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记得牢:这个诉求很常见。毕竟,如果我们钻研了某个概念,或研读了一本书,过几天记不起太多内容,肯定会有挫败感。
c. 能直接应用:比如学了某条英语语法,那最好能在说和写时也避免在犯此语法错误。
d. 能跨界应用:在场景1里,在学科1中,也能应用自如应用在场景2里和学科2中所学。这种跨界应用是创新之源。
的确,这些都是常见学习诉求。在『学习方法盲』时期,我只能对学习上的挫折忍气吞声,因为我连问题在哪都不知道。后来,我开始钻研学习方法:我读了 MIT 教授 Seymour Papert 的很多书,读了认知心理学家 Steven Pinker 的很多文章。终于,我能识别常见的学习问题,也能有针对地逐一解决。
之后,我继续在业余时间钻研学习方法,我发现几个学神,如 GEB 的作者 Douglas Hofstadter 教授、物理学大师 Albert Einstein 和创业家 Elon Musk ,都钟爱一个学习技巧——『类比学习法』。于是,我也开始深度挖掘和锤炼这个技巧。我惊喜地发现,这个技巧能同时满足上文提到的4大学习诉求。
Douglas Hofstadter 教授在斯坦福大学的校长课堂中就释放过『类比学习法』的惊人力量。以下,我为大家精编了这节课,以节约大家的学习时间:
回复 ( 10 )
掐指一算,我工作也有8个年头了,看到这道题,不禁想起了这些年的往事和自己的改变。
年纪大的人爱说教,我还年轻,所以,只是分享。
1,
我家境并不算好,但爸妈从小就疼爱,从不让我干活,想吃什么想玩什么,也都一一满足。而他们唯一的期望,就是我的学业,与大部分中国父母一样。
也许是天生有些小聪明,我还算争气,从小到大成绩一直很好,但其实,我除了学习,其他的各方面都是空白。这一点,在刚工作的那段时间,给了我很大的打击。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公司有一个新的项目,上司想让我去负责。
这是个很难得的机会,用同事的话说,为了得到这个项目,他愿意被睡。这没什么,关键是上司是男的,而他,也是男的。
由此可见,这项目是有多诱人了。
但由于这是我完全没接触过的东西,所以心里不禁发怵,犹豫了半天,最终推脱掉了。
上司对我非常失望,然后这个项目就交给了其他的同事。
其实那个同事也对这个项目一无所知,但他边学边做,不停的请教别人,找人帮忙,后来这项目就真被他做成了,他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之后不断被重用,眼瞅着就是迎娶白富美,走上人间巅峰的节奏。
后来有一次吃饭,上司语重心长的跟我说:
“你想什么事都准备妥当了再去做,哪有这种好事,你还以为你在学校啊,准备一个学期再来考试,门都没有。
谁是一开始就什么都会的,都是边做边学的,根本就没有时间给你准备,机会是不等人的。你不懂可以去问别人,你可以找人帮你,你看那谁不就到处找人帮忙吗,你闷在那里纠结是不行的。”
原文记不太清楚了,意思大致如此。这番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在这之后,我开始尝试着去硬着头皮接下一些自己不太熟的业务,边学边做,不懂的,就找人请教。
虽然一开始做的并不好,甚至有些项目还搞砸了,但这过程中,我的能力得到了肉眼看得见的提升,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成长。
这就是我的第一个思维转变:
永远不要等着准备好了再去做,机会是不等人的,边学边做才是最快的成长方法。
2,
在我工作第二个年头的时候,我开始对未来感到迷茫。
其实据我所知,大多数人在工作一两年的时候,都会开始迷茫。
我是一个很容易多想的人,只要一有时间,就在那里思考。我甚至觉得,中国未来在世界的哲学地位,妥了,因为有我。
从上句话你也许能感觉得出来,没错,我走火入魔了。
那是一个雾霾很重的上午,挤在地铁里胸口发堵,结果还是迟到了,为了赶时间,路上摔了一跤,到了公司还给小头头批了两句,还真他妈的天时地利人不和了。
借着一股子未冷的血气,不待明月,也等不及明天,一咬牙就递交了辞呈,然后闲赋在家,整天打座冥想,害老妈以为我入了邪教。
杨绛有一句话很有名,她说你的问题就是书读太少却想的太多。
这也是我的问题。
我读书确实不多,学生时期天天研究学业,没什么时间读课外书。另外,我阅历也不多,年龄也不够,但又非常迷茫,所以只能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一直在那里想啊想啊想。
想来想去,想不出去。
就好像一只井底的青蛙,一直在思考外面的世界一样。
坏处是很多的。
第一,非常耽误时间,加剧了我的拖延症。
第二,非常消耗精力,坐办公室一天,什么活没干,但到家就累瘫了。
第三,由于知识太少,见识太少,想的东西完全没有质量,没产出任何有用的东西来。
但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是四年之后了。
以前我以为只要在那想,就能想清楚。后来随着阅历增多,年龄渐长,慢慢的就发现,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的,其实不需要想,你看见了,就懂了。
现在,我已经很少去想那些没什么意义的东西了。确定好自己的目标,然后多做事,多看书。想不明白的,就不再去想,就算想,也不要停下来想,要边做边想,边读边想,这样才是高质量的思考。
这就是我的第二个思维转变:
你的问题就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永远不要在无意义的思考上耗费太多时间,多读书,多行动,只有在知识和阅历增长之后,你的思考才会更有价值。
3,
有一段时间,我很不平衡。
我的工作很辛苦,难度也高,但赚的钱却不如一些没我辛苦的同学。
有一天,我家里电线坏了,就打电话找来维修师傅。那次坏的很严重,电线抽不出来,要重新打洞铺线才行,反正两个维修师傅忙活了很久,最后加上新的电线之类的材料钱,以及两个人忙活了半天的工钱,也才一共200。
他们比我更辛苦,而且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技术含量,但赚的钱却比我少太多。
这时我忽然想明白,你赚钱的多少,与你的劳动强度,技能水平,有关系,但都不大。
关键在于你的不可替代性,以及你所在的平台,你的行业。
我有年薪百万的投行朋友,也有年薪40~50万的程序员朋友,也有年薪10万的传统行业朋友,他们都是高材生,精英,也都非常努力,但收入却天差地别。
这就是行业的区别!
