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当然有喽,民间自有大神在,给你们转一篇2004的天涯雄文。
大排面离30元一碗还有多远,楼市还能涨多少?
作者是谁已经不得而知了,搞不好这位大神也在知乎,顺便问一下,现在深圳大排面到30了没?
乍一看这个题目,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写错了。人民币应该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何来贬值而言。不错,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事实上,所谓的升值贬值,其实是二个概念。一是对外,国际市场上,人民币 vs 美金将要升值。二是对内,路边大排档,人民币 vs 大排面将要贬值。 1) 美元公式 有一个很重要的公式,作为我们一切分析的基础:“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好比一只中国产的茶杯,价格4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8.27,则该只茶杯卖到美国,报价即为4 / 8.27 = 0.5元美金。 如今美国抱怨中国货太便宜,0.5美金的价格实在令美国人难以竞争。小布什想尽一切办法,要让美国市场上的中国货,从0.5涨价到0.7~0.8美金。大陆的官方媒体,翻来覆去地总是强调,美利坚强迫压制人民币汇率升值,“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如果汇率升值至1:5,则美元报价自动涨至4 / 5 = 0.8美金,也就没什么竞争力了。而事实上,等式的右边有二项,汇率和人民币报价。美国人还有另一种阴谋,如果让中国通货膨胀,中国产的杯子要卖到7元一只,则7 / 8.27 = 0.8美金,一样也没有什么竞争力了。通货膨胀和人民币汇率,美国佬只要能操纵一项,就能使中国货变得更贵,也就达到他们的目的了。 2)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说来就来,一夜之间,物价就涨上去了,电煤矿油就缺口了,经济就过热了。是什么导致经济过热,按一些央行官员的口径,是汽车,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的过度投资。但接着问下去,过度投资的根源,是价格上涨。价格上涨的根源,是需求过热。需求过热的根源。。。。。。央行官员就瞠目结舌,答不上来了。在8.27汇率下,美国人的一个手段,就是用尽量多的美金,来冲击人民币体系。固定汇率类似于一种“坐庄”系统,当卖盘太多时,“庄家”就必需要进场,维持价格。美国人抛多少,中央银行就得要接多少。不然你这个8.27就名存实亡了,也达不到资助出口企业的目的。 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人的行为可谓疯狂。大量的热钱,涌向中国。由于中国的基本面很强,美国财团充满信心,投机资金源源不绝。年终总结,中国央行,大约每天买进5亿美金,一年累计买入了1600亿美金。今年1~6月份,短短的六个月,又再买入了700亿美金之巨。使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达到了4700亿美金。央行和普通的商业银行,有很大的区别。商业银行资源有限,而且用的是“旧钱”。商业银行买卖外汇,并不会影响金融稳定。而央行是发钞行,拥有“铸币权”。 从理论上来讲,央行的接盘能力是无限的。当手中一些有限的流动资金用完后,央行可以开动印钞机,大量印制“新钱”,接下美金。但新钱有新钱的坏处。新钞一发,后患无穷。美国人就是要这个效果。当大量新印制的人民币流入市场,将导致物价系统的灾难。 中国的商业银行,放大系数约为2.5~3.5。中国去年的M2货币总量,由18万亿增长到了22万亿。总的来说,如果没有美金潮,放贷额甚至是缩减的,商业银行甚至是惜贷的。所谓信贷失控,纯属无稽之谈。但即使新增40000亿货币总量,对一个GDP总量约为10万亿的经济体,仍然太大太大。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新钱,物价岂能不涨? 物价一涨,生产企业岂能不大干快上,尽量多快开工。这就是所谓的经济过热。联系汇率,导致人民币被低估,导致美国人冲击人民币,导致货币供应量太大,导致物价上涨,导致经济过热。引用格林斯潘的一句话,“如果他们(中国)坚持不升值,他们自己的货币就会出问题”。 3) 鱼与熊掌 如果人民币被低估,美国人必然乐意将美金兑换成人民币,并最终导致人民币过多,通货膨胀。 “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美国人总有办法,让中国货价格上涨,失去竞争力,经济是均衡的。你坚持固定汇率不动摇,我就用美金冲你人民币,最终导致你通货膨胀。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选择固定汇率,还是选择稳定物价呢。