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个人理财服务的费用在什么区间,个人理财师是否会像有的律师一样对于客户是按小时收取服务费?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本题来自知乎圆桌 – 理财达人,更多相关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2018年1月30日 6 条回复 1505 次浏览 个人理财,理财规划
回复 ( 6 )
美国的话,相关人士基本上就四种收入模式:
1,工资 — 通常占比不高,甚至根本没有
2,佣金 — 来自于产品销售,于是我个人虽然利益核心相关,但很诚恳地说:理财规划/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等名头的人士,是没有可能做到没有利益冲突的
3,按小时收费 — 理念在于彻底从逻辑层面做到没有利益冲突,但实际操作上很难,更多的只是一个“噱头”。目前我尚没有听说过任何一个很成功的主要依靠小时费的理财顾问的案例,我个人也仅是遇到过个别因为我提供了很多信息(但我并没有获得一分钱收入),事后发现对对方帮助极大,然后人家非要各种招待我吃喝的情况,姑且也算是fee-based的吧2333
4,投资组合管理费 — 类似于基金经理的收入模式。这就真正有受托关系了,而且往往是discretionary的性质。这个层面的服务基本上已经超出理财规划的典型框架了,而就是纯粹的财富管理外加税收规划
而这个行业的收入上升通道,有个走路径2,也有人走路径4。个人更认可路径4,因为路径2很难做到没有利益冲突。
而这个行业做到极致,确实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更需要的是个人财务的充裕。业内更长时间的浸润,才能让一个人真正体会到“客户利益就是自身利益”这句话,并不是一个职业道德要求,而确实就是个真理;而个人财务的充裕,对“没有利益冲突”也是个更根本的保障。
正是因为此,我个人才更认可路径4:这给你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被动收入,且量上去之后,非常丰厚。而你日常服务的人群,最终的操作,也常常是2, 佣金的性质。4上面的丰厚,才能保证你在面对客户时,给TA提供最符合其利益的建议,而不是最符合你当下佣金收入的建议。
总之,作为从业者,我并不相信什么“职业道德”,我只相信“利益一致”。而后者,没有时间和规模的积累,是无法保证的。
向客户收费的理财师在欧美比较多
每小时100到200美元
但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于产品销售佣金
不过的确是站在客户角度提供理财意见
收费也是应该的
亚洲地区因为对财富的保守型和金融周期较短
且成熟专业的财富管理人较少
所以独立理财工作室的氛围尚未形成
大部分理财师还是在机构从业
去年开始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出现了一批向高端客户收费的理财办公室
向客户收费为客户提供专属的理财方案和产品推荐
谢邀
这种模式我们公司已经在摸索了,从我们用户分析,中产阶级以上客户对面见同时付一定手续费,需求量还是挺大的。定价方面,还得问我们boss,毕竟是搜集需求阶段,但开发系统,提高效率是第一步。这样才能在单位时间成本内,无论是对客户还是对理财师而言,单位成本内会带来更多价值。
毕竟是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市场几乎空白。从我个人看来,首先需要培养这种消费理念,就如同要让客户看心理咨询师一样,看心理咨询师需求,往往是觉得自己有心理疾患,但产生这种患病意识是很困难的,摆在暗处,或者是经家人提醒,不如律师面前,产生纠纷这种明面摆着的问题,但看完之后,都是解决问题的,心理咨询师一聊,有种豁然开朗感觉,律师一聊,给出方案,解决明面问题。而看理财师之前,而需要让这个市场打开,要改变几个格局
1、客户有非专业人士不如专业人士打理的意识。
2、市场大部分理财产品销售以佣金销售为导向时这种独立第三方不销售、不代销产品的会产生信任感,
3、市场理财信息完全不对称,而大部分信息或研究掌握在这些辅助面见客户的个人独立理财背后团队上
4、有个高大上的系统,加快出报告的时间,否则,1小时见7个人,但出报告时,一个报告得7个工作日也是非常被动的,而我们这一步已经研发差不多了。
5、了解客户需求,并尽可能找到这些愿意付费打理资产的人群,毕竟手中只有5000元可投资资产时,当要付700元/小时的服务费,一些客户反而会把这个700元的沉没成本,在自己的收益中扣除,反而因拉低收益率而拒绝此类服务。
谢邀!