选对行业非常重要。当然,工作的意义并非收入一个衡量维度,但收入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而且在一个新兴的,有朝气的,精英聚集的行业,从哪方面来说,都会是更好的选择。
另外,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的工作分分钟可以被一个实习生替代,那老板为什么要给你那么高的薪水?
只有你变得不可替代了,你的议价能力才能提高。
不可替代性其实包括很多,一种是你业务水平的提升,一种是你是复合型人才,另外一种是积累人脉。
提高业务水平很容易理解,就是不断提升你的专业水准。
而复合型,则指的是,能够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技能进行融合,从而产生新的技能。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拥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同时又对电影非常有研究,那你就可以去写影评,在知乎、豆瓣、微信公众号发表,很容易就成为所谓大V。
具体如何组合,哪些可以组合,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去思考,总之,不同技能的融合,可以让你变得独特,且不可替代。
另外,人脉也是一种稀缺资源。
比如,你与某个人认识,但并不算多深厚的交情,但要谈合作的话,和他完全不熟的人相比,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他更愿意相信你,且可能会给更优惠的条件。
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在一个行业内,会觉得很多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并不是那么宝贵。但要知道,行业外的人,想要找到合适的人办事,经常是求告无门的。
当你在一个行业足够久了,你的行业人脉将变得不可替代。尤其是一些管理岗位,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协作,需要你去调动资源,而只有掌握了人脉的人,才能做成这种事,这不是一个实习生可以替代的了的。
这里,我的建议是,三种都需要兼顾,不能只闷头发展一种。不要有太大的短板,否则在未来,你很容易因市场或政策的改动而变得被动。
这就是我的第三个思维转变:
你的赚钱能力与你的专业水平及劳动强度关系不大,更重要的是你所在的行业、平台和你的不可替代性。想要在职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想要赚更多的钱,只有去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这也是应对未来市场、政策变数的唯一方法。
***
开了个公众号,有关职场和成长的文章会首发在公号里,欢迎关注。
给懒一点的朋友设一个传送门,我的第二个回答:
哪些道理是你踏入社会才明白的? – 血公子的回答 – 知乎
我今年41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不敢妄称“不惑”。职业生涯几经起落,最终走上了创业的道理。家有两个调皮的女儿。成家立业的立算是做到了。
这里的“立”,我的理解,并不是指事业或者家庭,而是一种承担责任的能力。
这种能力,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能获得,它需要你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去不断挑战自己,训练自己,最终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
你问我: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
一个让我获益良多的改变是:
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停止成长,是因为一时的成绩让我们骄傲和固执,使得我们不再去探索更多可能性。只有怀着空杯心态,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成长。
这里,我想讲讲自己的故事。
刚毕业那会儿,由于很想做市场营销,所以辞去了收入更高的记者的工作,去做了最底层的销售代表。
由于什么都不懂,所以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困难的。但同时,一切对我来说,又是新鲜的。
譬如,有一次批发客户“发难”,说半年前进的一批卫生巾的背胶粘不牢,要退货。按照规定,半年前的产品是不能做退货处理的。好说歹说,客户就是坚持要退。
那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去请教了一些经验更丰富的“老”销售,但他们也说这事也没有太多很好的办法,说要不就退了呗。
但作为初生牛犊的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可能是比较楞的缘故,最后我决定亲自试验这批卫生巾,身为大老爷们的我把一片卫生巾贴在自己的内裤上,之后一天走街串巷,下班后还打了一场篮球,并没有出现脱胶现象。第二天和颜悦色地跟批发商说,大姐这批卫生巾我亲测过,粘得很牢。批发商又好笑又好气,也就不再提退货的事了。
功不唐捐,半年后,我成了正式员工,之后,更是成功转岗,到了品牌部门。
但是,当我在公司呆了几年之后,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当初请教的那些“老员工”那样。
虽然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思维模式得到了固化,做事更多的开始依赖过往的“经验”,而不去思考它的其他可能性。
我再也没有像当初那样,把卫生巾贴自己内裤上,跑一天试验它到底粘不粘的牢。
换言之,我封闭了自己成长的边界,停止了进一步的成长。
有一次,我接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项目,出于经验,我判断很多地方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当时就在反驳,一条条说明,哪些地方是不可能的,因为什么什么。
的确,在业务水平方面,我是当时全组最强的,所以当我听到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我都是嗤之以鼻的,觉得领导很外行,很傻比,一定要反驳。
但那时候新进来的几个新人,却一直在努力思考,尝试着各种可能性。
后来,我就没管了,跟进了其他的项目,并觉得那几个新人都是在做无用功。几天之后,我惊讶的发现,那几个实习生做出了我以前从没想过的方案,而且所有问题都得到了巧妙的解决。
我十分震惊,并且羞愧。
我震惊于他们的成功,我羞愧于我的轻慢。看到他们,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我以前不也是那样的吗?怎么现在变成了这副模样。”
痛定思痛,我开始有意识的让自己不再去轻易说“不可能”,我收掉了自己的傲慢,而是积极探索一切可能性。
之后的几年,我的成长速度非常快,而且开始领悟到工作的真谛——
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对立面,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享受工作的人,也无法真正享受生活。
没有思想上的转变,我之后也不会几次离开较高的职位、选择在新的岗位、公司从零做起(这些经历可以写一篇新的回答了,敬请期待)。
在2015年离开宝洁前,我曾任年薪百万的市场总监职务,负责过几十亿年销售额的国民洗发水品牌的营销工作。之后我还是走上了创立自己的氨基酸洗发水品牌的道路。我们这个月刚完成了数千万的A轮融资,天猫双十一也做到了美发护发类目的第11名。妄论成功现在还太早,这在资本寒冬的当下也算是不容易了。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公司和一起奋斗的小伙伴们。我能看到像当初刚工作时的我那么拼的,但也能看到像工作了几年以后的我的那种年轻人,我能看到他眼神里对工作的痛苦和煎熬。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跟他讲我的故事,告诉他,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做为公司的创始人,我最希望看到小伙伴眼里闪着的光芒。41岁的我还充满着激情和梦想呢。20多岁的人不要跟我说你已经没有激情和学习的动力了。
Stay hungry and stay foolish!
