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里,人们购物的重心正在渐渐从购买「商品」转向购买「体验」吗?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本题已加入知乎圆桌 » 新消费时代,更多「消费」相关的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2017年4月27日 10 条回复 1406 次浏览 城市,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消费行为,经济学
回复 ( 10 )
从Google搜索量上来看,“消费者体验”每年都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
人们开始追求Feel、爽、美感。
对功能性的要求相对降低。
同时,企业也更乐意于创造体验,并让体验成为企业核心价值,增强用户粘性。
人们在做购买决策时,更在乎“用这个产品到底是什么感觉?”(in-the-moment experience)。
这也是为什么电商上面的用户评价(比如很流行的科技测评:The Verge, Zealer等)常常影响一个产品的长期销量。
同时产品体验师也开始形成一个新行业。
是的,人们买的实体商品越来越少,消费体验越来越多。这种转型可以看做消费升级的一部分。
先定义,商品消费指购买实体商品,如衣物,家具,文具等。体验型消费指不购买实物的消费体验,如到餐馆吃饭,参加健身培训,出国旅游,到娱乐会所做大保健等。
宏观层面对比『商品』和『体验』的消费数据不太好找。如果拿旅游消费作为体验型消费的代表的话,从2010到2014年,我国国内旅游总花费上涨了1.4倍。相比之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增长了不到0.8倍(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体验型消费增长速率高于商品型消费。
从商业公司近年的行为上看,从售卖「商品」到售卖「体验」的趋势就很明显。比如,万达的自营商圈一直在强调“去百货化”,即减少销售实体商品的商家,增多售卖体验的商家,如影院,卡啦OK,餐饮等。去年经济学人上一篇报道显示,万达广场的现有商铺中有40%是体验式消费店,未来会升至60%以上。这是万达对抗阿里巴巴这个商品帝国的核心武器之一,也是阿里巴巴疯狂投资旅游,音乐,体育等体验型消费产业的原因。有些行业这种趋势更明显。小米,乐视这类公司已经几乎彻底放弃通过实体商品盈利,转而依靠体验性的服务:球赛,电影,电子书等。欧美近年来风靡送体验型礼物。为朋友约一节攀岩课,或者送他坐一次热气球,确实比送酒送花这种传统礼品新颖许多。
至于说为什么人们购物的重心正在渐渐从购买「商品」转向购买「体验」,猜测两条原因:
参考资料
商业领域至今没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什么意思?就是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先后顺序、孰强孰弱一直没能被证实。
一、产品的维度
对卖方来说,产品这个概念是有两个纬度的,即产品的宽度和深度。我一直和投资者将一个理论:
文化程度相对高的区域、城市,对产品的深度是要求较多的,在文化程度相对低的区域、城市,对产品的宽度是要求较多的。深度代表产品的专业度,宽度代表产品的选择性。
具体例子可以看见的是,1、你在上海开一家西餐店,卖牛排就是牛排,不能卖意面、披萨,如产品线太富足,消费者认为你专业度不够,进来消费的人群和繁杂,因此『体验』不太好。2、如果你在四线城市开一家西餐店,你如果只卖牛排,你可能经营不了半年,因为这里的消费者大部分选择面少,而且以家庭消费为主,比如年轻人在爷爷奶奶消费,爷爷奶奶带小孩消费,而他们的消费大多数是被动的,什么意思,就是年轻人并不喜欢吃,但要带爷爷奶奶体坛;爷爷奶奶并不喜欢,但他带的孙子喜欢,因此,如果产品线不富足,他的客单和回头客是上不去的;
二、供需主导关系
『商品』向『体验』的转化,确实是目前商业在客观进行的。但大家都是人云亦云,并不知道这里面有何文章。这时候就是说到开头说的『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转个说法,「体验」这东西,到底是消费者需求,还是卖方供给引导。谁能给我一个答案。
全球市场确实有从卖方市场转买方市场的转换,但终究来说,仍然是卖方市场在主导。假设商品是A,体验是B(体验是商品、商品也是体验,他们是混合物,比例不一样而已)
1、假设市场需求是100,需要A产品的99,B产品是1;是谁发现了1,又是谁生产了第一B。
2、资本家是逐利的,没有人真的只生产1个B,就算是需求是1,产品线也是带成本的;
3、卖方生产了超过1的B,如何将B卖出去?
4、经过多年的市场推动,B的需求是80,A的需求只有20了;
5、复古风又会席卷而来;
你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告诉你,市场就是库存。网络上以前服饰流行颜色的段子说明了这个。
三、消费的进化
商品也是体验,体验也是商品,这是广义的,但我们一般狭义的认为,商品就是商品本身,体验是商品之外的附加价值。
我们都知道,社会是进步的。消费力是不断增长的。区域消费力和文化程度是正比的。这里可能会有人反驳我,反驳的内容自己脑补。但是我要说的是,我说的消费力不代表有钱,而是愿意消费。比如有钱人的农村人,他会到城里消费,他的消费力不会在他的农村体现,是会在他消费的地方体现。
「体验」的出现,是消费进化的表现。
比如,一个人他20岁,消费一份牛排,他可能只要豪客来牛排,等他到25岁,他可能是需要一个王品牛排,等他到了30岁,他不仅需要一份王品,它还需要停车方便的王品牛排。
雕爷牛腩,卖的是产品?还是体验?
