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与奥地利之间国力军事上差距大吗?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是否是必然?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人人都知道奥地利民族成分复杂,是重要原因,但奥地利真的打败不了普鲁士吗(仅仅从军事和经济实力上看)? 2017年4月21日 5 条回复 1556 次浏览 世界历史,历史,奥地利,普鲁士,欧洲
回复 ( 5 )
奥地利可没有义务兵役制度。当然也没有总参谋部。而从奥意法战争的两场重要战役——马真塔和索尔费里诺的表现来看。或许奥军的将领和军官团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他们的士兵素质和战斗意志在当时的欧洲完全称得上一流。民族成分问题在当时的影响远没有想象中严重。
首先是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
普鲁士步兵由253个现役营、83个预备营和116个后备军营编成。预备营和后备军营被用于要塞守备和对德意志各小邦的战争,一部分的现役营用于确保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地区,因此与奥军正面对峙的部队有220个营,连同骑兵炮兵和后勤部队,总兵力约300000人,编为两个军团共计九个军。第一军团由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军编成,由腓特烈·卡尔亲王指挥。第二军团由第五、第六军编成,指挥官是太子腓特烈·威廉。毫无疑问这两个人都不擅长军事——前者在丹麦战争中没有任何突出表现,而后者并不以统兵见长。
普鲁士军统帅为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和他日后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宝贝孙子一样,他也是个色厉内荏,软弱无能的家伙,丘吉尔对威廉二世的评价同样适用于他。他的父亲当年亲自统帅军队参与对法战争,然后在两个战场同时被法国军队击败,并使普鲁士在三个星期后亡国。但是在老毛奇和他的高效率的总参谋部的辅佐下,这支军队有着相当强大的战斗力。尽管得益于中欧局势的承平日久,他们半个世纪以来几乎没有打过大仗。
奥地利军队共有七个军,由于编制的不同(奥地利的军队的军比普鲁士的更大一些),估计约有320000-35000
0人。奥军有微弱的兵力优势。当然,奥地利军队的优势在于他们有着数量更多的骑兵(和普鲁士军队的比例是3:2),两军的炮兵数量大致相同(每千人三门炮,符合那个时代的军队的平均水准)。奥军总指挥是贝内德克,他是一个平常的指挥官,也许不胜任或者说不愿担任目前的职位,但是确实是能找到的最合适的人选。与现在的刻板印象不同,当时的欧洲普遍认为奥地利的军队相比普鲁士更加训练有素——这也符合当时的经验,在1859年,他们和正处在鼎盛时期的法国陆军打了两场硬仗。那是继拿破仑帝国垮台后,法国军队最为强盛的时代。事实上,即便是在法国军备严重衰退的1870年,奥地利和法国的军队比起普鲁士的士兵来说仍然更加优秀,但是一次性的职业化常备军终究无法和义务兵役制的军队相提并论,就像一个普鲁士军官对他的法国同行所说的那样:“也许早上我们会失败,但是晚上我们的后备军就能战胜你们。”
战术编制:普鲁士军队的行进队形是除去俄军外最密集的一种,正面由两个连展开,每四列成一个纵队。而奥地利则仿效法军使用了散兵阵线,两到三列成一个纵队,彼此相隔20-30yards(1 yard约等于0.914.米)。 相比之下,奥地利的军队更不容易被炮火杀伤。
后勤水平:套用恩格斯的话说,奥地利军队的后勤机构“是行贿受贿和营私舞弊的巢穴”、“也许并不比俄国更好”。而普鲁士的后勤制度在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后无疑要好得多。
装备:
