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除了OPPO、vivo 这两个品牌,国产手机都在亏本卖?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oppo vivo这两个品牌在中国市场中不低价反而为什么有“高价”的趋势?这两个品牌有是如何在打价格战的市场中生存的? 2018年1月9日 10 条回复 1138 次浏览 OPPO,vivo,手机,手机厂商
回复 ( 10 )
以oppo来说,人家搞了个互联网马甲,就是一加。oppo这个牌子已经在线下做的那么久了,没必要直接拿oppo的牌子去趟互联网手机的浑水。不光是oppo有一加,其他的中兴有努比亚,华为有荣耀等等,传统手机厂商都是另外开个牌子来应付互联网。
互联网卖手机和线下卖手机就是两条线,有一定的交叉,前者的出现确实占了后者的一部分市场,但也只是一部分,远没到能把后者全部灭掉的程度。
因为这两个牌子主要还是依靠传统渠道过活的。
我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国内的消费者喜欢谈“性价比”,就是花更少的钱办更好的事。于是,便宜的东西更容易受到一些消费者的欢迎。
虽然我个人有的时候也会讲究性价比,这个思维模式本身倒也没什么。但是,我不认为任何事情都可以讲性价比。
我们都知道,在正常的情况下,价格相对便宜的电脑,性能并不会太高,最多满足一个用户的普通需求。同样的,一台高性能的电脑,价格往往不便宜。
比如说,我要配一台电脑,可以选择的CPU有奔腾双核和i3,前者大约200块钱,后者大约700块钱(去年配电脑时的价格,现在的价格我就不知道了)。虽然这台电脑只是用来看看网页,不拿来玩游戏,在这种需求的前提下,这两种CPU的效果并没什么区别。但是,过几年,哪个方案的电脑更容易出现不流畅的问题,我就没必要说下去了,大家都应该知道。
这个例子可能不是很严谨,但我想说明白的是,什么样的价格决定了什么样的产品。花低价不可能买到高性能的机器。
这个定律,在手机上同样适用。本人手上有两部手机。第一部是学校发的华为合约机,市场价500块钱;第二部是三星在前几年出的旗舰机,市场价4000块钱左右。第一部手机因为运行内存小的关系,运行一个应用就必须把前一个应用的后台干掉,第二部手机只会在后台程序太多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用过第二部手机之后,第一部手机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不流畅。第二部手机是作为主力使用的,第一部手机用来打电话、开热点,偶尔拿来看知乎。
那你们想一想,既然低价买不到高配置的手机,那些玩低价策略的高配手机是怎么回事呢?
可以百度一下小米手机用户对于小米自带广告的抱怨。我在网上看到的情况是,小米在手机自带的部分应用(比如音乐播放器)里插入了启动屏广告,使得用户在启动这些应用的时候不得不看广告。
如果手机的成本能通过销售的渠道捞回来,小米有必要这么做么?
再看看苹果、三星,哪家是这么做的?
纵观全国,能把安卓系统玩好的用户有多少?不要看自己的身边,刷机、优化样样精通,就觉得会玩安卓手机的人有很多。更多的用户,是那些连软件怎么安装都不会的用户,其中就有我们的长辈。他们根本就不懂安卓这个概念,只知道按哪个图标是打电话,按哪个图标能用微信。低价能吸引这些人,外加不懂安卓,自然就会有这样的事情了。
这些手机厂商会把配置拿出来,暗示消费者,同样的配置,别的牌子要3000块,自己的牌子只要1000块。消费者在这样的宣传下,自然会选择便宜的价格。
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
网上的免费软件,只要不是很过分,大多数人能接受软件自带的一些广告。因为软件厂商也要吃饭,而用户并没有给软件厂商付钱。典型的例子就是,普通QQ用户能看到广告,QQ会员看不到广告。
但是,自己花钱买的手机,却还是能在自己买的手机里看到手机制造商推送的广告,多数用户自然不能忍。如果有人告诉这些用户,你在买手机的时候,实际上只付了一半的钱,剩下的钱通过推送广告的方式抵消,这些用户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什么反应都会有。并不是只有骂“坑爹”这一种态度,还会有用户觉得无所谓。
说了这么多,我是不是没有回答题主的问题啊?