最后,我想啰嗦几句提一些具体的建议:
1,不要轻易说不: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不要轻易放弃,不要轻易说“不可能”,而是积极去思考它的可能性。这里面,蕴含着宝贵的成长机会。
2,不要轻易跳槽:工作里遇到问题,往往可能是你自己的问题,虽然跳槽之后,你因为新的环境,一开始会打开自己的边界,积极学习,但一旦熟悉了业务模式后,你又会变成那个故步自封的人,新的问题又会接踵而来。所以不要轻易跳槽,而是去想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3,不要天天熬夜:熬夜并不意味着工作时间的增多,它只能让你的工作效率下降。而且年轻的时候觉得熬夜没什么,但要知道,你25岁要是继续熬夜,熬到30岁,很大可能你会变秃。
4,不要忽略家人:家人比任何事情都重要,25岁以后往往会因为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能与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但你至少需要多去和他们沟通,聊聊自己的生活,不要多年以后去悲叹“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悔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都没做。
我曾酷爱盲目下载别人推荐的资料,却极少考虑这些资料是否匹配自己的手头任务,知识水准,学习风格。结果呢?结果往往是费时寻找并下载了一堆无效资料,并因此自责和受挫。
为什么我曾如此盲目?罪魁祸首是我的潜意识。什么是潜意识?潜意识与我们的行为有何关系?让我用一个冰山的类比来解答。
在海面上观察一座冰山时,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冰山一角,而看不到水下的冰山主体。我们的意识系统,也有类似的结构:我们能感知到,能干预的部分很小,从比例上来说,可能比图中水上冰山的整体占比小得多。而潜意识,也就是我们感知不到的,无法干预的意识,却在意识整体中占比很大。
潜意识是混乱复杂又充满偏见的,可它却常常主导我们的决策:社交措辞,观影选择,消费方式,往往决定者都是我们的潜意识。
许多时候,我们在社交、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往往祸起自己的潜意识。好可怕。
为了避免这些挫折,我学着自己观察自己,学着去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诱因和动机。为了洞悉这些诱因和动机,我开始学习心理学,看了包括 Psychology and Life 和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在内的心理学名著(后者更偏科学方法论)。
有了心理学的帮助,我渐渐能理解自己一些行为背后的诱因和动机。比如,我之所以盲目地下载他人推荐的资料,诱因和动机可能是:
a. 盲从权威:认为牛人推荐的资料就一定好,就一定适合自己。
b. 错失恐惧:又叫 FoMo ,全称是 Fear of Missing out 。
FoMo 的本质是害怕错过。当我们看到别人,尤其是圈内人,都在做一件事(下载某些资料),我们却不在做时,就会害怕。
c. 认知失调:在当时,我潜意识里觉得自己特上进,可实际上我却很懒,因此我很焦虑。为了缓解焦虑,我就会做些轻松的伪工作,比如下载学习资料。
在我了解自身行为的动机和诱因后,潜意识就愈发难牵着我的鼻子走了。看来,常常自我监控,自我观察,还是有必要的。
神作《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GEB) 》的作者,Douglas Hofstadter 教授,更是善于自我观察。这项能力还使他得以开启『极速学习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是『类比法』,也是我受他启发后坚持使用的一个高效学习法。详细介绍请看下文(整理自 Hofstadter 教授在斯坦福大学的一场讲座)。
先提个问题:如果大家花5小时读完1篇专业课文献,大家期待怎样的学习成果?
我猜常见答案有:
a. 理解所学内容:往往,仅仅学得爽是不够的,因为学得爽有可能是『学习的幻觉』—— 学得爽不代表理解。我们在初高中时可能有过这种学习的幻觉。上数学课时,听老师优雅地讲解某个数学概念时,会觉得自己理解了该概念,也因此产生愉悦感。
但如果下课后,同桌央求我们解释那个概念时,我们很可能会语塞,或者只能含糊地讲解一遍。
科学家早就注意到这种『学习的幻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教授,就针对这种幻觉,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费曼学习法:即,要确保理解某个概念,就要确保自己能流利正确地向他人讲解这个概念。不过,这个方法在知乎已经很流行了,我就不再赘述。
b. 记得牢:这个诉求很常见。毕竟,如果我们钻研了某个概念,或研读了一本书,过几天记不起太多内容,肯定会有挫败感。
c. 能直接应用:比如学了某条英语语法,那最好能在说和写时也避免在犯此语法错误。
d. 能跨界应用:在场景1里,在学科1中,也能应用自如应用在场景2里和学科2中所学。这种跨界应用是创新之源。
的确,这些都是常见学习诉求。在『学习方法盲』时期,我只能对学习上的挫折忍气吞声,因为我连问题在哪都不知道。后来,我开始钻研学习方法:我读了 MIT 教授 Seymour Papert 的很多书,读了认知心理学家 Steven Pinker 的很多文章。终于,我能识别常见的学习问题,也能有针对地逐一解决。
之后,我继续在业余时间钻研学习方法,我发现几个学神,如 GEB 的作者 Douglas Hofstadter 教授、物理学大师 Albert Einstein 和创业家 Elon Musk ,都钟爱一个学习技巧——『类比学习法』。于是,我也开始深度挖掘和锤炼这个技巧。我惊喜地发现,这个技巧能同时满足上文提到的4大学习诉求。
Douglas Hofstadter 教授在斯坦福大学的校长课堂中就释放过『类比学习法』的惊人力量。以下,我为大家精编了这节课,以节约大家的学习时间:
a. 类比是什么?
