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大部分保险还不能像在自动售货机买产品一样自助投保?

理由
举报 取消

作为客户,对代理人的诚信和专业度很难轻易信任,销售与服务不分开,有目的性的服务,本就无法做到精益求精。用互联网或者自动化取代人力销售之后,服务人员可以全心全意地把服务做到位,就像海尔的售后一样。

2017年4月21日 10 条回复 1347 次浏览

发起人:半日思 初入职场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回复 ( 10 )

  1. sky
    理由
    举报 取消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保险是一种无形商品,不同险种的客户渴求程度和复杂程度是不一样的。

    举例来说,我们看到交通事故的新闻,通常会想起“我是否该添置一份交通意外险呢?”的问题;

    而看到邻国日本老龄化很严重的报道,我们却往往未必想起“我如果活得那么长,该如何保障老年的生活”这种更深层或长远的问题。

    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满足保险责任简单、条款理解容易、保险需求显性化、免核保或自动核保等条件)保险产品,ATM保险自动售卖机(国内一些火车站或景点,国外的7-11便利店等已经有了短期意外险的ATM设备)早已经存在了。所以说,题目所述不够准确,有些保险产品是可以在ATM售卖的,销售和服务也是完全分离的。

    与其类似的还有,线下实体保险自助超市(日本的保险超市代表性公司Life Plaza Holdings株式会社等),网上保险超市(这个国内外都很多,已经不需要举例了)。这些销售模式虽有一些不同,但均为客户主动发起的保险购买行为,这一本质是一致的。

    差别在于,ATM基本是客户纯自助购买行为,网上保险超市多数由线上客服人员介入辅助客户购买,线下实体保险超市往往由线下人员帮助客户完成产品的筛选和购买。其实,除了上述三类,还有其他的保险销售形式,如最传统的保险代理人“陌拜”,这通常是销售方主动发起的行为,而非客户,因此,不在此探讨。分析三者的差别,又是对题目表述更深一步的挖掘了。即,为何不是所有保险都能能通过ATM购买? 我们可以看看领跑的对手,或许对理解我们未来的发展有一点帮助。

    日本保险业,是一个领先我们很多身位的市场,而他的有效营销人力,已经从90年代的40多万人萎缩到了现在的20多万。这一局面是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例如公寓管理严格,基本斩除了代理人“陌拜”的土壤;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简易保险产品的线上交易发展迅速;邮政保险借助政府信用蓬勃发展;老龄化导致人力成本日趋升高等。在这种此消彼长的形势下,传统营销员渠道的业务占比逐渐降低。目前,代理人渠道占比仍超过49%,邮政渠道不到9%,门店渠道7%,直销渠道接近6%,银行证券代理接近3%,剩下是其他的代理渠道。可以说,日本已经形成了以传统营销员渠道为主,代理门店、银邮业务、网络直销业务共同发展的多元渠道发展格局。

    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从大的方向来看,一是基于渠道(上文的分析)的演变,二是产品结构(老龄化导致死亡保障让位于医疗、护理、重疾等长寿保障)的演变,其根源在于该国保险市场的人口结构的演变,毕竟,人身险市场最终的经营标的是人。

    这里并不是说今天日本保险渠道的格局就是我们的明天,而是说这种多元渠道发展格局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很多发达保险市场正在发生的事情。再回到国内保险市场,大家的保险意识逐渐增强,我们的互联网保险发展越来越快,占比也逐渐提高。从趋势来说,更多的保险业务将从销售方主动发起,逐渐过渡到客户主动发起。而在交易过程中,是否需要人的介入,一是取决于业务的复杂度,二是取决于人力介入的成本。理论上,包括保险在内的任何金融产品都是可以自助学习购买的,但有人希望花钱省时间,有人希望花时间省钱。国内外,越来越多自助银行、社区银行都鼓励大家自己DIY,因为服务只向有钱人开放了。保险未来呢?大家可以自己去想。

