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轻松筹有没有可能被诈骗?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最近在朋友圈被”救救我“刷频,点开就是轻松筹,拿着医院证明,不是癌症就是白血病,或者植物人,和朋友的证明就能筹钱了,我在这里只是怀疑,请问轻松筹有没有可能被用来骗钱?毕竟刚有莆田系,现在会不会有合伙骗捐的医院 2017年4月25日 9 条回复 1994 次浏览 众筹,医生,医院,轻松
回复 ( 9 )
谢邀。本人是钛媒体记者,半个月前刚做了一个关于轻松筹的报道。附上原文,仅供参考。
《野蛮生长的社交众筹,正为“靠谱”付出代价》
“轻松筹”近来着实不轻松。7月7日,轻松筹联合创始人于亮见到钛媒体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上午才刚接待完几家媒体”。眼下这个宣称“随时随地和大家一起实现你的梦想”的众筹平台正遭遇着麻烦。
轻松筹是独立众筹工具平台“众筹空间”发布的一款产品,是一个主打社交和轻量化的众筹平台,于2014年8月12日正式上线,今年年初获IDG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
打开轻松筹的网站,可以清楚看到其设有「尝鲜预售」、「梦想清单」和「微爱通道」三个频道。让轻松筹陷入麻烦的就是关于“微爱通道”这个频道。
大量因疾病而困扰的普通人,都可以通过“微爱通道”旗下的大病互助项目来发起筹款——也就是常见于朋友圈、微信群里的各类病患求助的分享「卡片」,用户点开卡片,用自己的微信登陆即可向筹款者捐款——确实有很多人因此而获得了帮助。据于亮告诉钛媒体,2015年“轻松筹”医疗救助板块上线2.3万个项目,筹款1.8亿元。
但同样是这样的分享方式,把“轻松筹”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筹款资质、管理费、资金监管、预防诈骗等方面的问题,始终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这家创业公司之上。
与“轻松筹”模式雷同的其他几家网络平台或多或少也遭遇了和它相似的窘境:野蛮生长,却毁誉参半。
为什么质疑“朋友圈众筹”?
多数人也许是从朋友圈里才第一次知道“轻松筹”。
选择把众筹尤其是“大病救助”与社交平台相结合,源于“轻松筹”两方面的考量:首先是微信的强社交属性对于提高信任感的意义。微信好友大多在现实生活中真实认识,他们发布的求助信息更易于核实确认,节省了相当大的审核成本。
当然,这只是明的一面。选择朋友圈作为主要传播渠道,更深层次的原因关乎法律。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资料显示,作为轻松筹平台的运营方,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不少网络贴文正是以此质疑轻松筹的运营资质问题,认为其涉嫌“非法集资”。
由于公募缺乏资质,轻松筹开辟了一条“新路”——帮手之一正是朋友圈。轻松筹绕开“网页公开展示”,选择通过个人社交渠道发布医疗救助项目,并且针对特定受助人,形成了事实上的个人求助方面的私募,以此规避法律风险。
针对关于资质的质疑,“轻松筹”曾在5月20日通过其官方微博于发布了声明:
“轻松筹”的说法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认可。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轻松筹”平台上发布的个人救助信息,不属于慈善法的规制范畴。“轻松筹”作为提供信息发布的平台,也不属于慈善组织,无需取得公募组织资格。
而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律师协会《广州律师》杂志主编陈舒则持不同观点。她在接受《法治周末》采访时曾表示:
谁来保证真实?
国内慈善领域遭遇信任危机,求助信息真实性无疑是重要考量。而上半年的几起疑似骗捐事件,让“轻松筹”陷入了信任危机。
2月10日,一位在德国留学的学生谢某自称患白血病并在“轻松筹”筹款,目标金额500万元,后不知何故修改为50万元,并筹款成功。公众质疑点首先是从500万到50万这一巨大的筹款金额改动,其次,该名学生若持有德国留学签证可以享受到德国医保,为何还在众筹平台大额募捐。
去年12月,广东市民卢某为患病女儿发起众筹,通过“轻松筹”在短时间筹得约10万元。但今年3月初,有网友在佛山论坛上爆料称,获捐后女孩还是离世了,但女孩母亲在朋友圈内晒出出国旅游以及美食照片。不少人质疑,善款被女孩父母挪作他用。
女孩母亲朋友圈截图
虽然最后这两起事件都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前者冻结了筹得资金,后者以发起人卢某承诺公开透明使用善款的情况并捐出余下善款而告终,但是“诈捐”、“审核不严”等质疑开始浮出水面。
而于亮则向钛媒体记者介绍了公司内部的审核机制,即发起“大病救助”项目的病人,必须上传本人手持身份证原件的照片,以确认病人的身份。于亮说,“轻松筹和公安部有着一定的合作,可以帮助审核个人信息是否属实”,而对于像儿童、老人或重病患者等本人不具备发起项目能力的病人,可由其直系亲属发起项目(不过,除上传病人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外,还需要病人的直系亲属上传户口本原件或结婚证等,以证明其与病人的关系)。
那么,谁来负责查验发起人具体病情的真实性?于亮告诉钛媒体,这主要靠病人提供的病历和诊断证明进行验证;除了病情的真实性之外,筹款金额是否虚高是另一个关注焦点。于亮坦言,在这点上“轻松筹”无法确定治疗一个疾病所需的具体数额,只能依靠经验上的大致判断。
按照轻松筹平台现行的规则,预售、非病患筹款等普通项目若未达到筹款目标平台将“全额退回”所筹款项;但对于大病救助项目规则不同——即便没达到目标的也可以拿到已经筹到的钱款。
为了消除公众对于真实性的顾虑,“轻松筹”甚至还想到了直播。于亮告诉钛媒体,“轻松筹”正在筹备直播频道,发起人可进行视频直播以证真实,而“轻松筹”将报销其流量费用。截至钛媒体记者发稿前,“直播频道”还未上线。
作为平台方也正在追求信息真实性方面做出努力,但对于医疗这个专业门槛颇高的领域来说,能否完全规避造假者恐怕仍要存疑。
谁来掌管资金池?