类比是我们大脑中感知到的『事物1』和『事物2』的本质共同点。
b. 类比在我们脑海中闪现,并转瞬即逝。
Hofstadter 教授分享了一个轶事。有次,在飞机上,他读到一艘船(下图中的 A.C.)为了避开飓风(下图中的 H.H.),而选择改道的故事。
飞机落地后,Hofstadter 教授(下图中的D.H.)下了飞机,在走廊里遇到一位拉着行李箱(图中的S)的女士(图中的W)。此时,他灵光一现:嘿!我就是那艘船,而那个拉着行李箱的女士就是飓风,为了避开她,我只好绕道而行了。
这件事就是个类比的好例子。不过 Hofstadter 教授表示,类比在我们脑海中往往是转瞬即逝,很少人能及时有意识地捕捉到它,更别提记录下它了。所以,捕捉并记录类比,是稀缺技能。
c. 类比的实用价值
Hofstadter 教授接着分析了类比的实用价值。他向听众展示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有他家农场中的一棵树。由于阳光被树枝树叶挡住了,大树下也有了影子。
然后,他展示了另外一张照片——同样是一颗树和树下一块漆黑的东西。但是,这张照片摄于某年冬某阴天,树下没有阴影才对。那这漆黑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是,那块黑漆漆的区域里都是土壤。由于树枝树叶挡着,雪花落不到这块区域,所以在照片里,此区域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深黑。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此区域是『冬雪阴天』里的树影。
之后,Hofstadter 教授提到了树影在地理科学中的类比:雨影效应 (rain shadow effect) 。
雨影效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理现象。如下图所示,由于雨影效应,山的迎风坡多雨,而背风坡少雨干燥。这是因为山脉阻隔暖湿气流,把水汽集中在迎风坡,水汽聚集并到达一定强度时,就会下雨,同时背风坡常年不能接受水汽,以至于蒸发量相对更大,使土壤相对干旱。
比如,美国的俄勒冈州就由于雨影效应,出现了以下的地貌奇景。
最后,Hofstadter 教授谈到一个关于挪威气候的例子。某天,他遇到了挪威某大学的一个教授。寒暄时,他说,你们挪威很冷吧。对方说,不都是,我来自北挪威,那里不是很冷,南挪威才很冷。
Hofstadter 教授很诧异,问到:啊,这是为什么?
挪威教授给出了答案:北挪威的气候受墨西哥湾暖流 (gulf stream) 影响,比南挪威要温暖,后者由于受英国阻挡,无法享受墨西哥湾暖流带来的升温效应。
那一瞬间,Hofstadter 教授有了灵感:如果墨西哥湾暖流是阳光,那英国就是树,而寒冷的南挪威就是树影,就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这就是类比,这就是类比之于学习的积极影响:更透彻的理解、更牢固的记忆、更快速的直接应用、更多跨界应用的可能。
我思维上还有一大改变——拥抱深度思考,不再畏惧,也不再抵触。我养成的其中一种深度思考习惯与今天的主题息息相关:每当我理解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后,我都会拷问自己,这个知识点到底与我之前所学的内容有何关联?我能否建立起一个新的类比?
这些问题的答案,能滋养我的思维之树:新知就如有魔法的树叶,在它专属的『类比枝干』上茁壮又稳固地生长。
当然,不断拷问自己,尤其是在刚领悟新知,还来不及享受多巴胺的犒赏,就拷问自己,是很恼人的。同时,我们还会有恐惧,因为不是每个拷问都会有答案的。
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会让天生渴望心理闭合 (closure) 的我们不适和不安。这些趋利避害的心理机制,正是我们人类的生物局限。但人类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我们能一次次超越这些局限。
深度思考让穴居人发明了工具,让中国人建了长城,让埃及人造了金字塔。数学、科学、历史,追寻着大爆炸的开天辟地和不断膨胀的时空轨迹,我们不断探秘,不断解密。
祝大家学习快乐。
本文正文已结束,以下是硬广,是关于我近期开设的『知乎 Live 课堂:新媒体写作进阶课』和『知乎 Live 分享会:人人都能掌握的高效学习法』。
我留足了空白空间,确保对课程和分享会没兴趣的读者不会看到广告。如果大家对课程或分享会感兴趣,请往下滑动:
1. 戳以下链接查看『学习方法分享会』明细:
我的学习方法分享会
2.戳以下链接查看『新媒体写作进阶课』明细:
给互联网从业者的写作课
很多年前刚出来的时候,尽管一无所有,但我常会做一个衣锦还乡的梦。
那时每天拧完几百个一分钱一个的螺丝后,我躺在乱糟糟的工厂宿舍里,常常畅想自己闯出一番事业,赚到一笔大钱,用漂亮的跑车载一个漂亮的姑娘回家见父母,让那些压根跟我没什么关系的人对我投来艳羡和钦佩的目光。
那几年我觉得自己是在拼搏、上进,但我的性格却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暴戾,为人处世透着令人难堪的傲慢,什么都不会,但什么都看不起。而被别人看不起时,我又想,总有一天,总有一天,我会让这所有的俯视都变成仰视。
如此浪荡了几年后,随着现实一天天向自己迫近,落在身上的冷眼越来越多,那个畅想的未来更是已经成了不中大乐透就无法实现的幻梦。
那时我刚二十岁,按理说并不大,处于一个可以直接打电话问父母要钱的年纪。但想想自己出来五年了,一千多日日夜夜了,可依然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成绩。每年出来时什么样,回去时还是什么样,而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事实也看不到任何变化的迹象。
这让我莫名恐慌起来。
人一恐慌,就会想方设法做一些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存在。而一个人需要想方设法去证明自己的存在时,那折腾出来的事,肯定不会太好看。几乎把生活全搞砸了以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心态出现了某种偏差。
我开始想,为什么我会如此期望他人艳羡的目光,又会如此怯于向他人真心的表露自己的艳羡?
