下你的诉求
为什么大家都要买房,而且是急着买房?
我们要知道房价上涨是由政府——开发商——购房者三位一体造成的
首先说国家,
房地产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支柱产业,土地出让金去年大概四万亿,卖出的房子大概7.8万亿,按照12种税56种费占据房价销售额的80%左右,国家收的钱大概6万亿,15年税收11万亿,房地产税收占六成——所有数据来自百度, 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地方债务公布的30万亿,不公布的鬼才知道!估计这辈子都不想还了,借的钱是以土地出让金的未来收益做抵押的
房价一旦崩,银行恨不得把地方政府都生吞活剥了,这件事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虽然现在登记的房屋户数已经43亿,里面有37%空置——数据来源大师兄 @孙悟空
未售房屋133亿平米,在建60亿平米,加起来193亿平米,可以供5亿八千万人居住——数据来源电视节目财经郎眼
当你了解的信息越来越清晰准确,就可以明白政府的决策是基于什么原因
1:通货膨胀和降息,逼着老百姓的钱必须拿来投资,要么买房,要么等着贬值,老百姓你们自己选吧,你想投资其他?笑话!烟草专卖,石油专卖,盐专卖,水电管控,能赚钱的项目基本被堵死了,大部分老百姓没有投资项目的眼光也没有管理项目的能力.
2:舆论监控,你发现所有的主流媒体一片播报的消息都是房价涨——房价还在涨——房价将来继续涨, 一个普通的死老百姓看到周围的人买房赚钱了,舆论又支持买房,那么你怎么想呢?
再说开发商
开发商就是个夹心饼干,赚的钱大头被政府拿走了,但是出了事,就是妥妥的替罪羔羊,看看08年房价下降,打砸的就是售楼处
尽管卖一个房子80%以上的钱都被政府收走了,但是可以把风险全部转嫁给银行
比如我建房贷款抵押,
是现在的土地
土地又贷款买的
建好以后,我房子一百万卖不出去,
1 就提价到两百万,卖给亲戚朋友,首付20% 40万,贷款160万. 减去首付的支出,到手120万
我也可以拿到拿房子做抵押60%贷款,又可以贷款120万,直接到手现金240万,又可以愉快的买房子了(请注意:抵押的房子还是自己的)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千万富翁为什么明明月薪才几千一万,家里多套房屋
为什么库存那么多还不降价,
只要资金支持,这样卖给自己的房子,你建一万亿套房子,我也可以买给你看
只要资金支持,刚需都死的一干二净,房价也不会跌
供应:国家说了算——土地供应仿造香港,限制住宅用地,比如深圳一年就批6平方公里的土地
需求:国家说了算——制造舆论,提供现金,政策支持
从所谓的刚需接盘侠身上赚的钱只是零花,开发商真正赚钱的原因是房子卖给了国家!
卖给老百姓现金100万,开发商大概能拿20万,你是卖给国家还是卖给所谓的刚需?如果崩盘,分分钟房子扔给银行,反正钱到手了
这也是那些日光盘的由来,不然身家亿万的富翁带着棉被熬夜排队买房,你TM在逗我玩?
有钱人的一天,往往比你一生赚的钱还多
至于那些拿什么刚需,人流量,一线二线城市说事的,活该你们被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能支持房价除了政策就只有钱!
最后说老百姓
不仅钱最少,而且获取的信息也最少,只能任凭舆论摆布
不投资买房,每年损失20%,大概通货膨胀就是这个幅度
投资买房,至少可以短时间内赚钱,以社会绝大多数人连一周计划都做不到的基本素养
不能指望老百姓准确预测几年和几十年以后的时光
以后房价会怎么样,我们都不知道,但是看08年,宝宝还可以轻描淡写的说把房价维护在合理阶段,让房地产商背黑锅.现在都彻底撕破脸,密集性的政策让所有人都知道国家不愿意房价跌,希望用政策和钞票甚至捆绑教育资源等方式逼着老百姓买,连零首付都出来了
地方政府都急了
现在吃相那么难看,是不是政府也感觉快撑不住了,毕竟资金也是需要成本的,那么多人杠杆买房,涨价必须是指数级的上升,不能跌,哪怕涨一点点都不行,必须跑过利息支出,那些炒房的借高利贷买房就是赌政府会放水托住房价。
我不能提供解决方案,怎么最大限度利用金钱,提供准确的信息,题主自己衡量该不该买
成年人要有成人的气魄,如果赚了最好,亏了,也不要打砸售楼部
祝好
事先声明:本文中提及的价值观可能与社会主流相左,如您的价值观不同,可及时退出或者随便看看就好,您可以保留您的意见。
————————————————————————
世界这么大,为什么要把自己局限在一种生活方式里?就因为大家都认为买房买车有稳定收入就是美好人生,所以你也要按照这个模范人生模板去追求吗?
