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有很多人攻击物价?

理由
举报 取消

星巴克、烟酒、水果、雪糕、汽车、旅游、电影、iPhone、游戏……这些都不是【生活必须品】。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贵,就会【攻击定价高】、希望政府管管、骂商家黑心……而认识不到自己其实【完全】可以【不必买】它。这一种什么心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希望能从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原因等角度分析下,谢谢了。【持类似观点的一些提问】:三亚市物价局对早餐限价不得高于350元,算是纵容宰客么? – 旅游我就搞不懂了,物价涨那么快,物价局怎么不作为,他们不能印刷钱发放给穷人? – 经济学圣诞节一个苹果涨到十块,物价局不管吗? – 经济为什么中国的物价越来越贵,工资涨不上去? – 宏观经济学

2017年4月22日 5 条回复 1189 次浏览

发起人:Robot 管理大师

回复 ( 5 )

  1. 戚嬴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

    经济金融社会心理历史等等,这个问题涉及到的专业,基本上与我的专业没什么相关,于是答案基本出自于我的主观臆测,欢迎指正,友善探讨。

    首先题主的重点在于,为什么在“非生活必需品”范围内,感知到“昂贵”这个概念的时候,很多人选择了抨击物价、希望政府调控管理,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不必买”这件商品

    一、先回答一下“为什么很多人认识不到某件商品是完全不必买的?”这个问题

    人的消费愿望分三种,need,demand,want。——如果它不是消费愿望也请不要喷我,我上经济学课都是差不多五年前的事情了。

    如题主举例所说的,星巴克、雪糕、iPhone、汽车、旅行等等,确实不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need),但是某种程度上,在拥有、使用这些商品,或进行这些行为的时候,消费者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对这些商品有了需求(demand/want)。

    demand和want,区别只在于有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有,就是demand,没有,就是want。

    也就是说,即使不具备支付能力,也不妨碍一件商品进入消费者的欲购清单,区别只在于将这件商品划归到【买得起】【买不起无力支付或勉力支付中的哪一类型。

    大部分情况下,针对物价的攻击,基本都针对的是【买不起无力支付或勉力支付的商品,也就是want。而demand和want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从日常来说,物品价格下跌(如降价、打折、汇率变化)、购买力上涨(如涨工资、发奖金、中彩票等),都有可能导致【买不起→买得起】这一转变发生。换言之,消费者想完成【买不起→买得起】这一转变,只能寄希望于商品价格下跌或自身购买力上涨。

    相比物价下跌而言,消费者对购买力上涨更具有可知力(除了中彩票等小概率事件),例如

    • 老板说这个项目做完了要放奖金哎!!去旅游!
    • 要发年终奖了!!!买车买车买车!
    • 升职了下个月加薪哈哈哈哈哈!换手机!
    • 打牌赢了小几百,买点车厘子。

    综上,并不是消费者缺乏对非必需品概念的认识,而是即使知道这是一件非必需品,消费者仍有权表达自己的购买欲望

    而寄希望于物品价格下跌也是在短期内无法使自己购买力上升的情况下,表达购买欲望的一种方式而已。

    使影响物品售价的因素主要无外乎以下几种:

    1. 商家明码标价
    2. 市场供给需求变化
    3. 国家宏观调控/政府干预物价(调整利率税率等多种形式)
    4. 汇率变化等(海淘)

    二、为什么很多人骂商家黑心。

    (一)骂商家黑心是因为不了解商品成本的真正构成。

    从商家角度说,商品售价的先决条件是成本,包括技术成本、制造成本、销售成本,此外还有品牌溢价等等。

    很多人骂商家黑心的时候,只考虑一件商品的制造成本,以iPhone为例。

    文章中提到,iPhone6的制造成本(部件+劳工)在200-247美元之间,而iPhone6的裸机售价为549-849美元。中间差值约为500美元(我数学不好,能不能就当它是500USD啊摔!)