我所期望的衣锦还乡,到底是想让操劳半生的父母过上日子,以一己之力庇佑家族里的孩子,还是仅仅是要站得足够高,让曾出现在我生活里的那些人仰视我、惧怕我、纵使恨我也要在表面上装出尊重我的样子?
假如成功是为了让别人向自己投来的目光发生改变,那这成功,到底是我的,还是别人的?
我毫不讳言自己讨厌那些有了点成就就不说人话,不办人事,把皮带头挂在屌上,连路都不好好走的人。可假如我混出了点名堂,在手中握有世俗资源的情况下,以我当时的心境,我首先会做的肯定也是不说人话,不办人事,拼命去折腾,去把自己的能力展示给每一个人看。
我读高中时,身边很多男同学都在看网络小说,我看过一本,然后就觉得没什么劲,毕竟那时的我是不需要意淫的,那时的我触目可及,方圆十里,压根就没有能让我生出比较之心的人。但走向社会后,我突然无比渴望成功,而那时成功的吸引力于我而言,跟那些网络小说是一样的,就是想感受那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感觉,就是想让别人求我、畏惧我、对我战战兢兢。
更要命的是,我还把这种心态当作热血。把那些轻视自己的人,当成恶龙。不考虑意义,不考虑父母,不考虑真正的幸福,就是想在有生之年,让人仰视自己。
几乎每个哥们比二十岁左右的时候都做过一个站在落地窗前,俯视灯火人间的梦。但几乎没有任何哥们想过,落地窗之所以迷人,到底是因为它本身迷人,还是透过它去俯视的那个动作迷人。
很小的时候,捡到没灭的烟头我就会去烫蚂蚁,拿到一把刀就想去砍树,摸到一把锄头就想去挖坑、除草,而当我手里什么都没拿的时候,我对蚂蚁和树以及大地都不感兴趣。
长大后当然不会再去做那些幼稚的事情,但心底的残忍和有了机会就会给人带去伤害的本能,我知道,它们一直都在。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渴望的成功,不过是追求那个烟头、那把刀、那把锄头。我们痛恨自己变成那只被烫的蚂蚁,但一旦有了机会,我们一点也不介意拿起烟头,去烫别人。
我倒不是反对成功,反对励志,而是在迷茫和堕落之后,我意识到自己过去追求的并不是成功本身,倒更像是追求某种可以肆意处置他人的能力。
我不想讨论这种心态的善恶,尽管当今社会之所以紧绷如弦,跟很多人有这种心态有莫大的关系。我只是想说,当一个人出发时就跟自己的目标出现了本质上的偏差时,那走出来的路,一定不会如当初设想的一样。
而在这条新的道路上,会有更多的不择手段,会有更多布满诱惑的岔道。多少人,不是毁灭于那些岔道,就是毁灭于最终发现纵使自己不择手段了,却依然看不见终点的绝望。
我不知道这篇回答可以让多少人停下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认清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的终极目的。但于我个人而言,我很庆幸在那样一个年纪就调整了过来。
当然,调整了过来我目前也没有成功,只是在那之后,由于我不再去想当那个手持烟头的人,这个社会、那些与我无关的人、那些确实存在或者我假想出来的轻视目光,就再也,再也无法给我带来灼痛的感觉。
谢谢。
有些人的堕落是自愿的,不是被人强迫,
而我们眼中的堕落,是他生命的意义。
我第一次在酒吧见到小太妹们的时候,我已经上大学了。像下面这样子的:
虽然初中高中我身边也有同学去混社会的,有的享有极高的声誉,在一个小城市的同龄人中有号召力,有名气,处处是他们的传说,我初中班上也有几个女生不爱学习了,不服从父母管教或者是没有父母管教,流浪到社会上,跟这些人混在了一起。我那时候就喜欢打篮球啊,看足球比赛啊,心思虽然不在学习上,也没有被同龄人那些所谓的混得很好的“杂皮”裹挟和影响。我那时候看到初一跟我一起进校的女同学,初三就辍学了跟那些社会大哥一起混,还感到暗自窃喜,还好自己没有跟她们一样被拉下水。
上大学后,开支陡增,为了赚钱,我就去酒吧做兼职,上班的第一天我就看到附近中学的“街娃”过来玩,看穿着打扮以及消费能力不是富二代,就是一般家庭的孩子。那天我有了一点触动,这些妹妹才十多岁怎么就出来混了呢?酒吧耍完了,第二天不上课的吗?我那时候开始有了点菩萨心情,为她们感到不值。
接下来的日子里,在酒吧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听到的消息肯定也是越来越多。这些来玩的小太妹不是性工作者,很多都是在校学生,有很多原因让她们来到这些不应该她们那个年纪来的场所。有的人是厌学,找刺激;有的人是跟父母关系不好,叛逆;有的人是被朋友一起拉下水的,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玩上瘾了。
青春期的我们没有很强的自制力,虚荣心也强,学习不好,家庭不好,长相不好,你总得有什么东西比人家好吧?她们中的其中一些人就跟人比谁坏咯。比谁兄弟多,姐妹多,打架的时候比人多,自以为认了几个哥哥就耀武扬威的,那吃相很难看。
“我抽烟,我喝酒,我泡吧,我纹身,但是我是一个好姑娘”
这是她们某些人的QQ签名。
小太妹是我对在社会上混的那群:12到20岁,不上学,不工作,爱打架,天天跟人混吃混喝的女性的一个统称。最开始在酒吧接触到这些人的时候,我是一种怜悯的心态,会想到他们父母的痛苦和这些人的前程被毁了,我还动过劝她们中的某些人回去上学的念头。我也不知道我当时怎么就那么圣母心。
我工作的酒吧是完全禁毒的,如果被查到,一定会被封禁一段时间,旁边派出所的熟人也会经常来给我们提醒,叫我们不要涉毒。有一次晚上很早,才九点就来了一群人,他们要了一个大卡座,其中几个瘫坐在沙发上,抱着枕头睡意萌生。带头的要求我们DJ把慢摇音乐换成嗨爆的歌,由于是群老客户,经理就同意了他们的要求。音乐一响起,他们中的好几个开始摇头了,跟平时的跳舞不一样,他们忘我,尽情甩头,根据经验判断,经理说他们嗑药了,要我和另外一个工作人员去跟带头的确认他们是否有带药。