中国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固定汇率是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去年顶住七国财长压力,被认为是外交纵横的一项重大收获。按照中国人一贯的鸭脑思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美国的劝告,反着做就可以了。美利坚要我们升值,我们偏不可以升值。 事实究竟怎样,还是先分讲清楚,二种不同的选择,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如果汇率上涨,则受益者是人民币持有人,也即是十万万老百姓。你可以很轻松地去加勒比海滩渡假,去希腊看奥运会,甚至娶一个年轻漂亮的马来西亚太太。而如果汇率不涨,国内通涨的话。受益的是政府和银行。作为最大的债务人,几万亿的坏帐将相应缩水,从而更容易偿还。政府将获得大量的铸币权,以应付财政开支。 财富就只有一笔。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总而言之,百姓是没什么指望去加勒比渡假了,更没钱娶一房马来太太。这些钱将用来填补国有银行的亏空。我们同意就总体而言,国家利益,填补银行,总比海滩渡假要重要得多。但还是应该跟民众解释清楚,在这项选择中,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 4) 房地产 本轮热钱潮的另一个奇怪现象,游资收购的是房地产,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股票与债券。国际换汇资金,讲究的是光速划拨。要求高流通,低风险,固定收益。从这个角度讲,债券是最好的选择。一些短期债票面受益率,甚至成了一国汇率的基准。相对而言,股票都不受宠。因为股票波动还是太大,而且收益率也不确定。至于房地产,一般而言根本不是游资的选择。房地产的流通性实在太差,而且千房千面,每一套房源都要单独评估,单独销售,简直是游资的恶梦。 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公式“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经济是均衡的,好比二道水闸,水位最终会渗透到同样高度。但在中国价格,逐渐向美国靠拢的过程中。到底是“人民币报价”变动,还是“汇率”变动,游资心中仍没有底。事实上,中国政府坚守固定汇率的决心,也是不容小勖的。最好的选择,就是购买中国房地产。一旦8.27的汇率不变,而是中国内部通货膨胀,房产会随物价上涨。无论是汇率涨,还是物价涨,房地产二相得宜。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目前看,8.27牢不可破。简单地将美金兑换成人民币现金,“初级投机者”们,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5)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即其对于内资外资的影响,是不同的。内资奄奄一息,外资如鱼得水。企业获得资金,无异二个路径。国内资金和国外资金。经过宏观调控,江苏省十几家银行集体停贷。民营企业几乎已被屠戮殆尽。中国的内资企业,再也没有能力获得贷款,再也没有能力扩大产能,再也没有能力抢占市场了。而你可以管得了国内银根,却管不了国际银根。中国目前的银根空前紧张。而在国际市场上呢,却是45年来最低利率,宽松得要命,外资企业可以大量融资。 我们很痛心地看到,当国内企业普遍停产的时候。外资公司却是心口二面。当某些外资学者大喊“中国必需减速,减速,再减速”。而他们自己的外资公司,却在中国加强扩张,增大投资,急步跑马圈地。德国大众新加了二条生产线,广州本田加了一条,大摩在上海投了几十亿的地产项目,转手又买了建行的几十亿抵押物业。全银行系统违约率最低的个人房贷,中国的银行被行政命令规定不许做,而天津的一家德资银行却连5.04%都不要了,干脆开出来了3%的优惠利率。。。我们不知道“外国专家”究竟是看多还是看空。但我们知道总产能并没有下降多少。唯一的区别是,内资让几步,外资就进几步。在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抽紧银根,则货币减少,供应紧张,汇率相应上升。当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内资固然借不到贷款,外资由于汇率上升,一样需要付出更多的投资成本。对内外资是平等一样的。引用一句老话“在固定汇率下,外资涌入,将会抵销紧缩性货币政策”。固定汇率下实行宏观调控,只苦了内资,而松着外资。国内银根很紧,而国外银根很松。国企奄奄一息,外企如鱼得水。固定汇率+宏观调控,导致了一个大漏洞,在这样的漏洞下,等于国企不战而溃,将大好市场份额拱手让人。 解决的方案也很简单,对某些特定行业,征收“投资调节税”。凡国企受行政命令不许增加产能的,外资也不许进入。进则征收额外税。更进一步讲,如果觉得某行业产能过大,第一个应该砍掉的是外资的工厂,宏观调控应该从外企开始。如果觉得汽车业产能过大,第一个被砍掉的,应该是广州本田,广州马自达。残害民族企业取媚洋人,砍掉民企市场份额让给洋人,奇怪。 