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别低头,黑框眼镜会掉。别生气,香港记者会笑。ins:FredzhangfangshiLofter:FredZhangdandandan
我对这节目有点好奇,于是去看了下,翻了翻我熟悉的几个机器。
比如Technika 70
主持人指着Linhof Technika 70说“你们见过最大最亮的取景器…没有之一…”我当时就笑了。
如果不知道Linhof 220上,我觉得话就不要说这么满。如果无法传播正确的知识,那最好什么也别说。
因为这机器的联动测距取景器放大率是1:1,量产中画幅上举世无双。
“有航拍的型号啊,有记者的型号啊,有快拍的型号啊…”
前两个我知道是Aero 70和Press 70,最后一个【快拍】的型号我就一脸茫然了。你在讲什么?
————-以下是针对所谓Pro版视频的吐槽——————
主持人说右上小图的相机(我们店里也有一台…今天我们没有拿来,因为那一套太大了)。
我就把你自己的表情还给你。
Technika III 6×9和Technika 70各一套的话,显然70型更大,带测光的大脑门又不是摆设
顺带一提,如果你说这机器带联动测距,习惯上人们还是称为Super technika的
“没有什么代季传承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后来说到自己晕…
实在不明白你想表达啥…Linhof的产线关系明明很简单:
Technika——皮腔对焦(前组能移轴)
Super——带联动测距的
Press——螺纹对焦新闻型号
Aero——航拍
Kardan——单轨机
然后按照画幅分6×9和4×5就行了(当然5×7和8×10也有…)
上为 Technika 23,下为Press 23。
就是取消皮腔改为螺纹对焦。
主持人将 Technika 5×7 iii称之为与Technika 70 同时代的机型…
严肃点好吗?
您手指的Technika 5×7 iii是1955年,Technika 70是1962年。Technika 5×7 V型才是同时代的(1962)
后面关于镜头还一堆废话,错漏百出。
鉴于制作者没有在这问题里出现,懒得继续。
我宁可去看悲剧傻缺集锦,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视频上…
大致了解相机来说这个是还好的,照片和安利就不要往心里去了
虽然剪辑很厉害,主持人就……
内容鸡汤太多,但是你想要学习一点相关知识的话这个还算是比较接地气的方式了……
不过自从他搞哈苏新机和华为p9之后就取关了……
什么玩意
特点去瞄了一眼
对于喜爱相机 收藏器材一类的朋友
或者学习相关知识还可以
镜间名录是一档介绍老相机的网络原创节目。
我是在bilibili上看的,相比其他原创科普或者文化类节目来说,人气只能说一般,有一批固定观众,但每期的点击量只有几千。
节目制作其实非常精致,整个第一部主创人员就只有两位,但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准,在选择相机上也算是比较有代表性,有便携机,也有宾得67这样画幅较大的机型。
镜间名录这个节目其实是希望在国内年轻一代开拓相机收藏市场,这个节目有自己的淘宝店,其中出售的中古相机大多是在节目中上过镜的机型,对于老相机来说,都是适宜收藏的好成色,当然售价相对成色一般的更高,当然对于真正的收藏爱好者来说这个钱是值得的,根据买过的朋友反馈,这个淘宝店有非常好的消费体验。
不过我认为这个商业模式不见得能够成功。节目的目标人群是一些在读学生和刚进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收入有限,不可能把大量金钱投入到相机收藏这种奢侈消费中,再更进一步讲,虽然节目有一定的深度,但毕竟还是以浅显易懂的性能和操作介绍为主,难以吸引真正的核心向爱好者。