我们上前把带头的拉到一边,说了我们的难处,他说他们在宾馆嗨了过来的,身上没有,不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只是找我们这个地方宣泄一下,我再三给他强调千万不能带药,他叫我放一百个心。我注意到他们这个卡座上的几个女孩最多只有十五六岁,我不禁唏嘘,感叹人生无常,好端端的学生妹就这么走入了歧途。这些妹妹是没有工资的,只要给她们吃,给她们住,有时候给点药吃,有时候发点零花钱,然后她发生了矛盾,你叫手下的二哥去帮忙处理一下,就会跟你睡。这样子的少女,我见了太多太多了,多到麻木。
去年春节期间,我帮老家的一个酒吧招过酒托,我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之后,高额的薪酬吸引来了很大一批有点质量的十五六七八岁的的妹儿。她们很多是老家职高卫校或者是其他中学的在校生,还有一些是辍学的少女。她们没有基础工资,每晚在酒吧充当小蜜蜂,不陪酒,如果有人过来在她们这桌消费,有百分之二十六的提成。很多都是一个同学拉一个同学来应聘,我也问过一些妹儿为什么要来做这个,她说看到宿舍的女同学周末有人来接,还是豪车,自从去了酒吧有了更多的零花钱,可以买很多漂亮的新衣服,高档的化妆品,我难免心动。反正我成绩也不好,也不指望读书这条路,反正有免费的酒喝,还有钱赚,还可以认识一些人,有什么不好的呢?
没有意志力和信仰的人迟早会堕落。
而所有的堕落几乎不是一步到位的,恶魔的种子总是在你心中慢慢发芽。
也就是那时候开始,我对所有出来混的,被人骗的小姑娘不再抱有任何同情,也许那就是她们想要的快乐呢?的确我思维转变了,不再怜悯任何一个出来混的小太妹。她们发生纠纷,我看过很多次,一般不会用刀,拿酒瓶子啊,板凳砸啊,七八个女的围着另外一个或者两个女的,在酒吧外面的大马路上拳打脚踢,我也是见过的。你不觉得这些人可怜了,你觉得她们可恨,哪怕第一步往往是被人诱骗出来,但是谁也没有逼过她,走上这条路,纯粹是咎由自取。我也知道很多小女孩是一些社会人士的情人,不用情人这个词语,也可以直接用性奴,最开始的时候,我还会考虑到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被那么多人蹂躏,真是可怜,后来觉得她们是自作自受。
你们可以脑补一下唐慧的女儿!她妈叫她不要卖了,她坚决要卖,连她妈都劝阻不了,我们可以吗?除非我们是菩萨,可是我们是凡人.
我有一个远房堂妹,比我小两岁,从小到大没有说过五句话,只知道她的名字,过年的时候会在一个家族的聚会上一起吃饭。我大二的时候,回到家里,妈妈突然给我说,千万不要和那个堂妹联系哟,她得了艾滋病,找你借钱的话,你千万不要给钱。
原来,我那个堂妹十四岁进去混社会,认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后来被一个黑老大包了,黑老大吸毒,海洛因,她也跟着吸,后来不知道怎么染上艾滋病了。我后来没有见过她,但是跟她爸妈一起参加过家族里面的人的婚礼寿宴,她父母抬不起头来,难以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她的父母是菜贩子,只是做得比较大的菜贩子,有自己固定的摊位,起早摸黑供她吃供她穿,女儿却走上了这样的路,怎么能让他们不心痛嘛?但是我们家族的人还算比较克制的,从来没有去问过他们女儿的事儿。
我后来从其他的朋友那里倒是了解到,他跟的黑老大吸毒过多,死了,她还活着,但是不知道她在做什么。我害怕的是她去卖,把病毒传染给她人,希望她不要吧,为下辈子积德。
我初中班上的女孩子,刚进初一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单纯,过了初一,大家的价值观开始发生了变化。有的女孩子把学习看的最重,有的更看重偶像明星,有的注重穿着打扮,而还有一些人崇尚社会上的暴力,觉得所谓的社会大哥能给她们明天。她们开始逃课,开始泡吧,开始发生性关系,甚至开始吸毒。同样的一个班出来,有的女生现在美国读博士,有的女生黑得不能再黑了,还有些进过鸡圈儿。不得不说,家庭教育确实太关键了。
我没有研究过问题少女以及问题少男的问题,只是最近在场子里又看了大量的少年男女过来玩,玩得还很嗨,有没有聚众YL,或者嗑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小姑娘只有十四五岁。我想到了写下这些东西给高中生们看一看,特别是那些摇摆不定的意志不坚定的初中生,高中生,你们不要被拖下水了。如果你觉得跟社会大哥混很有前途,当我上面的字不存在吧,我不试图唤醒每一个人,如果有人恰好觉得有帮助,我会非常欣慰。
其实作为我个人来说,越多的客户来玩我越开心,毕竟大家都不太讨厌钱这个东西,但是看到一些本该求学的小妹妹被人诱骗或者是裹挟着出来玩,我个人是不建议的,但是呢?来都来了,我就给你们好好安排吧。我不再会去劝阻任何已经黑了的人了,不过那些白着的青少年,快摇摇欲坠的时候,我还是愿意拉你一把的。
青春期,我们叛逆,我们疯狂,我们渴望着新鲜,世界上的一切新鲜事物对我们太有吸引力了,有些人会迷恋网络游戏,有些人会迷恋酒吧,有些人会迷恋美女的翘臀,但是呢?最后那些大多数在社会上走上云端的人,青春期最为迷恋的东西大概就是无穷无尽的知识了。说句不好听点的,在大家读书的年纪你去酒吧歌舞升平,那些埋头读书,功成名就的同学们,未来再来酒吧挥金如土的时候,你可能是酒吧的保安,也可能是酒吧的清洁阿姨。我只是一个DJ!