6) 日本模式 从宏观经济讲,中国是越来越象80~90年代的日本,越来越复制着日本模式。中国和90日本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都希望用较低的汇率来补贴出口。都同样面临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的情况,都不得不解决外汇占款引发的通货膨胀情况。怎样在货币泛滥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出口竞争力,从而将出口导向型经济,维持尽量长的时间。日本的对策方针是,进一步扭曲国家价格体系,让不出口的东西都涨价,让出口的东西都不涨价。日本的葡萄,可以卖到1美金一粒。日本的西瓜,可以卖到30美金一个。但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夸张。房地产是一个很好的部门。或者说,房地产是一个典型的“内销”型部门。为房地产买单的,99%都是国内百姓。 很多人都认为,房价过高,会导致一个城市商务成本过高,丧失竞争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在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中,房地产和员工房贴,只占总成本的8%。甚至还比不上一些公司的电话费。而房地产的价格,99%是由本地百姓来负担的。在这剩余的1%中,还要分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和民用地产。普通城市的住宅楼可以很贵,但工业用地可以很便宜。政府可以有意识地补贴,土地也是要分种类的。而正相反的,政府可以从房地产中获得大量的税收,获得大量的财源。用这样一笔巨额财富,政府可以用来造机场,造码头,改善基础设施。或者高额出口退税,或者提供优惠项目。 房地产事业,是一种典型的“剥削内贸补贴外贸”。用国内老百姓的负担,来补贴出口竞争力。甚至可以说,“房价越高,出口竞争力越强”。中国也即将走上日本的老路。低汇率,导致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引发通涨压力。而政府将通涨压力引向房地产,让国内百姓为此买单。外贸出口业始终不受损伤。99%内销的部门,始终是宣泄通涨压力的好去处。房产,交通,医疗,教育,莫不如此。 “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这也是让汇率,出口物价,同时保持低价竞争力的唯一办法。日本出口一台彩色喷墨打印机,大约价值750元人民币。对中国一年出口10万台,大约总价值7500万人民币。当东京都一套很普通的公寓,其价值和出口一个国家的打印机相等时,东京都的房地产事业崩溃了。扭曲的价格体系再也无法维持。日本的土地是全世界最昂贵的,日本的出口是全世界最强的。即使经过了一次崩溃,无论国内民生痛苦指数如何,仅就出口而言,日本仍是全世界最强劲的国家。 7) 结语 经济是一具活物,任何扭曲都不能长久,并且要为扭曲付出代价。 中国为追求出口优势,人为地扭曲人民币汇率。无论人民币升不升值,只要背离基本面,美国都能从中找出弱点,并借而打击人民币。如果中国长期坚持固定汇率,美国就会用美金冲击人民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并最终导致中国通货膨胀。 如果中国学习“日本模式”,进一步扭曲国内价格,用房地产宣泄通涨压力,则能人为地延长汇率扭曲。 “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所谓人民币升值贬值,这其实是二个概念,对外和对内,二者是反比关系。 如果中国长期坚持固定汇率,对外不升值,最终会导致对内贬值。 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对内贬值压力,大排面迟早要涨到30元一碗! over…
乍一看这个题目,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写错了。人民币应该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何来贬值而言。不错,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事实上,所谓的升值贬值,其实是二个概念。一是对外,国际市场上,人民币 vs 美金将要升值。二是对内,路边大排档,人民币 vs 大排面将要贬值。
1) 美元公式
有一个很重要的公式,作为我们一切分析的基础:“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好比一只中国产的茶杯,价格4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8.27,则该只茶杯卖到美国,报价即为4 / 8.27 = 0.5元美金。