国内发展刚起步,很混乱,还在洗牌的过程,并不会那么快出现系统的收费,目前即使有也是个人厘定,根据资质来定,所以收费这块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而像有的律师一样对于客户是按小时收取服务费是未来成熟后的一种趋势。
谢谢邀请!其实也不能说中国和国外的收费有什么区别,其实理财顾问的收费模式都一样,主要有:按小时咨询费、年费和理财产品佣金。但因为中国人还没有学会为咨询付费,所以说目前国内的第三方理财顾问主要是靠理财产品佣金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不过,国内目前也已经有了很多可供咨询收费的平台,比如果壳网的“在行”。我选择了好几个平台,不过发现“在行”是最适合的平台,“在行”的受众都习惯为咨询付费的。希望这个答案能帮到你!
国外、香港与国内的第三方理财模式比较 60%,50%,30%,这分别是美国、澳洲和香港第三方理财机构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即金融理财产品的销售额中有相当大的比重是通过第三方理财机构下单的。而国内第三方的占比仅仅1%,与海外相距甚远。第三方理财也因此被多数市场人士看好。 向客户和机构收费并行 发展日趋成熟的海外第三方理财,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市场显然有着不小的借鉴意义。在美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收费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向客户收费和向机构收费,其中向客户收费占了主流。一些知名的独立理财师只需要长期为十几人、几十人做好终身理财服务,即可使其轻松获得百万美元的年薪。 例如美国知名理财公司柯契斯菲茨财富管理公司的利润来源就只来自其客户,但细分为理财规划服务费和客户资产管理费。咨询费的收取在这家公司具备了一定的模式:客户第一次来公司做完整的理财规划需要15000美元;第二年以后采用按小时收费的方式。而资产管理费一般是所管理客户资产的0.8%~1%左右。 客户资产越多,管理费率越小。事实上,理财规划服务费只占到该公司利润的10%,其余90%的收入来源于客户资产管理费。但就是这10%的收入奠定了 90%的利润基础。 不过在内地,向客户收费还“不太现实”。不少业内人士异口同声地表示,即使定位于百万阶层以上富人群的第三方机构,也无法收取咨询费和会费。 甚至在香港这种方式也还行不通。中国投资者理财意识没有欧美成熟,他们认为理财师给他们做理财规划是义务。 成熟理财师 目前,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团队配置主要分为三块:客户服务部门、理财师团队和研究部门。其中,理财师队伍跟客户交流最频繁,但一家公司不能过多依靠理财师的能力,要让客户看到理财师背后的公司价值才是第三方理财公司长久发展之道。 在美国,从事第三方理财的专业人士90%以上都拥有长期在金融机构或律师、会计、税务事务所的从业经验,年纪在40岁甚至50岁以上,即通常意义上的成功人士。而国内第三方理财行业30岁左右的人比较多,从业时间短,投资经验不足,可信度和可靠性都不够。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成为很多第三方机构高管头疼的问题,甚至也将是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投资相连保险计划(ILAS)的崛起 随着2000年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的引进,以及香港客户日益热衷从保险产品获得高回报,ILAS深受欢迎,并成为增长迅速的理财产品。ILAS源自传统的寿险保单,分为定投及整付两种,保费
亦因其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异。ILAS的价值通常跟其相关的投资表现挂钩。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ILAS的需求稳步上扬。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发布的1998年至2008年香港保险业务统计数字,即使面对环球金融危 机的影响,2008年保单保费下滑41%,但当中有关ILAS业务的保单保费则由1998年的23亿港元攀升至2008年的357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高 达32%。2004年至2008年期间,ILAS保单保费增长更为可观,整付及定投的保费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跃升35%及33%。由此,香港业内认为 ILAS将成为香港第三方理财机构主力发展的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