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众生 管理专家

回复 ( 3 )

  1. 小黄鸡吃蛋黄
    理由
    举报 取消

    碰到我最感兴趣的领域,忍不住来写一下自己的观点,欢迎交流和批评。我研究货币也有较长一段时间了。从本科时读到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最后一章把我深深吸引开始,到现在读博士,货币理论的著作和论文也读了很多,希望我的知识能解答题主的疑惑;当然,从科学的态度出发,我也希望我的观点能获得质疑,希望题主和其他人能够使我变得“疑惑”,因为这也是我一直以来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

    先不说纯粹的经济理论,单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来说,我们似乎没有任何的证据说明货币是不合理的:从基督教会到近世的共产党政权,人类曾经尝试过无数种方法来污名化货币甚至禁止货币的使用,但从来都没能阻止人们在交换中寻找出适用于其特殊处境的货币。因此,出于稳妥起见,我们最好还是谦虚地承认货币的存在是合理且必要的,然后努力从理论上对其进行理解。这就好像我们开始读一本书时,最好先假定作者是要比我们自己聪明的,否则我们何必在上面浪费时间呢?(这话我是从罗尔斯的《政治哲学史讲义》里借过来的,道理和上面差不多。)

    然而,就我个人所知,从纯粹经济学方面来理解,题主所说的问题是不存在的。让我们一步一步地进行推论。

    首先考虑货币的性质。货币实质上是一种具有广泛交换力的一般商品。与一般的拥有具体用途的商品相比,货币的特点在于其能够广泛地换得具有不同特定用途的一般商品。货币的这一性质使得持有货币(hoarding)的行为能够给个人带来收支“结构”的灵活性;而一旦个人持有的货币数量较少而一般商品过多,那么个人就面临在客观条件变化时,收支结构调整的不灵活所带来的损失。因此,个人在市场上中必须权衡这样的选择:要么支出货币,换入能够满足特定用途的一般商品,要么持有货币,为将来客观条件的可能变化提供足够的需求结构灵活性。以上的论述说明了货币是市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是具有真实价值的经济财货,不是像休谟(David Hume)所说的,是“机器的润滑油”,而不是“机器的零件”;货币确实就是经济这个大机器的“零件”。至于怎么把政府的钞票理解为上述的货币,可参见我的另一个回答,此不详述:国家如何保证印发的货币匹配市场需求,做到不通胀也不紧缩? – 黃曉光的回答

    若题主熟悉Edgeworth Box这些专业的经济学理论工具的话,问题会好办得多;不过,我还是用文字尽可能详细地回答,也希望我的东西能对题主有用。

    首先,假如个人在不断循环的市场过程中,不打算调整其货币持有数量,那么,他出售劳务和商品所换入的货币,就会等量地全部支出,用来组织他所需要的消费品,以再生产出下一次交换所需出售的劳务和商品。其次,假如个人的流动性偏好发生变化,需要增加其货币持有数量,那么出售商品所换入的货币就会部分或全部地被单纯持有。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如果结合前面关于货币性质的观点来看的话,都不意味着题主所说的那种的不合理,因为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具体性质和用途,而在每次交换中,个人会使得它们所提供的主观边际收益相等,并使得进一步的交换成为可能,这是不能从物理角度来看的。

    具体一些来说也就是,题主应该从主观选择的角度来理解这个现象:尽管货币在经济中不断循环,而一般商品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消耗,但是在每一次交换中,交换双方都在权衡:究竟是拥有能够在特定处境下提供利益的一般商品好呢,还是持有能够提供收支结构灵活性的货币较好;而在每次交换达成之后,不管是货币还是一般商品,对于每个个人来说,都在当期提供了在边际上相等的利益,并为下一期的交换作好准备;因此商品尽管会消耗,但和货币持有一样,是能够在再生产过程中不断提供下一期收入的,只不过单纯的货币持有由于退出了交换,在再生产过程中被当做自我再生产而已。只要题主能够从单纯的物理现象中摆脱出来,用经济的观点或个人选择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就没有疑惑了。

