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周诺 管理新人

不免费写文案的文案。微信:NowayZhou.

回复 ( 10 )

  1. 水氷曱
    理由
    举报 取消

    没想到还能答这种题目!没有学过德语,但是学过英语和法语还有日语。

    1. 背景介绍:

    英语是从10岁左右系统学的,那个时候举家移民去新加坡,而新加坡教育是全英文(除了母语),所以在英语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现在水平在能把英语当母语】听说读写的阶段。大学的时候在纽约双学位,其中一个是西洋艺术史,基本就是写论文。然后我虽然考试不怎么样(记年份这种真的不是我的强项啊),但是论文从来都是A。托福满分,但是SAT没有很高(2200这样)。

    贴一段英文写的市场营销essay:

    This
    was also the first time the brand has allowed users to purchase items from the
    runway within 72 hours of the show. This is a strategic move, especially when
    the show was broadcast to the whole world. Allowing people to order right away leverages on the freshness and heat of the event, at the peak of viewer interest. Limiting the order time to a 72-hour sales window is also a clever way for the wholesalers to control demand, and create a false illusion of urgency and scarcity for consumers.
    The orders can serve as valuable data for Burberry’s merchandising team,
    as well a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external buyers, should they need to decide
    on the amount to order when collection went into production.

    贴一段英文写的非论文型文章:

    It is not extremely obvious that fashion
    designers should possess knowledge in fashion marketing when they intend to
    enter the fashion business. However, I believe that with great changes in the
    fashion industry, and as more businesses and companies start to engage in
    innovative marketing campaigns to stimulate interest in their customers, it has
    become paramount that a fashion designer equips oneself with
    the insights about fashion marketing.

    贴一首英文诗(我押韵就是屎,中英文都一样):

    If possible

    I would tell you all

    The metaphors for your hands.

    How they venture out

    Like new-born lambs

    On plateaus and lowlands.

    Flowers spring

    From where they stop,

    And an old instrument breaks

    Into a song. But I’m more interested

    In the stories told by the veins,

    The xylems and the phloems.

    I thought I heard a twig crack

    Under someone’s careless foot.

    Now your fingers stand still

    Like rabbits with ears erect,

    Waiting for the next sign to start running.

    法语是在新加坡上初中的时候,当第三语言学的,学了两年。因为很久没用就有点荒废,但是一个人去巴黎旅行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日语是本科的时候学的,学了两年。目前的水平,差不多是可以在日本小镇上买隐形眼镜(需要验光,而很少有游客会去做这件事),看日剧如果有日文字幕可以看懂大半的状态。

    除了英文之外,我其他两门语言都学得不精。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从我学英文的过程中,受到一些启发。

    2. 如何打好基础

    答主的英文之所以还不错,应该归功于基础打得好。怎么好?答主所有的英文基础都是小学打下的,升初中之后就没有系统积累了,全靠语感存活。不过这里我相信看答案的大多数人,英文都是有一定基础的,而不是从零开始,所以我觉得下面的建议可以帮到大家。

    我大概从11岁左右,开始听《新概念英语》第三和第四册。当时母上大人觉得一、二太简单,也太枯燥,所以鼓励我迎难而上。每次听新文章的时候,基本都是先由母上大人告诉我有哪些生字,我去用《牛津双语词典》查出来,然后再开始听,听了以后翻译给她听课文讲的是什么。如果有不精准的地方,或者有她没有遇见到的生词,她也会告诉我。然后就是一遍一遍听,一遍一遍翻译,直到非常精准为止。翻译完了确定我理解内容了以后,就是背诵。不同于一般的死记硬背,理解了内容以后的背诵,是为了把别人的话变成自己的。这一做法逼我不得不完全靠听,去理解和背诵内容,完全不会发生【哑巴英语】这种情况。最终的结果就是,我高中时看《老友记》等美剧已经不需要字幕了。

