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铅笔道”这家创业报道“媒体”?

理由
举报 取消

“媒体”之所以加引号 因为在中国目前的法律环境下 铅笔道的记者并非持证上岗本来只炸出了个别人来喷加粗这句的 但谁料事情发展的……贼逗……为什么要提有证无证 无他 无聊呗 也是犯贱 就是想看到有人跟我解释一大堆专有名词 放心 现在学理上的解释我都懂 学这个出身的 那些历史变革 定义原则 我背的比谁都熟 背后的故事也比大部分从业知道的多另外 李海鹏刚刚转投的亭东文化 带去的诸多大咖没有一个称自己为记者 而是故事X手 得其名 更得符其实 有些人自己掂量掂量吧提问只是某天闲来无事看到铅笔道发的文章有几个错字 采访做的比较干瘪 项目也着实无聊 就随手一问结果 7.13王方回答了问题 现在来看是不是一种打脸呢?是不是很疼?话又说回来,强调持证真就没有用么?持证记者为何不去追踪创业行业披露现在科技、创业媒体喜欢追逐的东西,因为记者证14年新增规定,禁止披露商业秘密信息。不是不想,实不能也。再回来说铅笔道,将1-2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作为谈资,想必王方在北京晨报工作时一条短消息的采访时间都不只这些吧。

2017年4月25日 10 条回复 1530 次浏览

发起人:Robot 管理大师

回复 ( 10 )

  1. 解放者莫雷尔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么说吧,中国所谓的“互联网创业新媒体/自媒体”99%是辣鸡,“铅笔道”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引起争议的主要是这篇文章:

    融资1千万 他是大学生的洗衣工 14道工序洗净99%衣物 覆盖1500所高校

    其中有这么一段:

    ◆ “宅代洗”校园推广活动

    4月18日,“宅代洗”上线。郭超宇以呼和浩特市为起点,验证整个项目模式。团队选择6所大学进行体验式营销,第一次洗衣服免单。

    4天过去了,团队只接到一份订单。“同学们都不相信,万一衣服丢了、洗得不干净、洗坏了怎么办,这样下去不行。”

    他出了个馊主意。某个周四,他和团队选择了一所男生偏多的高校,剪断宿舍楼所有自助洗衣机电源线。“四天在宿舍楼没法洗衣,逼着他们用一下‘宅代洗’。”

    这次“强制试用”让平台订单量持续增加,影响力也辐射至周边5所高校,一天收到最高订单数1100份,首月盈利60万。

    “新生事物在培养接受度上比较费劲,但如果有品牌背书或在某所校园的沉淀,学生会更易认可。”

    老实说,剪电线这种猥琐手段,在当代中国已经不让人吃惊了,但令人吃惊的是,当事人会洋洋得意地把它对公众说出来。

    网络舆论当然要把这样的“创业者”批评一番了。于是该创业团队发了声明:

    大家好!我是宅代洗CEO郭超宇。对于刚刚过… 来自宅代洗

    1:宅代洗团队未做过剪断洗衣房电线,本次事件纯属商业炒作行为。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举证,我们一定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2:铅笔道在此过程中确实本着采访过程中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做为初创团队,在相关经验,阅历不够情况下,导致了我们这么不负责任的行为。

    然后铅笔道也发了一个声明:

    【声明】过去1年 我们做着笨手笨脚的报道 今时今日 错为一场商业炒作背书

    大意就是创业者老实,我们“媒体”不该坑他们之类的。

    作为一个有正经媒体从业经验的人,我真的非常无语。大概有几个层面:

    1. “铅笔道”如果认为自己的属性是“媒体”,那么就没有必要保护“天真”的采访对象,因为媒体守护的不是某一个特定群体的利益,而是整个社会,这就叫“媒体的公共属性”。我不知道自称有传统媒体经验的铅笔道创始人@王方 是怎么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出这样的话的。

    2. 假设“铅笔道”否认自己的媒体属性,认为自己仅仅是创业公司的传声筒、宣传工具,那么只能说明智商余额不足。没错,当代中国的确礼崩乐坏,但是干没底线的事仍然不适宜在公开场合宣扬。看不到这一点,不是一个称职的宣传员。

    3. 不管“铅笔道”认为自己是媒体还是广告商,在采访和写作上都没有服从最基本的原则。在陈述语气下说的东西,要经过实地调查或者独立信息源核查,如果做不到,请用直接引语。不客气地说,我当年带实习生跑日常的小突发新闻,都比这文章严谨。

  2. 许冰清
    理由
    举报 取消

    一个很简单的假设:如果有一天,铅笔道要写铅笔道自己,会怎么写?