    于是有人愤怒了,美帝企业!赚我们血汗钱!苹果暴利!苹果黑心!

    但是这500美元是什么构成呢。

    1. 物流运输成本:每一部iPhone从出厂再到门店销售这一过程所消耗的成本。
    2. 销售成本:销售人员酬劳、门店租赁费用等。
    3. 技术成本:硬件研发和软件开发等成本。
    4. 维护成本:维护升级ios系统、与越狱团队斗智斗勇、维护运营app store和iCloud等成本。
    5. 品牌溢价:不多说了,苹果不是苹果你还买苹果吗?
    6. 利润:说白了就是赚你的钱

    海外销售时还有额外的关税成本。

    了解了这样的成本构成以后,或许就不会觉得苹果是黑心商家了——虽然人家真的赚你钱。

    借用一家我经常逛但是买不起的X宝店写在首页banner上的一句话(未免广告嫌疑,店名不提)

    ——出来做生意,谁不为了赚点钱呢。

    (二)骂商家黑心是因为不理解市场供求规律/商家真的黑心

    供不应求,商家涨价,供过于求,商家降价,这是市场经济的铁律。

    但是很多人(包括我)有时候都不能理解。

    例如微博每次有什么产品安利,过万转,tb同款价格一定疯涨。

    之前微博上有邢姓姑娘在一个过万转发的化妆视频里推荐了C*verm*rk的一个粉底霜,X宝同款涨价30%,邢姓姑娘也在后续视频里说了这样一句话——“妈的一群奸商”——当然,语气属于开玩笑性质。

    更早的,lush那个浴球,丢进浴缸里跟银河似的(吐槽:实物其实看起来挺脏的,也可能因为宝宝的浴缸不够高级),微博过万转以后tb价格翻番,一度接近原代购价的三倍。

    还有曾经的SUQQU红茶重,没记错原价四百多五百的盘子吧,炒到2000……

    嗯,还有键盘,某知名不具厂商难得的带灯键盘,官方售价1299,缺货期间现货一度炒到2199,我当时跟朋友聊天时吐槽了一句“谁买谁傻逼”,然而在等了一个月也没等到官方原价现货的情况下,我毅然决然地当了傻逼。

    供求关系导致的价格波动本来属于正常现象,但是一旦涨幅超过了某一个度,超过商品本身价值太多,纯靠商家压货、市场哄抬,此时可说,商家是真的黑心。

    三、为什么希望政府管管

    并不是中国才存在这个问题,只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普遍的心理因素以外,在我国还有特定的历史因素,想多说,懒得打字,等我心情好了再补。

    总结一下,不是消费者认识不到一件商品不必要买,而是即使认识到了还是想买,暂时无力支付也无法提升自己的购买力,就寄希望于物品价格下跌(商家降价、政府干预),如果政府不干预或者干预无效,就转而指责政府不作为、商家黑心。

    以上,欢迎指正、补充、讨论、交流。

  2. 文格
    理由
    举报 取消

    因为物价高,工资还低

  3. 许杰
    理由
    举报 取消

    题主削足适履听过吗?对的,说的就是你!

    什么叫“而认识不到自己其实【完全】可以【不必买】它。”?

    不是生活必须品就可以肆意开价?你是刚从奴隶社会穿越过来的吗?

    为什么中国有很多人攻击物价?

    因为很多中国人变聪明了!

    变的有自我价值观了!

    变的敢于争取自我权利了!

    其实题主的问题本身就带有了自身立场,什么叫攻击物价。什么叫完全不必买,什么叫这是什么心理。我倒是真的好奇题主是什么心理?

    要不是网络信息发达,我还真不知道我国的经济购买力是这么的差!整天还叫嚣着和谐社会!呸

  4. 无名
    理由
    举报 取消

    iphone 贵让政府管管 是让政府喝西北风吗

  5. 周磊
    理由
    举报 取消

    宏观调控,市场需求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