如今美国抱怨中国货太便宜,0.5美金的价格实在令美国人难以竞争。小布什想尽一切办法,要让美国市场上的中国货,从0.5涨价到0.7~0.8美金。大陆的官方媒体,翻来覆去地总是强调,美利坚强迫压制人民币汇率升值,“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如果汇率升值至1:5,则美元报价自动涨至4 / 5 = 0.8美金,也就没什么竞争力了。而事实上,等式的右边有二项,汇率和人民币报价。美国人还有另一种阴谋,如果让中国通货膨胀,中国产的杯子要卖到7元一只,则7 / 8.27 = 0.8美金,一样也没有什么竞争力了。通货膨胀和人民币汇率,美国佬只要能操纵一项,就能使中国货变得更贵,也就达到他们的目的了。
2)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说来就来,一夜之间,物价就涨上去了,电煤矿油就缺口了,经济就过热了。是什么导致经济过热,按一些央行官员的口径,是汽车,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的过度投资。但接着问下去,过度投资的根源,是价格上涨。价格上涨的根源,是需求过热。需求过热的根源。。。。。。央行官员就瞠目结舌,答不上来了。在8.27汇率下,美国人的一个手段,就是用尽量多的美金,来冲击人民币体系。固定汇率类似于一种“坐庄”系统,当卖盘太多时,“庄家”就必需要进场,维持价格。美国人抛多少,中央银行就得要接多少。不然你这个8.27就名存实亡了,也达不到资助出口企业的目的。
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人的行为可谓疯狂。大量的热钱,涌向中国。由于中国的基本面很强,美国财团充满信心,投机资金源源不绝。年终总结,中国央行,大约每天买进5亿美金,一年累计买入了1600亿美金。今年1~6月份,短短的六个月,又再买入了700亿美金之巨。使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达到了4700亿美金。央行和普通的商业银行,有很大的区别。商业银行资源有限,而且用的是“旧钱”。商业银行买卖外汇,并不会影响金融稳定。而央行是发钞行,拥有“铸币权”。
从理论上来讲,央行的接盘能力是无限的。当手中一些有限的流动资金用完后,央行可以开动印钞机,大量印制“新钱”,接下美金。但新钱有新钱的坏处。新钞一发,后患无穷。美国人就是要这个效果。当大量新印制的人民币流入市场,将导致物价系统的灾难。
中国的商业银行,放大系数约为2.5~3.5。中国去年的M2货币总量,由18万亿增长到了22万亿。总的来说,如果没有美金潮,放贷额甚至是缩减的,商业银行甚至是惜贷的。所谓信贷失控,纯属无稽之谈。但即使新增40000亿货币总量,对一个GDP总量约为10万亿的经济体,仍然太大太大。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新钱,物价岂能不涨?
物价一涨,生产企业岂能不大干快上,尽量多快开工。这就是所谓的经济过热。联系汇率,导致人民币被低估,导致美国人冲击人民币,导致货币供应量太大,导致物价上涨,导致经济过热。引用格林斯潘的一句话,“如果他们(中国)坚持不升值,他们自己的货币就会出问题”。
3) 鱼与熊掌
如果人民币被低估,美国人必然乐意将美金兑换成人民币,并最终导致人民币过多,通货膨胀。
“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美国人总有办法,让中国货价格上涨,失去竞争力,经济是均衡的。你坚持固定汇率不动摇,我就用美金冲你人民币,最终导致你通货膨胀。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选择固定汇率,还是选择稳定物价呢。中国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固定汇率是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去年顶住七国财长压力,被认为是外交纵横的一项重大收获。按照中国人一贯的鸭脑思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美国的劝告,反着做就可以了。美利坚要我们升值,我们偏不可以升值。
事实究竟怎样,还是先分讲清楚,二种不同的选择,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如果汇率上涨,则受益者是人民币持有人,也即是十万万老百姓。你可以很轻松地去加勒比海滩渡假,去希腊看奥运会,甚至娶一个年轻漂亮的马来西亚太太。而如果汇率不涨,国内通涨的话。受益的是政府和银行。作为最大的债务人,几万亿的坏帐将相应缩水,从而更容易偿还。政府将获得大量的铸币权,以应付财政开支。
财富就只有一笔。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总而言之,百姓是没什么指望去加勒比渡假了,更没钱娶一房马来太太。这些钱将用来填补国有银行的亏空。我们同意就总体而言,国家利益,填补银行,总比海滩渡假要重要得多。但还是应该跟民众解释清楚,在这项选择中,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
4) 房地产
