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购物中心里的书店越来越多了?能赚到钱吗?

理由
举报 取消

每次去购物中心都能见到几家书店,北京常见单向街、字里行间、PageOne,去成都重庆玩的时候见到许多西西弗,近期钟书阁、方所等等也名声很大。书店和购物中心可以互相提供什么资源?这些书店赚钱吗?这种模式是实体书店复兴的好方法吗?

2017年4月23日 10 条回复 1866 次浏览

发起人:Todd 管理大师

回复 ( 10 )

  1. 郑建文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是一种商业模式,是竞争压力导致的商业模式裂变。

    其实这是主营业务+体验(副业)业务的结合,普通消费者看不明白的自然正常。

    比如西西弗,其实其主营业务是水吧、副业才是书店。因为水吧竞争太大,没有特色的水吧很难在众多水吧业务中得以提升,因此他增加书店元素(文化),有利于其在物业租赁的谈判,经营上的提升等。

    从财务上解释,一个水吧假设100平,承受租金是20000,他今天变成书吧,要300平,租金也只要20000。但是他在谈判、经营上的优势却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2. Wang湯圓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

    第一次被邀请有点小激动(˶‾᷄ ⁻̫ ‾᷅˵)

    个人认为,社会现在普遍正在提高知识与生活的相互融入还有阅读率。书店装修也比较更复古或者有意境,让别人有种想进去看看坐坐喝杯咖啡的感觉,现在生活节奏太快,商业也快速发展,我想当在一个严肃商业化的地方突然看到一家有意境/暖色调/复古的书店,会不由自主的进去吧~(在商场里和闺蜜们逛街累了 也可以当作歇歇脚的地方)

    书店和购物中心互相应该提供不了资源吧。

    至于赚钱这个嘛

    我只知道这种店里面卖的咖啡和甜品都特别贵…

    可能靠的是咖啡和甜品吧^_^

    个人拙见 不喜勿喷 🙂

  3. 唐冬
    理由
    举报 取消

    方所,西西弗,言几又这类的书店在商场开的较多,以前的老书店:新华书店,文轩书店都是渐渐的消失或者转变。对比一下商场书店和传统书店就可以发现彼此之间的差别:商场里的书店除了卖书还是提供一个舒适的可以读书的咖啡厅,还卖一些文化周边产品:笔记本、笔、海报、马克杯、书包或创意产品等。成都这边的文轩也在做一些转变,也做了一些咖啡区和文化产品。从这个方面,你就是可以知道这类书店怎么挣钱了。

    书店和购物中心可以互相提供什么资源?这个问题还是可以从这个购物中心的书店位置来分析一下。书店一般都布置在负一层或者商场的楼上三四层。书店消费算是目的性消费的一类,但不是很强的目的性消费,因为现在网上买书都很方便。书店可以为购物中心带来一些客流,例如:西西弗定期有一些读者见面会和签售会,另外,书店可以作为购物中心的一种功能的补充,很多男士陪女士逛街的时候,逛累了没地方去就会去书店坐坐,休息一下。

  4. 李大副
    理由
    举报 取消

    多谢@白菜多少钱一斤提醒。

    书店本身不赚钱,可以观察城市各大书局,充斥培训、咖啡、电子产品等周边配套,目的是以书吸引客流带动其他消费。

    商场补贴或减免租金也是书店存活下去的条件之一。

    这个问题问的好,大副接触过大众书局、诚品、西西弗、新华传媒。

    前言:实体经济哀鸿一片,和大副创业项目有同盟的朋友反馈,上海市场小餐饮70%左右靠外卖维系,忍受各平台苛刻盘剥苟延残喘。

    街铺方面:热铺越来越少,没有规模效应、丰富业态引流难度高,客源被各大商场瓜分。

    商场方面:市中心热度不在,依靠办公人群维系午市,但客单价普遍较低;城市副中心、郊区等商场餐饮冷热不均、好忧参半。

    各位一定疑惑,说到现在都是扯餐饮,我要知道书店的答案

    正文:餐饮是体验最强业态,高频、低价、刚需,这样的品类依然水深火热,零售诸如百丽、快时尚等业已节节败退。商场竞争乃规模作战,人无我有、人缺我补,把客流引来是生存第一要务。届时哪怕补贴租金、装补也要优先把体验类商家召入,确保自身品类丰富。