  2. 传统寿司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个问题我以前思考过。

    首先,货币与其理解为物品,不如理解为一种手段,一种分配全社会产品的手段。

    先说你提到的贬值。一个人手上的钱越多,他就能更多的占用社会资源。如果国家希望发展某行业,那就通过印钱再借钱的方式让这个行业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以便该行业壮大。你所谓的贬值,其实是国家印钱的结果。打仗的国家容易通胀,因为国家需要将资源集中于军事,需要印钱。

    其实国家一般不太惧怕通胀,现在国内物价相比九十年代涨了十倍以上,然而大家的日子并没有更加艰苦。毕竟纸币的绝对数量不重要,相对稳定即可。

    多说一句,金本位为啥最终被取代?一方面是黄金太少,黄金开采速度赶不上社会扩大生产的速度,物以稀为贵导致黄金兑换所有产品的价格升高,根据劣币驱逐良币原则,大家宁愿把黄金放在家里也不想拿去交易,导致金本位执行不下去。另一方面,金本位下国家只能通过税收进行资源调配,而加税往往会引起反感,纸币登场后国家可以通过增发货币实现资源配置,增加了国家对资源的调控能力。

    回到你所说的合理与否。既然货币的作用是分配,而当前的货币制度已经可以达到目标,那我觉得没啥不合理的,或许我没看懂你的意思?而且作为一个交易媒介,纸币必须是劣币,必须越来越不值钱,这样才能被拿去交换。换言之,纸币能发挥作用,恰恰是因为它不够合理。

  3.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一个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来决定。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这个价值,即包括了使用价值。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使用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且没有可比性。

    当商品发生了交换的时候,特别是出售或购买的环节,我们可以说,这个商品有了交换价值。

    那么货币是什么。可能要先提及货币的前身: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的定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的商品。说白了还是商品。

    再来看货币(泛指金银等),货币是用来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的特殊商品。

    但是货币制度是会改变的,从物物交换,到兽骨贝壳,到金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布林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等等一系列的变革,发展到现在的信用货币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从直接交易,变成间接交易,到现在的信用交易。(具体可以参考金融学or货币银行学)

    信用货币与货币(泛指金银)的最大不同就是,作为商品的价值不同。信用货币已经失去了商品的使用价值。退出流通的货币的收藏价值和币材的使用价值不算,因为这不是货币发行的本意。

    这样就导致了,信用货币其实是一个债务凭证,即债务型货币。说白了就是,你信任国家,你给国家干活,国家说:你用这个纸可以在我的领导范围内换吃的/喝的/玩的。

    债务货币本质上就是:欠条,加上国家信用背书。

    以上,铺垫完成。

    回到问题中来。

    总得来说就是限时货币,违背了货币的职能——流通手段and贮藏手段,个人感觉支付手段也有了问题。

    当信用货币有了时限,就违背了信用货币无使用价值的意义。因为货币只有交换这一个使用方式,现在交换价值是有期限的了,因为有时限啊,货币是会泯灭的,你一天不用,你手中货币的价值就减少。为什么呢,大家都不会想要快过期的货币啊,没有意义啊,不能用啊,货币的流通和支付将成为问题。

    所以这样简单的看来,信用货币的制度,基本是要被摒弃了。

    那就往历史翻吧,翻回金本位制or金银复本位制。

    首先,要讲的就是金银等贵金属为什么会成为货币。(请不要问我为什么金银是贵金属…这个我不懂…)

    因为金属相对易保存易分割易携带,且金银是贵金属,产量有限且相对稳定,同时金银又有绝对稳定的价值,即无限期的交换价值。且金银可是实物啊,跟限时货币那种白纸可以不一样。

    对比下来,金本位制基本是比限时货币在以上一点完胜的。

    综上,“限时货币”违背了货币几个基础职能,且不符合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最后要说的是,货币本来就不是无期限的,劣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金本位制下的一种期限,通胀也是同理的。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