本轮热钱潮的另一个奇怪现象,游资收购的是房地产,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股票与债券。国际换汇资金,讲究的是光速划拨。要求高流通,低风险,固定收益。从这个角度讲,债券是最好的选择。一些短期债票面受益率,甚至成了一国汇率的基准。相对而言,股票都不受宠。因为股票波动还是太大,而且收益率也不确定。至于房地产,一般而言根本不是游资的选择。房地产的流通性实在太差,而且千房千面,每一套房源都要单独评估,单独销售,简直是游资的恶梦。
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公式“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经济是均衡的,好比二道水闸,水位最终会渗透到同样高度。但在中国价格,逐渐向美国靠拢的过程中。到底是“人民币报价”变动,还是“汇率”变动,游资心中仍没有底。事实上,中国政府坚守固定汇率的决心,也是不容小勖的。最好的选择,就是购买中国房地产。一旦8.27的汇率不变,而是中国内部通货膨胀,房产会随物价上涨。无论是汇率涨,还是物价涨,房地产二相得宜。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目前看,8.27牢不可破。简单地将美金兑换成人民币现金,“初级投机者”们,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5)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即其对于内资外资的影响,是不同的。内资奄奄一息,外资如鱼得水。企业获得资金,无异二个路径。国内资金和国外资金。经过宏观调控,江苏省十几家银行集体停贷。民营企业几乎已被屠戮殆尽。中国的内资企业,再也没有能力获得贷款,再也没有能力扩大产能,再也没有能力抢占市场了。而你可以管得了国内银根,却管不了国际银根。中国目前的银根空前紧张。而在国际市场上呢,却是45年来最低利率,宽松得要命,外资企业可以大量融资。
我们很痛心地看到,当国内企业普遍停产的时候。外资公司却是心口二面。当某些外资学者大喊“中国必需减速,减速,再减速”。而他们自己的外资公司,却在中国加强扩张,增大投资,急步跑马圈地。德国大众新加了二条生产线,广州本田加了一条,大摩在上海投了几十亿的地产项目,转手又买了建行的几十亿抵押物业。全银行系统违约率最低的个人房贷,中国的银行被行政命令规定不许做,而天津的一家德资银行却连5.04%都不要了,干脆开出来了3%的优惠利率。。。我们不知道“外国专家”究竟是看多还是看空。但我们知道总产能并没有下降多少。唯一的区别是,内资让几步,外资就进几步。在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抽紧银根,则货币减少,供应紧张,汇率相应上升。当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内资固然借不到贷款,外资由于汇率上升,一样需要付出更多的投资成本。对内外资是平等一样的。引用一句老话“在固定汇率下,外资涌入,将会抵销紧缩性货币政策”。固定汇率下实行宏观调控,只苦了内资,而松着外资。国内银根很紧,而国外银根很松。国企奄奄一息,外企如鱼得水。固定汇率+宏观调控,导致了一个大漏洞,在这样的漏洞下,等于国企不战而溃,将大好市场份额拱手让人。
解决的方案也很简单,对某些特定行业,征收“投资调节税”。凡国企受行政命令不许增加产能的,外资也不许进入。进则征收额外税。更进一步讲,如果觉得某行业产能过大,第一个应该砍掉的是外资的工厂,宏观调控应该从外企开始。如果觉得汽车业产能过大,第一个被砍掉的,应该是广州本田,广州马自达。残害民族企业取媚洋人,砍掉民企市场份额让给洋人,奇怪。
6) 日本模式
从宏观经济讲,中国是越来越象80~90年代的日本,越来越复制着日本模式。中国和90日本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都希望用较低的汇率来补贴出口。都同样面临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的情况,都不得不解决外汇占款引发的通货膨胀情况。怎样在货币泛滥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出口竞争力,从而将出口导向型经济,维持尽量长的时间。日本的对策方针是,进一步扭曲国家价格体系,让不出口的东西都涨价,让出口的东西都不涨价。日本的葡萄,可以卖到1美金一粒。日本的西瓜,可以卖到30美金一个。但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夸张。房地产是一个很好的部门。或者说,房地产是一个典型的“内销”型部门。为房地产买单的,99%都是国内百姓。
很多人都认为,房价过高,会导致一个城市商务成本过高,丧失竞争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在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中,房地产和员工房贴,只占总成本的8%。甚至还比不上一些公司的电话费。而房地产的价格,99%是由本地百姓来负担的。在这剩余的1%中,还要分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和民用地产。普通城市的住宅楼可以很贵,但工业用地可以很便宜。政府可以有意识地补贴,土地也是要分种类的。而正相反的,政府可以从房地产中获得大量的税收,获得大量的财源。用这样一笔巨额财富,政府可以用来造机场,造码头,改善基础设施。或者高额出口退税,或者提供优惠项目。