    结论:综上所述,

    1、在儿童、ktv、电玩、影院等体验类业态同质化下,战火早已燃烧到书店、艺术、密室等品类;

    2、商场竞争激烈,保生存牺牲眼前效益也要打败竞争对手,吸引客流;

    3、书店强滞留性,各类论坛、讲座、展览吸引非自身商圈客流、打击周边对手;

    4、经济下行,逛书店将成为生活方式之一;

    5、各位答主的答案都有道理,请参考。

    大副拙答,希望能帮助你。

  5. Veri
    理由
    举报 取消

    购物中心设置书店,目的是让顾客“输”,

    顾客输了,购物中心才能赢。

    这是商家做的局,还真的以为这是文化繁荣的结果啊!

    所以,这些书店赚不赚钱,根本不重要。是用来改善风水的。

  6. 泛粥
    理由
    举报 取消

    先说为什么书店越来越多。

    首先是商业地产越来越多,前两年商业地产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基本一、二线城市在13年到15年间平均都有三四家中大型的购物中心开业,目前在建的项目也不在少数。

    这种一窝蜂的结果就是隔不了几公里就会出现一家购物中心,但其实在中国除了北上广深和西边的成都之外,即便是武汉、西安、南京、杭州等城市,体量大、人口多,也具备一些消费力,但还是养不活这么多嗷嗷待哺的商业地产,更何况早期购物中心引进的品牌基本以服装和餐饮为主,同质化严重,加上马云爸爸目前还处于盛世阶段,传统实体店铺越来越艰辛。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80、90在消费人群中逐渐占据主导,对能体现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消费体验需求越来越大,持续了十多年的逛街买包买衣服吃饭看电影的休闲方式满足不了这种个性需求。

    于是各方推动下只能转型,一些更注重实体体验类的店铺在近两年的商业招商中备受青睐,咖啡馆、甜品店、书店、独立设计品牌、艺术体验类,有特定的消费人群的业态、主题街区甚至一些传统的手工业在重新包装之后也能成为商业地产主力店。

    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天津大悦城的骑鹅公社(文艺主题)和五号车库(艺术主题)、苏州诚品书店的诚品生活采集x苏州(苏州传统的手工艺),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以上基本是目前购物中心招商的大环境,说白了都在追求差异性、多样性、文化性、艺术性,注重消费体验和引导消费方式

    终于说到独立书店。显然书店是能表达这种商业诉求的有效载体,多数书店对外展现的文化性和艺术性肯定是能满足的,差异性可能略欠缺,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书店是低门槛的能表达自己文化素养的最佳空间,这种情况下,差异化并不重要。但其实相对于现在电子阅读占据主流、实体书籍以网购为主的情况下,在书店看书其实更能体现个性。

    所以题主会感觉购物中心里的书店越来越多了,因为现在地产招商在前期就确定了业态的占比,一到两家书店跟以前的电影院一样是标配。

    国内做连锁独立书店就那么十几家,题主提到的基本占到一半了,单向街、字里行间、大众书局、PageOne、方所、西西弗,还有近年名声大噪的钟书阁、言几又,于是独立书店越开越多,在朋友圈上镜的概率越来越大。

    但问题也逐渐暴露,资本推动下,书店基本空有其表。

    商场的独立书店不过是借传统书店的尸还新产业的魂。大家基本也都发现了,现在的书店,尤其是开在商场里的,没有哪家书店是不卖咖啡、饮品的,而且基本都在售卖甜品、轻餐饮、文创产品、杂货等等,追求有格调的装修,要不文艺小资,要不震撼大气。

    书店在进驻商场时确实能拥有相对低廉的租金,更多优惠的商业条件,但很多商场也在合同前就谈明了书店所要承担的商业义务,比如定期举办艺术讲座、文化沙龙、线下交流活动等,这有助于塑造商场的文化形象,吸引前面提到的追求文艺的年轻客群。

    所以题主问的,这些书店赚钱吗,卖书当然不赚钱,其实就算卖饮品、杂货,有一半的独立书店依然不赚钱,但是不赚钱不代表开不下去,钱没用完目前自然还能撑下去,而且还需要接着开下一家店。

