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新手注意的问题?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新手跨行做跨境外贸,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的?像我这种把产品放置平台上的、更需要注意什么 2017年12月12日 2 条回复 1127 次浏览 外贸,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平台,跨境
回复 ( 2 )
作者:夏天
链接:出口跨境电商要注意哪些问题? – 夏天的回答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就此问题在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上做了一下调研,总结出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产品相关的翻译不完善
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三类在跨境电商平台中常见的翻译问题及案例解析:
1辞不达意的错译
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对文化的了解不够透彻或者对目标语言的掌握不够,通常会出现按照母语逻辑造成的错译或者单词隔写出错、标点符号错用等问题。
或如上图法国亚马逊商店中,错把女包的材质翻译成“document(文件)”。
个人认为虽然是看似细小的语法错误,但很容易造成歧义,妨碍外国买家对产品的正确理解,从而对商品的海外销量产生不良影响。各跨境电商企业应重视在翻译时对正确语法的使用。
2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混译
在各跨境电商平台上,产品描述不乏英法混杂或者西英混杂甚至拼音夹在中间的情况或者汉语音译和韩语音译交错的情况。
(韩国Gmarket购物网站小米(小蚁)智能行车记录仪)
上图中,韩国Gmarket购物网站的“小米(小蚁)智能行车记录仪”对品牌名称的翻译,存在韩语音译“샤오미”和汉语拼音“YI”混译的问题。
建议在翻译品牌名称时,应保持翻译方法的一致性;使用音译法时,最好能加上中文名称,如“샤오미(小米)”。这样有利于外国买家对品牌的辨别度,提升品牌在国外的知名度。
3“形似神不似”的呆译
这类翻译无明显的语法错误,但是翻译生硬,不符合当地的语言表达习惯。
(韩国Gmarket购物网站的“美的迷你冰箱”商品详情页)
如上图美的冰箱的商品详情中,存在如将“重量”译成“무게(一般指体重)”的不符合当地语言习惯的生硬表达。
或者上图中,法语中一般描述女包的尺寸是用hauteur*largeur*profondeur(高*宽*深)而不是长宽高。
翻译不是单纯的模仿或机械的转换,而是充满翻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不仅要维持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还要考虑当地人员的表达习惯,力求译文易懂又不失原文风姿。
二:本地化意识不足
所谓本地化,简单来讲就是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时,需要对自身产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更加符合当地目标用户的理解和需求。包括但不限于语言翻译、文化理念融合、营销策略调整、本地终端合作等等。
除了上文提到的语言翻译问题外,多数中国出海商家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以下问题。
1产品标题及描述缺乏本地语言版本
一般而言,各国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都更倾向于使用母语查找意向商品并了解相关信息。而我发现,在诸如法国和西班牙亚马逊商店上,部分商家都仅提供英文版本的产品信息。这其实并不符合用户的搜索和阅读习惯,自然也不利于自身产品的曝光和销售。
(西班牙亚马逊商店, 商品名称全英文)
2中国版本商品海外水土不服
以手机为例,部分知名品牌手机都会同时提供中国版和国际版,但是少数商家会将中国版手机卖往海外,这往往容易造成“水土不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即使海外购买者更改了手机语言,部分界面依然是中文(如下图黄页功能,只针对中国的消费者,所以只有中文页面),这往往对海外消费者造成很大困扰。
(法国亚马逊商店,华为手机中国版的购买者评价)
上图商品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消费者使用中国版本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而导致退货。
所以在有国际版本的情况下,却选择销售中国版本给国外客户,很容易造成糟糕的用户体验。不仅影响对卖家的评价,还会导致退换货等一系列后续问题。
3注重主体产品销售,忽略配件等细节
如国产GPS销售到法国,GPS有法语版本,但是搭配的却是中国标准充电器,在欧洲无法使用。
上图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卖家对于配件的本地化关注不够,导致买家购买后出现很多不便。
不能否认的是,每个商家在出海的道路上都会面临很多问题。一个版本通吃全球本来无可厚非,但若想要深耕单一市场,充足的本地化运作是商家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
三:商品标题关键词堆砌
在诸如亚马逊、Ebay等跨境电商平台上,我们很容易区分中国卖家及海外卖家,因为大部分的中国卖家的商品标题都很具有中国特色:关键词堆砌,把尽可能多的该商品的相关词汇堆积在一起作为商品的标题。
(亚马逊自营商品标题)
以音响为例,我们先来看看上图亚马逊自营的商品标题,由商品牌子、型号、瓦数和颜色组成,只有80字。
(法国亚马逊商店,中国卖家的商品标题)
而中国商家的商品标题则如上图所示,把商品牌子、颜色、材质、形状、待机时间、音质、可使用的手机系统等罗列了出来,字数超过了150。
而根据Honestfew公司的研究,亚马逊关键词堆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原因是因为亚马逊会把多于150字的商品标题筛选掉,也就是说标题多于150字的商品比较靠前地显示在搜索页面的几率大大降低。对亚马逊的搜索引擎进行了一番研究,发现出现在搜索结果首页的产品,只有约5%的产品标题超过150字。
(西班牙亚马逊商店, tablet首条搜索信息)
在西班牙亚马逊商店中输入“tablet”,在首页中排行第一的tablet产品描述如上图所示,只有81个字。标题由商品的牌子、屏幕大小、是否可接wifi、内存大小和产品促销宣传语组成。
由此可见,建议亚马逊中国卖家在拟定商品标题时应尽量控制在150字内,切忌重复关键词,可适当增加同义词,切忌出现拼写错误的词语。
