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复旦将抗肿瘤药物专利以 4 亿人民币有偿许可给美国公司?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凤凰网:复旦将抗肿瘤药物专利4亿转售美国公司 原标题:复旦大学抗肿瘤药物专利6500万美元“天价”卖给美国公司 1、为什么没有和中国药企实现合作,本次出售是考虑过哪些方面的问题后决定的?2、相关实验室运营模式是怎样的,资金来源和去向如何?补充下,是转让许可,专利还在复旦手里。 2018年1月29日 10 条回复 1882 次浏览 专利,医疗,商业,复旦大学,药物
回复 ( 10 )
谢邀
国外的新药研究很多采取这种模式,由独立的实验室作化合物开发,可能还包括药理、毒理等等非临床研究,研究得差不多以后这种药物的专利可能会被大型制药企业收购,由大企业投资进行临床研究。
这种模式实际上将大企业由纯研发模式变成了投资研发模式,药品研发投入的大头在临床研究阶段,目前国际上新药的临床研究投入大多在10亿美元以上(不过也有知友指出,这样的数据有水分)。独立实验室基本是没有能力自行投入研究的,而大型企业就可以从计算机筛选化合物中解脱出来,只需要寻找实验室里有投资前途的化合物即可。
回到新闻里描述的这个事件,从新闻稿内容来看,复旦大学在该化合物开发中承担的角色相当于独立实验室,如果要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需要天价的投资,根据独家:中国大学年度科研经费排行榜出炉!这条新闻中的内容,复旦大学2014年全校的科研经费才20多亿软妹币,也就是全校的科研经费还不够这一种新药烧的,这种情况下,由复旦大学继续进行研究,才叫“拿着纳税人的钱胡造”。
那么为何不卖给中国企业?
请看为什么中国很少有自己的创新药? – 米调炫枫的回答
根据该回答中提供的数据,2014年公布了该年研发投入的67家中国制药企业,该年度科研经费合计为………………9亿美元,也就是说,这67家企业合起来也不够研发这种新药。
并且,我国的临床试验机构仍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管理不规范、数据造假的情况,我国的CFDA在全球的FDA里的威望也不算太高,在这种情况下,卖给中国企业进行临床研究,很有可能会!失!败!(当然,卖给外国企业也一样有失败的风险)如果失败了,前期的研究就全部打水漂了。
所以,复旦大学这种化合物不卖给国内企业,实在是因为国内企业投不出那么多研发经费,没有研发能力,国内药厂太多,根据2013年新版GMP执行以前的统计,约有6000多家,这种小规模分散的方式加大了同行间恶性竞争,并且不利于新药的研究,目前江苏等地已经有一些中国药企开始重视新药研发,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要追上富可敌国的辉瑞、罗氏等等这些巨头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的最后,我与复旦大学或该研究项目组无利益相关,所以根本不存在洗地与否的问题。并且我十分讨厌洗地这个词,喷人不回复,直接举报,谢谢。
怒答!朋友就是他们实验室的,今天都要被气哭了~大意是,国内联系了好多公司 时间也浪费好久 没有一个愿意出钱买 都怕风险大~老师还决定自己做呢,但临床实验 国内所谓的专业医药公司都不敢接手去做 一个小实验室怎么更不可能完成,还是要找国外比较专业的 临床实验好的公司来做才行。只是转让国外专利 实际东西还在自己手里 还属于 复旦。一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一个国内公司肯出钱进行后续临床实验 就怕出钱打水漂 就想买现成的 但人家国外敢买敢做 舍得出钱呀 所以技术转让 所有权归复旦 何乐而不为呢?并且辛苦研发出来的东西不往后坐 国际专利就到期了 哪有钱自己做 如果不赶紧往后推进 别人抢先做出来,之前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其他也回答了,如果继续往下做要烧多少钱?人家一个小小实验室出不起,想要寻求合作,国内不给力啊,巴巴等着现成的。再说这4亿不是一次给,还要看后续,并且不是都给实验室,实验室虽然能拿一部分,但是一个课题组,一个实验室难道不需要一定的经费来维持么?仪器抗体试剂买不起怎么做科研?说到底,科研是贵族的玩意,烧钱哪!更不必说杨老师的辛苦,还有多少师兄师姐付出的努力和青春,这都不算?维持实验室,买仪器设备耗材,给学生发可怜的工资,这都是很大的支出,在高校做科研没钱能干啥?人家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做出点东西,然后就开启了各种黑~网友们打电话发邮件去喷,网上谩骂,还有一堆媒体给学生打电话。。。。
我并不是为谁洗白,只是想起来昨天看到新闻欢脱的告诉我一个中学同学,他第一反应是,为啥不卖给中国???
