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房价暴涨而广州缺位,广州跌出一线是否只是时间问题?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通常房价只是一个城市水准的衡量维度而已,是一个重要性连GDP都比不上的数字维度,但这次暴涨或许不应再被仅仅看做一个维度的数据变化,它是否可以看做一个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最全面的统计结果。【资本是否愿意流入某个城市,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潜力的试金石,这次房价暴涨是资本给国内一线城市的一次打分,资本不再选择广州,广州这次在房价暴涨中掉队或许是多年发展颓势的一个直接反映】广州跌出一线是否只是时间问题?还请大侠不吝赐教,多给论据。多给论据。多给论据。多给论据。 2017年8月26日 10 条回复 1381 次浏览 买房,城市,房价
回复 ( 10 )
谢邀。题主的问题主要关注点在房价,但核心其实是对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的地位的质疑。其实搜一搜就能找到很好的答案,是的我说的就是广州和深圳是怎么跻身「北上广深」之列的? – 君临的回答。
但是我对这个答案还是有所补充的。讨论一个城市的地位变化,脱离不了历史和政治的影响,在中国尤其不能脱离政治因素。一个地区需要一个中心城市来作为国家管理掌握该地区的着力点,特别是文化比较接近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相对落后的地区每个城市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小,因此掌握该地区的着力点会被分到每个省会城市)。广州是什么?首先是岭南地区乃至华南地区的政治中心。这是千年以来的历史变迁所造就的。其次,基于这个前提,广州才成为了岭南地区乃至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个道理能够解释为什么北京是华北的中心(这是最好的说明政治因素影响的案例),上海为什么是华东的中心,甚至为什么武汉是华中的中心西安是西北的中心(武汉和西安的地位有争议,而蓉渝之争更是激烈,这些在后面说明)。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治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力更加突出,尤其是计划经济时代更是直接影响了资源的分配和发展。而国力的限制也导致过去只能重点发展京沪穗这几个中心城市,中部和西部基本上是顾不上的。这样京沪穗就有了更高的起点。不要拿深圳来反对我,因为深圳的发展起初也是一个典型的政治直接干预资源倾斜的产物(还是提醒一下,在中国政治资源比经济资源更具决定性作用,所以说深圳只有政策没有钱不算资源倾斜是没道理的)。大家看坦克那年家父去了深圳,据他回忆当时深圳集中了几乎一半具备深厚政治资源的有力人士,剩下的一半在深圳也肯定有代理人。那些年在内地被视为投机倒把侵吞国有资产等很多违法违规的事情在深圳却是被看作开放搞活经济的创新之举。如此强大的政治支持再加上依托香港和侨商的背景,深圳也有了一个高起点,可以说到90年代初中国的一线城市基本就算成型了。后来的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几个特区要不就是离广州深圳太近(汕头),要不就是缺乏香港这种国际经济中心做依托(珠海厦门海南),而且政治资源较少成立时间较晚(珠海汕头成立虽早没有太宗光环加持),没有机会争夺一线城市的地位。
历史政治背景是因,经济文化发展是果。四个一线城市的经济迅猛发展,房价步步高升,人口大量流入,文化影响力也大幅提高,反过来又加强了它们的地位。华中西南西北的中心城市争夺其实就是大家作为后来者,没有强大的政治资源倾斜,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重庆直辖就是通过提升政治地位从此可以跟成都肛正面),拼经济拼人口拼城市建设。当然这些其实都并没有什么卵用,除非回到四十年前以一纸行政命令确定区域中心(副省级城市还是给了武汉成都西安很大底气的,深圳的计划单列市也给了它叫板广州的底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四个一线城市的机遇已经可遇不可求,除非哪个城市能够带动所在区域发展到珠三角的水平,这才有可能说广州被取代一线地位。
以上论证了广州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被其它城市取代。那么有可能从此一线城市只有京沪深吗?答案依然是不可能。按前所述,一个地区需要一个中心城市来作为国家管理掌握该地区的着力点。广州掉出一线那么华南的中心城市功能由谁来代替?深圳吗?深圳肯定是有这个野心的,不然也不会每次两会都能听到深圳希望直辖的声音。然而前面也说过了,区域的中心城市是千百年来历史的发展所造就的。深圳无论历史底蕴(建城时间短)、地理位置(过于靠南)、文化影响(移民城市对岭南文化圈几乎无传承),都不可能承担起这个功能,所以它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能取代广州的地位。所以广州还会是一线城市。
综上所述,一线城市的地位固然要看经济看人口看房价看各种乱七八糟的指标,但这些都是果,最根本的还是要看历史和政治因素。一项或几项经济人口指标的变化只能判断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高低,还不至于影响其城市地位。除非历史的发展已经到了广州不再能掌控华南地区,或者华南地区的发展水平落到其它区域后面,那个时候我们再来讨论广州是不是掉出一线吧。
原来大家眼中的一线城市只因为房价高吗?
