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下美国霍华德 马克斯所著《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

理由
举报 取消

橡树资本联合传创始人马克斯所著 ,中信出版社2012年出版

2017年10月28日 2 条回复 509 次浏览

发起人:Evanslu 初入职场

MCWD

回复 ( 2 )

  1. Gloria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很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据说适合有多年投资经验的投资者来读,我这只小菜鸟斗胆提前读了这本投资进阶读物。我读完这本书的最大体会有3个:1、你得懂行 2、你得心态好 3、你得懂一些逻辑常识

    作为价值投资者你得能够判断资产的内在价值,然后根据资产的价格相对于价值的高低来进行投资决策。判断投资标的的价值可是技术活。这也是我这只小菜鸟需要加强的地方。

    你得心态好。这个心态好可不仅仅是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是巴菲特的那句,**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作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不贪婪、不自负、不随大流、不被他人情绪左右、不被市场波动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基本逻辑还是要懂的。比如高风险高收益这个误导性的话,说的高风险带来高的预期收益率,这话里可是代表着有损失的可能性的。不是你承担了高风险,一定就有高收益,也可能是高损失呢。

    再比如用过去的市场表现去预测未来,《黑天鹅》里面专门举了一个前100天都被好吃好喝好待遇的火鸡,第101天被杀了。这时候前100天发生的事情,对于第101天的结果的预测就没多大意义。

    还有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当人人竞相抛售,资产价格降到足够低的时候,足够低的价格或许已经将风险消化了,你就可以大刀阔斧的买入了。

    书中主要还是讲一些大的规则以及一些投资心理,对于具体的实践性的操作没有什么介绍。我还是挺喜欢这种写法的,告诉投资者通用的常识,然后我们在根据各自关注的市场去实践。

    说说我这半年多的实践结果:

    系统学习了国债逆回购,去年的几波高收益都赶上了。

    学习了集合竞价,但是这个不适合我这种上班族,于是放弃。

    跟着大V买股票,赔。大V提供的股票池太多,总有几天全线飘红,总有几只长的不错,我从里面挑的几只都不好。最要命的是我不了解那些股票,于是就割了。

    学习了打新股,中了,去年收益全靠这个。

    跟着大V学打板,风险太高,太耗时。

    煤炭摘帽股,涨了。买了一点觉得没意思给卖了。但是这个是我做过功课的。

    学习了可转债,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没有进入,现在有些忘了。

    通过公司的财务状况、各种财务比率、基本面情况、K线图形结合选股票,并长期持有,目前正在用。

    我去年进入股市的半年多,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1、市场长长跌跌,不要着急买入,机会太多了,不要担心错过而追高。

    2、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比如我不盯盘,不去全面复盘。我要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做投资,而不是牺牲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去赚钱。投资是一个整体,工作生活上时间少了,股市上多赚了,总体也就是个不输不赢。如果股市亏了,那总体都赔了。

    3、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要花时间去追热点。比如对于我来说,看一家公司的财务数据分分钟的事情,学了这么多金融和财会知识,就踏踏实实选几家好公司,业余时间看看,省时省力省心。

    3、要花时间去学习,学习通用投资知识和技能。书中自有黄金屋,我很喜欢投资,因为它能够将知识转化成财富的过程清晰的展现在我的面前。

    ———————————————————————————————-

    我的其他读书体会:

    审计一家言–让数字说话 – 知乎专栏

    巨富–全球超级新贵的崛起及其他人的没落 – 知乎专栏

    三年后再次读《富爸爸,穷爸爸》一些体会 – 知乎专栏

    那些年《小王子》教会我的事儿 – 知乎专栏

    我究竟应该如何应对黑天鹅事件 – 知乎专栏

    《万万没想到》–看科学家的读书笔记学高效学习 – 知乎专栏

    《好好学习》-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页都算数 – 知乎专栏

    读《人生一瞬》的感想:我给回忆刷上油彩 – 知乎专栏

  2. 张红记
    理由
    举报 取消

    读《投资最重要的事》

    阅读大师著作是投资进步的捷径。

    不同投资者阅读同一大师的著作感受是不一样的,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的阶段读同一本大师的著作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20年投资风雨磨砺后,再读大师经典,感受很不一样。作一些笔记,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有利于进步。