掩埋在阳光底下有太多的黑暗,而我可以恰好看到这些黑暗,你们无法想象有些青春期的女孩子堕落成了什么样子,亲自接触了,很恐怖,不是我戴有色眼镜,我奉劝各位远离,一旦缠上了你,你可开始倒霉了。学会辨别人吧,不要一有美女来找你喝酒搭讪,你就觉得是因为自己玉树临风貌似潘安的气质吸引了对方,她不过是受人摆布,来套你的钱而已。
坏这个字,从来都不曾分性别。
我们也不是佛祖,没有办法普渡他人,
我也没有能力拯救任何一个堕落的人
我只能拯救我自己,毕竟我要吃饭
不再怜悯问题少女不是因为我不够善良
只是我真的无能为力,那不是我的职责范围
我选择视而不见,眼不见,心不烦
老师从小那么苦口婆心教育我们不要乱来
但是总有人会走入歧途
劝阻是无效的,我不再劝阻,
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听不听是你的事.
祝好
你被身边的人嘲讽是因为你和他还在同一个阶级。
这事发生在我准备考研之后,我是一个普通的二本,准备考研,A听说我要考北邮之后,平时有时没事嘲讽我一句:“就你这样的还想考北邮,考本校吧!”一开始我着实生气,心里想一定考上让你闭嘴。可是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我想考北邮不就是为了离这样的人远一点么?
他为什么不对专业第一说这种话?因为学霸用了三年的时间和他拉开了差距,已经和他不是一个阶层的了,所以他不嘲讽学霸。
穷人不会嫉妒马云比他有钱,只会嫉妒比他富有一点的穷人。
或许等我考上北邮,也会有北邮的朋友说我:“就你这样的还想去清华读博呢,读本校吧!”等我去了清华,:“就你这样的还想去剑桥读书呢?就在本校读吧!”
当我自己的能力高了,身边的人阶层自然就换了。当有人嘲讽你的时候,多半,你还和他处于一个阶级,当你超过他时,他就再也没资格嘲讽你了。
同时我也想清楚另一个道理,当你在嘲讽别人时,也就是在嘲讽你自己。
只要你一遇到困难就想着退下来,那很快你就会无路可退。
读书的时候,总以为所有的困难和挫折,都是有尽头的,不喜欢的事物,忍一忍,让一让,就可以解决问题。
老师不喜欢,忍两个学期,就可以不用去看他的臭脸;这门课程没有兴趣,忍一个学期,期末的时候,抄一抄就能蒙骗过关了;英语不行,四六级的时候,找个人去帮你替考就OK了。
学校里面的东西,很多时候,都是有终点的。于是你遇到一点点困难,立马就想着退缩让步,久而久之,让你养成「难啃的骨头,我不啃」的思维方式。
但一入社会,就不是你所想的那样了。
职场上,一旦你运用:难啃的骨头,我不啃的态度去解决问题,那你也只能安安稳稳地做一辈子的跑龙套,平时看起来淡定从容,其实骨子里,难受地要死。
大学里面,有一位老师曾对我说过:
困难有时候,就像横亘在你面前的山,你可以选择去翻越它,也可以选择去背负它。
至于你怎么选,我想,大概你能做好这个选择。
有时候,你必须成为别人眼里的坏人。
我小时候,非常听话懂事,而且内向害羞,完全不会像别的孩子一样那么会闹。大概是遗传的原因,毕竟我父母都很朴实,不会像某些人那样会算计。
性格这面的善良,给我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懂拒绝。
举个例子。别人找我帮忙,这个事情明明他自己就可以做,我自然就觉得没有必要帮忙,就害羞地向他解释了原因。
但只要他这时候摆出一副生气的表情反问我说:这点忙你都不肯帮吗?你随便弄下就好了呀!
我的内心就完全招架不住,无论之前准备了多少如何拒绝的话,瞬间都无话可说了。反而还觉得很内疚,有点对不起他。
为了不失去这个朋友,最后事情自然也只能替他做了,虽然这个忙可能花费了我很多时间。
但当我有事情,实在需要他帮忙的时候,他理直气壮地我甩我一句,没时间。而且也不向我解释一下原因,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当时我就被气得发抖,又很委屈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事情,真的让我陷入深深得思考,我用真心对别人,换来的难道就是这个?仔细想想才发现,我还几乎从来没有让他帮忙过,总是他要我帮他做这个做那个。
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帮你忙,还总是好意思来麻烦你,那这个朋友交来要什么用?
