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Lanny 初入职场

品牌营销、市场推广,生活美学搬运工

回复 ( 10 )

  1. 李嘉恒
    理由
    举报 取消

    李嘉诚在英国共投资520亿美元。折约379亿英镑。这是其受损失的部分。而其2876亿港元债务中25%都是英镑结算。等于719亿港元。约等于71.9亿英镑。风险敞口307.1亿英镑左右。所以说什么李超人对冲好了的,自己看看这么大的风险敞口,今天,长和,长江基建,电能实业总共蒸发约39亿英镑。420亿港元。如若英镑真的跌至欧元同一水平,其直接损失约为70亿英镑。但英国作为未来李嘉诚系的重要收入来源。不是资产的损失可以衡量的。但也许是个买点呢。之前已经有5%的回撤了。

    英国经济可能也将衰退,英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是欧盟。你脱离了以后。。。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也是延续了以往的风格,基建什么的。大都不是逆周期的。所以英镑跌还在其次。最主要的还在于,投资了一个可能衰退的市

    就说这么多了,不管我的判断高明也好,低水平也罢,我自己还打算操作一下李嘉诚系的股票。容我敝帚自珍。不过能准确判断这些的人,别说财富自由了,赚钱跟玩一样。是不会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就算索罗斯之流来回答了,他说的话是真的假的?反正不管真的假的,都能把你带到沟里。

  2. 徐邦栋
    理由
    举报 取消

    说不定是利好!又一次抄底成功!当你们在讨论的时候人家早已经去做了,难道他不成功你成功?

  3. 白影
    理由
    举报 取消

    不会啊人家是土豪精英出国的都是高瞻远瞩中国是最大输家早晚药丸

  4. 蔡历
    理由
    举报 取消

    2天蒸发612亿只是李嘉诚霉运的开始

    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的消息公布之后,香港首富李嘉诚成了最“受伤”的华人。在英国公投结果宣布以来,其旗下上市公司股价接连受挫。4家旗舰上市公司的市值在两个交易日累计蒸发71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12亿元),相当于港股上市公司碧桂园的总市值。而从长远角度看,李嘉诚也将面对英镑贬值带来的资产贬值。

    各位还记得否,近几年李嘉诚大规模撤资大陆的行为在去年引发激烈的讨论和争议。我本人的本行是给企业做战略研究的,尽管我已经转型,不在做这个行当了,但是李氏的战略幼稚还是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所以就写了篇小文《李嘉诚大张旗鼓撤资大陆并不明智》(2015年9月)。照录如下:

    近两年,李嘉诚大规模撤资大陆一直为舆论所关注,尤其是为房地产界所关注。李嘉诚的举动也被视作中国经济,尤其是房地产将会出现大规模调整的先兆。同时,李嘉诚的战略举措也被认为是“未雨绸缪”,是很有前瞻性,非常明智的。

    事实上,李嘉诚的如此大张旗鼓地从中国大陆撤资,存在两个重大疏漏。一个是小看了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实际影响力。另一个是太拘泥眼前的经济利益的得失,使得李氏家族失去了未来在大陆发展的政治根基。

    小看中国经济在全球中的实际影响,对李嘉诚而言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大规模地从中国撤资,而且大张旗鼓,就是缺乏足够的“雅量”和远见了。

    之所以说,李嘉诚小看中国经济的实际影响可以理解,在于,这样的看法在全球都很流行,很普遍。认为中国只是一个资本主义的追随者,一个后发国家,一个“新兴经济体”,是靠人多工资低的“人口优势”挣钱的。尽管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但都是“山寨货”,没啥技术含量,也对销售渠道没有控制力,无非赚个血汗钱。而且,印度啊,越南啊,这些更有人口优势的国家,会马上替代中国。

    关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实际地位,可参看我在去年10月的一篇文章《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被严重低估》(百度之)。我的总体判断是,从1992年起,从中国一开始决定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就已经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实际主导者。此后全球经济中所陆续发生的大事,都和中国有关。

    1990年后日本之所以深陷“失去十年”,是因为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替代了日本制造。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真正原因与日本相同,也是因为其制造业难以与中国竞争,导致国内经济空虚,本币高估。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美国之所以出现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经济”现象,原因依然在中国:中国借钱给美国消费,所以美国高增长;中国出口低价商品给美国,所以美国低通胀。

    2008年美国之所以出现次债危机,原因还在中国。美国之所以出现大量无力偿还房贷的穷人,原因是中国吸引美国企业将大量制造业务转移到中国,导致美国产业空心化,潜在就业机会减少,最终导致普通百姓的收入难以增长,甚至连年降低。当时美国之所以信用如此宽松,甚至银行以零首付的方式贷款给穷人买房,原因在于中国把大量外汇储备都借给美国了,买美债了。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中国人一方面抢了美国百姓的饭碗,让他们变穷,另一方面又大量借钱给变穷的美国人,让他们买房。