是啊,为啥呢?
其实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研究与产业相结合,嗯,物尽其用,嗯。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这么问:
为什么复旦的肿瘤药物专利在国内找不到买家,要卖给美国制药公司?
我觉得应该这么回答:
国内制药厂都在等国外专利过期的配方等着仿制发大财,谁愿意投钱跟你研发做临床担风险?
我觉得结论是这样的:
要饭时间长了任何投入都是浪费
1、复旦大学是将抗肿瘤药物专利“实施许可”给美国HUYA公司,而不是“转售/卖给(出售、转让)”——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专利运作模式。因此,凤凰网(澎湃新闻网)的该新闻标题与事实不符,对不懂专利的人很容易造成误导。
详见复旦官网新闻:我校与美国HUYA(沪亚)公司签订免疫肿瘤药物合作协议
其中有这样两句话:
这意味着:(1)复旦大学将该技术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了专利;(2)复旦大学将除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外的 抗肿瘤药物专利实施许可(可能是独占实施许可或排他许可)给美国HUYA公司,复旦大学不仅仍享有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专利权或专利申请权,而且仍是海外专利权人或享有海外专利申请权;(3)专利保护具有地域性,美国HUYA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无权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2、复旦大学与美国HUYA公司签署的是对赌协议,6500万美元并非一次性到位,并且未必能够全部到位,后续付款能否拿到、能拿到多少视国外临床试验结果、药品上市情况、药品销售额而定。因此,凤凰网(澎湃新闻网)的新闻标题不严谨。
3、获得专利权并不意味着专利技术一定能够产业化,复旦大学该专利技术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对抗肿瘤)尚未可知。
这句话说明,该项目仍处于研发阶段。另外,根据相关报道很容易理解这样一个事实:该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前提是获得满意的临床实验结果,而这显然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的事,目前还没有国内药企明确表达合作研发意愿。
4、如果复旦大学与美国HUYA公司的合作进展顺利(临床试验成功等),有助于复旦大学在国内推广该专利权。因为:美国HUYA公司费时费力费钱做完了临床试验后,即验证了该专利技术切实可行,复旦大学和国内药企可以安心的直接开展药品上市合作。对比中美药品研发实力,这相当于为复旦大学和国内药企省时省力省钱,也很可能为肿瘤患者省时省力省钱。
5、复旦大学除了与美国HUYA公司合作,其在海外市场运作专利的模式至少还包括:复旦大学自行运作、复旦大学联合国内药企运作、复旦大学授权国内药企运作。考虑到国内的知识产权运作经验和实力,很难想象这三种运作模式的收益会超过现行模式。
6、复旦大学作为独立法人,这是在合法合规合情合理地运作专利。
考虑到利益相关还是匿了吧。
不说别的,就省政府领导带着几个所谓的朝中大员来办公室谈“研究专利如果考虑挂到国家院名下,可以适当给你们项目负责人一点额外补贴”和“这个东西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最好还是交由北京方面来处理”的嘴脸,别说卖给国外,我就是当场把资料烧了也不会给这群辣鸡。
当年张启发的转基因水稻刚搞出来的时候孟山都想收购这个品种专利的,一票网友起哄说卖国,农业部就拦着不让卖,拍胸脯说不要卖,一起搞商业化,现在专利都要过期了,商业化遥遥无期,张院士估计觉得日了狗了。
