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永洪BI这样的国内BI产品的劣势在哪里?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最近在调研国内的可视化bi产品,网上可以找到的讯息一个比一个写得专业,像永洪已经获得第二轮融资,似乎有超越国外产品的架势。那么比起国外产品他们的劣势在哪儿呢? 2017年4月12日 7 条回复 1879 次浏览 BI,TABLEAU,可视化,商业,数据,智能
回复 ( 7 )
不谈优势,只谈劣势。
国内BI产品劣势:
1. 与SAP集成不如Tableau或者Qlik好,很多将SAP作为企业IT标准的公司就很难是目标客户;
2. 产品研发能力有待证明,引领技术前沿的仍然是Tableau、Qlik、Power BI之类的国外厂商,国内BI作为学习者的角度;
3. 合作伙伴生态圈的价值比较低端,“3分软件,7分实施”这句话仍然是适用的,缺乏优秀的合作伙伴,产品本身能够为客户带来的价值是有限的;
最后,我觉得美工上永洪BI和Tableau还是差了好远的。
以上~
不开源。不开源。不开源。
1.国外的BI产品都是硕大无比,这几年有所改善,用户操作非常繁琐,基本上不花点时间培训一P用户是无法直接上手使用.国内的BI产品,洞察国人操作特点较强,操作方面相对于国外的好操作,而且产品不会搞得一个个高大上一样的,
2.国外的巨贵,基本上在大型国企,大型外资企业会应用得比较多,也只有这样的体量才能用得起啊.国内的产品就比国外便宜不是一两个档了.国外的实施一般都是借助工具,灌输一种理念,掌握一种套路,这个反而是公司高管们看重的,国内的更注重执行层的操作体验,Level就降低了一格
3.国外的产品的稳定性是国内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处理巨量级的数据量下,其运算能力,平台可靠性与稳定性都是其优势.毕竟人家是做了几十年了,行业的技术积累与深沉是摆在那里的.但是中国人的报表五花八门,形态各异,特别是在呈现面上是很多很多国外BI产品无法模板化定制化的,苦逼的BI实施很多时间反而在这里花了不少功夫.这就成了国内BI产品的优势.国内很多所谓的BI,实际上就是一个报表工具,拉拉数据,ShowShow图表,搞得炫丽多彩.
4.除去互联网公司外,国内真正能用得好的BI的公司不多,对数据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国外,你可别看CIO们天天在吹水大数据,实际上自己的CEO很多都不Care.实际上很多公司的数据规模也到达这样的地步,几百MB的数据…
个人之见.
客观来讲,国内BI产品超越国外,还是有一定挑战的,但也是充满机遇的。
先来说说,国内BI产品的一些劣势。
1.产品的稳定性,先不管功能、价格、性价比,这个最重要。
2.与业务对接的成熟度,国外对于企业管理以及业务有相当成熟的体系,这个是国内产品所缺乏的
3.视觉、交互以及易操作性。就与Tableau相比,其视觉交互有目共睹,用起来也是相当简单。
说点其他的
这些劣势并不一定能成为决定因素。
除去以上讲的
1.国内BI产品像FineBI、永洪BI同样轻量、性价比高,项目实施服务到位,这些就成为了他们发展的因素。
2.国内BI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本土优势。国内很多企业会用泛微OA、用友ERP等一些本土的系统产品,国内BI产品的对接会好一些。
3.BI工具背后是数据化运营管理的理念,国内BI产品的推广,也是推进企业建立科学化数据管理模式的有效力量。
网易出品了一款大数据分析BI:网易有数
网易大数据|专业的私有化大数据平台
观点有所不同。
抛开价格、实施等因素,我只谈个人对国外BI产品如COGNOS,BO,BIEE等产品的使用体会。
1.国外BI产品在数据由物理层到逻辑的建模有很多思考,实际上可以认为数据在技术存储层到业务逻辑层的转换。比如我们经常用到的凭证流在物理层到逻辑的映射,在BI前端使用体验是从单一节点的凭证可以往上、往下看每个凭证节点的各维度信息,以及其他达成、对比等信息。
2.在第一项的支持下,国外工具在数据展现层的表现也是相当灵活。如跨主题域的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想象,一堆商品从:采购->质检->入库->生产制造->质检->发货 全生命周期来分析期成本、营收、利润,可以查看每个主题域下私有维的各方面信息,同时也可以多主题联合查看公有维的信息,横向可追根溯源,纵向由粗到细,都在一个BI平台拖拉拽便可实现。
所以,BI系统绝对不止于一个固定报表系统,高频的数据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这些高频的BI用户对数据本质上的灵活提取、转换往往更容易忽略报表格式的问题。
楼上说不开源的,我也是醉了,,很明显,永洪就是抄某Tableau……正因为是抄,所以没有自己的特点,主要精力都在模仿而不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