过年的时候回老家吃饭,餐厅对面就是这样的景观,我知道这不是什么优质小区,但是类似的景观还是比比皆是,看到的时候我忍不住拍了照片给男友看,说:要是现在在一线城市买一套房子,背上三十年的贷款,难道不是用自己三十年(最美好可能性最丰富的三十年)的自由,换来了一个装修得好一点的监狱吗?三十年后,等我们五六十岁了,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房子,难道就要在这样的房子里度过余生吗?更何况三十年后8090的父辈相继老去故去,房子又会是什么样的价格呢?现在的我喜欢这个城市这份工作,那么十年后二十年后呢?我能肯定自己喜欢这里一辈子吗?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恐怕对于自由这件事我比别人有更大的渴望吧,所以想到这里,我觉得买房对我来说是件细思极恐的事。
大学的时候我游历了欧洲,男友更是欧洲南美北美澳洲非洲东南亚都去过,看过的世界越大见过的人越多,越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是有太多种生活的可能了,越觉得自己抱着脚下的一方土是多么固执。就像看过的书越多,越觉得自己孤陋寡闻一样。
我们去过的很多国家,一线城市同样的价钱都能在外面买到更好的房子,我们手里虽然拿着不少现金,但无论是从生活环境还是教育机会考虑,实在也想不出在北京上海买房的理由(想来想去可能保值是唯一的理由吧),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租售比这么低的情况下。他最近一次去美国出差,会了会美国老友,他老友说最近刚在希腊买了个小house(是独栋的,不是公寓),在一个美丽的岛上,有机场连接雅典,花了5万欧元。
去年他陪我去柬埔寨旅游,我们去了高空撒冷岛,住在一个bungalow里面,那里民宿老板买下靠海边的一片地,花了十年的时间在上面开垦,用岛上的树做木材,慢慢地做起了十几个bungalow做民宿,店员有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姑娘小伙。岛上没有热水,白天没有电,没有wifi,手机没有信号,算是我去过的最原始的地方。早上,阳光叫醒我们,吹着海风吃早餐,我们聊天看书,下午去海里游泳,傍晚在码头静坐冥想看夕阳,晚上沐浴在月光下,沙滩上一只只寄居蟹从我们身旁悄悄走过,夜里听着海浪冲刷岸边的声音入睡。陪我度过那一周的,是李银河的《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书虽不算惊艳,但在那样相对自然纯粹的地方,我想通了很多事。人生那么短暂,我们所追求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所如此重视的人生,放在整个宇宙苍穹的时间轴上,渺小地留不下一点痕迹。大部分人所追求一世的房子车子票子,在历史的洪流中,有如沧海一粟。承认吧,除了掌握世界格局的政客,除了手握全球财富的大资本家,除了改变历史的大科学家,除了创造灿烂文化的大艺术家,我们这一套房两套房三套房一辆车两辆车三辆车一百万两百万三百万的人生纠结,不过是不同程度的平庸而已。既然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不过是流于平庸,那起码这短暂的一生要用对自己来说有意义的方式来活。不是对你的同事有意义,不是对你的朋友有意义,不是对你的父母有意义,而是对于你自己有意义。那么仔细想想,你真的需要一套房子吗?还是其他人认为你应当有一套房子?你生活的意义,是为了奋斗出一套房子吗?
我们的社会上下为房产赋予了太多的重要性,它是判断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它是婚姻稳定的一项前提,它还是教育资源分配的基础条件……有时候我不得不慨叹国家的伟大资本的狡猾,将一个人或一对夫妻生产力最旺盛的三十年用房产的形式牢牢锁住,让人除了安分守己地赚钱养家断不敢有其它想法,这无疑是最便捷的控制手段,最稳定的社会生态,这是任何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所喜闻乐见的。
“无欲则刚”,过去一年我才开始深刻体会到这个词的要义。记得跟我男友感情还不是特别稳定的时候,朋友问我“你们什么时候结婚”,我总是有些反感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件事是“我想要的且对我而言重要的”。我们也曾因此吵架,他说:“如果我们现在就领证,法律上我们成为夫妻,但是你不能对任何人说,你要去领证吗?”我当时无言以对,结婚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们结婚而结婚吗?到后来我们的感情稳定到认定彼此能够相守一生,再有人问我同一问题的时候,我一点都不反感了,我可以笑着说“这不重要,不过是一张纸”。房子啊工作啊婚姻啊生活啊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你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去追求,你的内心要强大到不为了别人眼中的你而活,那么你真的会快乐很多。
题主还年轻,也还没有成立家庭,现在的你是最适合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人生要怎么过才能让自己开心的年纪。我建议你不要太过纠结买房这件事,但也不要因为觉得买不起房,就随意挥霍自己的财富,毕竟这是一个没钱就只能认命苦干的世界,浪费钱就是在浪费自己人生选择的其它可能性,就像刘玉玲那样,你还是需要给自己存一笔“fuck you money”。
另,评论里你说自己爱读书,藏书耗费了你家里的很多空间,也让你搬家非常辛苦,我建议你以后读书先读电子书,如果真的很好很喜欢,再去买来纸质的。如果不是你特别喜欢的会时常翻看的,或者是你几年都没再碰过的书,没必要一直保留。
假如我是题主,会怎么办呢?