    但是我渐渐发现单纯的背诵课文已经不够用,有的时候表达就是能把别人的话“翻译”成自己的语言。这个时候的我已经开始着重丰富词汇量和表达方式。比如我会有意识地将英文小说中的表述背下来,比如一个非常华丽的词汇,一句非常唯美的话(这个时候答主还在上小学,还没有开始写说明文论文一类)。然后每次写文章的时候,都会刻意把这些新学的词汇和句子套用进去。那个时候答主看小说最大的目的,就是找词汇和句子,而不是看情节,有点枯燥。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后来答主的词汇量非常大。

    还是小学的时候,答主发现单纯背词汇并不够,如果想要表述更丰富,需要尽量用到近义词。于是答主开始有意识地把已经知道的词汇,用新的更牛逼的近义词替换掉:

    举例:在需要使用surprised的时候,替换成flabbergasted, astonished, in awe, awestruck, astounded, aghast, dumbfounded, stupefied, etc,可以让你在记住surprised的同时,无需重新学习,就记住8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事半功倍。

    这个习惯从小养成,已经坚持至今。如今,如果需要知道近义词,使用MAC电脑的同学们,把电脑自带的dictionary换成thesaurus就好了:

    电脑没有字典的孩子们,可以去一个叫 Thesaurus.com 就可以了。

    这些好习惯使得答主几乎裸考了SAT和托福(请勿效仿)。

    3. 好基础之上

    答主最初的写作都是以堆砌辞藻为主。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学习方式,因为任何知识如果不能为己用,就永远不能变成自己的。比如说,死记硬背出来的数学公式只能用来考试,可是要想当个数学家,就要懂得证明和推倒(雾),懂得公式背后的道理,然后娴熟地使用这些公式,来证明自己的理念。

    英文也是一样,再创作之前总是要有所积累,积累之上就是娴熟利用,之后才能创新。

    等词汇量到达一个比较高的层次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进一步了。首先,英文里面最难写的,其实是诗(中文也是,不是吗)。有一句话形容诗,特别好:

    Poetry is about the economy of words.

    Economy的精髓就是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在诗中,就是说用有限的精简的文字,表达出最丰富的意思。

    是的,在让大家背了一堆单词,堆砌了一堆辞藻之后,现在我似乎要让大家自废武功了。

    其实并不是,只有当你累积了足够的词汇量并且使用自如之后,你才能具备筛选的权利。这跟单纯的因为知识贫乏,写不出丰富的内容,而被迫精简是完全不同的。丰富的内容才是我们的诉求,文字越朴实(朴实就意味着需要为了精准而推敲),文章越美。这就跟最优雅的数学公式,往往最干净简单是一个道理。

    4. 辅助内容

    很多人会觉得,如果自己多看美剧多听英文歌,英文自然就好了。但事实是,如果不能做到不看字幕,不看歌词,就能理解和欣赏,那么看多少美剧都是不会对英文有显著影响的。很多时候,因为自身基础的不够,在看的时候往往会有【好像能看懂呢】的错觉。但是看完之后,并不能用英文描述,真的去了国外也不一定能用英文交流,这样的看美剧,还不如多看几本英文书。

    我见过很多近乎疯狂的《哈利波特》迷,从来没有读过英文原文的小说。我也见过爱看《权利的游戏》的朋友们,并没有读过英文原文的《冰与火之歌》。

    娱乐总是更吸引人,所以接受度往往更高。而且通过看电影和美剧英剧来“学习”,总是比单纯的学习来得有趣诱人。那么,何不借用自己对这些内容的喜爱,和读过翻译版的优势,去读一读英文的原文呢?

    5. 如何解决用词不精准的问题

    有评论说记住那么多近义词,却不一定能用准确,怎么办?

    首先,要不怕犯错,也就是说,用得不精准不可怕,被英语好的人笑话了也没关系,用错一次就学会了不是吗?