回答完毕。
谢腰
因为这两家厂家走的就不是互联网路线,他们走的还是传统的供货商线下铺货的路线,君不见大卖场一片vivo,oppo……
可能我们觉得现在手机圈子已经很透明,vivo,oppo之流简直坑爹,但是事实上更多人的人是不清楚这些的,他们只知道这个是步步高的,那个是oppo的,都是以前的“大牌子”,然后手机易上手又还不错,就形成了大厂家+体验不错=好手机的感受,那么好手机贵一点也无所谓吧?再加上卖场售货员的忽悠,自然而然就买了。然而这个销量之大是一般人预计不到的……
事实上短时间内,vivo,oppo的这种传统的营销策略还是会一直走得通的,有线下店,有明星代言,有曝光度,就能出货。但是这种模式算不算一种吃老本的行为,我们不好断定,毕竟如果老是用坑爹配置加坑爹价格来欺负不懂行的消费者,总会遭天谴啊不是,遭到淘汰的吧。
其实这两年特别是vivo已经开始在致力于改善自身产品形象,刚发布的X play5的顶配版就硬件配置而言,已然世界最强,但是我依旧不会买,为啥?除了那4K+的售价,更多的,我觉得是我还是不喜欢这个品牌,毕竟配置是一回事,用户体验是另一回事,而商家良心……
最后归纳一下回答题主的问题,vivo,oppo这两个牌子算是在这个大家集体互联网时代拼命走网络路线的时候,着力点依旧放在传统的营销方式上,虽然依然有不错的收入,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并不是太好的方向,想要做大,就必须转型。
以上。
如果你发现那些品牌还在市场上,说明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亏本,从市场上消失的品牌才是亏损的,比如早期的波导夏新,后来的MOTO索爱诺基亚。对于题主的疑问,我想可以从下面几部分理解。
1。手机市场特别是国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蛋糕就那么大,厂家想要多分蛋糕,其实路数并不多,而最直截了当的办法是价格战,所以在利用性价比作为最基础的竞争口号的厂家,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必然可以抢占市场。从智能机早期的中华酷联,到后来的红米再到魅蓝再到现在的乐视。不管营销手段是怎么样的,至少利用低价吃到了蛋糕。而对于oppo vivo,他们没选择这种竞争的路线,而是依靠渠道优势来对抗竞争。
2。即使低价,也并非都是亏本,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计提,就是计算毛利与净利之间的价差,包含推广渠道物流售后人力投入等等费用,做到低价,无非就是把计提给大幅度压缩,中华酷联时代,主要依赖运营商渠道,免去了自建渠道的成本。小米魅族时代,依靠互联网渠道,不仅降低了渠道建立成本,甚至把营销推广的成本也压缩到最低。而如今的乐视,干脆把计提转移到其他方面,所谓的生态化反。。。。举个例子,同样配置的手机,oppo卖三千,小米只卖1999,大家觉得小米在亏本卖,但如果仔细分析两家的计提结构。实际都在赚钱。而且小米净利未必比oppo少多少。
3。如果销量足够大,即使早期亏损也能够在后期规模效应下做到盈利,最简单的,销量大了之后物料成本和生产成本必然降低,研发投入也被稀释,这个成本的降低其实很容易高过售价的降低的。据我所知,早期某厂家在产品的前五十万台都是亏损的,但碰能保证产品生命周期内盈利。类比过来,卖五万台平均每台赚一百块跟卖五百万台平均每台赚一块,实际上盈利是一样的。
4。也有亏损的厂家,而且很多。市场每天都在变化,跟不上市场变化就会被淘汰。题主所说的oppo bivo在功能机转智能机的那个时间节点,因为产品转型慢也亏过一段时间。五年前还能在国内市场叱咤风云的天语已经销声匿迹。而一些二线品牌如TCL金立海信在国内也步履维艰,我不清楚他们是否亏损,至少没赚到多少。