2015年,“轻松筹”医疗救助板块上线2.3万个项目,筹款1.8亿元,这一资金池还在不断增加中。如此巨额的资金如何掌控、谁来监管是公众关注的另一焦点。
据于亮介绍,“轻松筹”为“大病救助”项目资金另开了银行账户。此账户与公司账户相互独立,且无法向公司账户实现转账,并由中国建设银行托管,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在发起人提出提现申请前,所有捐款都存在这个独立账户中。在提现前的二次审核通过之后,捐款将到发起人的账户中。
至于捐款最后怎么用,于亮坦言,“轻松筹”最为一家商业机构并无权涉足——在法律上“大病救助”项目上的捐款行为属于赠与。如果受赠人在处理捐款上出现问题,捐赠人则有权利追究其责任,于亮表示:“若遇到这样情况,轻松筹愿意帮助捐赠人讨回公道。”
此外,依据“轻松筹”的运营规则,平台将收取2%的管理费。即假如你收到100元的捐赠,实际到手为98元,轻松筹扣除2元。对于这2%的管理费,于亮向钛媒体介绍,其中1%由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扣除,另一半则作为平台的运营费用。
“野蛮生长”的网络救助
除“轻松筹”之外,众筹市场还有如“水滴互助”、“好壹筹”等数位同样打社交牌的玩家。其面临的境遇与“轻松筹”大致相同——毁誉参半,而人们对于大病救治的需求则培育着它们一定程度上实现“野蛮生长”。可以举例的是,在“水滴互助”旗下的“水滴爱心筹”发布当日,一位美团员工发布《救救他的母亲,美团外卖员工刘灿炎感恩求助》的求助项目,获得了发起人同事的积极响应,10小时即筹款超过10万元。其便捷高效的筹款能力与传统救助基金相比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与“轻松筹”类似的争议同样无法避免。
与医疗众筹可堪对照的是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互助保障社群。网络互助,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将同一风险类型的人们集合起来,会员之间通过协议承诺风险共担,并且采取小额保障,避免个人负担过重。这种人人均摊式的网络互助模式已经被“轻松筹”、“水滴互助”、“夸克联盟”、“e互助”、“同伴互助”、“抗癌公社”等众多互助平台所采纳。
以抗癌公社为例,其不设立基金,资金从捐助人直达患癌者。假设抗癌公社成员达到6万名,如果不幸患癌,将得到其他成员每人5元的援助;当其他成员患癌,社员须通过抗癌公社网站提供的支付通道,使用支付宝账户向其援助5元钱。这正是网络互助平台的经典玩法。想法很美好,但是显而易见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有着重重困难。筹款资质、资金监管、杜绝诈骗等等问题无疑也困扰着这个行业的创业者们。
不管是医疗众筹还是网络互助,相比传统慈善行业、保险行业来说,它们的体量仍小,力量仍微。从它们萌芽之日起,外界对它们的质疑也从未停止。但或许这也正是成长的代价。
首先感谢,其次说明,我与轻松筹没毛关系,而且下文中我也不会说它的好与不好。可能会有其他更好的重酬和红十字项目,这里我不清楚就不敢多说。
这里说说我身边的经历。去年冬天吧,时间记不太清了,收到浙大同学来的电话,说寝室哥们出问题了,淋巴癌。知道的时候已经开始在西安治疗了,花了很多钱。大学同学们就开始自发筹钱,全班筹了几万块,杯水车薪,后来哥们的妻子就弄了一个轻松筹,大家也都纷纷实名认证,捐款,30天,原定10万,没筹满,仅仅是7万多,不过后来轻松筹收取完手续费还是一次性把钱下发了,目前在无菌的病房里我们见不到人,治疗还算稳定吧,希望他早日好起来。
顺便说下,寝室哥们家在陕西农村,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真的不富裕,所以轻松筹里边有多少骗子,利用人的善心行骗赚钱我不好评论,至少我认识的,我知道的,我会相信。当时真的有好多人捐了1元,,5元,10元,都是陌生人,说实话我挺震惊和感动,毕竟都是素昧平生。
我身边还有个朋友问过我轻松筹的事情,原因是他二姐家宝宝生下来就不会吸允和吞咽,花了很多钱,还要到上海去治疗,仅仅是为了能保住这个宝宝,我也仅是告诉他上面的这些事情。