    其次,答主学单词,从来都不是死记硬背的。答主学习英语这么多年,总结的经验就是,最快的背单词方法,是背例句。

    答主以前喜欢自己做单词卡,正面是单词,背面是解释和一个例句。考自己的时候,一般把卡片像扑克牌一样洗开,然后看着单词说意思和例句,【意思】和【例句】缺一不可。而且速度也很关键,如果不能条件反射一样脱口而出解释和例句,那这个词对我来说就不算学会。

    如今不需要再制作单词卡了,因为答主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用的学习工具:

    Learning tools & flashcards, for free

    这个网站能让你自己制作数码学习卡,正反面可以是任何内容,制作好了可以自己考自己,还可以共享这套复习内容。如果你想使用别的用户分享的内容,也可以。

    比如说你想学艺术史,你可以找一个别人制作的学习卡,或者自己制作一个,正面是图片背面是年份艺术家的,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学习了。

    本文会持续更新,大家有什么想知道的,请在评论中文我,我会在答案中逐一回答的。。。

  2. 礼士路西岛秀俊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很简单,谈恋爱。

    我只学了两门外语,英语,和日语。说不上有多么精通,不敢面对华莱士,不过和一般市民谈笑风生还是基本能做到的。啃英语是因为大三时,对象突然告诉我,要去美国留学,我脑子一热,说,噢,我陪你去。于是三个月内,啃完了gre全部一万多单词,早上六点起,半夜一点睡。最后托福108,gre 1410(当时是1600分制),再加上美国浸染两年,现在英语水平还算可以。

    讽刺的是,对象因为托福分数太低,最后没去成,如今不知正在哪家野鸡公司加班。

    后来在美国,勾搭一个日本交换生,脑子又一热,大吼,我要为你学日语!报了某网校,起早贪黑,两个月啃完了标日中级——呃,当然后来和该名交换生也是不了了之。其后去日本玩儿得多了,日语也断断续续地一直没落,现在的水平么,诗词歌赋搭不上嘴,去东京夜店撩个妹子汉子还是可以的。

    对我们这样的浪漫主义者来说,爱情才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啊。

  3. 张小野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要不是有不止一个邀请,真的不敢答。

    我个人的一点体会是,语言是映射,不幸的是,中文和拉丁语系基本上是两套映射,不太好相互转换。如果我一天下来读的和说的都是中文,切到英语基本就处于当机状态,但是中文切日文就很自如。我个人感觉,如果我想短时间提升日语,记忆词汇是有效的,但如果比如临考前,想要提升英语,背英文单词和没背差不多,基本抓瞎,我一定要大段地背诵文章,才能找到点感觉。

    我懒还怕烦,很恐惧那种玩出很多花样的学英语的方法,我是真的很怕,我学英语基本上就这一板斧,新概念英语。我小学三年级被我爹抓着跟着磁带翻来覆去地念《新概念英语1》,念到纯熟,念完1念2,第三册念的最多,高二念到大三,三完了再念四,念四的时候很享受,因为第四册的文章非常优美。目的也是为了脱离中文建立映射。但是我念新概念英语时不存在应考的目的性,所以这样效率上不太够。我一直觉得语言要真正用的顺,是一件很直觉的事情,学到后来会进入一种很玄的状态,感觉和符号的对应,最好不要用多余的东西去支撑和解释。这个过程漫长又漫长,你只能放下目的去做,不然太煎熬了。

    因为胆小所以喜欢提早准备,刚进大一还不确定要不要出国就开始背红宝书,背了两年。不知道为什么有说法说红宝书的单词背过以后这辈子都用不上,GRE词汇在我看来非常有用,精准而优美地说话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还有些纠正口音的训练,赖世雄美语音标和新东方出的美语发音训练,前者用来纠正单个音的发音,后者有连读强弱节奏的纠正。

    学语言一定是要大量阅读的,中文和英文都一样,不读就傻。

    我就是这样学下来的,还得不停地学下去,这是一项终生的事业叹气。我来美国把新概念三四册都带过来了,现在还是用得上,网易云音乐上新概念英语的第四册的歌单也还在听。我对第三册有学英语以外的情感在,里面真的有我不少人生。我这本三是从我爸那继承来的,还是99年印的,我爸就学到 A puma at large,剩下的都被我学完了。

    希望能有些帮助吧我也不是很确定。。。。。

  4. 李梅里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要学好外语最主要是有动力。你为什么要学英德法西语,是仅仅因为兴趣,还是要去那些国家留学工作?这些学习目的足够给予你强大的学习动力么?语言学习除了方法正确外,最重要的就是每天学习持之以恒,最忌讳的是两天打渔三天晒网或者干脆半途而废。之前有两个答案都说谈恋爱特别有用,那是因为恋爱的确能给人很强大的学习动力;有了很大的学习动力,你会肯花时间并想尽一切办法持之以恒的学习,自然能够学好。