    至于说这是不是实体书店复兴的好方法。也许是,实体书店复兴首先是实体书店能赚到钱,但是目前在国内不卖教材好像赚不了钱,但是卖教材又没逼格,所以就卖咖啡吧,总归是一种能把人吸引进书店的方法。

    但是呢,个人来看现在很多独立书店显然都抓错了重点,发错了力。书架上塑封的书排列得整整齐齐,位置误差在几毫米,几本没塑封的书存在的意义也不过是作为拍照的道具,各种鸡汤励志文学占据主导,倒是餐饮吧台那边按季按节常常推出新品,饮品甜品的海报做得可口诱人。

    可是连书店的文化气质都显得肤浅又捉襟见肘时,还谈什么复兴书店啊。

  7. 初心Choshim
    理由
    举报 取消

    案例:方所、诚品、Page one等民营书店生存之道

    作者:寻空

    2011年是民营书店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全国最大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书店倒闭预示着线下书店已经渐入黄昏。光合作用书店的倒闭曾引起了不少所谓的“文化捍卫者”的担心,但在i黑马分享的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只有经过自由市场洗礼活下来的书店才有资格屹立于城市,因为他们已经在自己的经营模式上各自做出了适应时代的改变或创新。那么它们都有哪些生存之道?

    平台战略:方所

    在今天这个线上书城和电子书大幅冲击的环境下,几乎所有的纯书店都难以再保证盈利。当年光合作用书店在生命的晚期(当然那时它并没有意识到)提出一个目标:百货销售占到书店总销售额的50%以上,只可惜光合作用没有等到目标实现便已倒下,留下了唏嘘不已的众“文化捍卫者”。

    事实上光合作用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在那个年代书店已经不大可能仅靠销售图书维持运营了,只是它的转型看起来有点晚了(包括为了尽快转型而从天意匆忙采购的良莠不齐的百货)。

    光合作用在生命末期的战略其实是一种平台战略,当时在光合作用书店销售的百货已经有小协奏曲系列笔记本、moleskine系列高端笔记本(就是现在与Evernote合作的笔记本品牌)、几米百货等品牌。当然走这条路的并不只光合作用一家。

    方所书店成立2011年末——那个实体书店哀鸿遍野的年代。方所的第一家书店开在广州太古汇商场,在总共1800平方米空间内,有500平方米的书店、400平方米的展示和销售设计品的美学馆、26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250平方米的服饰馆以及90平米的咖啡馆。它提供的产品,包括图书、服饰、美学生活产品、植物和咖啡。

    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在总共1800平方米的空间内,书店所占面积不足1/3,再观察一下数据,什么?方所还卖服装?在以前你能想象一家书店会卖服装吗?与其说方所是一家书店还不如说它是家“生活馆”。

    作为方所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广州例外服饰的创始人之一,毛继鸿其实早在2007年就做出过“生活馆”的尝试,他于当年在云南昆明开了一家名为“双面例外”的门店。店面中融入了大面积图书空间,陈列和销售以艺术、美学为主的书籍,此后“双面例外”又在多地开设分店。某种程度上,其实你可以将方所看成是“双面例外”的升级版,

    了解一下例外服饰的历史其实就可以看到方所的战略,建立一个基于文化产业的高逼格品牌书店,然后不断扩展书店的边界,将其发展为平台,并以服饰、生活产品来作长期的盈利打算。据说方所广州店开业两天,营业额就已经达到了30万元。不过至于图书占多大比例,方所却秘而不宣。其实不管方所有没有透露,我们都可以猜到,这个比例一定非常小。如果将来有一天,方所书店成了例外服饰的最重要销售渠道你可不要吃惊,开书店来卖服装百货对于毛继鸿来说真的是一门好生意。

    长尾战略+平台战略:Page one

    Page One始创于1983年的新加坡,对于一家书店来说,屹立30年不倒,并且在书店业如此没落的今天还在不断扩张,无论如何这都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了。

    去过Page One的人都会发现它与其他书店的最大不同,那就是英文书所占比例巨大,相对来说在中国英文书其实处于长尾位置,买英文书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但英文书相对中文书码洋更高,因而利润也更大,英文书的利润至少要比中文书高10%左右,加之内地英文原版类书籍的购买渠道有限,因此,不少读者会携带书单“慕名而来”。

