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服务公司如四大等掌握了相当多的企业数据,其自身开发和利用数据产生价值是否存在法律或道德风险?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2017年6月1日 4 条回复 1000 次浏览 会计师事务所,分析,咨询,数据
回复 ( 4 )
奥迪特们哪有空去研究这些,做完就忘才是工作的正确态度!
没在四大工作过,但接触得不少,谈点自己的看法,有不准确的地方还望大神指正:
1、数据被第三方掌握,哪怕签署了任何形式的保密协议,总是存在风险的。包括泄露以及被其他各种形式的利用;
2、数据所产生的价值,主要是看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直接价值就是指讲数据直接作价产生效益,比如出卖信息、利用关键数据作分析、明显指向性信息等。打个比方,就是某大神在知乎做了个回答,我将其答案直接复制粘贴、利用大神答案自己稍加延伸、暗示某匿名答案其实是大神发的之类。这种就存在比较明显的法律和道德风险,一般在协议中也会作比较明确规定。
间接价值就是指,将数据进行深刻挖掘分析,产生出了新的结论和数据而产生的价值,且从表面上看不出与原数据的直接联系。这种就会存在比较大的争议,我认为基本如果指向性不明显,没有损害到原数据拥有者的利益甚至有益于原数据拥有者,基本很少会有法律或者道德风险。比如,知乎讲在其平台上各位大神的答案做分析,出了一个卖钱的报告,内容包括各位大神的行业分布、兴趣领域、思维方式、码字风格乃至分析出各位大神平均每月有多少次性生活。这种指向性不明显的信息价值几乎没有任何风险。甚至可以作为推送个性化服务的依据而有利于各位大神。
3、我觉得题主所说的价值应该是间接价值。因此我觉得只要不涉及到key point,就是新的价值产生于原数据本身,而非原数据的保密性、独创性等附加价值,基本不会有法律风险。但至于道德上:毕竟你创造的新价值是基于别人所提供的数据且目的并非是让你创造新的价值。所以见仁见智吧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所有的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都有严格的数据保密条款。大家顶多内部交流和分析,任何非公开数据绝不能用做引用和发布。
引用某大标准engagement letter中的相关条款
四大什么时候开始做DMP业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