不严谨计算如下:
当北京房价3万/平,以自身家庭条件可以购买。
按80平,30%首付,至少掏得出70万+。
贷款原则:等额本息,越长越好,即30年。
按现商业贷款利率,每月最多还款9000元。
依此推算,题主家境不错。
现阶段,题主毕业一年,每个月余6000,另年终三个月工资,预计年后可得存款不低于10万。
在家庭背景不错、工作收入不错、20出头的青年这大前提下,如何理财?
1、基金定投
注册知名基金网站,选择4只基金,每只成本500元,共2000元,每月底自动银行卡扣款。
收益浮动,但长期看,定投会让人明白复利的力量,为什么时间是最好的朋友。
这是我最推荐年轻人学习的理财方式,收入不多者,每个月定投500-800元也可。
2、月剩余4000元,投入知名P2P平台的固定收益理财。
即固定期限,固定利率的理财产品,安全性较高。目前一年期收益在10%以下。
这两步,为稳健型投资者完成每个月强制性存款。
因为题主收入会增加,另有年终奖数万,用于额外消费:外出旅游、培训学习、健身费用等,完全充足。
若对投资理财感兴趣,用闲钱逐步学习炒股、炒黄金等较为激进的投资方式。
配置保障类别的产品:
1、购买意外险,现各大保险公司推出每年2000左右,到期返还的意外险。(有些公司已为员工购买)
2、购买重疾险,年纪越轻越实惠。按年龄,每年保费1万左右,原则也是交费越久越好,保额预计30万+。(重大疾病,医疗费用30万内)
注意:进保险公司,可能遇业务员推荐年金。
我不太赞成年轻人买年金,因为若可投入金额太小,其实没有多少意义。
你父母可以考虑,企业主可以考虑,用于避债避税。特别是海外年金,还能储备点外汇。
即使以后不考虑在北京买房,题主按此原则打理财务,相信可以过得有滋有味。
不降低一丝生活品质,而且,后顾无忧。
之后钱生钱,积蓄越来越多,你将更能体味到把控金钱的乐趣,增添未来生活的信心。
以上,是我建议投于金融产品的财务管理方式。
但是,若要加快个人资产累积速度,在国内还是得买房。买房。买房。
买一线、强二线的房产。看地段、看开发商。
不必一步到位。以小换大。
即使有父母支持,在此基础上,能贷款就贷款,撬动杠杠。
关注所中意城市的房产政策,在能力范围内买最好的房子。
只有买经济发达地区的优质房产,一般老百姓才更可能完成人生阶级性的跨越。
总上,基金定投、互联网金融、保险、房产购买,每一个展开了都是一门学问。
好好学习,实现财务自由,共勉。
谢邀。存钱和理财的数量与收益估算一下,还有自己可能的发展,然后看看与房价的差距,如果根本不可能,那就去过日子。如果经过努力还是有可能的,那么还是要存钱和理财。至于老家便宜,你又不可能去老家工作和生活。
房价高到一定地步,确实会反过来拉动消费。
因为大家都已经放弃购买的希望,也不用积累首付了。
于是百业兴旺。
谢邀
有钱可以活得很爽,不要去逃避。
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
如果你有野心,你有足够的上进心,我相信你不应该说你不会买不起房,即使房价再高。我认为你主要不顾一切的去努力,奋斗到30岁左右,我相信在北京买房不是梦。
没有努力过,就不要给自己轻易说我不行!
如果非要理财,你就好好的投资自己,去学习,去长见识,把自己的能力提升了。这个升值的速度最快!
如果你说的花,是买礼物送女神给别人买衣服买包,那你还是省着买房吧,花在自己身上,买奢侈品也好,买书买KINDLE也好,健身私教也好,美容美发也好,买名牌衣服也好…都很好,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于自身。
千金难买我乐意,铁了心不买房当然可以。
我也不打算在北京买房,养老。平时有些爱好,工作累了就出去走走,隔一段时间去一个地方放空一下,未来也许会失业,也许会创业。不过话说回来,即使不结婚,不要孩子,总得在某地买个房,看个病,养个老,我也不想退休后生活水平一落千丈,所以还是会存钱。
目前存不住就是了,自打脸ing…
当然不是!
不过我又不想把话费神重复多遍,所以你可以参考我的另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