    中国经济基础在制造业,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又在哪里?在精密复杂的分工体系。分工自古就有,但中国制造业如此复杂精密的分工体系为历史空前。中国制造业的单位主体不是企业,而是由复杂精密分工体系所形成的产业集群,是一个区域。如果你盯着企业看,你是看不出中国制造业的门道的。

    这使得中国制造形成三大优势。成本低、规模大、决策分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决策分散。这使得中国制造业能够紧扣市场需求、反映迅速,大大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及时性,同时大大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中国制造业复杂、精细的分工特征也体现在零售上,零售制造互为齿唇。中国零售最典型的模式就是“小商品城”:一个很大的场地,被分割成密密麻麻的微小摊位,每一个摊位就是独立决策主体。这个模式和欧美的“沃尔玛”模式截然相反。沃尔玛是集中决策,而小商品城是分散决策。马云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小商品城”的零售模式搬到网上,当然,房地产泡沫也帮了不少忙。

    总体来说,中国制造业模式和零售业模式,可以用“人民经济”一词来概括。参与者是密密麻麻的普通的人民,所服务的对象也是密密麻麻的普通的人民,而且是全球的人民。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是最接地气的,拥有最扎实的民众基础。这是中国经济最大而优势,是其他任何经济体都不具备的。而且,在未来这个优势将会愈发明显,中国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也会更大。

    那么,中国经济中这种特殊的分工模式又来源于哪里?答案是中国人的人格特质,精神特质。有史以来,中国人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而中国之外的任何文明,包括欧美的所谓现代文明,象中国一样程度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从未出现。这种人格和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并通过文化进行传承,这个文化就是儒家文化。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模式是拥有雄厚而博大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基础。

    所以,李嘉诚看不到中国经济优势核心所在,对中国经济失去信心,有谅可原,因为这的确太复杂、太深奥了,是不?

    但是,作为一个与中国政府打了那么多年交道,而且受到如此礼遇的举足轻重的人。一看到中国经济有风吹草动,撒腿就跑,而且大张旗鼓地跑,从哪方面都说不过去,缺乏基本的厚重和稳重,也导致自己经营多年的政治信誉轰然倒塌。从长远看,这得不偿失。(微信:新心性主义)

    后记:

    还想说两点。一是,如果你想在未来的全球经济舞台上混,不理解中国是不行的。而现在的主流的精英们恰恰没有能做到这一点的,李嘉诚只是一个代表和典型。实际上,不仅外国人和“香蕉人”不懂中国,即便国内的主流官员和学者也不懂中国。二是,据我的经验和观察,买卖人,包括所谓的“企业家”,都是缺乏大智慧和战略思维的人。在历史中,从未有任何买卖人、“企业家”真正被人尊重和铭记。

  5. 马克思先生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不同意上面有神话李嘉诚的观点,李说到底是个商人,投资有成功就有失败。当初从中国大陆退出其实是出于对中国经济以及政治环境的考量,当时官媒一片嘲讽,但事实证明李的判断精准无误,这一点不得不佩服。我在这里指出一个事件,也就是占领中环,当时李随香港富豪团进京面圣,从结果上来看高层的态度应该是更坚定了李撤出中国市场的决心。

    李投资英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英国属于成熟的市场而且近几年经济低迷,资产价格较低,应当视为一次抄底行为。英国退欧我倒是觉得是个黑天鹅事件,反映了精英阶层和平民之间的矛盾,这点和川普在美国的流行是一个道理。我今天看了一个评论,说退欧本来是卡梅伦的一张政治牌,结果没想到没打好失控了,因为没有研究过我不知道真假。英国退欧以后,对英国的影响是深刻的,英国走下坡路是难以避免的事件。我觉得李嘉诚在这一点上没有做好判断,他应该是站在精英阶层的角度考虑了整个问题笃定英国不会退欧,短时间内站在高位上吹冷风是吹定了。

    另外说一句,我今天注意到了海峡两岸的媒体对待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台湾说英国退欧不会是世界末日,而陆媒说英国退欧是民粹主义的胜利,很有意思。

    更新:

    昨天我看了一些关于李嘉诚的评论,他应该提前做好了对冲,集团资产目前以美元为主,另外像李投资的是基础行业,从未来的前景看还是可以的,但是公司股票昨天确实大跌了,我还是维持我原来的观点,短时间内确实是站岗了,将来就要看李或李的接班人怎么布局了。

  6. Bin F
    理由
    举报 取消

    如果李在英国的投资是贷的英镑呢。。。要讨论这个得看李的英镑贷款吧?万一老人家当时是在做空英镑呢

  7.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看评论都是挺李嘉诚的,说你比李还聪明么?但是站在龙卷风眼的人一定比事后看视频的人更了解龙卷风么?即使他是个巨人!

