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委外资金是怎样管理的?投向私募基金会带来哪些影响?

理由
举报 取消

新闻背景:量化对冲纳入视野 银行委外“肥水”流向FOHF-新华网委外资金下一站:银行“肥水”流向私募委外的资金是银行理财资金或者自有资金,银行的理财资金是指卖理财产品的收入吗?为什么可以投私募这种高风险的产品?这样「激进」的投资方式,会给银行和私募带来哪些影响?本题已经收录知乎圆桌商业银行职业进阶之路,更多相关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2017年4月25日 10 条回复 964 次浏览

发起人:Joe De 管理新人

回复 ( 10 )

  1. cosmia
    理由
    举报 取消

    银行内部如何定义委外的还真不清楚,只能从私募的角度来分享一些看法:

    1. 今年银行主动找我们的很多,原因很简单——资产荒、利率下行,固收类产品越来越少,刚兑时代将成为美好的记忆,银行大量的资金需要寻找优质的资产端。
    • 从部门来看,有同业部/金融市场部,对于私募来说主要是提供优先资金,发行结构化产品;个金部/私行部,代销私募产品;资管部,主要以FOF形式参与私募产品。
    • 所谓“委外”,个人感觉一是出于合规,比如银行一般不接受私募直接做管理人,需要套一层白名单内的管理人,比如公募、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期货资管等;二是大多数银行对私募产品相对陌生,其内部不具备评估、风控的团队,其实就是尽调、评估、风控的外包。
    • 另外,有实力的私募基本都做管理型的,不做结构化产品,有可能FOF的母基金层面是结构化,但是到子基金就是管理型的了。有些银行会有跟投或安全垫要求,跟投还好,安全垫实际上就是类结构化。
  2. 第二个问题,关于风险,如果以公募为参考基准的话,那还是私募的风险要小些吧,网上有很多数据。但其实这种比较是无意义的,二者在市场中的职能和运作完全不同,公募是做相对收益的,私募是做绝对收益的。。。。。。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完全不同的两门生意。
  3. 参考一下风险的话,这种做法并不激进,银行代销公募基金这一年来都赔成狗了,如果做量化对冲的产品还会有很不错的收益。另外,这也是市场倒逼的结果,随着实体经济的下行,高利率、刚兑等金融泡沫逐渐破灭,原有的投资渠道,已无法满足海量的银行资金,“委外”则应时而生。
  • fordream
    理由
    举报 取消

    不邀自答.

    一般大家看到这个问题可能就懵逼了,根本就不想看答案。我就从最简单的方法给大家做个普及吧,专业人士误喷。

    首先对于绝大多数的人和公司在手上有闲钱的时候,第一选择就是把钱放在银行里面。而银行在还本的时候必须要付息。ok,那么银行拿到钱之后必须要获得超出利息的利润才能生存下去。那么银行就把让钱去生钱。

    银行的投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贷款、投资。

    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好,企业贷款减少。所以银行的业务开始发展到投资。投资就是包括直接投资和委外投资。

    那么就显而易见的了解到,委外资金,就是将银行的自营资金和理财资金委托给基金、信托和私募等公司进行投资的那些资金。

    尤其是去年股灾之后,大把大把的韭菜含泪把割肉出来,发现把钱放在银行还是最安全的,于是乎,银行的资金大幅增加,而在“资产荒‘背景下,银行找不到资产配置的地方,自己的投资团队又不给力,怎么办,作为金融老大,当然去找这些小弟们。于是就促进了委外投资的扩大。

    为了证实这个事情,我在网上找到了好久找到了一个数据:2015年银行全部委外规模为23.1万亿,到2016年第一季度增加至27.7万亿,涨幅19.9%。其中主动管理类的委外规模为8.4万亿,到今年1季度该规模增加至10.1万亿,环比增长20.24%。

    用数据说话才有信服力,看吧,没有骗你们。

    国有行委外资金呢,多偏向于基金及基金子公司专户和信托,股份制银行偏向于资产管理计划,地方性银行多偏向于资产管理计划和基金子公司专户。本来好好的,突然杀出来了一个程咬金——私募基金。

    你说这好好的三国鼎立局面,你出来做什么。

    尤其是有些私募量化对冲和股票策略方面相对更有优势。委外资金就心动了,心动归心动,别乱动。2014年银监会发布过一个通知《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每笔基金要严格而明确的投资标的。

    并且想委托私募,还是有要求的。一般的私募不再白名单里面,尤其是小型私募,有着复杂的程序。你说,河对面有块肉,你眼看着还吃不到,难受不难受!