房地产事业,是一种典型的“剥削内贸补贴外贸”。用国内老百姓的负担,来补贴出口竞争力。甚至可以说,“房价越高,出口竞争力越强”。中国也即将走上日本的老路。低汇率,导致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引发通涨压力。而政府将通涨压力引向房地产,让国内百姓为此买单。外贸出口业始终不受损伤。99%内销的部门,始终是宣泄通涨压力的好去处。房产,交通,医疗,教育,莫不如此。
“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这也是让汇率,出口物价,同时保持低价竞争力的唯一办法。日本出口一台彩色喷墨打印机,大约价值750元人民币。对中国一年出口10万台,大约总价值7500万人民币。当东京都一套很普通的公寓,其价值和出口一个国家的打印机相等时,东京都的房地产事业崩溃了。扭曲的价格体系再也无法维持。日本的土地是全世界最昂贵的,日本的出口是全世界最强的。即使经过了一次崩溃,无论国内民生痛苦指数如何,仅就出口而言,日本仍是全世界最强劲的国家。
7) 结语
经济是一具活物,任何扭曲都不能长久,并且要为扭曲付出代价。
中国为追求出口优势,人为地扭曲人民币汇率。无论人民币升不升值,只要背离基本面,美国都能从中找出弱点,并借而打击人民币。如果中国长期坚持固定汇率,美国就会用美金冲击人民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并最终导致中国通货膨胀。
如果中国学习“日本模式”,进一步扭曲国内价格,用房地产宣泄通涨压力,则能人为地延长汇率扭曲。
“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所谓人民币升值贬值,这其实是二个概念,对外和对内,二者是反比关系。
如果中国长期坚持固定汇率,对外不升值,最终会导致对内贬值。
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对内贬值压力,大排面迟早要涨到30元一碗!
over…
虽然当下经济形势已经和当时有很大差异了,但是基本逻辑其实没变化,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扭曲,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的扭曲。
我王姨和刘叔,我心中的传奇
应该很少人想到。就像你现在能想象10年后深圳平均房价超过10万每平?
北京:
2004年全市商品房平均售价5052元/平,2013年住宅成交均价22643元/平,年均增长18.1%.
上海:
2004年上海每平方米销售均价已达6385元,2013年住宅成交均价24143元/平,年均增长15.9%.
广州:
2004年广州住宅平均单价4618元/平,2014年住宅成交均价15143元/平,年均增长12.6%.
深圳:
2004年广州深圳住宅平均单价6385元/平,2014年住宅成交均价26400元/平,年均增长15.2%.
以15.2%的年均增长率,十年后深圳房价就会超过10万每平。至于能否实现,我们拭目以待。
那会放水还是有节操的,民企还是盈利的,社会财富还是增加的。
02年陪家人去看房,水榭花都9000,黄埔雅苑7000,南山均价5000,那时蔚蓝海岸不到5000,前海花园2000多一平。说个事实,从去年到现在一年的涨幅超过了过去十年
匿一个。。。原来华润老板(08年左右)在内部说大家快点去后海/深圳湾买房子,要不估计以后以你们(“部门一把手级”)的薪水,肯定买不起咱盖的楼。。。(2016年深圳湾悦府开盘16W)。。。
安家论坛的大神,78年的,当年一直觉得他疯了,现在回头看是我智商负数。
据我所知,2010年之后,很多人看空,但是他还坚定看多,而且他一直付诸实际行动。上海人。
我八岁时确实预料到了,但并没有什么卵用。关键还是看你有判断能力的时候是否掌握有相匹配的资源,以及你对自己的判断有多大把握愿意为该判断做多少投入。预料到的人肯定不少,有的是瞎蒙的有的是站在一定角度推导出来的,但现实情况永远比任何推导更复杂,不管多惊为天人的分析在现在看也只是马后炮了。
2000年,玩大富翁4玩的炉火纯青。
刚开始只要路过银行,必然要进去贷款,贷款额度做到最大。
然后就是,红卡、黑卡,各种操作股票。
疯狂的买地同时进行,收租子。
有人敢搞我,研究院搞出来原子弹,直接炸翻天,医院门口排满地雷、定时炸弹。
最后的结局就是,物价飞涨,只要对手走到我的地盘,被收租子,就会破产倒闭。
所以,我都是让他们在医院呆着。
————
游戏结束,我当时我问我爹。
咱家要不要多搞几套房子,万一以后物价飞涨,是不是就可以靠收租子过活了啊。
我爹,送给我个迷之微笑。
事后就是,他不断的炒股、不断的赔钱,15年股灾,每天赔掉一辆低配宝马。
而我娘,不停的买房。
所以,你们知道为什么丈母娘,是房价推动器了吧,那些上车人,现在是不是庆幸听了对象的话,买了房,结了婚?