    这些思考当然是写给自己的,但是如果你看了后觉得有些用,那就也是写给你的。

    这个笔记只写自己感触深的东西,写自己有些见解的东西。我不能写你想要的东西,因为我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但是欢迎你写评论、写质疑、提问题,我喜欢沟通,这能激发我的思考。

    “接受’ 才是投资最重要的事

    –读霍华德.马克斯《投资最重要的事》之一

    《投资最重要的事》被巴菲特评为“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书”。巴菲特很少推荐书籍,2011年他却大力推荐霍华德.马克斯的这本书。霍华德.马克斯1995年创建美国橡树资本管理公司,现在管理资产规模800亿美元。他的业绩与巴菲特接近。

    重读《投资最重要的事》,我竟然在开篇就发现了投资真正重要的事。这个事不在霍华德.马克斯罗列的18个重要之列,而且我初读的时候竟然都没有在下面画过线。显然当时我是没把它当回事的。但是现在我认为它将是我本次重读经典最大的收获,虽然我的重读才刚刚开始。

    它就是“接受”。它藏在作者简短的中文版序言中。原文是这样写的:

    “接受是我的重要主旨之一:接受周期与变化的必然性,接受事物的随机性,从而接受未来的不可预知性与不可控性。接受能够带来平静,在其他投资者失去冷静的时候,这是一笔伟大的财富。接受的结果便是在投资中拥有行之有效的耐性…”

    是的,如果我们能够接受一些必然的东西,我们何必花巨大的精力去改变它呢,又何必为它而焦灼呢?

    如果我们接受行情是很难预测的,特别是短期行情,那么我们何必殚精竭虑去做预测这样的无用功呢?我们可以把节省的精力用在应对行情的变化上,比如研究一个应对行情的体系。

    如果我们接受技术分析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有不可克服的瓶颈,那么何必花费大量的精力在技术上,为不能提高成功率而纠结不安呢?我们可以把技术分析做到极简,把省下精力用在研究基本面上或学习上。

    如果我们接受估值只是个参考,何必较真股价是否会到达估值或超过估值呢?

    如果分析师接受自己不可能知道股价何时会达到目标,那么投资报告何必要写6个月或12个月的收益率目标呢?这实在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如果我们接受业绩预测只是个参考,我们就不必纠结它是否会达到,我们只需要关心逻辑就行。

    如果我们接受持续的高收益率是不可能的,我们何必想要抓住所有的机会,想要抓住最好的机会,就像要把世界上的钱赚完似的。

    如果我们接受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何必像赌徒一样的高杠杆配资呢?

    如果我们接受自己不可能成为大师,何必为技不如人而懊恼?你可以选择学习或退出。

    ……

    以上是罗列一些我所接受的东西,你可能有些不认同,这是正常的。你接受的一些东西肯定也有我不认同的。每个人接受的东西都不一样。

    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接受的东西,不断改变和增加自己能够接受的东西,使它更符合实际,才能促进我们的投资进步。

    接受就是对证券投资的认知。可以从三个角度看:

    1、正确的认知。如果你的认知是错误的,怎么努力都是没用的。

    2、认知的数量。多一个正确的认知,你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3、认知的落实。你要把这个正确的认知落实到你的实际投资中才有意义。

    这三点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

    首先,大多数投资者的大多数认知是错误的。而且他们迷信这样的认知而不愿向大师学

    习,或者由于没有高人指点而不知道向谁学习,或者没有能力、不能坚持学习。

    其次,认知的落实很难。如果没有反复对比、实践,没有大量的经验和教训,你就很难真正的接受一个认知,就不能坚定贯彻时间这个认知。这个认知就不是你的,而只是你嘴上的。

    只有积极学习和积累经验教训才能真正改变我们的接受。你接受的东西就是你的水平。

    接受才能改变。

    投资成长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任何时候你都觉得自己很成熟,但是任何时候你都会发现自己以前很幼稚。