我们身在一个信任缺失的社会,缺失的信誉制度,缺失的个人信仰,让人对陌生人充满了不安和质疑。不可能存在完美的事物存在,凡事总会有漏洞可循,我们避免不了。
顺便说点题外的,有经济条件的,买个商业保险也可以,纯个人想法,三四十万的大病险,要是都治不好的病,也就不用再多想啥了。
唉,只能说在环境,食品,卫生的多重压力下,需要帮助的人只会越来越多,确实不能一味地靠轻松筹,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保险,现在的话,我看到了一些互助的保险的诞生就比如现在轻松筹的那个10元会费,生病有最高30万互助金额,可能企业也在有一些转型,我们就捐我们愿意捐的那份,至于我不愿意的,谁也没办法逼我。 无相关利益,怕被喷。
一切随心。不排除有人借用轻松筹这个平台进行诈骗。只要你想捐就去捐助,一切求安心。如果觉得写的资料不真实可以不用捐助,没有关系,别人不会指责你。
头一次在知乎上被邀请,还不习惯作答,对轻松筹也没有啥直接深入的了解,也不明白回答问题对自己有啥意义,就迟疑着没答。有个疑问,为啥这个问题要邀请我回答呢?我只是前不久浏览过知乎上关于轻松筹的讨论,从未在任何平台发起过慈善救助众筹(几次想尝试,但最后都没弄或者没发布成功),怎么就恰好问到我了呢?难道知乎的大数据分析这么厉害,知道我微信朋友圈转过这个话题的帖子和qq签名档“说说”议论过,弄个机器人来调动我的活跃度?这太可怕了啊。
基于我多年对国内公益慈善方面的深入接触,给受助者个人捐款,总好过捐给机构和中间人。但这个陌生人是不是比你富裕的多明明自己有实力却转嫁账单,别说隔着互联网,面对面判断都很累。如果转嫁账单都算骗捐的话,网络上能读到的轻松筹上“骗捐款”的例子很多啊,还需要问?自己搜一下不是一堆答案吗?这么弱智的问题,是机器人自动提出来的吧。人工智能真厉害。
1.我隔壁村的小学同学也是通过轻松筹看病的,我是问了其他同学才知道:以前和ta很好的同学(也是我同学)帮ta发起的轻松筹。我个人觉得是好事。
2.轻松筹一般不会把筹钱看病这种案例放到官网上做为推广啥的(你可以去搜索看看),原本轻松筹就是给做生意和某些项目筹款作为目的,你看到的轻松筹只是在朋友圈或者空间看到的分享链接,这个关系就是从发起人到被你知道这个过程中都是认识的人,真实性比较高。
3.,最后筹集的钱是否和显示筹集款数相同(我也不好去问我同学)这个就不清楚了,佣金肯定是有毕竟平台运作也是要钱的。平台是否有利用人们的爱心弄虚作假从中捞一笔的行为呢?这个除非是内部员工或者熟悉此类运作的人才知道,我个人建议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像某网友说的那样,你可以直接把你的爱心打到ta支付宝就ok了。一般都会有对方的电话什么的,确认清楚就可以了。这种网上献爱心的新鲜事物我们应该向有关部门说的那样:擦亮你的双眼,谨防上当受骗!
谢邀。之前在另一个主题上回答过关于轻松筹的问题,是本人亲身经历的,可以参考事情原委。这里只针对本题做简单回答。
1,轻松筹审核确实相对宽松,确实有可能会有人利用这个平台骗钱或者如你所说的诈骗。
2,最关键的问题时,如果你看到朋友圈转发的这类捐钱信息,首先你要去判断转发该信息的朋友是否可靠,如果时间允许,不防咨询下。确定可靠了然后在行善。否则,一个人上当损失不了多少钱,关键是会影响这个平台的信誉,造成大面积的不信任和诈骗。这样反而会让原本有机会依靠该平台寻求帮助的人失去求助机会。
切记,此类筹款的“熟人圈”属性。与CA认证机构发行的证书一样,其可信度逐级递减。
对于可通过其它渠道证实的项目,可酌情捐助。并根据可信程度,评估是否转发扩散(作为下一级的“CA认证机构”)。
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最近我身边有个学妹就在轻松筹上筹到看病的钱。这个我觉得大家还是确定好事件的真实性。毕竟公司个人的审核还是有很多的漏洞,也有不少人在晒在某某平台上诈捐得到的钱。不过我倒是想说,为何天朝就不能出台个相关法律来规范这样的边缘产业呢?以至于现在朋友圈各种救助啊,看到真有的怕怕的感觉。另外再提一点,为何我们红会这时候消失了呢?(>^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