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柳传志、梁文道、雷军等人也自掏腰包订阅的《每天听见吴晓波》音频节目?

理由
举报 取消

今天看到梁文道、徐小平、冯仑、柳传志、雷军等人在喜马拉雅FM推荐了吴晓波新开的付费财经课程《每天听见吴晓波》,如果是想系统了解社会趋势及财经知识,听这个节目是否有用?音频链接:【和柳传志/雷军/梁文道/徐小平/冯仑一起订阅《每天听见吴晓波》(7月5号正式上线)】在线收听_mp3下载

2017年4月15日 10 条回复 1242 次浏览

发起人:Robot 管理大师

回复 ( 10 )

  1. 夜空中最亮的鑫
    理由
    举报 取消

    道上混,面子都是相互给的。

  2. Django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与很多人一样,在大学期间读过了《大败局》和《激荡三十年》,这也成了我对财经兴趣的由来,不得不说吴晓波的很多观点在一段时间里是我看待商业世界的唯一方式,对于商业的思考最初的源头也都源自于他。

    “不炒股才是最高级的股市玩家。”在我的记忆中这是吴晓波在《锵锵三人行》中提出的观点。这是吴晓波的观点里第一个让我拍案叫绝的,在之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在与朋友闲谈中都会抛出这个很聚焦人气的观点,然后大侃特侃中国股市里的信息不对等。

    吴晓波从幕后走到台前,从传统媒体走向新媒体,多产业布局,历经变化的过程中,慢慢地自身的争议性也在提高,让人很难再把所有关注聚焦上到他的商业观点上。

    但是吴晓波想传达的观点和理念一点都没有减少,他以作家、媒体人的角度看待商业世界的时候,种种观点的逻辑像在穿针引线,试图把这个体量庞大的世界描绘出有迹可循的轨迹,这些观点更难于表达,吴晓波也一直探寻表达的出口。

    “真正改变的不是内容的生产方式,而是内容变现的方式。”这是吴晓波提出的第二个令我叫绝的观点。

    大家如果有过写作经验的就会知道,写的方式有时很难表达自我,甚至我们说,想写明白自己,要有功底,甚至要有运气。还要确保你要写的东西是自己能够把控得住的。

    我其实是同情吴晓波的,他想把自己经历中所思考的都串成书来写,太难。

    伴随着时代的进化,内容的承载方式必然要朝着更多样的方向进化,这是时代的基调决定的,内含丰富且变化迅速。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内容创作者选择了内容承载方式,是内容选择了内容的承载方式,承载方式改变了变现方式。

    “真正的变化是2017年收费音频节目开始的,它变成了有定价、有边界、服务非常清晰的产品。更关键的是,这个产品背后形成的用户关系,不再是建立在张小龙所提供的工具之下,我们通过新的工具‘小鹅通’向全中国的媒体开放。它帮助我们在所有内容发布的过程中,完成用户的管理系统。”

    在1月份的新榜大会上,吴晓波如是说。

    《每天听见吴晓波》是知识付费与社群运营结合的成功典范,吴晓波搭建的会员体系并不只是交个会员费每天听音频那么简单,这本质是内容的承载方式驱动了一种新的变现方式。

    音频可能承载的内容不比文字的细致、有章法,但是声音里有语气、有顿挫,很多时候拿语音表达出来的一些点会更深地烙下印象。而会员体系是一个长期的社群组织,成员在每一天收听的音频之间会有跳跃性的关联,今天听到的内容会让你联想到之前某期节目的某个观点,但这两者之间又没有直接的联系。

    如果把这些内容都罗列成文字,便不成章法,但是用音频表现,就像聊天,没有不适的地方。在长期的音频收听之后,也会能体会到吴晓波在这些不直接相关的内容中的关联思考,才能慢慢体会他观察商业、互联网、经济、媒体的方式。

    付费的音频节目变成了产品,产品源自于需求,我认为这个需求,是内容提的。

    吴晓波老师在新榜大会的演讲中用了很大篇幅去讲述“小鹅通”这个工具,他认为“小鹅通”真正在微信生态下帮他打造出了合适的产品,这个产品关乎内容,关乎社群,是自媒体人的根基。

    要我来说,内容有了合适的载体,组建了真正关心吴晓波内容的社群,吴晓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这才是大家都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打造个人化ip的关键也在于此,如何才能更好的、更完整地表达自己。

    内容有了合适的载体之后,也会观察到社群生态的变化,吴晓波频道数量众多的会员中,八零后、九零后居然占了大多数,这是与吴晓波预想的不同的。

    柳传志、梁文道等人除了认识吴晓波,也认识张维迎、马光远、叶檀甚至吴敬琏等等,我想他们并不是想单纯从吴晓波的这个节目里了解社会趋势及财经知识,而是这个节目里能够了不片面地了解到吴晓波对于社会和财经的看法。