    至于国内营销人员不够专业,乱象横生等问题那些领先的保险市场也曾经遇到过,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多数问题都会解决。最终,ATM销售的保险产品占比会越来越高,客户可以自助购买的产品也会越来越多,这些有赖于技术和创新,也有赖于民众的保险意识的逐渐提升。但最终,各种销售模式应该是可以共存的,必然存在一定的保险销售工作由机器取代人完成,也一定存在喜欢人类服务的客户。

    以上所述,主要谈的是人身险市场,就说这些吧。

  2. 俞双-又又大叔
    理由
    举报 取消

    有没有听说过这么一句话:“水清则无鱼”。

    非自己擅长的事,想要去完成,一是委托给专业的人,二是自己花时间精力去学习研究。

    先说第二点。

    很多消费者说,现在信息透明,我要学保险的知识,看各类产品对比,上网随便一搜就可以。

    的确是这样。

    但有没有想过,这些信息的来源?谁发到网上去的?

    保险从业人员——代理人、经纪人。

    虽然说是利益驱使,但也方便了无数有保险需求的消费者不是。

    可如果,大家都跳过第三方(人、渠道),直接去保险公司官网购买。。。

    那你觉得,还有人愿意无偿提供耗费大量脑细胞的攻略、指引、分析吗?

    真当雷锋叔叔啦。

    不是还有各家保险公司的嘛,我不能找客服吗?

    都是千篇一律垄断性的话术,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是真理,你有分辨能力?

    指望一些拿死工资的内勤人员向你不厌其烦解读条款?省省吧,还得靠自己琢磨。

    如果出了问题。

    我已经提供详尽的条款给你看了哦,谁让你自己不看的?

    谁告诉你是这样的,理解有误,自己负责!

    存在即合理的。

    你认为不让代理人经纪人之流赚佣金,你就省钱了?

    该多少还是多少,只是这笔钱,让互联网给赚去了。

  3. 方汝立Joe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个题目有意思。

    先看题目

    为什么中国的保险不能通过自动售卖机投保?

    但是在描述中,题主说到用互联网/自助化销售,所以我的理解是,为什么中国的保险不能自助投保。在这一点上,我们先讲讲互联网直销保险。

    在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官网上,都有大量保险可以销售,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意外险、医疗险、家财险、重疾险等等。

    而多家保险公司产品共存的,也有不少中介平台的网站进行销售。

    还有一个比较厉害的,就是淘宝之类的网销平台也在逐步上线各类保险,最常见的就是去哪儿这些网站自带的航意险(非常坑,建议另外买)

    所以这个问题的前提,并不严谨,如果修改成:为什么中国的大部分保险的还不能自助投保?

    可能更为妥当。

    这里我们再简单谈一下互联网保险。

    现在比较热的互联网有两类。

    一类是像我们这类保险经纪人在网上,通过专业度获客,这也是人对人,只不过客户都是主动找过来的,但是和线下的区别不大,这里不详细描述。

    一类是像各类网站直接销售,这类比较符合题主要求,就多说几句。

    目前直销平台,产品大多数是意外险、医疗险、家财险等定式产品,大家的产品都差不太多,区别主要在于保费不同,当然产品细节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但是整体说来保费低保额高,产品同质化高,所以是网销主流。

    也有部分重疾险,现在放开的不多,但是也不太建议直接投保。

    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人的需求是不明确的,他们并不确切知道他们需要怎样的产品!很多时候客户会拿一堆产品来找我。

    或者有些产品虽然符合需求,但是比市场正常价位高不少。

    所以重疾险而言,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尊重服务的价值。

    至于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专业,方案合不合理,可以看我的专栏文章:很抱歉,我不能找你买保险…… – 完成心愿,拿走担忧 – 知乎专栏

    年金险现在上线的较少,不过上线趋势看好,因为年金险可比性强且简单,看准保证利益就可以直接投保。

  4. 费寒冬
    理由
    举报 取消

    泻药。

    「保险产品」虽然名叫产品,但是保险不是实际物理存在的「产品」

    自动售货机里面卖的是物理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

    保险产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请问卖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需要自动售货机吗?

