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现在这么流行,它对线下的实体店产生了冲击,为什么像北京商城那样的大型实体商城不做个电子商城?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请大神详细指点一下,最好有优势和缺点,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了, 。如果那样的大型商城做成电子商城的话,应该很挣钱,线上线下相结合,挺好的啊,为什么他们不做呢??? 2017年6月15日 6 条回复 735 次浏览 电子商务
回复 ( 6 )
谢邀。任何一个行业在野蛮生长的高速发展时期,给人一个感觉就是,只要沾边了,就能混的很好。电商也是。但电商(对平台而言)现在已经进入了寡头垄断,(对商家和平台两者)加速洗牌的时期。最终这个行业要回归商业的本质。
什么是商业的本质?首先是规模效应,就是80%的份额被少数几个玩家把控,其他玩家只能在夹缝中生存,找自己的市场细分,做小而美。其次,是以合适的形式(线上or线下)提供商品(服务)的价值给客户,不是线下门店一定打不过线上。大家一定可以举很多优秀的零售商(品牌商)就是不肯做网上商城,或者网上仅作展示之用。比如宜家,比如各类(轻)奢侈品牌,比如7-11。
所以,我不知道为什么北京商城不做电商,但主要还是要考虑这两点,首先,做线上你有流量吗?目前流量可基本被几个大玩家垄断,默默开个商城有人知道吗?引流也是有成本的,划算吗?其次,你本身提供什么价值给客户呢?通过网上商城能提供更多的价值吗(购买更方便,货物更便宜or品类更多呢)?
即使是已经处于垄断地位的大玩家,如果不持续在商品品质(打击假冒伪劣),诚信经营(刷单,刷评论,价格抬高再打折,虚假宣传),运营效率(机构臃肿),那么在商品丰富的大城市,是会逐步失守的,消费者会重新回归体验更好的线下门店,仅在网上购买多频次低价值的标品(如日用品)。
谢邀。
传统企业电商化的痛点,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我很坚信不电子商务肯定完蛋,并且里面有一个很大的痛点是,我见到很多企业IT是他们永远解决不了的难点和痛点,并且花了钱也买不来教训。
其实对零售商而言最大的痛点真不是建一个2C商城,对零售商而言永远是流量,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建一个2C的商城还真的不见得就可以解决掉流量的问题,其实它根本是想让自己的业务互联网化,让自己的客户数字化是非常正确的。
建IT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线上跟线下无法协同,商品库不通,线上卖线上的,线下卖线下的。所以线上要定制,会员线上和线下不通,同一个会员在线上买的跟线下买的要分别成为线上和线下的会员,订单也不通,团队不通,流量不通。团队不通的核心是因为前面的不通,导致线下和线上是完全两个独立的团队运作。
苏宁是国内喊O2O喊的最厉害的企业,在感受它的O2O的过程中,感受这些痛点如何存在在它身上的。
我去苏宁到店买东西,我发现线上的购物体验和线下购物体验完全不一样。很多的细节,我报了线上会员号说不知道,我交款的时候还要重新填单子到收银台付款。实际上他们所有的流程都应该是一样的,因为最终的后端供应链交付的时候都是交到同一个仓库,都是同一种交付模型,所以线上和线下的购物体验应该是一样的,而不仅仅是线下线上商品和价格的统一。
批发商之痛,他们的痛跟零售商的痛是一样的,不仅是需要B2B的商城解决掉批发的一个痛点,还有更多的痛点。我对客户的管理,对销售人员的管理是绝对的痛点,对供应商的管理也是一个痛点,我跟客户之间的帐目永远对不清楚,作为批发永远是缺钱的,做批发个事你会发觉即使把这些解决清楚了,只做批发这个事你跟你客户的黏性也是不够的,还希望你客户的经营能够有所参与。所以,这一切批发商的痛点都是非常麻烦的一些痛点。
我解构一下传统企业电商这件事,一个零售企业需要的解决方案是非常多的,它需要电商系统,需要门店系统,并且电商系统就不是一个两个,还要细分成几个小的系统。门店系统在我看来也是电商系统当中的一部分,包括了店铺的管理系统和收银系统。中台就是OMS订单收集下来的管理系统和ERP的系统我理解为中台,包括后台WMS和TMS。
电商的本质是什么?大家做系统的时候,传统企业做系统的时候赶紧让我的ERP延伸,延伸到前端,延伸到门店,延伸到每个角落去,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ERP的建设都是围绕着商品、库存去构建这个系统的,而现在这个系统的构建必须围绕客户,所以未来系统的建设必须围绕电商进行,电商的本质是CRM是客户关系管理,加上成交系统。
所以电商一点都不复杂,它的本质就是CRM加上成交系统,成交系统又包括了订单的归集,把客户订单收过来,把客户钱收过来,再加上门店系统。这些都是电商系统,所以未来的电商系统应该是这么建的。