    同样,不能保证这个节目能让你了解社会趋势及财经知识,但是一定可以认识完整的吴晓波,这就是自媒体的真正的魅力。

  3.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泻药,对于吴晓波,我还是有一些话要说的。

    2009年,国内经济回暖期,我过年坐我叔车上,听他给我分析当年的股市行情。那时候我就有明显的反鸡汤人格,听到大道理就想打人。但碍于他是我叔,再加上一个做物流看仓库的竟然能在股市里几进几出倒腾出几套房来,我也就打个哈哈听他一听。

    (ps,那时候我叔如果做智能仓储的话,现在早发了)

    期间,听到他反复说的一个人名,吴晓波。中年人介绍起同代成功大师总是不可避免谈及成就、头衔、声望、收入,但在我们这代年轻人眼里,这些标签我们并不感冒。为什么?因为这些成功学大师离我们的生活很远。

    有多远呢,大概是在机场候机厅航班延误,手机没电,百无聊赖什么都做不了,旁边有一摞《高效能人士的1万个臭毛病》、《卡耐基手把手教你发家致富》、《谁动了我的奶(ru)酪(zhao)》这样干货满满的书,你连瞥一眼的力气都没有……这么远。

    所以我当时对吴晓波这个人没有概念,或者说,对于这一代成功学代表者毫无概念。

    后来,短短几年时间,经历了社交媒体时代,场景媒体时代,互联网一波巨浪拍死了很多成功学大师。他们迅速flop的原因很简单,当时代找上门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牛逼了,端着架子,觉得搞互联网,搞社交媒体,搞自己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是一件很丢人的事,他们觉得靠着版税,靠着自己上过几个电视综艺类节目,有那么几个人礼貌性地喊自己几声老师,就把自己当腕了,于是错过了风口。

    其实风口这个东西很玄乎。有人说猪站在风口都能飞起来,这话是扯淡。200斤的猪跟2斤的小猪谁更容易飞起来?首先得是你,不是别人站在风口上,才有被吹起来的可能,其次才是你的体量。

    这也是我对《每天听见吴晓波》这个栏目感兴趣的原因。在上一代《意林》、《读者》、《非诚勿扰》等纸媒视媒起来的、大红大紫的名人们,现在死的干干净净,被时代与人民狠狠扔进了垃圾筐。而在那时候就红了,并走到今天还能接受社交媒体的打造方式,并一以贯之地树立自身品牌形象的,少之又少,结合当代造神能让这一代年轻人敬仰的,那就更少了。

    吴晓波是否能够做到让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敬仰,我不知道,但是对于他的这个运作模式,我是有一些兴趣的。

    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听了吴晓波在喜马拉雅FM上的节目。

    起初便是吴晓波熟悉而沙哑的嗓音,从房价上很平淡地切入,其中还开了个俏皮话,抖了个包袱,把我给逗笑了。他沿袭着一贯幽默风趣敢说敢骂的性格,在中国这个盛行自我阉割的国度里,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吴晓波并不是一个端着架子,摆着谱子的人,所以在接地气上他要完胜那些一张口就是“中国梦”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啊这些真正的鸡汤学成功学大师。

    吴晓波,算不上成功学讲师,他算一个以企业家身份剖析财经领域的观察者。

    有人会说,吴晓波再怎么出名,我也懒得看。

    但是,我们好像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吴晓波的节目真的是给质疑他的人看的吗?

    显然不是。

    显而易见的,他的受众,从五六年前开始,就是我们的长辈,那时候他们看的书除了读者就是意林,最爱看的是各种百家讲坛,名师讲座等节目,喜欢听成功学大师抱起双肩聊自己的成功人生。

    只不过,父母等长辈们现在玩起了手机,有了自己的微信,并在自己圈子里的朋友介绍下,开始关注一些当年就赫赫有名的大师、学者、企业家。

    中年人一代,永远是吴晓波老师们的消费主力军。

    而现在,这一消费主力军的固有态势将被打破。喜马拉雅FM直接将吴晓波的文章转化为音频。表现力比以前强了不少,以及,在以年轻人为受众群主力的喜马拉雅,无疑为吴晓波的粉丝结构扩展了一个层级。

    怎么做到的?

    想想看,同样是10万篇成功人士谈房价,其实写的大同小异,但怎么能够突出自己的品牌形象?