    「保险产品」实际上是「合同缔结」。

    保险产品的销售,实际上是合同的签订行为。

    因此售卖保险产品,不是「不能」用自动售货机,而是根本「不需要」自动售货机。

    如果不依赖销售员售卖保险产品,根本不需要自动售货机,直接网上购买,或者ATM机就可以。

  5. 多啦A梦
    理由
    举报 取消

    首先呢,现在保险市场教育还差的很呢!很多人对保险不认可的。保险公司还必须采用人海战术去开阔市场,教育大众!代理人一年内留存率只有30%,但是几乎所有的业务员都会为了过前三个月考核而自己购买保险,或者让家人购买保险!平安百万人,假设一年后要增加10万人,那么年头至少要新招聘33万人,业务员和家人人均1.5个保险单就可以贡献50万张保险单了。而且这些人还可以发动身边的朋友圈去购买保险,所以一年内,绝对不止这个数了,这就是人海战术最大的好处。

    还有你说,保险公司的业务员都是客户的佣金掏钱养的,其实佣金是业务员收入的大部分来源,但是他们还有更多的奖金是还有一些加佣之类的东西,这些是保险公司的费用。还有更庞大的培训、奖励、销售支持和运营成本,这些费用不是保险公司内勤可能都不知道。也只能告诉你,这笔费用很庞大!

    平安为啥能搞100万代理人么?最重要还有一个,综合金融!平安业务员都算跨界小能手!可以卖寿险、产线、银行等产品!保险公司内,哪里有能跟平安在这比的啊!要了那么多代理人,还得要求代理人做各种跨界销售,这个也我平安养这么多人的一个原因。

    还有如果,保险产品能一句话就懂的时代,还没到。保险公司目前只能说大部分保险公司还要靠业务员来去跟客户沟通。保险条款别说一般人,问问代理人自己能懂么,认真纠结起来,80%的人都答不出来的~而且我们就是买个电饭煲啊,这么日常用的东西,给你多几款选择,有时也能陷入选择困难症中。何况现在很多保险都不能直接比较的,A家的有这个特点,B家的有那个特别,就是不能直接比价,而且保险责任不让业务员说说,可能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所以这个也就是业务员存在的一定道理。

    但是我觉得,未来一定会有公司会踏出第一步,让保险更好懂,更简单!让保险简单到一定程度,可以像买包零食一样简单的!

  6. 张焘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

    先实现个人全面信息的数据化和互联化,然后就所有保险都可以做到了。

    保险自己这边儿,从来就不是啥难事儿。

  7. 佳胥
    理由
    举报 取消

    可以的,如图,东京机场卖旅游险.在日本这种保险非常发达的国家,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渠道.

  8. 只会摇唇鼓舌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刚进入保险这行业时也有这想法,首先给题主的想法点个赞。我也非常希望未来保险行业有一天能够如此大众化。

    具体来答下为什么不行。

    1.保险不是快消品,除了旅游险外,几乎所有保险的周期都至少以5年、10年至一生的长度起算,规划合理的话,一个人一生只会购买不超过5款保险,但有些人可能一天能喝5罐可乐,所以其重复消费率远不如快消品多,在街头大量布设自动贩卖机的利润率肯定极低。

    2.尽管每年缴的保费可能比烟钱便宜。不过分开计算给人心理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一年的保费5000元VS一包烟30元,就感觉保险太贵了,不值当。

    3.购买保险的决策因素中,几乎没有“冲动性”的因素。人会想喝可乐,会忍不住烟瘾,会想买一个包包,甚至会对一辆车有消费冲动,但让你对保险产生“我好想好想要”的冲动,这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需要保险sales不断地营销。相对来讲,大量的明星代言、广告曝光给保险消费带来的增长就很有限了。

    4.最关键的一点,保险产品太复杂了。对于一般大众来说,要全面了解一款产品的方方面面是不可能的,有些从业多年的保险sales可能也无法对所有概念术语都能解释清楚。列几个词大家感受下:现金价值、增值红利、现金红利、保单假期、宽限期、减额付清、借款利率、自然灾害免责、满期金、附加合同……