5。商业模式的不同,带给消费者很大的错觉,看到oppo vivo产品定价高的时候并没有人计算过他们的市场推广投入门店投入等等有多大,看到小米定价低的时候,没看到小米商城的总体流量和利润,看到乐视定价低的时候也没看到其提高装机量对其软件产品的重要程度。对于企业而言,如果短期的低收益可以过去企业长期发展,他们是乐意选择的。短视的企业才会失去市场乃至倒闭。
6。从消费者角度看,oppo vivo的购买渠道便捷,产品质量做工也不错,而且具有一定的品牌口碑,价格也不比苹果三星高,自然就会有人购买。从厂家的角度看,更应该学习的就是oppovivo这样扎扎实实做事情的态度。有多少手机厂家在中华酷联时期扎破头了想成为运营商的供货方,在小米出来后又扎破头了去搞互联网品牌,如今又想学oppo建立线下渠道。结果呢,钱没赚到,每一步都是在邯郸学步。
表面上看上去像是有点网络公司,不过思维上还是旧企业,趁国内消费习惯还在线下的时候各种线下店轰炸,手机价格其实也算偏高,之前很多的产品都属于忽悠小女生的那种。
优势在线下,发展的隐患也在线下,以后就看命了,消费者的选择总有不定因素。
其他答案基本都是通过配置和渠道分析的。
作为一个曾经也是用过oppo步步高的人来说,还有一点,外观和定位。
记得从最开始的青花瓷翻盖手机到现在各种超薄直板手机,oppo和步步高的广告宣传定位一直是面对年轻用户的。其实微微偏颇一点说,是年轻的女生。
oppo是草绿色,步步高是天蓝色。前者带有一点童话感,后者则让人感觉清澈。品牌的直观定位通过颜色跃然眼前。(同理可以联想一下Tiffany,Christina Louboutin等) 手机的出厂包装盒也是小清新的。
通过厂家的广告不难看出,请的基本都是清新形象的明星,整个广告的布景以及色调直观感受就是晴朗温馨和一点小资。
机身一般会设计的干净纤薄,少女心满满,颜值不错。宣传时会还会强调机身特点。在最原始直板和翻盖时,就可以换各种可爱的图标。
从广告宣传方式就看出目标客户群的种类。让对手机要求基本在听听音乐,自拍和拍照,上上网,发信息和打电话,顶多玩个小游戏,预算有限的小女学生而言,总比拿着各种大品牌反应慢样子丑的低端机要好的多吧。(曾经我就是这么想的,笑)而且有个宣传特点感觉好像也很厉害高大上的样子(误)。
至于其他答案喷这牌子配置是垃圾感觉不太友善而且有点片面了哦。不仅没有回答了题主问题,也对市场营销不是特别了解吧。现在用苹果的我赞赏苹果的简约和创新,也不会觉得曾经用过oppo的自己觉得丢人啊。毕竟曾经的我虽然没钱买苹果,也希望在有限的预算的情况下买一款好看好用的手机。
最后表示,这两个品牌的手机挺耐摔的…作为用电子产品很糙的人,除了诺基亚,就是这两个品牌最耐摔。(其他用过小灵通,诺基亚,索尼,苹果,三星,天语,联想)
谢 @米其林大胖子 邀请。
知乎戾气太重,现在凡是稍微客观一点说VO两个公司的产品时候,往往被人说是水军,销售人员,等等。
凡是骂他们就会获得一大批的赞,支持。
我也是无语了,VO两家是当年国内少有几家坚持做手机做到现在依然存活的,能存活这么多年,人家有人家的道理,岂是你们一句“骗子”“坑人”就能形容的?
现在不知道有些人问问题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就是为了引来大家鄙视这俩品牌的话,那就随便骂就好了。如果觉得不够爽的话,去那个所谓的专门讨论手机的“78”去骂,那里肯定有人支持你的。
当年做手机的一批,熊猫,夏新,波导,康佳,普天,在这几年的发展纷纷倒掉,也就剩下VO华为三家,ZTE,联想,酷派基本上在市场上影响力已经不如从前了。
为什么会这样,是坑人坑10年坑出来的吗?是骗10年骗出来的吗?
看了一些楼上的回答,觉得简直可笑,说着“他们应该XXX,否则药丸”之类的话。
人家企业公司几万号人,研发人员是某些公司总人数的一半,在消费类电子做十年不倒,人家企业的战略部门是吃白饭的?就听听你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人家企业就得改自己的企业战略?