    很简单,打破文字表达这一形式。

    10万篇文章里有一篇是音频,那这篇音频就会激发大家的猎奇心理,想点进去听听到底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还是在谈笑风生,还是在认真严肃的讲干货。

    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大火的分答,以及现在知乎推出的值乎与知乎Live的运作模式——知识的商业化。只不过喜马拉雅把这种玩法更进阶了一步,将碎片化的信息沉淀成5分钟的音频节目。但是无论是1分钟的段子还是5分钟的干货抑或是50分钟的在线课程,所满足的需求无非就是两点:

    1.有趣。

    2.有用。

    不难看出,吴晓波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前,火起来很大程度是因为他的两个身份——企业家与财经作家。

    很少有人知道,其实那些所谓的成功学大师们,都是被枪手代笔的,而其中绝大部分人,文学素养极低,让他们写出逻辑清晰,架构完整的一段话比要他干半斤白的都难。

    连雷总都能说出“are u ok”这样的雷人语录,更别说那些上了电视节目后要反复录制的企业大佬商业巨鳄了。

    但你还真别说,正是这些人,在今天,依旧占有着共和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资源。

    所以,你可以想象,在能够接触到一定层级大佬的基础上,有一个好文笔,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大多数名人传记、专题采访,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身份不对等,因此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采访很难深入,大佬们会端着,记者又问不到痛点上,于是写出来的文章如隔靴搔痒。

    吴晓波与财经领域的高级精英、企业家沟通时,一方面可以依据身份上的一些优势减少双方一些不必要的套话屁话,表现出一副大家彼此知根知底,就敞亮点说就好了的态势,往往更容易促成一次成功的采访。再加上吴晓波从事记者多年,有着扎实的写作功力,能保证一篇稿子写得既让企业家满意,又让读者读着觉得有用有趣,所以受欢迎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对于新的表现形式——音频节目来看,是否能够成功还需要继续观察。

    被多少大佬推荐过也只是一时名气的引流,内容是否优质,才是留住粉丝,提高黏性的唯一标准。

  4. 百毒
    理由
    举报 取消

    钱可能掏了,听没听,你可不知道。

  5. 点点
    理由
    举报 取消

    关注吴晓波有两年多啦,看了《大败局》,关注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参加武汉吴晓波书友会。去年吴老师来武汉,我有幸去现场听演讲。真是帅一脸啊(//▽//)!吴老师算是我财经的入门师(ง •̀_•́)ง 。

    吴老师去年的年终秀,也请到梁文道、曹启泰演讲主持,整场效果很好啊。

    罗胖和吴老师也是好朋友,一起做过节目,一起写过歌,《花开在眼前》还蛮好听的啊。他们也会相互推广,相互站台。

    我是觉得有价值是相互的,扩大彼此的界限和认知,做个有趣有内容的人,认识更多有趣有意思的小伙伴!

    认同吴老师的价值观: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意奉献共享,反对吊丝文化!

  6.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说起来惭愧,第一次知道吴晓波,

    还是去年他的那篇文章——《最后一个“看门狗”也走了》,吴晓波:最后一个“看门狗”也走了–百度百家

    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吴晓波这些年的历程,你会发现,吴晓波是移动互联网内容创业大潮中的第一批尝试着,而他本人,尝试了许多许多的事情。

    这里就不展开了…

    众所周知,自从罗辑思维推出付费内容《李翔商业内参》,喜马拉雅FM联手马东奇葩团在6月6日推出付费音频《好好说话》,为内容付费这个说法逐渐的被倡导、被提倡。

    吴晓波同样是这一波内容付费的参与者,而他为了自己的内容,请来柳传志、梁文道、雷军等大咖背书,自然也是为了给自己的付费内容造势,但换个角度,也可以说,这是再一次的带领大佬们,在影响着互联网的内容付费观。

    这档付费产品《每天听见吴晓波》我第一时间买了,坦率地讲,这档节目比没有做到非听不可或是做到足够吸引大众来付费的强大动力,从目前的售卖情况来看,应是也并没有达到某种理想的状态。

    从喜马拉雅的角度来讲,相比《好好说话》,《每天听见吴晓波》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

    但他的内容他的出发点(为用户拔开时代迷雾,唤醒商业智慧)他的观点依然是值得关注的。

  7. 王茜
    理由
    举报 取消

    吴晓波的收费课程,听着还是有些启发的,花钱买时间(不用费劲花很多时间找资源),省钱的话就得费时间了,每个人所处的阶段不同。我买的破解版,谁如果想要的话 ,加微信或者留下邮箱可以免费发给你,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不过有钱的话 还是支持正版

  8. 李德馨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题目乍一看

    我还以为锦州监狱大赦了呢

  9. 默默
    理由
    举报 取消

    网红经济,谁又说吴晓波不是网红呢,都来分一杯羹而已。

    不过,听有料的人扯淡,也是比挺无聊的人高谈来得到,人家用自己的时间充盈了你的时间,付费也是合情合理,至于值不值得,就在乎你个人了。

    我妈跟我说吃饭了,我在迷韩剧的时候,觉得简直烦死了。等我离家在外打拼的时候,却犹如天籁。所以值不值得这件事,得看听的人是个什么造化等级。

    至于他人的推荐,就像最终是不是购买的决定权在于你一样。吴晓波要做这件事了,兄弟们要不要帮忙也在个人,当然有可能也会因为钱,谁又说有钱人不在乎钱呢。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