这票人所以有些时候不过是是爱国贼而已。
评论区很多人大赞配图,有些惭愧,做个返场补点货。
杨青老师实验室以前在我们隔壁,后来搬校区到楼下了。实验室同学间关系很不错,知道的信息。这个靶点是杨青老师在日本博后时的课题,一直研究到现在,都十多年了的确不容易。专业的我就不说了,主要网上重点宣传的是抗癌,其实这靶点主要是对阿斯海默征起作用,也就是常说的老年痴呆。老年痴呆在国内治疗的不多吧?反正我周边没碰到过几个,但在国外很重视,所以中国企业不买美国企业买是非常可以理解的。而且大家都忽略了这次不是卖专利!不是卖专利!只是授权,而且授权不包括中国区。
其实卖研究成果是很平常的是,这次主要是复旦想树立个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所以报道比较多罢了,临床还没出来呢大家没必要太关注
从评论看出为什么在我国科研人员一点都不比美国人傻的情况下我国科研扔落后于美国,还有为什么我国的科研人员集体出国了:因为我国社会底层压根就不懂知识的重要性。
要饭的是吃不到热汤的。
道德绑架都!去!死!
国内的企业才不会花这么多钱买这种配方呢。
你看极草,利润率这么高,还有9000多亿的中医药产业,利润率比现代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李时珍也不会跟药企要钱,等专利药过期了,再仿制就好了嘛,大不了搞“中西医结合”,往中药里面添加西药,这样既赚了钱,患者也得到了疗效,而且有些患者对西药有排斥,认为不“治本”。再说今年不是已经有新闻出来说政府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么,所以这个节骨眼上谁会傻到花这么多钱去买专利了。反正这些医药公司老总自己住院买得起西药治病就行了嘛^_^
昨天碰到他们实验室的学生
我打招呼说:你们老板搞了个大新闻啊!
答曰: 呵呵,干我鸟事!
从研究生角度来看,不过是个新鲜事而已,还不如好的实验结果来的实在,再多钱关我屁事,我要文章!我要毕业!再延我我就跳楼!
从其他老板角度来看,羡慕嫉妒恨呗!下周组会上的其他老板:啊啊啊,看看人家,你们也要多出成果,为(wei)国(wo)争(lao)光(qian)啊!
从学校/公司/媒体角度来说:搞个大新闻,不错不错!
以上都是胡扯
——————————————————————–
就我所知,4亿不是一次性给清,第一次也就几十万美金,而且这些钱可以理解为风险投资,如果后期结果不好,能到手多少也是未知数,生物医学研究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能有多少呢?
做基础的发每年两篇文章吧,好歹还有国自然顶着,凑活着能活下去。做应用的就惨了,平时没文章,国自然不爱我啊!好不容易出点结果,找国内公司?动不动大几千万上亿的前期投入,尼玛还不如做房产来的收益好!你看好不容易卖出去了,键盘侠们又开始喷了
——————————————————————–
负能量爆棚了,非战斗人员请及时撤离!
搭个题外话: 比起这些高大上的问题,我想问个low逼的:中国广大研究生的权益问题又有谁关心过?
老板潜规则学生的?
老板无故卡着学生不让毕业导致学生跳楼的?
几乎每个课题组都存在的老板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以及侮辱人权的?
导师终身制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导师固定导致遇到一个差老板就等于跳进火坑,而且跳不出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
我看到这个新闻第一想到的就是:这4亿背后是多少师兄师姐的血泪和青葱岁月?以后又要坑多少师弟师妹进来?
研究生什么时候真正能够被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而不是一个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