    你比太祖还聪明么,现在还不是那么吐槽太祖的

    李投资的水务,电信,码头这一类,收益还是有保证的。

    码头港口这一块是利空,因为目标不单单是英,更是欧洲5亿,运到英国转一下去欧洲的模式业务肯定下降,而且英镑资产贬值是肯定的,

    股市看的是想象力,脱欧成功,想象力大减,市值跌是肯定的了。

    —-

    还有说逃离大陆是正确得,你比淡马锡之流还聪明么?人家敢那么多钱接手,起码证明这个交易各取所需而已,下家到目前为止,没亏呢。

  8. 李雄
    理由
    举报 取消

    总结一下我的观点,英国退欧这样的黑天鹅,短期肯定会对李嘉诚英国前期的投资和未来的布局有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资产去RMB和港币化,以及投资英国成熟市场和布局基建确实是一步好棋。且从中长期来看,英国退欧对于英国的稳定发展未必不利。

    1、经济层面-资产去RMB和港币化

    这关系到中国及香港长期的经济发展格局。目前从汇率层面来看,李嘉诚变卖大陆及香港地产时,RMB兑美元汇率大约在6.1左右,目前已经到6.6以上了,名义已经8%以上的贬值。证明当时李嘉诚对于未来中国经济走弱的判断是基本正确的。目前中国的经济问题大家可以看到的有:GDP增速放缓、以楼市为代表的资产泡沫迅速膨胀、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银行及影子银行的信贷急速扩张、PMI值持续走低、制造成本高企导致企业外迁、TPP/TTIP、经济去全球化等。最要命的是,目前几乎找不到任何支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此经济走弱将是一个长期的无底过程;

    2、政治层面-改革停滞甚至倒退

    李嘉诚之所以判断老道,除了经验丰富外,很多第一手的政治信息获取,一定比一般人丰富和准确。从目前来看,这两年所提的许多改革已经停滞,以前反复提的让市场起决定作用,已经逐步变为强调国企在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而国内的经济形势,叠加香港和台湾以及国际的当前局势,给国内政治稳定蒙上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最近的很多新规,也让人明显感受到稳定压倒一切的政策收紧。

    3、投资英国-香港的基因和历史验证的市场

    香港过去一直是英国殖民地,但其实这几年香港的社会反而有一股怀念英治时代的浓烈氛围。可以说英国对香港和香港对英国,除了有长期以来的治理关系外,还有不少法律规章甚至人情所在,彼此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英国也自君主立宪以来,社会和经济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可以说是继美国之外,最为成熟和稳定的市场之一。选择投资英国,在此次黑天鹅之外,对于李嘉诚绝对是最优选之一。当然,投资美国现在看来可能是更优选,但是回溯2013年的人文、政治、制度和各种关系的考量下,英国一定是首选(个人觉得投英有很大的政治考量,投资美国可能会被视为强烈的卖国举动,而英国要中性很多)。

    4、黑天鹅后的投资回报

    尽管英国脱欧之后,英镑大跌,英国资产贬值严重,但从中长期来看,脱离了欧洲难民风潮、脱离了欧猪五国、脱离了欧盟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的僵化制度,英国有了更稳定的独立发展空间和社会稳定性。在美、欧、中之间,有更大的利益争取空间。个人从长期依然看好英国后续的经济发展(话说英国股市大跌几天之后就反弹至高点)。

    最后,智者百虑,必有一失。聪明的投资者,不会一开始就all-in的,看准趋势之后反而期望资产大跌,因为这给长期投资提供了加码抄底的良机。大家可以多观察李嘉诚的后续动作,如果老狐狸没后悔,那一定会在英国加速布局的。当然,李嘉诚不是神,但我们好像也没有资格,以当前短视的眼光,轻易评判一个有着60年,在几次重大场合下做出后人叹服、被历史多次证明“伟光正”的人。李嘉诚是商人,但考量决不局限商业。