消费类电子产业更新速度快,企业战略只要一跟不上,就会出现大的问题。当年的那些品牌,小霸王,爱多,汉王等等,甚至包括当年彩电霸王长虹,在企业战略上做失败的不少,最终品牌消失,或者销量下滑,能撑的过十年的企业,数数也就那几个。
个人也在手机行业做过,也了解一些,这两家的管理方式的确是行业内值得学习的,或者是国内少有很令人敬佩的企业。
可以作为一些企业分析的案例进行分析。
但是在知乎或者贴吧,戾气太重,难以讨论深层次的东西,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就是这样。
甚至包括一些问题,有些很jian的题主,真的是什么问题都问,从题目上我个人认为题主就是完全把大家引入骂战的,比如:为什么OPPO被称为厂妹机? – OPPO 手机
就是希望大家去骂这几个厂家,越骂人家,自己就觉得越爽。
大家可以开无数的帖子和问题去骂,鄙视别人,说人家厂妹村姑,可以令自己成为人生赢家的话,那就继续。
另外回复我的回答,如果扯着什么骗子,坑人,配置,或者说什么销售人员,洗地之类的回复,我直接删。
========================做个分割线,正式回答的分割线=====================
既然有人回复认同这一点,我继续扯几句。
VO两家,外加华为,三家已经是国内从2G时代发展到4G时代仅存的三家还算可以的企业。当年叱咤风云的中华酷联,由于华为转型快,才得以脱身,现在中酷联风光不在。
对于一个做手机行业10来年的企业,也算是老前辈了,你让他去和新品牌打价格战?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做的是品牌,价格战已经不适合他们,因为他们已经有自己的客户定位。
不光VO,还有华为,三个品牌有参与价格战吗?华为把荣耀系列独立出去,就是为了保留自己华为的品牌,包括mate,ascend系列,做的就是高价,就是做品牌。
而且个人一直认为VO做手机的资历可能还比华为深一点,当年VO已经着手做精品手机的时候,华为还在各个营业厅里面和ZTE等山寨厂家厮杀,那个时候HW的手机,真的是惨不忍睹。所以导致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人,一直认为HW就是充话费送手机,而且质量很差那种,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品牌建设,以及在终端上态度的认真,品牌重新起来了。
对于小米,奇酷,乐视,魅族(魅族有点特殊,是比较早做手机,也的确算是精品,但是长期和市场脱节,我个人觉得算是一个新公司,至少在大众消费者面前)
他们出来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客户在哪里。
必须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爆点,才能吸引消费者,消费者对于什么最敏感?价格。新的品牌进入市场,大部分都是以价格优势进入,然后在长期的运营中,逐渐树立自己的品牌。
所以小米开始做小米note,魅族做pro系列,就是要把价格拉上去,做品牌。即使销量不好,也还是得做,这是企业的必经之路。
当然很多人总是在讲VO不参与价格战,其实是参与的,2005年~2009年就是VO的价格战时代,把日韩品牌打出去了,甚至包括一部分moto或者nokia,所以说性价比是一个相对概念,看你在哪个时间点。
如果有数码爱好者的话,当年sharp手机以原装屏为卖点,也是MTK平台,电池容量很小,那时的价格,大概都是3000+吧。
也许三五年之后会有一批新的手机厂商,他们继续会以低价进入市场,但是那时候,当年已经打过价格战的,不会再打了。
举个例子不知道恰当不恰当:就像一个公司,新来的为了受到领导的重视比较有效的方式是加班,然而老员工凭借的是自己的能力和口碑,如果老员工还继续以加班博得领导重视的话,那这个老员工一定有什么问题。靠拼体力这种最原始,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你了。
对于价格问题,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不赚钱,为了亏钱,企业家办企业是为干什么,仅仅为了提高国民GDP?法律没有规定企业必须以成本价或者亏钱出售,消费者也愿意为高出的那部分溢价买单,没什么值得鄙视的。