    这就出现了通道业务,券商、资管通道等。然后继续,金融市场的机构都是哪些呢?信托、保险、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受谁监管,银监会;保险受谁监管,保监会;剩下三个呢, 证监会。证监会不愿意了,我们券商可以自己做资管,为什么要给你做通道呢,于是开始查券商通道业务。

    接下来,额,貌似跑题了,先回答下题主的问题吧。

    题主说,为什么可以投资私募这种高风险的产品。

    其实私募产品一般都是结构化产品,私募(资金需求方)做劣后,银行资金做优先,给定收益。前面回答也说了,尤其是在二级定增上面更多。在前一段时间没有出规定之前呢,所有的风险全部由私募(资金需求方)自己承担。到补仓线补仓,不补仓就清仓。前一段时间先是出了规定,杠杆不能超过1倍,后来又出来规定,说银行也要在合同中确定参与风险损失。

    貌似影响不大。总的来说,投入到私募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中间回答好像有点问题,晚上再补充。

  • Siyu
    理由
    举报 取消

    资管行业从业者。目前和股份制银行的资产管理部对接得比较多,说说个人的思路和看法。

    先说结论,委外会成为趋势,但由于银行内部对委外的管理制度要求以及监管对杠杆的限制,委外投资并不“激进”,亦不必太过夸大影响。

    银行理财的投资者主要包括普通个人(认购5w起)、高净值客户(100w)、私人银行客户(600w资产)及机构客户。从投资渠道来看,银行理财资金一部分直接投资,但更多地是需要借助券商、信托基金子公司等渠道进行的投资,后者中根据银行是否有投资的决策权分为两种——①渠道仅作为通道,决定权仍在银行;②委托外部管理人进行管理,也就是委外业务。

    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不是净值型产品,而是提前约定预期收益率的,例如你在买理财产品前就知道产品可以给你带来年化4.5%的收益,这个时候如果银行可以找到8%的资产,即便中间会花掉一部分通道费用,银行也可以拿到接近3%的利差。这使得银行非常有动力找高息资产并做大规模,并通过滚动发行、期限错配的资金池使得利润最大化。

    银行理财属于表外资产,不受传统“资本充足率、不良率、流动性”的监管制约,所以前几年银行理财资金大量投向房地产、地方平台等非标项目,其实这仍然是传统信贷思维作祟的结果,只是绕开了监管的信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管理业务,但发展极其迅猛,2010-2015银行理财规模分别是3.2、4.6、7.1、10.26、15.02、23.5万亿,2016上半年已经接近26.4万亿。基于银行信用,人们对理财产品有天然的刚兑预期,一旦发生损失,银行普遍通过资金池周转进行“刚性兑付”,导致实际坏账率提升。这部分理财资金的投资实际上仍然存在风险的,且整体风险无法量化。于是监管觉得不能这么放任不管,2013年出了8号文,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不得超过理财总额的35%,不得超过银行总资产的4%。

    前面说了,银行有扩大理财规模的内在动力,为了保住规模自然又不能随意降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是早先的高息资产逐步到期,新的投资又受到限制,且伴随着市场利率下降,股债牛市远去,银行理财自己很难找到能够匹配风险和收益的优质基础资产做支撑。

    这个背景下,目前主流观点是,一要鼓励净值型产品的发展,就如同你买股票基金,赚了赔了风险你自己承担,从而引导投资者改变银行理财刚兑预期,二是要提高银行理财管理者的投资能力,发展银行理财直投标准化资产业务。监管近期出台的文件也很显然地表明态度。除了上文提及的对非标投资比例的限制,还有例如今年出台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要求银行计提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预期收益型要计提管理费收入的50%,净值型产品只需计提10%。

    虽说大家都认为未来银行理财会追本溯源回归“代客理财”,改变吃息差的思维模式,而转向管理人模式。但个人认为这个转变会比较困难且时间漫长。就接触的经验来看,考虑银行行业地位和体量,通常内部的决策流程复杂,利益纠葛更多,投资灵活性欠缺;另一方面,与券商、私募、基金相比的薪资悬殊。如果你是投资高手,我想你大概也不会选择银行作为发展投资梦想的地方吧。

