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房价疯涨,刚需的上班族何去何从?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今年自上班一来,上海房价带头疯狂。我们这些刚需者存着侥幸的心理,疯涨吧,“欲要其灭亡,必先其疯狂”,上海已经人口流入负增长了。然而刚刚的上海新购房政策一出,这让我们又失望了。我和老公都是上班族,老公硕士,本人本科,两人收入都还可以,在上海除去生活费和房租,也能存一部分,但还是买不起房子。因为房价、户口,小孩读书问题,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该何去何从???请各位大神(若有类似经历的更好)给点建议,拜谢~ 2017年11月6日 2 条回复 1124 次浏览 上海,房价
回复 ( 2 )
3年后能买得了买的起400的,留。买不了,早点回省城占坑。
有人去采访一楼市研究学者,问他南京还有哪些地方是刚需盘?学者回:刚需难道不应该赶快离开南京吗?!
我身边有多少人 都是大好青年 心怀梦想(不是汪峰那种) 不浪费不铺张 好好码字、写代码、画图、看病人、接案子,脚踏实地 攒钱 盘算着工作五年十年那样 置一个小窝 或改善一下居住,时代车轮有序滚着,不脱轨不偏离轨道,这些人可以完成自己的小确幸~~~~然而…..南京楼市一个月的脸色变化,就几乎是尚好青年至少一年半的毛收入)
几乎摧毁所有安分守己的想法 :我的努力有价值吗?我的努力有价值吗?市场重种地回你一声:不!没价值!
卖鸡汤的人又要站出来说了:孩子 不要被时代裹挟!要心静!要做好自己!要不管别人!还有群租房可以住啊!租房不照样过日子嘛!
我回:大爷大妈啊 当年群租房可是动不动就被抓的“不良场所啊”这就成了新时代好住处呢?
我回:大爷大妈。我在谈疯狂的房地产带给普通大众三观的摧毁 谈对建设精神的摧毁 干嘛扯其它呀
大妈回头看了一眼她包里的七本房产证 白了我一眼 扭着腰上的肥肉 走了
“不和这些穷人扯”
虽然我知道她学历低 知识少 素质差 但她有钱 她属于另一个台阶上
而那个台阶 可能我们大多数人 已经再难蹦上去了
时间越往后 越难蹦 …
历史学者们 想请教下:这和当年上海滩的物价 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有 那肯定是一个是“万恶的社会”,一个是“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