  9. wuweilxl
    理由
    举报 取消

    REX:怎么看待日元暴涨呢?感觉这个孤立主义玩到最后肯定也是不带很多国家玩的,这也是否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出路呢?不过伦敦作为人民币的跳板,感觉中国这波亏了。

    wuweilxl:能源价格是美国玩的大周期,日元汇率是美国玩的小周期,最后都会被美国玩残。关于英镑,要把时间放到一个时间段内去看,建议以微涨为信号,买入英镑。

    伦敦的金融城比美国华尔街早465年。

    英国是世界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英镑曾是国际结算业务中的计价结算使用最广泛的货币。二战以后,英国经济地位下滑严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英国的金融业还是非常发达,英镑在外汇交易结算中还占有非常高的地位。英镑是世界上第一个金本位制货币,是世界上第一个世界货币,迄今为止,英镑是继美元、欧元之后的世界第三选择货币,当然还有人民币和日元。

    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认可黄金作为货币的基础。1821年英国正式启动金本位。1818年荷兰实行金本位。1871年德国、日本实行金本位。1873年以法国为首的拉丁货币同盟实行金本位。1875年北欧的丹麦等国实行金本位。1881年阿根廷实行金本位。1893年俄国实行金本位。1900年美国实行金本位。金本位造就了地球村100年的经济繁荣。而反观美国的货币统治,你会发现美国人没有逻辑和自成体系的货币经济学,身上带着与生俱来的流氓和痞子性格。

    英镑之所以旁落为第三货币,并不是美元多么坚挺,也不是欧元区多么强大,而是因为英国自己作死。克莱门特的故事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再累述。即使英国拱手交出世界霸权和地球村的铸币权,美国还是派走狗或鹰犬索罗斯做空了英磅,美国的展现的战略意图很清楚,世界霸主是美国不是英国,所以不要对英国抱有太多的幻想,尤其是英国在中东的死忠粉。

    从目前的形式是,美元超发以后,开始收风筝线(通缩/加息),但我把通缩作为量宽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还有欧元,美国曾经释放过几个经济核弹,试图摧垮欧洲和德国经济,但欧洲自由、竞争、拥有活力的经济并不是美国想的那样脆弱不堪。美国在历次能源战争中,通过能源价格把欧洲玩的产业经济和金融业玩的是欲哭无泪,奈何欧洲还是人类社会向往的现代文明中心和精神家园。欧洲人内在的凝聚力,仍然表现出一股积极向上的势能,推动欧洲勇往直前。但、但、但欧盟的形成,破坏了这一切,从表面上看,书同文,车同轨的欧洲经济更有效率,但实际上欧洲存在最大的意义就是分裂。因为分裂,欧洲经济才有活力,统一后的欧洲将形成吃大锅饭的局面。还有日元,在八十年代日本一度要取代美国的经济霸权,甚至传言日本将是下一个世界霸权。而日本在广场协议以后,萧条的房地产行业,制造业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大量有野心的企业被破产,曾经的日本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安倍经济学试图突围货币困境,但他不懂,自二战后日本就是美国高级殖民地的这一基本事实,而美国也绝不容许日本重新东山再起,威胁美国的经济霸权。关于人民币(略)

    世界主要经济体系和货币都存在重大危机的时候,参考英国拥有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英磅立即从一个次要货币立刻就变成了避险相对最好的工具。我们把今天的情况代入地缘政治来看,英镑目前的态势在短期(两年)内是排在美元、人民币之前的第一货币。从中期(五年)看,英镑是排在美元之后,人民币之前的第二顺序货币。从长期(十年)看,英镑是排在美元、人民币之后的第三货币。之所以这样说,详见我在美元信用里面讲到,货币发行的基础是信用,但维持信用的基础不是黄金,而是暴力。

    为什么不长期看好英镑的释疑:伴随着大量货币涌入英国避险,英国和英镑可以短时间内强势崛起,理论上可以作为一次契机长期崛起。但我认为英国不可能很好的利用这一次契机,因为英国驾驭历史的那个阶段已经过去了,而且英国也没有丘吉尔那样的政治强人。根据墨菲定律担心的坏事都会发生,两年以后英国在短时间繁荣以后,将开始经济衰退。

  10. 用户头像
    理由
    举报 取消

    李嘉诚投资的都是关于衣 食住行的基础行业,就算经济衰退了难道就不用水电气啦,难道就不用买生活用品啦?为什么大型的保险公司都喜欢把基础建设行业当做避险港,这些行业受大环境的影响相对而言比较少。

    李超人不愧是李超人,在大方向的把握上十分到位。退欧真的是个黑天鹅事件,但只是全球经济动荡的一个缩影而已,中国大陆除了互联网行业生机勃勃其余的行业也不见得好做。

    这种不明亮的时候,大家比的不是谁赚得多,而是比谁赔钱少。所以,李嘉诚的思路十分正确。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