奥地利的洛伦兹步枪是旧式的米涅步枪(前膛装填,雷汞火帽击发,并非是楼上茶几熊答主所说的燧发枪,自然也不用倒火药)。而普鲁士则装备了先进的德莱赛后装枪。德莱赛步枪存在结构上的致命缺陷,其气密性并不好,火药燃气会从枪机处泄露,因此其有效射程(400米)不及洛伦兹步枪(1000米)的一半,火药燃气泄露的问题在同年法军列装的夏塞波步枪上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它使用了橡胶密封系统),但是最终在铜壳弹取代纸包弹药从而彻底解决了气密性问题之前,很多国家仍因此不愿换装后装步枪。
当然,德莱赛步枪的射速是洛伦兹步枪的两倍还多,熟练地射手一分钟可以射击8-10次,在发生在Nachod的战斗中,六个半营的普鲁士军仅凭借步枪火力就有效阻止了奥地利军21个营长达两小时的进攻,而自己损失甚微。奥地利的士兵总是抱怨自己大部分时间处在无武装的状态,而普鲁士人却总是准备着开火。在一年后,朱塞佩·加里波第带领的军队开始了收复罗马的斗争,结果在门塔纳战役中折戟沉沙,被法国的夏塞波后装枪打到血崩。伤亡过千,而法军仅阵亡38人。加里波第一生南征北战,数次震惊全欧,鲜有败绩。却仍然抵不过法军强大的火力和极高的杀伤效率。后装步枪的强大威力可见一斑。
普鲁士的火炮在射程、弹道和准确性方面和奥地利是几乎相等的,但是普鲁士的后装火炮射击频率大约是奥地利前装火炮的两倍。这样的火力优势无疑是压倒性的。
待续
1866年时,各国舆论普遍认为普鲁士与奥地利之间的战争将会是一场长期的消耗战,最终资源更加丰富的奥地利将取得最后胜利。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普鲁士的一场酣畅淋漓的速胜,这一方面是由于普鲁士军队组织的先进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运气对于普鲁士的胜利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奥地利作为一个中世纪继承国家的活化石,在19世纪的民族主义大潮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然而在1866年,民族问题似乎还没有激化到使帝国因此输掉一场战争的程度。事实上,奥地利民族主义与分裂主义的大潮,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灾难性的1866年战争的结果。1867年,皇帝被迫变匈牙利人为帝国的合伙人,而这一让步却远远不足以使意图独立的匈牙利人领情。他们在匈牙利政府的统治范围内狂热地推行匈牙利化政策,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也为帝国的分崩离析埋下伏笔。一战中奥匈的民族矛盾是其崩溃的重要原因,但在1866年还没有严重到这样的程度。
1866年时,普鲁士的军队优势在于总参谋部,先进的铁路网和动员机制。然而在军队素质上,双方也并没有明显差距。1859年在萨尔费里诺,奥地利陆军几乎冲垮了法国近卫军的战线,若非弗朗茨·约瑟夫皇帝白痴的干预,奥地利完全可以赢得意大利战争的胜利。当时的法国陆军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先进的武备,而奥地利陆军亦可与之一战。普鲁士军队也许更强,但并没有强大到决定战争胜败的地步。而普鲁士的铁路网和动员机制也并没有如普法战争时一样创造出悬殊的兵力比,柯尼格拉茨会战时双方军队都大致二十余万,基本可以说势均力敌。而这场战役的结局也具有巨大的偶然性,奥地利陆军一度占据上风。如果腓特烈太子的军队来的更晚一些,或者奥地利军队在王太子的军团到来之前打垮毛奇,战役结局将完全不同。
我认为,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取胜并非没有可能,而且胜率还并不算低,但是我对于奥地利是否能够统一德国持怀疑态度。奥地利所要建立的德意志帝国,不是俾斯麦计划中不包括奥地利的“小德意志”,而是包括了普鲁士在内的“大德意志帝国”。普鲁士可以通过一场战役的胜利迫使奥地利退出德国,奥地利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却必须彻底打垮普鲁士。普鲁士和其他列强可以接受奥地利夺回西里西亚,法国也乐见奥地利巩固其在德意志邦联内的地位。然而奥地利若是彻底摧毁列强之一的普鲁士,将对欧洲的势力平衡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奥地利将成为中欧的仲裁者。对于英国和法国而言,这种结果是无法接受的。而意大利恐怕将要寝食难安了。奥地利也许可以期待俄国的中立,毕竟一个把重心放在德意志的奥地利对于意图成为巴尔干仲裁者的俄国而言是有利的,但也仅仅是中立而已。一个普鲁士的小德意志对于欧陆的平衡甚至可以起到正面影响,而大德意志帝国则绝对无法为西欧列强所接受。