    首先,行业现状的确糟糕,以内容(公关)作为商业模式,的确是最大的问题。打懒惰的传统媒体落水狗,是非常低级的一招。而且,很多人讨厌的,终究还是流水化生产缺乏价值的报道这件事本身。包括 36 氪、包括铅笔道、包括小饭桌,等。

    其次,内容的价值如何衡量,其实还是个不太好说的事。主要是现在的衡量方式中,有一些泡沫偏高的模式被吹得太厉害(比如《时尚先生》特稿的 IP 化)。相比之下,我倒还是更相信传统的广告模式,至少能多一个渠道价值的推算。

    然后,融资额真实和投资人背书,没你们想象中那么高尚。投资人不会说自己项目的坏话,但也不会告诉你他投资的真实意图,是赚一笔就跑,还是真的看中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最后,比其他创业媒体体验好一点,不代表“好”的部分就应该被放大、被宣传。如果说 2015 年的那轮融资,是 K2VC、真格和 BAI 合起来,给他们自己买了一个品牌宣传的投放渠道,那又怎么说呢?

    如果没有对成熟商业模式的了解和积累、没有对创业者寻求报道目的的判断、没有行业内的调研和平衡、没有敢于指出漏洞的勇气,这还能算是商业报道么?

    这些基本要求和道德准则,跟是不是记者、有没有持证上岗,又有几毛钱关系呢?

  3. 青衫磊落
    理由
    举报 取消

    先占坑。

    我不知道为何题主要强调无证。按照目前中国的法律规定,互联网新媒体的记者都是在无证上岗。

    利益相关:同圈,和铅笔道创始人认识。

    王方给我点了个赞,这是什么节奏,我决定拖着大姨妈把我占的坑含泪填上。

    首先分析问题。问题的提出者在他匿名之前能够得到的信息有:真实姓名、可能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在校学生。从ta的提问和对我答案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他对于铅笔道的关注点在于“无证”,因此他可能持有的态度是铅笔道不应该称之为媒体,甚至没有将发表的文章定义为是“采访”的权利。

    不要小看一个大姨妈的女人,我一点一点来拆解。

    首先,什么是媒体。从广义上来说,媒体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是一条信息从发生方到获得方所需要的载体。那么,铅笔道作为一个传递创业公司故事和价值的微信公众号,是不是媒体呢?我认为是的,而且这毫无疑问。

    其次,什么是记者。16世纪,意大利港口城市威尼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急需了解商品原料产地、销售市场以及有关交通、政治、军事等情况,于是有些人就以采集和出售政治和宗教消息、商业行情、航船行期等新闻为专门职业,成为早期的新闻记者。后来,记者成为新闻机构中从事采访和报道的专业人员。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采访和报道,指与受访人面对面交谈,并将采集到的信息整理成文章发布。从这两个层面来看,铅笔道是不是一个新闻机构呢?是的;铅笔道团队里负责采编的专业人员,是不是记者呢?很显然也是的。

    那么,我们回头看看“记者证”这三个字。现在根据国家的政策,互联网媒体也可以颁发记者证,那么是什么样的网站能够颁发记者证呢?国家网信办就“首批新闻网站记者证发放”答记者问

    看到“中央主要新闻网站”这几个字了吗?红得发紫的两个大大的“央媒”二字看到了吗?

    除了央媒以外呢?下一步扩大的方向很清楚:其他中央新闻网站、地方主要新闻网站。

    好。那么我先问已经匿名还删了我回答下的评论的题主第一个问题:

    是不是那些没有取得记者证颁发权利的其他中央新闻网站和地方主要新闻网站,也不能够称为媒体,他们刊发的新闻也同样没有价值,只是一群无证上岗之人的杰作?

    这个问题不是必答题。

    我们把目光投向题主强调的一个词“创业报道媒体。”

    题主知道在中华网上永久存在一篇新闻的报价是多少吗?

    题主知道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媒体、包括铅笔道在内,给多少钱该不报道还是不报道的,有多少家媒体吗?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创业新闻首先在创业圈内产生意义,其他的作者,不论是地方类的新闻网站,还是央媒,或者纸媒杂志,在写创业者和公司的时候,总是要少那么一些东西。

    创业新闻的最大受众群体无疑是创业圈,那么我来问题主第二个问题:

    你所知道的那些能够颁发记者证的新闻机构,有哪一个是天天跟着创业公司跑的,有哪一个能准确地抓住共享经济增长黑客开源云计算企业服务等创业热词的势头,写出一篇轰轰烈烈的大调查人物群像,或者一篇高屋建瓴让人醍醐灌顶的深度评论?