    这些词在保险条款中算不上最晦涩的,要搞清楚就很不容易了。因此消费者很容易因为自己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方而产生巨大的不安全感。所以需要sales去给客户清晰地解释保单、理解保险。这玩意儿比可乐、香烟、房子、车子复杂太多了。所以几乎不可能自动贩卖。

    当然,所有意图革新的保险人都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一些保险产品就已被很普遍地在互联网上卖,比如旅游险、理财型保险等。但是真正以生命、健康为标的的保险产品要想在互联网上像卖衣服一样畅销,还须我辈努力一番。

    另外题主还提到了一个点,就是销售与服务分离。这点其实也是现今这个行业在努力做到的。销售拼命吹嘘忽悠你买保险,但是有良心的保险公司的客服人员会起到冷却作用,提醒你利用好犹豫期、为你更真实清晰地解释条款、为你进行其他服务。

    总结下,题主对于保险行业的未来把握得还是比较准确的。整个行业现在的方向都是,服务与营销先分离,随后尽量让保险产品变得越来越简单,能够被一般人理解,最终能够“自动贩卖”。当然这当中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尤其是来自sales营销员的阻力,因为整个变革的思路就是逐渐淡化他们的作用,甚至将来用其他媒介取代他们。因为他们有时候确实有些不靠谱,这个大家都懂。

    不过我不太看好近10年能够完成这个行业变革吧,互联网来也没用,理由如上。但是我们依旧会为此努力的。

  9. 刘洋
    理由
    举报 取消

    作为一名互联网保险从业者,我想说,未来保险发展的趋势,就是题主描绘的那样,可以让消费者更方便、自主地下单购买。产销分离,是保险业的未来。

    目前保险销售所倚重的代理人制度,功过参半,举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我的朋友,男主33岁的三口之家,每年在保险上的开销在2万元左右,其中孩子就将近1万,而全家的平均重疾保障不超过20万元,一开始买了某安的万能险,后来被另一从业的亲戚劝说退保,却买了另一家的万能险。如此成本支出,却为全家配置了不适合也不够抵御风险的保险方案,这就是销售人员为了利润作出的不合理引导。

    另外,目前国内保险产品的大部分利润,是被销售渠道拿走的,如果保险产品实现直销,性价比也会大幅度提升,对消费者更加有利。对于很多人提到的复杂险理解的专业难度问题,我赞同顾问式咨询,即向保险顾问支付咨询费,否则难以避免顾问靠销售佣金获利,消费者反而买不到合适的保险。

    题主谈到的自助式保险购买,就是如何避免这种场景销售的误导。保险将如同其它理财产品一样,会有各种专家分析,会有产品评测,但是购买过程,将越来越简单化和透明化,也将越来越回归保险的本质。

    目前,在简单的短期产品上,比如旅游险、意外险、住院医疗险,已经基本实现了这一场景。

    在更为复杂的长期保险产品上,如何将责任模块化定价,如何通过算法更清晰地为消费者进行需求诊断和产品推荐,如何将健康管理、理赔、销售渠道等服务链条上的诸多环节专业化外包及整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会太长。

  10. 愚之我也
    理由
    举报 取消

    利益相关:保险公司内勤。

    国内形成目前这样的模式是因为早年间大众不了解保险,既然不了解,就更别提认可了。

    友邦引入代理人制度,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像大众宣传保险。其他保险公司也纷纷效仿,延续至今。(大家有木有在街边看人叫卖啊,一个性质的,我家东西好,有xxxx用,买了不后悔)

    其实就现状来看,很多人开始寻找咨询公司或者第三方经纪公司,来配置自身及家庭的保险产品。(大家有木有去超市买过东西啊,一个性质的,导购员说,美女你的皮肤用这款产品最好了,不过看你发质略油,试试另外公司的这个产品。)

    往后的话,聪明的看官就明白了,一定是互联网销售。喜欢谁家的就直接官网下单,当然也可以通过平台购置。(大家有木有去x宝逛过啊,产品琳琅满目,通过关键字完全可以自己选中最需要的)

    以上。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