海底捞,卖的是产品?还是体验?
对卖方来说,无论是什么,都是消费者买单,产品也是服务,服务也是产品。
而对买方来说,无论是什么,仍然跑不过消费力;一个赚月薪3K的人,是不能一个月好几次海底捞的,还是只能吃单纯的火锅。这时候,他的体验是『性价比』。
而月薪30K甚至300K的人,他消费了海底捞,是不能接受海底捞和『屌丝』排队的场景,这时候他的体验是『便利性』。
但无论何种需求,都离不开他消费时的『消费需求舒适度』。
其实很多人知道体验的出现,但他们还是玩不好。因为大部分人不知道体验是什么?
『体验』其实还是一种商品,它也分消费层次,也分业态,也分性价比。
四、接受度
为什么很多大品牌或者新业态都会在大城市出现,除了曝光度、还有接受度的问题。文化程度高的人,接受度也相对高,这里面有互联网传播因素。而小城市,消费者无论在消费力、接受度都存在问题。
五、竞争趋使导致体验升级
竞争不会导致市场细分,只会导致同质化。你说的体验?
最终只是烂俗而已。
最终方案,还是得解决消费者需求。而目前的消费者需求,刚刚好是脱离了纯商品,而不是迎来体验。
赞成这个观点,至于从购买“商品”变成“服务”可以从4个方面来理解:
1.我们现在购买的大多数“商品”在5年前,甚至更早已经出现了,比如护肤品,市面上稍微热一点的品牌基本都存在了超过5年,但是“上门美容”却是这几年才开始提供的服务,因此这个变化可以理解为,“我们最常购买的商品其实还是那些”,但是提供服务的人越来越多的,以前要买威猛先生,现在可以上门保洁,服务对商品的替代性变强了;
2.还是消费升级。说点儿俗气的就是大家手里的钱变多了,消费力提升了,开始想整点儿有的没的,女生做个上门美容,男生去livehouse泡个妞,大家一起打个玻尿酸之类的,大家意识到自己的需求越来越多了;
3.那些提供服务的人,或许是因为竞争,或许是因为专业化,或许是因为效率的整合,价格降到了民众可接受范围里,提供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比如以前去美容院的我都觉得是大妈,一是基于她们的需求二是她们的购买力,但是现在去美容院的姑娘越来越多了;
4.信息的通畅,主要还是广告,商户们变着法儿推广自己服务,以前封闭的服务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和接受。
不止是一线城市,这只是发展轨迹的先后而已,以上4点没有地域性,意味着这个变化会蔓延到更多地方。
看到这个问题下没有营销人回答我就放心了许多,因为从营销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是一个很简单又明确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六个因素回答:
从产品端看使用价值、体验价值、传播价值;
从市场端看人口、需求、购买力。
营销人茶余饭后已经不谈海底捞你学不会了,谈雕爷牛腩也不全算是时尚了,在知乎,想要营销干货的我们学习波旬,想要牛逼谈资的我们膜拜波旬……
所以我在此回答下做个触手,希望能帮助对营销有兴趣的同行顺藤摸瓜,找到这个问题在营销实战一线人口中的答案。
要搞明白的人自己找,这个只是相关的回答
【在新品牌创建过程当中,在对品牌进行定位时,包括哪些维度?】波旬:… (分享自知乎网)
房价那么贵,买了商品有地方放?当然是买服务爽完就算了。
商品传递使用价值,体验传递精神价值。
品牌本身就是一种体验。
价位不同的球鞋、咖啡、包包从商品层面来看,差异真没那么大,但他们能够带来的体验完全不同。
消费品牌,本身就是在消费体验。
「商品」没有「体验」吗?
手机电脑为什么用apple?
家居为什么用无印良品?
厨具为什么用双立人?
汽车为什么用ABB?
单车为什么用闪电崔克?
跑步为什么穿ascis ?
还有
Montblanc钢笔?
Omega手表?
Cartier珠宝?
Philips电器?
Bose音响?
Fox雨伞?
……..
咋都是华而不实的东西?-_-#
实物商品也有「体验」需求,
包括材料,艺术,设计,美学,人体力学,个性体现等。
不管服务「体验」还是实物「体验」肯定会拉动经济增长和转型。
当一个观念开始流行起来后,证明它已经过时了。
生就是朝着死亡的过程。。。只不过看谁活得更久。
消费体验的概念已经过时!
宣传问题。
如果可以天长地久,谁也不想暂时拥有。
。。。
女性可能和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衣服吗。
男人谁不想有自己的爱车。
电子产品,现在有什么是可以共享的,不是各自的嘛。
。。。
凑巧你碰见了一群暂时不能天长地久只能暂时拥有的白领,小清新,小确幸的宣传。
以及商家为了迎合这些人的宣传。
。。。
体验是为了试试这件商品是不是适合自己,以及自己愿意不愿意为了这件商品付出。
买保健品的动不动就免费体验,最后有几个人逃脱了那些虚高价格的保健品呢。
又有几个人做到了只是体验,而不是拥有那些保健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