另外很多人说某些厂家良心,因为他们企业还在亏损,为了亏钱而办工厂的人,好像历史上都没几个。亏钱卖产品,不是厂家愿意,而是因为某些原因,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以上个人观点,可以讨论,拒绝扣帽,瞎扯。
再补充一点,平面广告和电视广告,是企业品牌运营的必不可缺的部分,这点没什么好讲的。
而且广告的拍摄也体现了公司的产品理念。
比如这个广告,我觉得更多的就是表示一种生活态度吧,所谓的一流公司做文化,二流公司做品牌,三流公司做产品。
虽然把oppo定义为一流公司可能很多人不服,但是人家的确是在这方面努力着。
以下是几个厂家的宣传片,其实看下来,能看出一些问题,就是企业文化的输出的侧重点。
oppo:
OPPO Ulike2 广告猫力篇
华为:
华为 P1 15s电视广告
魅族:
魅族魅蓝2发布会让人脸红的广告
我继续编辑这个问题的目的并不是说推荐你们去买这个手机,而是仅仅解释对这个现象的理解。很多人来知乎也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理解一些不曾理解的。
谢谢。
谈起水果、三丧,就是人家品控、设计、创新,就是人家黑科技;谈到国产机,尤其是VO两家,用户就是厂妹、村姑,产品就是坑钱,营销就是重金冠名代言;客观来讲,也许VO两家技术、硬件不如世界级厂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自95年创立以来,从2g3g4g、由功能机到智能机,V家走过20年,身边倒下了一个又一个国产厂商,至今仍占有不错的市场份额,就说明其有独到之处;而两家一个重中之重就是渠道,以及各合作伙伴,在15年开始,各个玩互联网+玩线上的企业都在呼吁回归线下,渠道下沉,为何不认为VO两家一贯的渠道建设具有先见性或者说其企业战略有独到之处呢?其次谈到产品,也许跟随6、S6所推出的两款旗舰机有模仿之嫌,但正如现在很多国产通讯app都模仿wechat(有钱有技术的阿里也不例外),做为一个企业,且在某一领域算不上行业领头羊引领行业潮流技术甩开第二名若干年的企业,其首要任务是活下来,活得好,再谈试错,再谈创新,而在已有国际大厂做了先验的情况下,以风险最小的方式获取市场,是绝大多数个人或企业,都可能会都愿意去选择的一个方式,为何却总是为人所诟病的地方?或许又有人拿产品配置说事,君不见某米甚至还出过门事件?何况,并不是天使的脸蛋加上魔鬼的身材就是每个男人的最爱,关键是整体容貌的搭配,两人尺寸的匹配,手机行业亦是如此,试问几亿智能机用户中,把所购买的产品性能用途发挥到极致的有几成?有些答主不要把个别发烧友的不满足说成是用户共性。再者,其目标客户就是年轻人、喜欢追星喜欢偶像的群体,那么冠名其热爱的节目、请其喜欢的明星做代言有何不可?芒果台也许不被某一部分人认可,但确实它就是收视率好、目标受众多,这样直接有效的方式有何不可?也许水果玩bigger、某某又玩配置,某某在谈情怀,这好比武林大会,各家所长不同而已,何来优劣之分?以一个手机这样的电子消费品去区分人岂不是可笑?也许人家不比你见识少,也许人家财富不比你少,也许人家在3c的消费也不比你少,可能就是恰好在某个时间点,在某个广告上看到了喜欢的明星,看顺眼的产品造型,因此而选择了VO,为何引来众人以一种高姿态的方式去讥讽其为厂妹、理发哥?且让我们扪心自问,众多买三丧、挨炮的人们、有哪些是奔着配置去的,哪些是奔着代言去的,哪些是奔着生态去的,哪些纯粹是为了拿个街机装逼去的?那这又高尚到哪里去呢?窃以为,国人还是总喜欢人云亦云、玩bigger、喷低他人来获取自我优越感的居多。但是客观来讲、正是众知乎er口诛笔伐的大多数国产厂商们以一种廉价方便实惠的方式完成了对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移动互联网普及工作。而也是各行各业一些不被“众精英”所认可的企业在随中国不断的向前,艰难的走在新时代的复兴之路上。愿,不分贵贱的华夏儿女对各行各业的国产厂商还是宽容公道一些的好。
ps:第一次这么深更半夜的认真用手机码字,希望各位看官无论赞同与否、言辞请文明,欢迎正能量的讨论,无脑骂人洗地,喷子之类的还是绕远的好。
pps:答案中提及的所有企业本人都不含褒贬之意,我仅是就事而言,毕竟作为一个蜉蚴之辈,轮不到我来指点一二,所有过去的或是现存的企业以及企业家,都是我顶礼膜拜的偶像。
瀉藥
這兩個品牌注重線下渠道,光是廣告費都是一筆大開支。很難像小米一樣把價格壓下去。
所以成為了我們口中“高價低配”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