换句话说,当一个摄影爱好者准备了一万来块钱购买相机的时候,他会买佳能尼康还是哈苏的xpan?选择xpan,马7,徕卡m6这样机型的同志,他们不一定喜欢佳能尼康,但他们多半都已经拥有佳能尼康的数码单反了。所以这么一想,市场实际上很小的,更何况镜间名录推荐的往往还不是哈苏徕卡这样对此数码相机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的胶片相机,而是像奥林巴斯penf(以前那个),福仑达bessa这种在设计上有情怀的迷你相机,呃。。。。。。我还是希望能多看几期大及吹牛的。。希望他们有更多盈利途径吧。。。。
利益相关:普通胶片相机爱好者,从未以此盈利,连胶卷都没帮别人冲过
以上~
挖坑待填
——————————–
分割线,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镜间名录这个节目看了有不短的时间了,刚开始是因为讲的都是以前的胶片相机,就三两眼的看着,后来有什么哈苏徕卡了,感觉过了把眼瘾吧,哈哈哈,对于有的人说的节目中大及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我基本没研究过胶片相机,可能那些问题都存在吧,但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就是看个乐子,对与错的话我不是太在意,希望节目组可以在以后的节目中更细心一点,国内这些相机评测类的节目我还是比较喜欢看的,制作的还都不错,好了,回到正题,我对这个栏目的评价就是用常人的眼光去看还是不错的,一些细节的地方还可以再雕琢一下,希望越办越好
反正看视频又不要钱,视频制作的很精致啊,虽然照片都不忍直视,也没必要喷啊,人家卖相机的,又不是搞摄影的,国内没几家认真做相机评测的,有这样一个有追求的人出现不是蛮好。
对某些相机吹的太过
主持表情过于卖力
太好高骛远,虽然现在的有钱年轻人多如过江之鲫——你看权志龙的t3 life吸引不少迷妹嗷嗷购买老贵的黑色康泰时t3——我认为节目里吹的大多数相机都是老器材党买前也要三思的玩意……他们不会是看店里哪台成色好就吹哪台吧……
要做好市场还是该从简单的有名的换手多的开始——不过要做好这些相机的评测怕是比吹冷门机型难多了吧……
我觉得他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大家欣赏到了胶片机在工业设计上有别于现代相机的独特魅力吧。
我也或多或少的受这档节目影响买了奥林巴斯om1,其实看这节目之前就想买胶卷机了不过那时候资金还不多。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9 )
我对这节目有点好奇,于是去看了下,翻了翻我熟悉的几个机器。
比如Technika 70
主持人指着Linhof Technika 70说“你们见过最大最亮的取景器…没有之一…”我当时就笑了。
如果不知道Linhof 220上,我觉得话就不要说这么满。如果无法传播正确的知识,那最好什么也别说。
因为这机器的联动测距取景器放大率是1:1,量产中画幅上举世无双。
“有航拍的型号啊,有记者的型号啊,有快拍的型号啊…”
前两个我知道是Aero 70和Press 70,最后一个【快拍】的型号我就一脸茫然了。你在讲什么?
————-以下是针对所谓Pro版视频的吐槽——————
主持人说右上小图的相机(我们店里也有一台…今天我们没有拿来,因为那一套太大了)。
我就把你自己的表情还给你。
Technika III 6×9和Technika 70各一套的话,显然70型更大,带测光的大脑门又不是摆设
顺带一提,如果你说这机器带联动测距,习惯上人们还是称为Super technika的
“没有什么代季传承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后来说到自己晕…
实在不明白你想表达啥…Linhof的产线关系明明很简单:
Technika——皮腔对焦(前组能移轴)
Super——带联动测距的
Press——螺纹对焦新闻型号
Aero——航拍
Kardan——单轨机
然后按照画幅分6×9和4×5就行了(当然5×7和8×10也有…)
上为 Technika 23,下为Press 23。
就是取消皮腔改为螺纹对焦。
主持人将 Technika 5×7 iii称之为与Technika 70 同时代的机型…
严肃点好吗?