    所以,我会觉得委外投资会成为趋势,银行借助外部专业投资机构的力量发展理财投资,可以通过搭建MOM、FOF架构考察某一类型投资的整体收益情况,从做投资变为选投资管理人,对外部机构提出业绩要求转移自己的投资压力。

    目前市场上的管理人良莠不齐,为了控制风险,银行一般会事前设定准入门槛,例如对券商和保险资管有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的要求,对公募基金有排名和规模要求,对私募基金要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有规范的投资管理流程和风控制度,并考察投资规模和净值增长率等等。当然这种标准只是指导,我也见过有些分行往总行报项目的时候把很烂的管理人吹得像朵花儿似的,这类管理人能不能通过考核,考察的就是别的因素了。

    产品设立时,银行通常会要求保证自己能够拿到一定的门槛收益,最常见的就是补足、收益的计提和锚净值的设定。有些更为规范的银行针对某一类型业务还会制定统一管理办法,对规模、杠杆、期限、流动性、收益等问题做出框架性的要求。银行的合规在看合同的时候就会要求这些内容全部落实在投资合同里,从而控制投资风险。

    产品设立以后,银行通常会要求定期考察净值(至少每周一次,有的每天都要求)进行监控。一般渠道公司也会根据合同约定提前设定投资阀值。触发补足或者平仓时可以及时进行通知。

    今年以来,由于股灾的缘故,监管下了决心要促进行业的“去杠杆”,一行三会接连发力,穿透审查,思路统一。高杠杆操作受到限制,再加上整个投资环境走弱,如果银行为了把握风险,不愿放宽风控尺度,也不愿压缩利差,对收益仍保持较高的要求,那么外部机构投资压力会比较大,要不会排除一部分机构,要不会倒逼银行降低收益预期,因此即便是外部机构的投资能力更强,我认为委外的整体收益率还是会在市场收益上下波动,不会有太大的偏离。

  • 张健
    理由
    举报 取消

    之前委外的形式大多是这样的:通过信托计划、基金通道的形式进行产品合作,约定(独立账户)固定收益率。当前主流收益率在4.5%-5%。

    举个例子,某投资者买了某银行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的理财产品,银行由于投资团队能力有限,将这一理财资金委托给某基金公司来做,并付给基金公司一定管理费。如果能做到高于4.5%比如5%的收益,基金公司还可以获得收益分成。

    至于题主说的私募产品属于高风险产品是概念上的错误,私募投资方向有很多,股票、期货、债券、股权等等,其中分级的股票型基金风险属于比较大的,而有些做对冲套利的其实收益还是比较稳定的,投资是多样的,我认为银行会把目光转向私募,主要也是基于部分私募基金投研能力的考量,但全国有2万多家私募,肯定是要层层筛选的

    对私募行业的发展肯定是有帮助的,特别是那些能够入银行‘白名单’的私募,对银行来说无非是让委外资金多个投向

  • lacertasl
    理由
    举报 取消

    →_→一般流向结构化产品的优先级,这个是低风险的。

  • hao Alex
    理由
    举报 取消

    银行理财资金投资很保守的,尤其是非标类,你和银行谈谈资金就知道难了,所以风控这块不必为他们担心。

  •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就很简单层面的说一下站在同业视角,做的一些业务。

    首先是明白最基本的业务模式。

    负债端获得资金用来支持资产端业务。

    通过投行包装理财进行销售获得资金继而进行一系列委外也好,代持也好,代客也好,都脱离不了最基本的赚取收益bp差的大前提。

    而这些业务模式中,有的银行允许资金错配,有的不允许。

    有的拿自营有的吸同存,但是大部分银行为了规避风险,或者为了出表,大多会采用避免直接给客户融资的方式。

    举个例子,上面许多人提到了固收结构化投资。

    什么概念呢,也许说定增,对冲难理解。

    说个简单的二级市场配资。

    银行作为优先级出资金,找券商合作,券商作为劣后级。

    对接资管计划等等给客户放款(用作炒股等等)。

    这其中银行只收取固定收益,一般来说6%以上,最后不论客户亏盈,只收取这么多,客户通过融资获得杠杆收益,赚得多。当然如果亏了,也不可能亏完,会设置警戒线,平仓线。

    亏到前者,客户自己补足亏损,不补,卖一半。亏到后者,不补,卖完。

    所以银行经过风险把控,基本是不可能亏损的。

    这叫做固定收益。

    复杂一点的模式,有股票/权质押。就是多一项客户将手中股票/权通过一定比率质押率进行质押获得融资。

    而在其中,越来越多的银行合作对象选择到了私募,其中许多优点私募的答主已经说了很多。

    归根结底,不论是什么业务模式,银行对风险把控永远是很严格的。

    不仅有准入名单,即所谓白名单,还会对客户,股票流通率等等进行一系列尽调。(我这星期做的私募尽调就做得想吐了。)

