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野蛮仔山丘 初入职场

截拳道之道

回复 ( 5 )

  1. ping he
    理由
    举报 取消

    1

    为躲避日本侵略,1940年,潮州人李嘉诚全家逃难到香港。少年时,李嘉诚父亲病逝。为了家人,李嘉诚14岁辍学。算命先生看不起少年李嘉诚:“眼眸无神,骨架瘦弱,未来恐难成大器。”李嘉诚先是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泡茶扫地,学到的第一个本领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李嘉诚的父母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教导儿子“要不怕困难,要吃苦,要诚信为本,不可自欺与欺人。”

    2

    据说有一天,李嘉诚弯腰时,一枚硬币从上衣口袋里掉出来,掉到了井盖下。李嘉诚马上找人将井盖掀开,直到找到那枚硬币,然后慷慨地给服务人员100元港币小费。人们好奇,以为那枚硬币有特殊意义,李嘉诚却说那只是一枚普通币。在他的观念中,如果看着钱落难而不去施救,财富就会离你而去。 为了一枚硬币而付出100元代价,咱普通人肯定不干,但李嘉诚那样的有钱人却会干这样的事儿。他的理由是,1枚硬币是你的财富,你不能让他凭空流失,钱财流失而不加以干预,以后更多的财富会流失。而给服务人员的100元,只是给人家的劳动报酬,与这枚硬币的意义没有可比性。

    3

    “二战”后的1948年,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20岁的李嘉诚升任塑料花厂的总经理。香港高速发展前夕的1958年,李嘉诚投资地产市场;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由此,近乎白手起家的李嘉诚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李嘉诚的发家致富有赖于香港城市化的迅猛发展。1946年香港人口为60万,1949年增至186万,1959年超过300万,住房需求激增。港府颁布的建筑条例、“十年建屋计划”、“居者有其屋计划”和大型公共设施建设计划更是有力地推动香港房地产业的发展。李嘉诚的暴富与香港这几十年来的转型上升阶段密不可分,更与香港这几十年来的城市化与房地产的发展息息相关。

    4

    开埠前的香港是一个只有数千人口的小渔村。因为“水深港阔,四季不结冰”,且“不在地震带”,作为天然良港,从1842年开始,香港被分阶段割让或租借土地予英国。除了日治时期,一直到1997年回归前夕,香港因长期受英国有效统治而保持了和平稳定。

    港英当局以华制华。其思路是,尽量尊重香港传统文化和旧有的社会结构,尤其是努力团结华人中的精英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因此在短短半个世纪内急速膨胀。

    5

    随着上海浦东新区开发的完成、上海自贸区的设立,香港作为金融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的地位,逐步受到挑战。2009年、2011年上海和北京的GDP超过香港,2015年天津和广州的GDP也有望超越香港。以至于一些声音夸张地指出,香港已有沦落为“二流城市”的危险。

    6

    2012年前后,李嘉诚一边是告别传统的房地产业,一边是决定进一步调整投资方向。年报数据还显示,自2010年以来,长和系总共在香港和内地以外完成了11笔收购,涉及金额约1868亿港元;资金的主要投向是欧洲地区(占比高达96.75%)。此时,欧洲资产处于低谷时期,正是买低卖高进行抄底性投资的好时机。

    7

    与其他香港大亨一样,在李嘉诚每天8~1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中,占据了日程表最重要的是打理人际关系。李嘉诚选定的继承人李泽钜的政商交往俨然复制了李嘉诚的模式。除了公司要职,李泽钜还担任香港策略发展委员会非官方委员(2015年1月15日获得再任两年)、香港特区政府营商咨询小组成员、中美洲巴巴多斯名誉驻港领事、港事顾问、总督商务委员会委员,以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和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

    8

    如果看看李嘉诚的创业故事就会明白,他每走一步都十分审慎,量力而行,而且,他特别懂得不趟浑水,坚守实业。李嘉诚一直认为,要做事,先做人。在低调做人的同时,他网络了一大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为他所用。这是他成功的最大本钱。 对于政治,李嘉诚并不远离。曾经有人问过他,如果人生重来一遍,他会去做什么。他表示,如果有机会,他会去从政。

    9

    在他多年的经商史上,对于中国各项政策的研究之透彻,中国商人中无人能比。对于政治,他有着非常敏锐的嗅觉。他曾经说,政治与经济是手和脚的关系,不能相悖,否则是搞不好的。

    对于迟暮之年的李嘉诚来说,赚钱并不是他的唯一。他所考虑的,只是自己百年之后的家业能不能持续发展。长子李泽钜从小循规蹈矩,严于律己,但由于早年经历了绑架事件,心理不够强大,小儿子李泽楷又过度张扬,不够检点,二人都没有父亲的眼光与在政商两界长袖善舞的本事,这才是李嘉诚真正担心的。

    吃透了在中国经商必须懂得政治和政府政策的秘诀,又同时对继承人在这方面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这才是李嘉诚转而投资欧洲等地的真正原因。

    10.

    李嘉诚之所以撤得这么干净,更重要的是李嘉诚真的老了,香港也老了,而中国的政商关系其接班人是根本玩不转的。 一方面是香港没了机会,另一方面是接班人在大陆政商关系玩不转,那么就不如把资产主要放在欧洲——李嘉诚资本来源地更安全。这样,未来李氏家族就可以把欧洲作为“老巢”,在合适的时机再寻找国内的投资机会。

    11

    中国如果继续往前走,必须出一批而不是一两个超越李嘉诚的企业家。中国发展总体上已经超越了外部世界的已有经验,中国似乎还没有能力对自己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但从任正非到马云,再到王健林和雷军,他们显然都不是简单的模仿者,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李嘉诚对中国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他参与内地建设的同时亦从内地得到了利益。他的确无愧于他那个时代的“李超人”之称,但他未必就有力量和雄心做未来的风向标。我们应为过去对他致以尊敬,而面向未来时,我们或许应当另寻坐标。

  2. pefa
    理由
    举报 取消

    他老人家不是说了,他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3. wuweilxl
    理由
    举报 取消

    小心心有想法(欲望)了。

  4. walt white
    理由
    举报 取消

    不只老李一个富豪,许多成功企业家都将投资转向海外,因为他们要对冲中国市场的风险 以及来自中国政府干预和制裁的风险(这种风险一直存在,因为在中国政治和商业联系太紧密,容易因政治企业被连带制裁),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即使中国市场依然很有活力

    这种话说说可以,言论自由要有的,但不宜过多讨论

  5. 吴Worn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也在猜:他是去欧洲等死还是为国?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