四:商品说明书缺乏本地语言版本
除了以上提到的本地化意识不足的方面,商品的使用说明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虽然很多人不一定会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但尤其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一份详细而又友好易读的外文说明书,对于用户而言绝对是一项加分项。举以下几个例子:
这是一名深圳商家在日本亚马逊销售小米手环的页面下的评论。
(法国亚马逊商店,购买中国生产GPS的消费者评价)
“当商家在法国卖东西的时候,就需要附上法语版说明书”。
可以看出由于缺少外文说明书而带来的使用不便也会成为用户不满的原因。当然,由于小米手环并没有正式推出日本市场或者某品牌GPS没有推出法国市场,因此缺少官方制作的使用说明书也无可厚非。但我认为,商家既然在海外电商网站向海外用户销售国内的商品,就有义务也有必要向用户提供一份,无论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版的外文说明书,方便用户使用。
那么一份好的说明书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不妨看看日本亚马逊上一些用户的评论。
“总的来说,既有详细的日语说明书也有认真进行了日语化的菜单,是一件花了时间进行日本化的好商品。”
“使用说明书与(日本)国内厂家的说明书内容很接近。一般价格便宜的行车记录仪的说明书要么没有日语版,即使有,内容也很简单。但这个产品附带的说明书就非常可靠。”
总结起来,一份好的商品说明书应该是详细的,可靠的,而且符合海外用户阅读和使用习惯的。
一份好的商品说明书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用户好评,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售后客服人员与用户之间沟通的成本,所以我认为商品说明书值得各位商家重视。
五:商品描述存在多余信息或缺失重要信息
各国由于语言文化等的差异性,不仅是翻译问题上容易存在语义的冗赘、缺失甚至不可译性,商品信息的描述本身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据Amazon、eBay、Bonanza、Gmarket等不同平台的统计,在这里具体指:商品描述存在不相关的信息或重要信息缺失。
1 商品描述存在不相关的多余信息
(敦煌网上某商家对女包的尺寸描述页)
如上图所示,女包描述里有衣服尺码表。多余信息会过于累赘,会容易造成消费者观感不佳甚至反感,影响用户的消费体验。
2 重要信息缺失
(图一:法国亚马逊商店,缺少对女包大小、材质等描述)
(图二:上图女包的购买者评论)
对产品的重要信息缺少描述,如上图图一所示,销售女包的商家在商品描述一栏中缺少对包的大小、材质等描写,在评价中(图二)我们可以看到购买者由于关键信息的不清楚而造成收到商品后对商品的极度不满。除了上述问题外,部分商家还存在对退换货政策不做任何详细说明,购买者对退换货信息不清楚,对后期客户服务会产生很大的困扰。
六:商家信用问题
中国人常说,做买卖要讲究诚信,尤其在跨境电商平台上,交易双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喜爱偏好,除了质量的保证之外,商家的信用也是吸引“回头客”的重要一点。而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不良商家”的存在。
从上图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名海外买家选购新手机后竟然发现手机还有“前任”留下的开机密码,而另一名海外买家却在收到手机几个月后发现手机上了黑名单。
除此之外,翻新机、客户收不到商品而又投诉无果等问题也不胜枚举,这不仅仅影响了商家的销售及出海的信誉,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形象。一旦消费者有过几次不好的购物体验,会很容易对来自中国的卖家产生抵触心理。
因此,呼吁各位商家们,除了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外,卖家的信用也是非常重要。只有商家建立起良好的诚信意识,才能在出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针对以上发现的各类问题,在这里整理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出海商家有所帮助。
1. 针对每一个目标市场做好语言的本地化:了解目标市场的语言文化背景,产品描述使用当地语言,翻译更精准更地道,使之更符合目标受众的语言习惯;
2. 既然要走出国门,针对海外买家的销售也应该要主打国际版本;
3. 做好主体商品的同时,细节也不可忽略:符合海外用户阅读习惯的当地语言版本说明书及一些当地标准的硬件配件都是不可或缺的;
4. 了解主要跨境电商平台的标题搜索机制,做好产品标题的SEO;
5. 产品描述信息恰当好处:重要信息不可缺失,冗杂信息不可累赘;
6. 注重自身信用,树立中国品牌的好形象。
在经过对各主要语种的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深度调研后,发现了以上列出的这些问题并提出我们的建议,希望各位商家可以重视出海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在跨境电商中打出中国的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
如果在跨境电商的语言方面仍然有很多疑问,可以关注以下公众号,来为您出谋划策。
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明转自译猫~喵
微信号:transcats
网站:
新手做跨境外贸,我觉得更多的是主要国外的人的购买喜好,以及所涉及到的物流费用。
跨境外贸不必内贸,国内之间的物流流通,不涉及清关问题,以及时间的问题,国内物流最多7天也就能到了,同时价格也相对便宜。
而跨境外贸物流的价格却要高上很多,时间长,价格高,所以物流是需要注意的一方面。
还有买家喜好问题需要注意。每个国家的购买喜好不同,信仰不同,禁忌不同,所以产品放在平台上,最好能够放一些大众的产品,不会涉及到信仰的产品。而产品的颜色,可根据想要主要销往的国家进行改变,有些国家以红色为幸运色,那么可针对这个国家进行发布产品。
总之,只有了解清楚别人的购买喜好,掌握好物流,那么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产品放在平台上,需要注意3点:1,描述,产品的描述很重要,它是通过文字向买家介绍你自己,一个好的描述胜过千言万语。2,图片,产品各个角度的图片有时候能够代替文字。3,服务,因为是跨境外贸,所以无法提供上门维护,但是通过语言上的沟通帮助,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