    为什么会出现资产多元化,一是传统固收在“资产荒”面前(类似理财,原本R1级别还有人做,现在谁还指望保本理财?)收益无法得到保证,银行同业纷纷转向表外业务,非保理财,非标业务等等。

    风险虽然高了,但是经过严格把控资产投向,(纯标),合理制定业务模式计划,高收益的同时保证风险不是不能做到,并且二级市场日益成熟,越来越的业务模式相信肯定会日益增多。

    同业,说到底就在和监管较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委外市场的火爆,监管自然看在眼里,一系列的措施发布(收益权转让禁止就是个标志)渐渐逼着我们往证券化标准化的路上走,同业之路,漫漫复杂,唯有随机应变的同时,控制风险,才是立足之本。

  • 耳东山下的农民
    理由
    举报 取消

    大背景:国内资金太多,实体经济预期悲观,无处可投,只好投向各类核心资产,但由于核心资产荒,积蓄的资金去到哪,哪个市场就混乱,投机四起。

    视角放大一些,可以将银行看做资金的供给端,资金是必须产生收益的,产生收益则必须寻找标的,标的的投向则是国内的各类资产。股市大涨,商品期货震荡,债市震荡,这一波积蓄的资金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会不断的寻找新阵地。

    私募市场只不过是股市,债市,期货后的又一个标的,银行资金开始逐步渗透一级市场。

    前两年的情况是,银行资金对私募的态度比较审慎,参与的相对较少,私募百万甚至千万级别的投资门槛也控制了这方面的市场。银行一般不以自有资金参与,而是机构通过银行代销一些私募产品。

    这两年的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首先,部分银行自有资金开始投入私募,大部分考虑到安全性只做结构化,极小部分接受同股同权,但也需要一些其他的协议补偿。其次,银行内部对私募的审核门槛逐渐放开,有了更多的经验来参与这个市场,部分银行也直接设立了直投部门(银行做大就是什么市场都抢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成为了私募市场的变相管理。

    至于对银行委外资金进入私募,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说法而已,银行资金参与私募的历史不短了,只是缺乏好的资产标的,看好私募相对更高的收益率,投的钱更多,关注度越大。

    另一方面,参考股市和期货的震荡情况,私募本身只是一个量级很小的行业,参与的人多了,投机情绪也会增加,又由于私募投资时间长(3-5年投资期,1-3年退出期),信息相对封闭,现在投下去的钱,以后退不退的出来就是个大问题了。

    钱多了,一方面市场能更好的成长,但平均收益率自然会低,也会出现一些乱像,对市场弊大于利。08年10年流动性泛滥的时候募资好募的很,但是那时候设立的基金,到现在退出期,表现好的又有几个?

  • 高国全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一般来说作为私募股权项目不需要通过银行资金来放大杠杆,大部分是发行基金来做股权项目。银行资金对于私募的好处就是可以放大杠杆,放大收益,银行也可以获得比贷款利率高的稳定收益。一般股权项目,银行不会做配资,因为流动性差。在工作中,我遇到过两次需要银行配资的项目,第一:参与二级股票定增,一般二级市场股票流动性好,且有公允价值,所以二级市场的定增项目银行都愿意作为优先级配资,使用的杠杆比率为1比2或1比3甚至更多,对私募而言,使用银行配资可以放大几倍的收益,银行有固定的收益,加上银行会严守补仓线,防范优先级的风险。第二,私有化项目,私有化项目银行做配资也是出于银行对该企业的资质和信任,并由企业和实际控制人做担保。总体而言,银行委外资金投资于私募项目。风险大小的判断在于项目本身,而不在于私募这种性质,银行风控部门对项目的风险把控能力还是杠杆的,因此我不觉得这是很激进做法,只是在合理的风险下,寻找较为合理收益的途径而已。希望能够回到楼主的问题!

  • 用户头像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个影响不大 银行的资金做优先资金 保体保收益 相当于固定理财产品 对于私募行业来说 发行结构化产品时优先资金多了一个来源。

  •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