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校的学生社团或组织提供线上服务的平台,有哪些团队在做,该如何切入?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之前人人网的公共主页有此功能。微信公众号、和甚至各社区的小组,小站等,对社团并不友好。 2017年7月21日 3 条回复 1140 次浏览 互联网创业,产品设计,媒体,学生,社团
回复 ( 3 )
自问,半自答。
(我也不喜欢自问自答的形式,无奈没有专栏权限也没有固定主题,其他网络社区也有发帖询问)
问题的落脚点是团队,因为一定并且确实有很多产品着眼于此领域。我到安卓市场(应用宝)搜索关键词“社团”,排名前三的产品分别为“犀牛社团、社团通、社团助手”下载量分别为1662、996、853。(应用宝还算得上主流的安卓市场吧,没有借手机来浏览apple store)分别下载来体验了一下。
首先,内容很空,交互也做得很差,甚至还数据错误,出现跳出,但这并不是根本缺陷。从功能来看,这三款产品邑在解决的需求简单的是“找活动、管理社团”,换言之,联系学生个体和社团的活动。因为管理社团实在没有市场基础,校园单个社团的规模无需线上管理。我暂且认为,这些产品过分高估了工具对于用户个体的价值,而过分低估了平台对于用户整体的价值。
当然我自己想到的一些平台的功能,比如提供品牌市场用来“拉赞助”,比如提供公共主页用来展示,轻博客社区用来发布活动等信息。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庞大的用户群基础。确实,如以上产品,微弱的创业公司没有实力做高校地推,设置都没有PC端的产品。很难找到这些产品逆袭的途径。其实哪怕单单是产品名字,根本无法传播开来的,在“犀牛社团的”的同类产品推荐中,有一款“校校”,想必也是受陌陌启发,瞄准了校园约炮这一细分市场。没有对陌陌不敬的意思,但产品早期,这是事实。
我见到的本校很多社团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微信公众号实在是不适合校园社团。新媒体的概念在高校普及率很可观,人人网(我使用人人是13年春到14年冬,较短)尚火的时候,很多社团的宣传部长们,将微博和人人作为维二的两个新媒体平台。
微信号不适合社团的原因有:我(暂且代表学生用户个体)不想关注我没有参加的社团,特别是职能类社团,除活动公告以外的任何事,你(暂且代表该公众号所属社团)撰写或转载的某些观点性文章,我看看也顶多是看看。微信号简短消息的发布是半封闭的,我不关注你看不到你,我不点开小红点你的长文也是白搭。没有“转发自xxx转发自xxx转发自xxx这样直白的内容推广方式。
尽管如此,大量的校内个人或组织开通微信号,类此不疲的跟热点,转鸡汤。对与运营者来说,对成长的帮助或许多于借助微博、人人等渠道,卖个萌,逗个比。但,对于信息的交换与传播,糟糕透顶。校园作为地域上人的集合,经常产出可作为内部爆炸消息的新鲜事,作为流动的人的集合允许信息的重复产生与传播。
将大众人群与信息节点割裂的产品,无疑使死路一条。普通学生是大众人群,社团这种组织形态是信息节点,前文列举的产品都犯了这种错误。先有豆瓣,后有小组,现有知乎,后有圆桌。我从事过为期一个月的网络推广工作,阵地是知乎和百度知道。引流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绝大多数产品都不满足病毒传播的条件。
社团的部长,班级的班干部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消息,目的如下,一是玩社交,二是玩评奖,三还是玩,没有明确目的,无意识的,打发时间的玩。既然玩社交,就不能封闭,既然玩评奖,就得有指标,既然打发时间,就得有碎片信息。
小结,
那是不是瞄准细分再细分领域(校园内具有公众标签的人与大众的社交)的产品,就没有活路了。没有大公司成熟产品的用户体验,没有知名产品的名气与流量,靠什么来切入市场。我想应该是,上文提到的平台对于用户整体的价值。
“找活动”不是突破口,因为活动的发布人员不选择此产品,没有信息的上游不会有下游。想要引入上游就必须满足上游用户的两方面需求:“有活动”,“有目标人群”。所以切入点在于引入大量活动或引入大量人群。关键在于这个“或”字。两者皆做到,平台不需要提供多少功能,用户自发形成连接关系。引入活动可以从某一类活动入手。比如讲座信息,搭建一个平台,将有巡讲安排或讲座意向的人物的具体信息列于其上,社团经营者自然而来,再搭建一个信息发布平台,普通学生也自然而来。
“自然”或许使用不当,但是这要比从用户抓起更轻松。虎扑创立之初,程和杨自己写赛事报导和球评,也就是自己生产信息。试想,如果真的从讲座信息入手,创使人要做的是采集而不是引流。也可以从赞助信息入手,同样要采集各商家的赞助信息。
写了这么多,多半是自己凭少量数据和观察构想出一些观点和思路。至于这个平台能够做什么,明天再开问题自问自答。
能借一步说话吗
最近一直在关注 线下的青年空间类型 和线上的大学校区APP。为楼主的自问自答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