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sailor 管理大师

回复 ( 10 )

  1. 动机在杭州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作为一个父亲,我是被题目里叫「爸爸」的字眼吸引过来的。因为最近也正为女儿不叫我爸爸烦恼。

    女儿两岁不到,最近正处于语言蓬勃发展期。她本来是叫我「爸爸」的,可自从有一次听我妈喊我「海贤」以后,她就不叫我「爸爸」了,开始「海贤海贤」地叫我了。有时候她会说「海贤好好吃饭」,有时候会说「海贤,妈妈说了,不要看电视」。一边说还一边咧嘴坏笑,怎么也纠正不过来。有时候我也会来软的,她一叫我「海贤」,我就假装抹眼泪,一边抹泪一边说「你不叫爸爸,爸爸哭了」。这招还挺凑效,女儿一见我哭,就凑上来,把自己的皮球递给我,一边在嘴里喊「不哭不哭,玩球球」。

    虽然我女儿还小,我现在就开始做心理建设了。我经常想,万一20年后,有哪里冒出来的野小子来骗我女儿可怎么办。这时候如果有人跟我说,别说20年后了,现在就有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培训教练,你女儿喊他爸爸,我非直接跟他发飙了不可。

    说实话,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视频里的创业者。从他上来就跟这些早已证明自己的投资人说「我想给诸位一个机会,一个改变中国未来命运的机会,一个让中国在本世纪初赶上美国的机会」时就非常的不喜欢。我总觉得,一个人的叙事过于宏大,是为了逃避更加细微的「小」情感,来让自己感觉更良好。这种宏大叙事的傲慢里透着一种「目中无人」的自恋,而自恋的背后,是深深的敌意。我也不喜欢他带一群孩子上来,到节目里做他的道具。当他和这些嘉宾发生争执,让孩子下去的时候,孩子们看起来困惑极了。他们已经能够听懂大人们的争论,所以会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孩子当然没做错什么,错了的是大人。

    争执的点是,这个创业者开了一家据说挺成功的户外教育培训机构,市场盈利什么都好,唯一让这些投资人觉得不妥的点是,小区里参加培训的孩子见了他会叫他「爸爸」,而他看起来也挺enjoy这种感觉。

    一个培训老师和孩子再亲密,那也只是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不能代替父爱,这是常识啊!没有一个父亲会喜欢自己的孩子叫别人爸爸,这也是常识啊!

    投资人问他能否改这个点,他固执地坚持己见,并讲了自己的故事:

    原来这哥们有一个孩子,是妻子和前夫生的。最开始结婚的时候,孩子是不愿意喊他爸爸的,只喊她叔叔。直到慢慢地,小女孩和其他孩子一起参加他组织的活动,才开始喊他爸爸。

    在这样场合讲这样的故事,用来说明他为什么enjoy别人叫他爸爸,这让我尴尬极了。我并不想说这哥们是病人,但他显然偏执到无法区分公共场合和私人场合、商业和情感了。他眼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试图用自己这么私人的情感为自己辩护,而投资人表示这并不是为这件事辩护的理由时,他发飙了。

    这个视频里最让我不舒服的点是,这个创业者固执地放到公共场合的那些私人情感,是浓烈而真实的,带着血淋淋的刺痛。所以他会固执地把所有不理解这种情感的人当敌人。我相信,在他女儿喊他「叔叔」的时候,他是有过深深的身份困惑的。他想通过讲这个故事,让人看见他已经从这种困惑着解脱出来了,可是他这么用力,总让人觉得他还有伤在身。

    问题是,这个节目,不应该用来讨论私人的情感伤口。商业和私人情感应该是有边界的,就像一个培训老师和孩子之间应该有边界一样。别人遵循的是商业逻辑,你押上了私人情感,却因为别人不尊重它而愤怒。

    对孩子们来说,感情就是感情,当她们喊他「爸爸」时,这种感情里带着崇拜和讨好。孩子们不会知道,在大人的世界里,感情是很复杂的。有时候它会变成一门生意,有时候它会变成一个秀。如果这个创业项目,带着解决个人的情感问题的私心,而创业者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会替这些孩子担心。因为我觉得这里面并没有爱。在心理咨询里,我们每天牢记在心的是,心理咨询师不要被自恋的感觉迷惑,我们需要尽量克制自己的存在,为了让来访者发展出他的自主性。这种克制里是另一种爱,因为我们考虑的是来访者的需要和利益,而不是自己感觉是否良好。在这样一个培训里,因为如果大人都意识不到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在哪里,孩子们会更迷惑于亲密的界线。这时候,大人的问题,就成了孩子的问题。

  2. 肥肥猫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人是个典型的神棍型选手啊,有点像以前疯狂英语的李阳,这种创始人搞出来的企业一般都有一点邪教气质,喜欢崇尚“自信主义”,有点脑子的求职者见了一般都绕着走。