    不是没有,但他们的速度和质量,远远不如一线的新媒体、自媒体们。无他,惟浸淫其间,呼吸皆得法耳。

    而且,那些能够颁发记者证的新闻机构们,有哪一个愿意每日每年都听着不同创业者的故事,耐心等待每一个或口若悬河或紧张不安的创业者说清楚他们的行业、产品、商业模式和血汗、泪水和强颜欢笑?他可能刚刚在投资人将信将疑的目光中拿到了天使轮的TS,也可能面对着刚刚公布的B轮融资长舒一口气,但无论是种子天使ABCDEFG,新三板收购或倒闭,他们,都永远不会出现在带证的新闻里。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请回头猜报价。除非上头有文件,设立专门采访初创公司的栏目,否则他们都是沉默着的,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八个字埋在历史之下。。

    但我们自己就是栏目,我们就是耳朵,我们就是嘴巴,我们是卖报的报童。

    我曾经想用陈医生的一句歌词来形容这个时代创业媒体和创业者的关系:

    愿意用一支黑色的铅笔画一出沉默舞台剧,灯光再亮也抱住你;

    愿意在角落唱沙哑的歌,再大声也都是给你,爱是用心吗,不要说话。

    铅笔道只记录真实的融资信息,这不是新闻的精神吗?

    那么那些让公众发现新公司的媒体,符合新闻的精神吗?

    这些事情,带证的哪一家能够做、又不会不屑做?

    现在,请题主告诉我,中国的所有互联网创投新媒体记者,为什么要一个证,才能上岗?

    我们无证的“黑记者”为什么能比那些带证的做得好?

    那我们,到底要不要一个“证”,把自己捆扎起来放到神坛上,开了天眼,满目慈悲地一言不发?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写给中国所有的互联网创投新媒体。虽然你们各有各的问题、麻烦、错误和罪孽,但这属于这个时代。

    愿我们可以自由前行。

  4.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什么 宅代洗、铅笔道,我想说都是垃圾!

    宅代洗的剪电源线行为固然不耻,来看看铅笔道创始人的言论呢!!

    人前道歉,人后骂人

  5.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知道一家确实谎报融资的企业也上了他们的报道后就直接取关了

  6.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作为创业者接受过采访,体验不是一般的差。手机打字,有空再补吧

  7. 白发青年
    理由
    举报 取消

    曾无数次有人问,铅笔道如何保证内容100%真实?

    我们说,不说谎是主观态度,100%真实并不存在。只要有人心存侥幸,谎言就无法消失。

    它需要制衡:诚信的声音强大一些,谎言的力量就会削弱一些。过去的一年中,铅笔道报道了1600名创业者,其中1599名都是谎言世界的清道夫,除去剪电线那位。

    这是他们自己在一篇文章中发的,看到这个我就呵呵了,只有一位?

  8.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一直有个可能比较弱智的问题,铅笔道除了融资,自己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9. 用户头像
    理由
    举报 取消

    创业、自媒体、互联网等等已经被各种别有心机的辣鸡利用而沦陷了。

  10. 用户头像
    理由
    举报 取消

    看到问题及答案是非常痛心的。

    不管题主是谁,国内创投媒体,但凡是互联网媒体都是无证上岗。我曾在传统媒体待过2.5年,毕业后3个月即获得记者证,但在2.5年间从未使用过一次。

    如果某一天这也能成为被嘲讽的话题,那么来吧,我们不怕。

    媒体是应该被尊敬还是被嘲讽,应该看它的价值。

    首先是职业操守,国内现在一大堆广告媒体、公关媒体,他们拿着内容做交易,这是行业现状。我们是为了改变这一点而来,凭什么我们应该被嘲讽?

    其次才是价值,你创造了什么?你的内容是否真实,是否能提高行业的效率?我们不以内容做交易,只专注内容,追求真实度,为的是让内容本身发挥价值。如若有创业者想拿我们当做PR工具,那是一定会被拒绝的,因为那是在出卖读者。

    所以,在某些极少数创业者的眼里,我们是不受欢迎的,我们也能接受。

    那位匿名用户,如果你说,你是接受过我们采访的创业者,体验极差,不是一般的差,能否实名制回答问题?我们可以来质变。

    对于那些出卖内容本身的媒体相比,对于那些以各种名义向创业者收费的媒体相比,对于那些对内容真实性都无法负责的媒体相比,我们的体验到底是如何差了?

    欢迎交流,我的邮箱是wangfang@pencilnews.cn。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