如果房价高的就是一线城市,那广州一线城市地位早都不保了,全国房价前四的地位一直都不那么稳固。
但是私以为在很长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都很难有能够和北上广深相匹敌的真的大家认可的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的标准,我觉得和房价没有直接关系,一线城市之所以能成为一线城市,还在于对全国的人才和资本的吸引力。中国除了北上广深外,其他发展不错的大城市如杭州、天津、南京、成都、武汉等,对人才的吸引力,一般都局限于省内,超出省的范围,流入的人少了很多。
而现在的四大城市,却可以吸引大量广东省以外的高级人才。这个优势在几年内都是难以扭转的。人才不会因为房价不高而离开,反而可能因为生活成本太高,不得不选择更能够接受的地方。
广州在四大城市中,机会和收入和其他城市相比差别不大,现在看起来安家成本要亲和很多。
广州也是国家规划的国家中心城市,华南经济中心,国家贸易中心,有一些职能,除了广州外,整个华南再也没有城市可以承担。
我觉得广州从现在来看,未来可能是比上海更适合我常驻的城市,虽然呆在上海,不过常常心向往之。如果广州房价也再翻一倍,可能广州这方面的吸引力就也没有了吧。
私以为广州的房价恰恰是广州在四大一线城市竞争发展中最大的优势,觉得房价不高了城市就没希望了,各位都是咋想的
深圳的地盘并不大,广州不一样,本来就地大。其次,深圳工资物价高,生活节奏快。而广州的房价特别是市中心相较它的工资水平也没低到哪里去。好多人总喜欢拿广深来比,然而实际上广州未来重点发展的南沙离深圳机场的距离修个隧道十几分钟就到了,这两个城市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遥远,未来同城化也不是说没可能,互补发展也未尝不可。珠三角(包括港澳)和长三角最大不同就在于珠三角面积并不大,而且高度城市化,未来目标是形成类似日本东京的大都市圈。
谢邀
广州不会涨房价不代表广州不是一线城市啊……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房价的涨跌受市场影响,也就是受供求关系影响。
那也就是说如果房源是比较充足的那房价就不大会涨。
而花都也好,番禹(手误,应该是番禺)也好,都有地铁与之相连,其实不会感到十分不方便。(当然挤地铁确实十分不方便)相对于其他三个城市简直可以说有充足的土地供应。
其次,广州和其他三个最大的不同是广佛同城化做得够好,其他城市没有这么好的同城化伙伴。
这导致的结果也就是很多人如果在广州买不起就会去佛山买房子。
客观上也不会促使广州涨房价。
这是我的理解。
不管你们怎么想 我一直觉得房价和一个城市对中产及以上人口(含富人阶级)的吸引力成正比。对中产阶级和富人的吸引力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体现。那是不是可以说,房价高低和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有一定的联系呢?
当然,前些年的温州和三亚是Bug,有钱人太多而且喜欢炒房。
北上深是中国三座绝对一线城市。
杭州,广州,南京,房价差不多,对中产的吸引力,恐怕也是这个顺序。换句话说,广州对搞贸易的小老板和打工者吸引力更强,对中产的吸引力,三座城市恐怕是伯仲之间。
故广州仍称一线城市,但其竞争力至少是远远比不上北上深的。广州起步早,资本的原始积累较早,故现阶段还是强于杭州,南京。
以上。
泻药。
房价不代表一切。三亚的房价同样高不可攀,但从来都不是所谓的一线。
广州人很务实的,你们作死就算了,还要拉上广州。
GDP
没去过北京,但是对比下氛围,可以感受到:
上海:搞羊毛搞地产搞金融
深圳:搞技术搞创新搞创业
广州:搞商贸搞教育搞民生
我感觉仅仅是最近大家都热衷于房地产金融创业互联网,所以才把广州比下去了。
但毕竟实业兴国,私以为广州深圳的氛围比较健康。如果广州真跌出一线,反而感觉应该考虑国家发展方向是否出问题了?
来深圳快六年了,越来越感觉混不下去了。不是有人说混不下去的是loser么,不配拥有这里的动辄6万+的房子,呵,呵呵!
很怀念以前在广州读书的日子。广州人过得是生活,深圳只有工作—对于没房子的人来说。
再过两年,我应该会选择去广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