    “喊爸爸”倒不觉得是个什么问题,搞噱头这套东西也就骗骗脑子不好的人,那几个商业人精是不会吃这套的。闹这一出最开心的应该是节目制作方,好了,一晚上终于等来一个奇葩,赶快把这段剪辑好播出。观众爱看,节目制作方收益,至于这位选手,好名声坏名声都是名声了,皆大欢喜。

    他在问题在于,面对潜在投资者、这些潜在的金主时,态度傲慢无礼。要是这个节目如果不是作秀的话,我觉得这个创业者缺少在商场混的基本情商和人情规矩。

    最后周鸿祎说的再明显不过了:这是买方市场,我们爱投谁投谁,说好听点叫合伙人,我们挑选合伙人觉得你不合适,说不好听点,觉得你不行,不听话,情商低,那就换人。这种真小人的话比情怀鸡汤中听。

    创业者往往有个误区,以为有个点子这个市场就是自己的。其实在中国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独一份,真的赚钱,台下那群投资者分分钟可以自己组团杀进去。资金充裕,洋枪大炮,不怕打不过你小米加步枪。

    这一代的创业者,早先年爱学加州范儿,硅谷风 ——首先穿的要casual,穿西装打领带你就old了。其次谈吐要随意,不能一本正经,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年轻力量新思维。

    后来这个风气从乔布斯时代开始跑偏,演变成了being aggressively confident—— 崇尚面对投资者和顾客时要极度硬气,要发自内心的觉得顾客都是傻逼,我不把东西放到他们面前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觉得投资者也是傻逼,一群活在当下的人,没有一丁点宏大的想象力。

    再加上媒体喜欢关注和放大一些成功人士身上的臭毛病,导致很多脑子不清楚的人,把成功人士身上的臭毛病,当成他们成功的原因,于是一股脑地把这些臭毛病也学了去。。

    我记得几年前看过有个程序员把自己和上司的聊天记录贴网上,那上司特爱学乔布斯到处骂人臭狗屎,觉得这是真性情。结果底下人被骂臭狗屎之后瞬间暴走,不干了,上司当场傻眼。

    那些pua也是这个调调,爱给人灌自信主义那套鸡汤。很多人喝的有点多,相信那些不着调的心态决定论。追女人失败的时候,明明是别人没看上你,非要呵呵一笑说“错过我她将来一定会后悔的”,这种话当心理调剂安慰安慰自己还行,非要说出来给大家听那就太囧了。

    就像这个视频里的创业者,明明是来求着别人给钱的事情,非要搞成“是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简直闪光灯上身,以为自己是世界中心。这都哪儿跟哪儿啊,跟说梦话似的。

    这么多年,也就出了一个乔布斯而已。要我看,太多创业者只学会了媒体曝出业内大牛牛逼闪闪那几下子。至于赚钱的本质,大概连毛都没摸到。

  3. 海公子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觉得投资人投钱有一个最底层的红线,就是不能被别人当傻子看。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你投的这个人,

    1.做人没有核心逻辑的问题。

    2.做事没有核心逻辑的问题。

    不然就会为天下笑,你的招牌也砸了。

    开始那哥们说了他的商业模式,周鸿祎等很感兴趣。

    之后他说别的客户孩子管他叫爸爸。

    投资者一惊,因为爸爸是个非常私人神圣的词汇,大多数家长一定会对这个行为产生质疑。

    这个时候这个哥们开始用私人的解释来阐述自己的初心。

    通过这个项目,让自己和妻子与前夫所生的女儿产生和解。

    如果这个故事是发生在项目中,他本身只是项目的参与者的话,此人的故事是很温馨和动人的,但是他把这份情感,用在了自己做这件项目上,那就是跨过了人和人之间的情感边界。

    我们生活里面可能看到一个现象,就是往往个人情感幸福的人,对于集体活动不是太热衷,或是有特定的边界。但是一个个人情感有很大波折的人,往往把集体活动当成了一个很神圣的事情,会在其中衍生出类家庭的感觉。

    越是白领化的群体,越抗拒没有边界的集体生活。这就和该项目的市场定位受众不符——一般关心童子军训练的,都是高自我的精英家长。普通家长可能会选择更加直接的培训班、兴趣班等课程。

    所以你可以看到,传销,宗教团体,家庭排位等活动中,类家庭是一个被鼓励,被引导的策略。而一些把高净值人群集在一起的活动,就侧重于高端的体验,人物关系是老师和学生,同学和同学,这种更为安全的距离。你直接搞一个WE ARE 伐木累,这帮人直接就撤了。

    所以投资人针对性的问题,并不是空穴来风,恰恰是非常恰当的着力点。

    最后你看把徐老师急的,因为那位大哥在新东方八年,会影响新东方形象的,所以他极力要圆场。

  4. Mingo鸣哥
    理由
    举报 取消

    看成了“如何评价创业者管客户叫爸爸”,作为创业者,我还反思了一下这种精神。

    毕竟用户就是衣食父母。

    后来发现特喵的看错了。

  5. 李弦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尼玛,低配廖凡?