    对于长尾商品的充分利用,这种差异化销售策略使page one的经营相对其他书店压力要小很多,但纵使英文书利润高,面对高额的房租,page one仍不能游刃有余。page one的另一个战略是所谓的复合式经营即“图书+创意产品+咖啡厅”。

    page one国贸店店长曾向媒体介绍,“国贸店的非书商品区不大,占全体面积5%左右,颐堤港会占整个店面的20%,三里屯大概会占总体面积25%”。

    如果你去过三里屯太古大厦的page one,你可能会发现这里的非书面积占总体面积的比例可能不止25%,你应该还会看到二楼的大片区域留给了餐厅,在书店里开餐厅你以前想过吗?

    可以想象除了在国贸这种高端地段page one可以靠英文书的销售来维持运营(这还是在它获得了租金优惠的情况下),在其他地段这一策略是难以复制的,因而扩张的page one可能会越来越倚重非书产品,从国贸店到三里屯店,非书产品占page one店面面积越来越高,以后也会继续高下去。

    品牌战略:诚品、字里行间

    诚品

    诚品书店一直在业界大名鼎鼎,其连续亏损15年却没有放弃的精神也为业界津津乐道。很多人在看到诚品的成功后会问一句话:诚品书店的成功可以复制吗?在此我做一个回答:如果你不能复制诚品书店连续亏损15年却依然能获得资本支持这点,就别考虑复制诚品了。很多人在分析诚品成功的原因时分析了它的行业眼光和经营方式等等,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不差钱,试问有哪个人做书店可以连亏15年还能筹到资本?大部分人恐怕等不到15年就已经破产了。

    一个在书业浸淫了近10年的朋友曾告诉过我,其实台湾诚品书店并不靠书赚钱,它就像太平洋百货一样是个百货商场,只是开辟出一块空间用来卖书。事实的确如此,诚品在台湾的旗舰店信义诚品有四万平方米的空间,这其中书店只占一万平方米,三万平方米作为商场租出去给其它品牌。由于诚品书店的品牌效应,不少时尚精品、高端餐厅等全都乐于随之而来。商场的营收早就超过书店,分别是六成、三成的比率,可以这么说,书店是赚不了多少钱的,而其他百货品牌才是真正赚钱的。以书店来烧钱建立品牌,然后借用品牌的影响力来盈利,这其实就是诚品成功的秘密。

    北京万圣书园的总经理刘苏里也曾如此解读过诚品书店的商业模式:“它的商业模式与房地产生意关联,通常是租一整栋楼,包装之后,进行各类零售商品的组合,而书店的生意额度和规模在全盘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书店本身更像是个招商品牌。”

    对于诚品来说,它最大的价值并不是书店能赚多少钱,而是诚品品牌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当然建立书店品牌的前提得是不差钱。

    字里行间

    字里行间书店看起来是一家有点奇葩的书店,作为一家北京的书店,在几年时间内,它从一家扩展到十几家,并将战线拉到南方,于南京、无锡开设分店,据说它们还打算在短期内将书店开到国外去。字里行间扩散的速度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在之前我只见到08年的光合作用有过这种速度,只是光合作用最终被这个速度拖垮了。

    去过字里行间书店的人会发现,它与曾经的光合作用极其相似,都是在做一个图书+百货+咖啡的书店,它同样希望百货能够成为书店的主要营收来源。但不同的是,字里行间由于被一个传媒集团收购因而并不差钱,它现在做的正像是当年诚品做的——烧钱建立品牌——建立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声量的品牌。由于有资本支持,字里行间可能在短期内的盈利压力并不是非常大,但这一天对于每一个品牌来说都是来的越早越好。

    在品牌层面字里行间似乎还没有想得太清楚,它就像早期的诚品,也许未来某一天它会像今天的诚品一样成功,这要取决于它的行业眼光和经营策略,而这些则又取决于足够的资本支持,没有资本支持去谈行业眼光和经营策略其实是空中楼阁。

    粉丝经济战略:万圣书园

    作为北京最具有人文气息的书店,万圣书园是北京“文化地标”之一,不少来这里的人将它视为一片理想圣地。与大部分书店不同,万圣书园主营人文社科、哲学、法律等思想性专业书籍而很少有畅销书。如果通俗意义上的80/20法则在这里也适用,那万圣书园恐怕早已难以为继。