可是,万一某一天暴跌呢?
总之,人都没有钱后眼,有时候学经济学的未必看得懂房市。
身体健康,吃嘛嘛香。这才是幸福吧
肯定不会啊 不然的话 深圳早就被挤爆了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10 )
当然有喽,民间自有大神在,给你们转一篇2004的天涯雄文。
大排面离30元一碗还有多远,楼市还能涨多少?
作者是谁已经不得而知了,搞不好这位大神也在知乎,顺便问一下,现在深圳大排面到30了没?
虽然当下经济形势已经和当时有很大差异了,但是基本逻辑其实没变化,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扭曲,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的扭曲。
我王姨和刘叔,我心中的传奇
应该很少人想到。就像你现在能想象10年后深圳平均房价超过10万每平?
北京:
2004年全市商品房平均售价5052元/平,2013年住宅成交均价22643元/平,年均增长18.1%.
上海:
2004年上海每平方米销售均价已达6385元,2013年住宅成交均价24143元/平,年均增长15.9%.
广州:
2004年广州住宅平均单价4618元/平,2014年住宅成交均价15143元/平,年均增长12.6%.
深圳:
2004年广州深圳住宅平均单价6385元/平,2014年住宅成交均价26400元/平,年均增长15.2%.
以15.2%的年均增长率,十年后深圳房价就会超过10万每平。至于能否实现,我们拭目以待。
那会放水还是有节操的,民企还是盈利的,社会财富还是增加的。
02年陪家人去看房,水榭花都9000,黄埔雅苑7000,南山均价5000,那时蔚蓝海岸不到5000,前海花园2000多一平。说个事实,从去年到现在一年的涨幅超过了过去十年
匿一个。。。原来华润老板(08年左右)在内部说大家快点去后海/深圳湾买房子,要不估计以后以你们(“部门一把手级”)的薪水,肯定买不起咱盖的楼。。。(2016年深圳湾悦府开盘16W)。。。
安家论坛的大神,78年的,当年一直觉得他疯了,现在回头看是我智商负数。
据我所知,2010年之后,很多人看空,但是他还坚定看多,而且他一直付诸实际行动。上海人。
我八岁时确实预料到了,但并没有什么卵用。关键还是看你有判断能力的时候是否掌握有相匹配的资源,以及你对自己的判断有多大把握愿意为该判断做多少投入。预料到的人肯定不少,有的是瞎蒙的有的是站在一定角度推导出来的,但现实情况永远比任何推导更复杂,不管多惊为天人的分析在现在看也只是马后炮了。
2000年,玩大富翁4玩的炉火纯青。
刚开始只要路过银行,必然要进去贷款,贷款额度做到最大。
然后就是,红卡、黑卡,各种操作股票。
疯狂的买地同时进行,收租子。
有人敢搞我,研究院搞出来原子弹,直接炸翻天,医院门口排满地雷、定时炸弹。
最后的结局就是,物价飞涨,只要对手走到我的地盘,被收租子,就会破产倒闭。
所以,我都是让他们在医院呆着。
————
游戏结束,我当时我问我爹。
咱家要不要多搞几套房子,万一以后物价飞涨,是不是就可以靠收租子过活了啊。
我爹,送给我个迷之微笑。
事后就是,他不断的炒股、不断的赔钱,15年股灾,每天赔掉一辆低配宝马。
而我娘,不停的买房。
所以,你们知道为什么丈母娘,是房价推动器了吧,那些上车人,现在是不是庆幸听了对象的话,买了房,结了婚?
可是,万一某一天暴跌呢?
总之,人都没有钱后眼,有时候学经济学的未必看得懂房市。
身体健康,吃嘛嘛香。这才是幸福吧
肯定不会啊 不然的话 深圳早就被挤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