即便英国和俄国不予干涉,也难以想象奥地利对于西部诸邦能有足够强大的控制力,使他们能够接受一个统一的帝国。1815年维也纳和会中,奥地利用南尼德兰交换了加利西亚和北意大利,帝国重心全面东移,导致了1866年时的奥地利帝国实际上是一个中东欧国家。拿破仑三世当时的计划是如果双方陷入持久战,则居中调停渔翁得利;若奥地利获胜,法国则可以顺势把莱茵河区域变为自己的缓冲。鉴于奥地利对于莱茵区域的影响力,这一目标完全可以办到。最终很可能的结果是奥地利重新夺回西里西亚,同时吞并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施泰因,也许可以拿下一部分普鲁士领土以使南北联通,同时巩固自己在德意志邦联中的地位,但是也就仅此而已了。普鲁士会被削弱,但不会被彻底摧毁;法国得到莱茵河的缓冲区;由于奥地利的重心放在德意志,俄国与奥地利在巴尔干的竞争会减弱;意大利可能被迫承认奥地利对威尼斯的主权。这样的欧洲形势从某种程度上会更加稳定:巴尔干和阿尔萨斯–洛林两个火药桶将不再存在或是紧张度减小。而对奥地利帝国而言,其广阔的腹地是天然的资本输出地和市场,加之奥地利资本主义发展较为落后,其对于海外殖民的欲望并不会十分强烈。同时因为她的国家重点在于德意志地区,也使得奥地利对外殖民的能力不强。如果这样发展,灾难性的英德殖民竞赛与海军竞赛也许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一个更加稳定的欧洲,也许可以维持更长时间的和平。即使世界大战无法避免,最终的阵营划分和结局也会完全不同。
感觉不行→_→
可能是维多利亚2玩多了。
奥受那时候已经开始衰落了
一个毛奇顶x个师。
你看看同时代的法军,1870-1871的普法战争法国大boss都被抓了。虽然是因为普奥战争赢了,普鲁士有更加强的力量。
其实真正的问题并不是民族问题,而是军事科技的问题。
因为普奥战争正好发生在军事装备换代的时代:
军队由燧发枪换成了后膛枪
原本的燧发枪的装填极为麻烦:
1,要开纸质的弹壳
2,将纸壳中的一部分火药倒入到药池,作为点燃的因子
3,将枪立起来,从枪口倒入剩下的火药
4,将铅弹从前面的枪口塞进枪内,枪膛很深,要用一根很长的通条将弹头捅进去
5,取出通条
6,开枪
你看,是不是特别的麻烦?
而且燧发枪有几个巨大的弱点
1,装填子弹非常麻烦,耗时很长,发射频率很低
2,装填子弹要从枪口装填,而且要立起来,这就导致了军人需要站着装子弹
3,没有弹壳,要将子弹与火药分别装填
然而此时,德国最著名的枪械专家,在1840年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支击针发火的后膛枪,后经改进,变成名震天下的m1841型德莱赛枪。
所谓后膛,就是说子弹是从枪的后面装填的,这就意味着普鲁士军队可以趴着装填子弹。
同时,后膛枪的子弹不需要拆开纸弹壳,分别装填弹头与火药,而是直接将整个子弹塞入枪中。
但是后膛枪刚问世的时候,欧洲诸国的军方都抱着傲慢的心态,对这种新式武器嗤之以鼻。只有普鲁士的军队看到了它的价值,并让全军装备了新式装备。
于是,当奥地利的士兵手忙脚乱的装填着弹药,站在战场上成为一个个的活靶子的时候,普鲁士的士兵潜伏在地上,快速装填射出致命的子弹。
结果不言而喻,接着上一个祭品丹麦,奥地利在7周后惨败,将德意志的主导权让给了普鲁士。
一切都是科技的原因:
若要奥地利赢,那至少要满足
1,奥地利也能发明后膛枪
2,奥地利能够的军方要足够革新,迅速装备上新式武器
而且这样还只能是55开
显然不可能
此战之后,欧洲的军人都震惊于后膛枪的问世,无论有多大的偏见,都乖乖的装备了后膛枪。而且后膛枪的装填速度的快捷让步兵的战斗力迅速提升,骑兵决定一切的战术正式成为了历史
这就是科技的威力
总参谋部制度和动员体制是关键。不过哈布斯堡家的长处不是打仗是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