    万圣书园之所以在这个时代能够生存下来,跟它多年来培养的大批铁杆粉丝是分不开的。KK说拥有1000个铁杆粉丝的小众艺术家能够过上中产生活,那么拥有10000个铁杆粉丝的书店也许能活下来。

    创始人刘苏里本身是个较有声望的学者和活动家,围绕着他的气质建立起的书店吸引了不少拥有同样气质的理想主义者。季羡林曾经评价说:万圣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因为这个体系,有人专程从千里之外赶来拜访,称之为“朝圣”。随着体系愈发强大,“万圣”这个名字的含义渐渐由最初的“万圣节”变成了“一万个圣人”。这“一万个圣人”大概就是10000铁杆粉丝的写照。在这10000铁杆粉丝中,不少人海是“关键意见领袖粉丝”,多有报道说“季羡林、林毅夫、王石、刘瑜等都是万圣的常客;阿拉善、壹基金等公益机构核心人物也在此出没;浦志强等在微博上比较活跃的律师也来这里;中科院一些科学家,甚至党政高层、异见人士也汇集在此。”这些意见领袖对于万圣书园的品牌背书使得这里几乎成了中国思想界的重镇。

    万圣书园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这对于一个主要经营人文类图书的民营书店来说简直是个奇迹,在这个喧嚣的世界总有人坚持着理想,但这理想能坚持多久呢?也许20年并不算太长。

    在方所书店的玻璃门上,有一句诗人也斯的赠语:“但愿回到更多诗歌朗读的年代:‘随风合唱中隐晦了的抒情需要另外的聆听。’”这句诗是一个美好的祝愿,但其实我们明白那个单纯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8. sonicwlq
    理由
    举报 取消

    书店和购物中心可以互相提供什么资源?

    回答:当然可以互相提供资源。优良的书店IP,对定位一致的商业项目,是极好的主力店入驻对象之一。书店能给购物中心带来调性、人流量、提升项目档次;购物中心能给与书店极好的入驻条件,如免租金、低租金、装修补贴等等。

    这些书店赚钱吗?

    回答:优秀的书店IP,当然非常赚钱。

    第一,书店,也不能理解为传统的书店了,现在流行混搭,比如成都太古里的方所,书是主题,但里面混搭了衣服、精致工艺品、咖啡等等,这些东西利润是非常高的。

    第二,我们可以这样进一步理解,当一个商场,依靠对书店这个引擎依赖性很高的时候(同时也是书店 品牌附加值做高的过程),话语权可以就不是在商场方了。举个例子,超市,因为自己的引擎作用明显,除了租用超市必须的面积外,还把相邻的许多商铺低价租下来,转手当二房东利润很高。前段时间好像有个新闻,某书店品牌直接当了商业开发和运营的角色,道理很简单,品牌、人流、这些资源都在他手头的时候,还需要别人的商场干什么呢?自己开发不是更好??

    这种模式是实体书店复兴的好方法吗?

    回答:当笔者在这样优雅舒服的环境中看书也好,假装看书也好,感觉还是不错的,你们去应该也有类似的感受,大家都收益,没有人吃亏,所以,我觉得是不错的方法。

  9. 潘安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就是在书店上班的,江苏常州的书式生活,在书店两年期间,我只能说 书的利润真的很薄 只能靠水吧的饮品食品那些养活 我们公司也是新公司 ,开新店起步也是很艰难的,文创也不是那么好卖,我只能说 光有情怀是不够的 你要家底够厚…. 才能维持一个书店 不倒闭…..

  10. 夏只只
    理由
    举报 取消

    购买实体书的人越来越少,这么少的一部分又有一大部分选择了网络购买的方式,实体书店不卖教材自然不会赚钱,所以引进了咖啡甜品和文化创意产品。文创产品和书籍放在一起,再结合适合久坐的环境,就成为了新型的独立书店。应该可以算是实体书店的一种复兴模式吧。但是好像大多这种类型书店并不是把推行实体书阅读当作是自己理念。

    购物中心引进书店似乎是为年青客户群提供了除了购物商店之外还能待久一点的地方,但是这两者之间应该是没有什么可以共享的资源吧。

    回答好像都是不太确定的推测,哈哈。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