    一个正确的认识是,你要明白未来的自己一定会看到现在的自己很幼稚。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自信(虽然其实很幼稚),自信才能积累经验,主要是教训。积极学习和积累经验,以达到未来更成熟的自己。

    在投资上,幼稚或成熟是无止境的,直到你成为大师。但是,你很难成为大师,这很虐心,但得接受。

    所以,绝大部分人在投资上很难成熟,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积累。要自信,同时保持敬畏。

    霍华德.马克斯从他40多年的投资经验中提炼出18件投资最重要的事,刘建位先生做了简要概括,我把它罗列出来,大家参考一下,这是马克斯接受的东西,应该也是刘建位先生接受的东西:

    1、最重要的不是盲目相信股市总是有效或者总是无效,而是清醒认识股市相当高效而且相当难以击败,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长期战胜市场。

    2、最重要的投资决策不是以价格为本,而是以价值为本。

    3、最重要的不是买好的,而是买得好。

    4、最重要的不是波动性风险,而是永久损失的可能性风险。

    5、最重要的巨大风险不在人人恐惧时,而在人人都觉得风险很小时。

    6、最重要的不是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而是追求低风险高收益。

    7、最重要的不是趋势,而是周期。

    8、最重要的不是市场心理钟摆的中点,而是终点的反转。

    9、最重要的不是顺势而为,而是逆势而为。

    10、最重要的不是想到逆向投资,而是做到逆向投资。

    11、最重要的不是价格也不是价值,而是相对的性价比,即安全边际。

    12、最重要的不是主动寻找机会,而是耐心等待机会上门。

    13、最重要的不是预测未来,而是认识到未来无法预测但可以先作好准备。

    14、最重要的不是关注未来,而是关注现在。

    15、最重要的是认识到短期业绩靠运气,而长期业绩靠技术。

    16、最重要的不是进攻,而是防守。

    17、最重要的不是追求伟大成功,而是避免重大错误。

    18、最重要的不是牛市跑赢市场,而是熊市跑赢市场。

    投资要简单,还是复杂,这是个问题

    –读霍华德.马克斯《投资最重要的事》之二

    在作者的简介中,有这么一段话:

    简化投资行为不是我的目标。事实上,我最想表达的是投资有多么复杂。试图简化投资的人带给受众的是极大的损害。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投资要简单好,还是复杂好。

    显然,霍华德.马克斯认为投资不能简化。但是,我们又知道巴菲特的投资是简单的,他甚至只在办公室通过阅读公司报告就能做出重大决策。彼得.林奇的投资看起来也很简单,他可以看见孩子喜欢的零食而成功投资甜甜圈。

    我认为,他们的看法其实并不矛盾,只是重点不同而已。马克斯说的复杂应该是说投资要考虑很多事情,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巴菲特的投资肯定也会考虑很多事情,但是由于他的投资思想太成熟了,这些在别人看起来很复杂的事情,他可能就是在脑子里想了想,打了几个电话,在稿纸上划了划就完事了。

    他们的表现上都是简单的,但这种简单的背后是长期经验做基础的。用马克斯的话说,他的成功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历经40余年发展与磨砺所形成的有效的投资理念,以及掌握着高超的技术、有着共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个人对该理念的贯彻执行。

    一句话道出了成功投资的答案。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追求简单投资呢?我认为成功的简单投资是一个经历长期磨砺后的水到渠成的境界,不是追求就能得来的。没有复杂经历的简单是不可能成功的。

    投资者成功的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1、看山是山;2、看山不是山;3、看山是山。

    第一个看山是山是初级阶段的简单。刚入门的投资者看到什么理论都认同,都觉得投资很简单。特别是看了几个技术理论后,简单的模拟操作后很容易信心爆棚。这个简单是初级的简单,随后他就会接受市场的无情打击,为他的简单支付学费。如果这时他不能积极学习,并在实践中提高,而是在这种简单的基础上持续重复,就会陷入牛角尖而无法自拔,就会一直处于这种初级的简单状态,即使他是个有10几年经验的老投资者。然而,大部分投资者恰恰就是如此。