    如果是自学的话,必须要有一本适合自己的好教材。每天都坚持学习,循序渐进,不要想一口气吞个胖子。并且如果这几门语言都想学的话,要找到一个好的顺序,一门一门的学,千万不要两门语言一起学(推荐顺序英法西德)。除了学习之外,尽可能的去听,去说,去练习。我身在伦敦,身边有很多来自欧陆的朋友,我会经常尝试跟他们对话,把每天学得东西都尽量的用在对话中,不要怕出错,并请他们纠正我的发音和语言错误,活学活用之后记忆深刻,出错了被纠正以后记忆会更深刻。如果身边没有会这些语言的人,尽可能多去看这些语言的电影电视剧,然后模仿发音,甚至可以自己跟自己对话。

    最后就是找一个可以真正跟自己专业所能切入的点。比如我是歌剧演员,要唱英法意德等语言的歌曲,那么这就是我把语言和自己专业相结合的点。真正懂得这门语言,知道遣词造句背后的逻辑,比仅仅学会标准发音,在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上面都要有用得多。

  5. 李思聪Leo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同意 @礼士路西岛秀俊的回答:谈恋爱的确是一个学语言的好方法

    下面我来试着简单说说这背后的运作原理以及个人经历。

    英语我是出国上大学时才开始学的。之前在国内一直吊车尾:

    小学

    我:英语怎么和维吾尔族的维语一个调调?根本分不清啊!

    初中

    我:哼,毛主席不会英语照样打天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3333

    高中

    我:英语这玩意儿有什么用?!日语平常听的还多一些,嗯我得琢磨琢磨…///

    大学

    我爸:少在我面前晃悠,去美国读书去!

    我:哎?!

    然而,在大学谈了两次恋爱后…

    老婆:你英语这么棒,等毕业了咱去北京开一个英语班吧,赚钱了必须每周带我去抓一次娃娃。

    我:…….

    咳咳,不废话了,下面上我学英语的几点心得:

    1.实践是掌握语言最快捷的途径。

    语言是人们交流时所用的工具,现学现用才能最快的掌握一门语言。这就好比让你学习钉钉子,与其从书上研究工作原理,还不如给你一把锤头和一盒钉子自己乱钉来得快。

    同理,如果你抱着本英语书啃了几个学期还没和外国人说过一句话,那估计你早已经把学的英语还给老师了。

    所以,建议在学习一门语言时,一开始便多找机会和 native speaker 围绕新学的知识来交流,找不到机会就雇个一对一外教。没条件的可以试试国外的社交软件。(不过请谨慎使用国外的视频社交软件,狠毁三观!)

    2. 明确的目标和充足的动力可以帮助你快速有效的积累词汇和知识。

    在一个明确的目标驱使之下,人们学习能力是极强的。

    留学时记得刚搬入公寓时的我有一天突然想吃新疆的炒米粉了。就为了吃上这一口正宗的家乡味道,我不停的琢磨菜谱,食材,以及实验美国超市里能买到的不同米粉和豆瓣酱。最后在美国俄亥俄州这种城乡结合部一样的地方做出了还原度极高的新疆牛肉炒米粉!不但味道超赞,而且因为当时“吃”给我的动力和目标,我至今还能把菜谱和诀窍倒背如流。

    所以,建议各位尝试带着目标和动力去积累词汇和知识。例如去考驾照前学会所有驾驶时用得上英文单词和短语,请外国人吃饭前学会用餐所需要的词汇等等。

    3. 保持好心情。

    当你心情好的时候不仅学习效率高,而且甚至下意识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刚到美国的时候我狂补了各类美剧,每天都会花一半的课余时间看肥皂剧,碰到get不到的笑点就停下来查一查。看的也很杂;三观正一些的例如《Morden Family》《Friends》《HIMYM》下限找不到的例如《Two and a half men》《Family guy》。一段时间过去,不但每天都乐呵呵的,还无意识中提高了听力,学到了很多单词+句式,甚至一大堆和外国人聊天时用得上的谈资。