业内这么多同行反复地讨论这件事,到底从一开始就整一个解决方案还是整一个单品?其实应该围绕客户以电商系统为核心,慢慢的从单品走向解决方案。如果有可能我们最好先租后买,因为摔两个跟头是常态,还有线上和线下一定是协同的,线上和线下的协同如果开始不好好规划。未来就是一场灾难,商品中心、订单中心、会员中心、帐目中心,这一切的整合绝对是一场灾难,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自己开发还是合作?所有的外包为什么大部分情况都是不欢而散?因为你们的利益不一致,要么外包商赚钱了,要么客户就骂人,这两者的利益是很难真正平衡的。
技术团队能增加估值吗?对零售商而言,批发商而言技术团队不能增加估值,哪怕对Dmall这样的对它产生估值的常常不是技术团队。
源代码是资产还是负担?我告诉大家,尽管我们卖源代码可以赚很多钱,对于很多公司而言是知识产权而不是资产。
合作伙伴这件事,我们做IT系统可能找IBM这样的系统集成商,它的特点就是超级贵,然后以1/3的价格转包给小的软件公司干。在中国这个事给很多企业挖了很多大坑,软件外包商如果不是行业内的软件公司开发,那就是一个坑。
软件本身不仅是代码,更多的是行业经验的沉淀一个没有行业经验,在行业内自己没有掉过很多坑的软件公司到你这里来就是帮你挖坑,自己来找经验的。还有一个是纯粹找一个行业内的软件商,这是最妥当的方法,但是你会发觉常常又不是很难满足你的要求,它的功能都是固定的,所以这个也很难。软件+源代码+定制,似乎可以解决不少问题,但是你会发现成本似乎有点高。所以大家找合作伙伴这件事上常常面临这些问题。
SaaS就是把软件做成了服务,大家买软件本质上买的是服务。SaaS对软件商绝对有好处,前期开发成本很高,这个没有办法,但是交付成本这些长期可迭代,对软件商来说是很棒的事。既然好,那么就会在后期把这种好处转嫁给使用方,经济实惠,便宜,因为做SaaS常常体验很好,这样就甚至不需要交付和培训你自己就会用了,因为是部署在云端,所以它的弹性、可持续服务,安全性都是非常棒的。因此,在这个行业大家选择服务商的时候如果遇到SaaS,它就是你非常棒的选择。
千米网就是一家可以帮助传统企业进行互联网化的软件公司,前不久我才明白,做了这么多年电商转成了软件公司,帮助所有企业想互联网化的公司的一个软件公司。千米网第一是把软件做成了服务,第二是基于PaaS的多应用组合。第三是全移动化解决方案。
电商都是轻资产,线下实体都是重资产,成本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何况现在淘宝的天猫超市如火如荼,很快所有线下超市也会受到冲击。线下实体早晚都是死,做不做电商都是。
谢邀,
不在北京,故不知北京商城,
是类似于大润发的超市,
还是入驻型的百货商场。
董事长:我们要顺应大时代,转型电商。
实体店团队:老板说的对!
董事长:我从外面聘请了电商公司高管,他有多年的电商经验。
实体店团队:老板说的对,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电商经理:电商时代,价格是第一竞争力,我们要把售价降低,还要不断搞秒杀、促销,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
董事长:有道理,商品推出线上打折活动。
实体店团队:老板英明!
——————————————————一个月后—————————————————————
实体店团队:老板,近期实体店的利润下降不少,人家都去网上买东西了。
董事长:你们也应该和电商部门学学啊,跟他们一样降价。
实体店团队:这怎么可能,房租,水电,人员工资,每一个成本都在涨,价格怎么可能降啊
董事长:。。。。。。
——————————————————三个月后—————————————————————
实体店团队:老板,电商团队不能再搞下去了,仓库和财务要造反了。
董事长:怎么了?
实体店团队:他们不断秒杀,促销,已经严重干扰了我们产品的价格体系,财务天天都在跟着调价格,都被烦的受不了了。而且仓库那边现在的工作已经变成了发快递,原本的体系已经乱七八糟了。
董事长:再忍忍吧,过段时间会好些的,我让他少做点秒杀。
电商经理:不做秒杀怎么能行,我们这边的效果不错啊,销量上涨了300%
董事长:线下那边已经吃不消了,稍微缓缓。
电商经理:老板,我们的竞争对手都在这么做,再说了线下团队那套东西早就过时了。有些人该“动动”了
董事长:要不这样吧,我去和供应商那边打个招呼,给你们部门专门定制产品,就叫电商专供,实体店那边的货你就别碰了。
电商经理:。。。。。。
——————————————————半年后—————————————————————
实体店团队:老板,你看着办,实体店生意被电商搅的没法做了,要不你把他开掉,要不我走人了,你另请高明。
董事长:怎么会这样,不是已经开了电商专供了么?
实体店团队:老板,消费者不是傻子啊,他们很快就发现咱们只是改了个批号,东西是一样的,他们还是会去线上买。咱们总要赚钱吧,实体店已经有40%块要撑不下去了,仓库和财务也是天天找我的麻烦,让我不再给电商部门供货,目前整个供货体系已经非常混乱了,情况已经蔓延到了供货商那里,利润那么低,他们已经很多不愿意在给我们供货了。
董事长:好吧,我明白了。
董事长:近半年来,你表现的非常好,但是近半年来公司的总体业绩下降了30%,所以董事会决定,即日起解散电商部门。
电商经理:我呸,我会去知乎上骂你的。
谢老石邀请,楼主请参考万达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