  6. 古织
    理由
    举报 取消

    你以为你是暴雪么?

  7. 黑色光驱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些大佬们生气可能是觉得,这行业吸引了这么多神经病,恐怕真是很泡沫了。

  8. 王永刚Larry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有两方面的看法:

    1、老周、熊晓鸽等投资人更多是从大众客户的角度来思考的,一位爸爸肯定是需要儿女把自己当成唯一的“爸爸”,可以把小孩子交给你服务但再叫你“爸爸”那就不能允许了,这对长期的父子关系是有错位性影响的。而这位创业者竟然还一直认为自己做得很对,很难想象未来他如何更好地让更多“爸爸们”满意……

    2、创业者找投资时有个性有腔调本身是加分的,但是从他当时的表现中我更多地看到了傲慢、不尊重。假如他换个说法“我今天来是想跟大家展现下我的梦想和事业,如果在做的投资人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一起合作来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也是挺好的。无论是找投资人、合伙人还是合作伙伴,基本的真诚、平等心是首要的,然后才是“霸气侧漏”……希望他未来的各方面越来越好吧。

  9. 光明左使张寻欢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觉得这货应该是在现实中看了某些三流成功励志学书,自己把自己给洗脑了吧。

    打从他一上场描述他的项目我就觉得不靠谱:什么地中海上看鸭子,某某峰上办篝火。

    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怎么样,问到具体内容露馅了吧:只有一家店,辐射16个小区,两年九个月,培训的一万名儿童,去年总收入300万,利润40%,去年5000个儿童,也就是说一个孩子600块,我不知道600块够不够去地中海和博朗峰的路费的,但是我非常质疑他40%的利润,也就是说有180万的成本,根据上学经验,50个孩子一个班吧,配一名老师,那就是要100名,年薪5万不高吧,这是多少钱?

    好,学生分批的,老师能耐比高三班主任还厉害,一个老师培训200名学生,并且觉得这份事业跟光荣,哭着喊着只要一年只要5万,多一分自杀,5000除以200,还要25名老师,一年的话,1250000元……25名老师的办公地点,不能太小吧,儿童活动场地都一年培训5000名了,也不能太小吧,总共算800㎡好了,每㎡每天2元算,一年,57万6,呃,超了,这还没有地中海的鸭子,博朗峰的篝火,也许房屋,水电,不要钱?

    如若不然,对不起,我数学不好,真的算不出来你的40%的利润怎么来的,实在对不起。

    当然也有可能人家就是找了一块一年55万包水电网,办公,宣传,人员福利,外出看鸭子,并且还能承受25名全职员工以及一年5000儿童的童军训练场地。我也不能太绝对了。

    再换另一个视角:5000人除以360天约等于的14人,每天14人,完全不需要雇人,他自己搞定。

    但是,投资人千万别投啊,这尼玛一人一年花了180万,这往家搬钱吧?

  10. 安雅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老实说这个节目我看完了还是蛮佩服他的。能为着坚持这么奇怪的噱头被几位顶级投资人一齐拒绝,心理素质还真不一般强。

    但是我还是觉得他入错行了。他去搞什么儿童户外教育创业嘛,这小市场实在是太屈才了,以他的能力完全应该去投身邪……啊不宗教行业当教主才能完美发挥他的特长。进了这个行业,刚愎自用就成了百折不挠,咄咄逼人居高临下就成了拯救迷途羔羊,拒绝交流则成了神的代理人应有的与世俗的决裂,再加上长得还挺帅,吐字发音很有那么一股子魅惑味儿,这几位顶级投资人是忽悠不了,忽悠普通老百姓还不跟玩儿似的。也难怪几个小孩子管他叫爸爸,搞起宗教来信不信老头子都有管他叫爸爸的?

    为啥焦点最后会聚在叫爸爸这件事上呢,我琢磨着,这个事情在普通人看来当然是不可能的,是绝对不能接受、不能妥协的原则性问题,用来做创业的噱头呢投资人刚听到都不干,但是放到创立宗教上来说就很好解释了,哪个宗教创始人没几箩筐神迹,做出了普通人绝对做不到的事情?正是因为它难、荒谬、不可能,他做到了才更有自发传播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冒这个险是赌了一把大的。其实近十几年来几位最为知名的企业家创始人,谁没有点这样的邪教教主派头?哪个不是特立独行说一不二、语录段子邪门经历满天飞,提起来马上有人叭叭叭开始甩链接?但是……但是最终他们都成功了啊!成功了才叫教主,失败的话,就是笑话了。

    比如某手机233333333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