    多看美剧,尽量少看中文字幕,最主要的是,学习时保持一个好心态~

    先聊到这里,貌似没怎么讲撩妹谈恋爱学英语的哪些事儿

    大家感兴趣的话我再更新~

    呵呵呵呵

  6. scalers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的社群下面,有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韩语、粤语、意大利语9门语言(排名不分先后)的社群小组,然后如果算上英语,目前就是十门语言了。

    欢迎来和我们一起学习,主要是小组成员有实力,共同学习进步快。现在是免费开放申请。

    ScalersTalk德法西日葡阿韩粤意语小组开放申请

  7.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一看到这手伸了好几米长的问题我就知道它不是啥正经问题,然后昨天刚来的时候被最高票答案吓到了:

    虽然确实一针见血……但是也太诡异了。

    于是进该答主的主页看一下:

    动态也是非常的诡异。

    其实本来这事到这里已经可以断定是买赞了, @知乎小管家。

    但是我实在奇怪这帮人的目的到底在哪里。点开了赞这个答案的列表一看,95%是三无用户。然而有几个非三无用户更加吸引眼球:

    这是一个。

    这是另一个。你看他们的动态是不是都很搞笑呢,感觉好像在演给谁看似的。

    每半年出来活动一次啊。。。现在没什么可以介绍的,等刷到一万粉十万赞的时候再介绍吗?

    这位同志做软件测试的,自然应该知道赞应该怎么刷吧?

    其实我最奇怪的是这位赞主:

    看了一下他的答案,似乎是下功夫写了一些。但是好歹有人关注你,随便给破答案点赞真的好吗?除非这些关注也是……?

    最后,这个问题被人编辑过:

    而这位li lin同志,有2个关注者,都被停用了帐号……这个团队到底有多少人,你根本猜不到……

    你问我为什么对这么个明显的作弊账号还要扒皮?

    因为这几天不断见到有人来认真答题(?????),我想说,这种伸手党问题已经是千手观音了,真的不值得你们费心去答。

  8. 赵老三
    理由
    举报 取消

    以我有限的经验来看,还是要投入到那个语言的环境中去。

    比如我为什么要学英语和法语。

    因为在我曾经的工作中,除了这两种语言以外的任何语言都无法得到回应。

    我刚刚上项目的时候,有次笑疯了。

    我的同事,某大叔,40多,刚到地方不久,教当地人干活,他就讲他的昆明话。

    “巴斯卡,挨老子呢夹夹拿来!”

    黑人一脸懵B

    他喊了三遍,生气了。

    “憨狗X呢,说是挨我夹夹拿来!”

    我赶紧解围

    “老张老张!人街听不懂你呢昆明话!”

    老张讲:“哦,这种噶。”

    然后他转头跟巴斯卡讲正宗昆明马街普通话。

    “么!巴斯卡!麻烦你街帮我拿哈我呢钳子”

    我~~

    “哈哈哈哈哈!!!!!!!!!!!!!!!!!老子活那么久没见过那么憨的!!”

    老子硬是服了。

    所以到哪个环境中是最有用的。你在国内,只讲中文,讲其他语言就要从脑子里先过一道中文,再翻译过去。到了那样的环境中,语言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无论你有多想讲中文,事实总会教你好好讲英语,直到最后语言就成了习惯。

  9. 尹如斯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可惜我英语学得很渣,更别说二外了。等我下辈子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10. 周琳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

    我身边就有一个掌握,英语,德语,西班牙语的朋友,女性,都是自学。

    动力非常简单,铁杆球迷,为了第一时间观看直播比赛,另外国内体育主持的播音太垃圾了!

    为了足球而不断学习,换工作,去德企工作,去西班牙看比赛,等等,真的太痴迷了。

    学习需要给自己一个足够的动力,不断刺激自己学习,自学多种外语,很不容易。

    什么努力,什么勤奋,都是废话!

    有人为了追韩,学习韩语,追日就学习日语,这都是一种动力,题主的动力是什么?

    挣钱,工作,爱好,追星,真的有动力方向了,在勤奋努力,相信你就能达到目地。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