您手指的Technika 5×7 iii是1955年,Technika 70是1962年。Technika 5×7 V型才是同时代的(1962)
后面关于镜头还一堆废话,错漏百出。
鉴于制作者没有在这问题里出现,懒得继续。
我宁可去看悲剧傻缺集锦,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视频上…
大致了解相机来说这个是还好的,照片和安利就不要往心里去了
虽然剪辑很厉害,主持人就……
内容鸡汤太多,但是你想要学习一点相关知识的话这个还算是比较接地气的方式了……
不过自从他搞哈苏新机和华为p9之后就取关了……
什么玩意
特点去瞄了一眼
对于喜爱相机 收藏器材一类的朋友
或者学习相关知识还可以
镜间名录是一档介绍老相机的网络原创节目。
我是在bilibili上看的,相比其他原创科普或者文化类节目来说,人气只能说一般,有一批固定观众,但每期的点击量只有几千。
节目制作其实非常精致,整个第一部主创人员就只有两位,但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准,在选择相机上也算是比较有代表性,有便携机,也有宾得67这样画幅较大的机型。
镜间名录这个节目其实是希望在国内年轻一代开拓相机收藏市场,这个节目有自己的淘宝店,其中出售的中古相机大多是在节目中上过镜的机型,对于老相机来说,都是适宜收藏的好成色,当然售价相对成色一般的更高,当然对于真正的收藏爱好者来说这个钱是值得的,根据买过的朋友反馈,这个淘宝店有非常好的消费体验。
不过我认为这个商业模式不见得能够成功。节目的目标人群是一些在读学生和刚进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收入有限,不可能把大量金钱投入到相机收藏这种奢侈消费中,再更进一步讲,虽然节目有一定的深度,但毕竟还是以浅显易懂的性能和操作介绍为主,难以吸引真正的核心向爱好者。
换句话说,当一个摄影爱好者准备了一万来块钱购买相机的时候,他会买佳能尼康还是哈苏的xpan?选择xpan,马7,徕卡m6这样机型的同志,他们不一定喜欢佳能尼康,但他们多半都已经拥有佳能尼康的数码单反了。所以这么一想,市场实际上很小的,更何况镜间名录推荐的往往还不是哈苏徕卡这样对此数码相机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的胶片相机,而是像奥林巴斯penf(以前那个),福仑达bessa这种在设计上有情怀的迷你相机,呃。。。。。。我还是希望能多看几期大及吹牛的。。希望他们有更多盈利途径吧。。。。
利益相关:普通胶片相机爱好者,从未以此盈利,连胶卷都没帮别人冲过
以上~
挖坑待填
——————————–
分割线,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镜间名录这个节目看了有不短的时间了,刚开始是因为讲的都是以前的胶片相机,就三两眼的看着,后来有什么哈苏徕卡了,感觉过了把眼瘾吧,哈哈哈,对于有的人说的节目中大及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我基本没研究过胶片相机,可能那些问题都存在吧,但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就是看个乐子,对与错的话我不是太在意,希望节目组可以在以后的节目中更细心一点,国内这些相机评测类的节目我还是比较喜欢看的,制作的还都不错,好了,回到正题,我对这个栏目的评价就是用常人的眼光去看还是不错的,一些细节的地方还可以再雕琢一下,希望越办越好
反正看视频又不要钱,视频制作的很精致啊,虽然照片都不忍直视,也没必要喷啊,人家卖相机的,又不是搞摄影的,国内没几家认真做相机评测的,有这样一个有追求的人出现不是蛮好。
对某些相机吹的太过
主持表情过于卖力
太好高骛远,虽然现在的有钱年轻人多如过江之鲫——你看权志龙的t3 life吸引不少迷妹嗷嗷购买老贵的黑色康泰时t3——我认为节目里吹的大多数相机都是老器材党买前也要三思的玩意……他们不会是看店里哪台成色好就吹哪台吧……
要做好市场还是该从简单的有名的换手多的开始——不过要做好这些相机的评测怕是比吹冷门机型难多了吧……
我觉得他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大家欣赏到了胶片机在工业设计上有别于现代相机的独特魅力吧。
我也或多或少的受这档节目影响买了奥林巴斯om1,其实看这节目之前就想买胶卷机了不过那时候资金还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