    第二个阶段是看山不是山。他通过正确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总结,发现投资不是简单的事。正确的学习是说,他向真正的大师学习,学习的方向是正确的。如果只是简单重复学习以前那个层次的东西,是不正确的学习。比如,你花10研究波浪理论得到的功力,不见的比你研究1年的时候强多少。其实,对很多投资者来说,正确的学习都是很难的。如果没有高人指点,没有机缘巧合,他们甚至不知道该学习什么。如果他的学习是正确的,他开始学习财务知识,学习基本面研究,学习估值,学习大师的理念,思想体系,在实践中去模仿、对比,经过惨痛的经验教训后,逐渐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不断完善自己的体系。这个过程是投资的复杂阶段。经历这个过程中的投资者已经没人敢说投资是简单的了。

    第三个阶段是看山是山,跟第一阶段的字是一样的,但你知道意义已经不一样了。他是经过阶段二升华后的简单,是高境界的简单。在第二个阶段的基础,继续不断的学习和思考,反复的对比、实践各种理论,最后提炼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这个体系你完全信任,能运用的炉火纯青,你只要简单的思考就可以做出大概率正确的决策,就像巴菲特的简单投资一样。

    像霍华德.马克斯这样的大师,他所说的投资有多么复杂,并不是说他处于第二阶段。他绝对处于第三个阶段,只是他把投资要考虑的因素列了出来,显得投资还是复杂。巴菲特和林奇并不是不考虑这些因素,而是因为太熟练了,好多东西在脑子中就处理了,至多在稿纸上划一划,毛估估。

    剑术高手使剑时是不用考虑招数的。

    高阶的简单就是这样的简单。

    我们每个人基本不会成为投资大师,我们是否需要这样的简单,是否可以达到这样的简单?我们都需要有自己的简单,虽然不会成为大师,但可以成为优秀的投资者。进入阶段三,我们就可以叫做优秀投资者了。

    投资大师全世界不超过20个,但优秀投资者国内都可以以10万计。以优秀投资者为目标,我们每个人都是可能的,虽然实际情况是只有很少人可以达到。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停留在第一阶段,一部分可以进入在第二阶段探索,极少数能达到第三阶段。原因很简单,就不必说了。

    我基本上只读国际大师的著作,原因无他,主要是国内还没有大师,不是中国人不聪明,而是我们的证券市场运行才有20年,还不能锻炼出、检验出一个投资者是否是大师,即使他的业绩很优秀。但是假以时日,如再给20年,中国必定会出现一些了不起的国际投资大师。因为我中华国运正盛,中华民族崛起已势不可挡。未来很长时间内,证券投资都大有可为。

    一个投资者,要达到第三个阶段的简单,一定要知道“路漫漫其修远矣”,一定要“上下而求索”。

    投资艺术有一个特点不为大众所知。门外汉只需些微努力与能力,便可以取得令人尊敬(即使并不可观)的结果。但是如果想在这个容易获取的标准上更进一步,则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智慧。——本杰明·格雷厄姆

    那么,既然投资大师把他们的投资思想甚至投资组合都公之于众了,那么我们照搬大师的投资体系不就可以了吗?

    当然不可以。投资是个很特殊的东西,不经过长期实践的磨砺,选择性的消化,别人再好的东西都不会成为你的。对同一句话,不同的投资者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操作上也是不一样的,结果上更不一样。比如,“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巴菲特先说的,后来大家都在说。

    阶段1:是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然后又划线去了。

    阶段2: 是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然后学习去了。

    阶段3:是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然后啥也不干。

    结果:

    阶段1:是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48元重仓了中石油,听说资源是稀缺的,肯定会涨。

    阶段2: 是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48元配置了中石油,因为资源是稀缺的,可能会涨。

    阶段3:是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1块多买了几亿股中石油,16元多卖了,赚了几十亿。

    有的人简单,他是大师。

    有的人简单,他是傻瓜。

    凡事应力求简单,但不应过分简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投资并不简单。认为投资简单的人都是傻瓜。——查理·芒格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