我知道这个后,就下定决心以后绝不和他再有联系。
当他再求我帮忙。
我也直接说,没时间。
当他想道德绑架我,说我们是不是朋友啊?
我回击,上次让你帮忙都不帮,你这种朋友交来有什么用?
然后他就彻底闭嘴了,哈哈。
我想他可能在心里会很恨我,觉得我这个人很坏吧。
但这个对我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因为我知道,和他有交情对我什么帮助都没有。哪怕他愿意帮我那一次,我和他之间的关系,也是他处在有利的那一方,毕竟我自己的事情喜欢自己做,不喜欢麻烦别人。
大概后来,我就经常成为了别人眼里的坏人了,想拒绝就拒绝,谁想道德绑架我,直接让他滚蛋。
我发现自从我这样开始对待我的人际关系,我心里再也没有那么多负担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我就喜欢一个人玩,把你得罪了,就得罪了,怕失去个毛。
这不,有个很久没联系的高中同学突然和我联系,虽然隐隐约约觉得他会向我借钱,但我还是让他把话说完了,然后再拒绝。
不管他会怎么评价我,我就直接这么说了。毕竟我以后肯定也不会向你借钱,那么好,不要浪费时间,还是直接拒绝为好。
大家都想同事朋友对我们的评价能好一点,我也不例外。但你更要知道,不管你怎么做,你怎么讨好对方,有时候我们在别人的人生剧本里只能当个反面角色。
至少知道了这一点,拒绝不再会是痛苦。
公众号‘郁一’,ID:yuyi-one
我很小的时候,大概小学两三年级之前吧,一直坚定的认为毛泽东是好人,蒋介石是坏蛋。共产党是好的,国民党是坏的。后来又知道了孙中山,孙中山也是个好人。
再后来,我知道了国民党是孙中山创立的。当时还很幼稚的我感觉不可思议,孙中山是好人,国民党是坏的,这怎么可能啊?我自己挣扎了一番之后,想出了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孙中山是好人,他活着的是时候国民党还是好的。他去世之后被蒋介石给带坏了,对,蒋介石真是个大坏蛋。
这种想法也持续了很久吧,之后上了初中、高中,慢慢的随着成长,幼年时期的一些很可笑的想法也在一点点的崩塌。
无论是孙、毛、还是蒋,抑或是任何一位历史人物,都不是平面的。不可以用“好”、“坏”、“善”、“恶”、“好人”、“坏人”这样简单的字眼就去下定义。党派、阶级这样的概念更是不可以用“好坏善恶”这样的词来简单的划分。
还有一个更有趣的转变。也就是四五年前吧,那时我还是一个赤诚的“爱国青年”。我在微博上关注了很多所谓的“公知”,挖掘了不少“历史真相”。也没少跟着起哄批评政府,因为彼时的我坚定的认为提出问题,批评政府才是真正的爱国者,歌颂和赞扬是没有意义的。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好像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机遇或是事件,慢慢的我好像就没兴趣了,“爱国热情”消散了。微博上关注的全是段子手了,对时政热点不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也好久不上空间了,因为那里面我前几年的一些言论我自己都没脸看。
见的人多了,读的书多了,思维方式和看待事物的态度真的是会变的,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而成长,就是不断的发现过去的自己是傻逼的过程。
2年前有一个记者在知乎上找到我,私信我问:“我看了你在知乎上关于游戏的回答,觉得很不错,最近我想做个关于游戏的专题,我想采访你可以么?”
记者说他是新华社旗下的一个杂志,平时他们在广州,周末他可以来佛山总部这边来见我。当时我觉得,游戏这事情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而且把自己宣传得跟游戏有关,好像没什么好处。
朋友建议我说:你不能只看着好处,得多去尝试,多吃亏也总是好的。
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去见了。一见面,真的很糟糕,我问他要记者证,他说对不起啊,我还是实习期,没有记者证,开始的时候他请我喝咖啡。他跟我端了一杯,然后他出门买了一杯自己的,回来解释说:“店员非说我拿的是假钱,出门换了钱买了一杯。”
采访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聊完,我问他几时发,回答也是闪烁其词:“我先要把稿子存着,然后给老板审,具体什么时间不大清楚”。一看到了晚饭时间,我知道他没钱,聊天的时候就知道他只是个刚毕业的实习生,带他上楼吃了个饭,又开车送他回家。那一天下很大的雨,我们吃饭的万达广场离地铁还有很远的距离。
后来,果然,那篇采访稿再也没有消息。记者既没有跟我说不发了,也没有说发了,杳无音信。
朋友跟我说:“你不要怕失败,你刚开始起步,身段一定要放低点,吃多点亏,总归没事的。”
当时我只是当作一口鸡汤,没太在意。
也许你觉得这样的经历太奇葩了,但是这个几年,确确实实遇到比这个记者更奇葩的事情,多了去了。
以前在跟人交往之时,要吃这样的亏,我总会告诫自己:下次再也不要搞这些玩意了。宁愿不不做,也不要浪费时间。后来我发现:对人也好,对待生活也罢,你消极地对待他,他就消极地对待你,最后你会被逼到角落里,不得不去做。
就像顾城的一首诗一样:
但是回头想一想,这样做是不对的,就像生活一样,不能因为他没有给你回报,你就去消极应对,你还是得前进,去生活。所以逐渐的,这些年里,一直在改变。
无论是对谁也好,对甲方、对想认识你的人、对异性,我都处在一种“打开”的状态,你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你的确没有失败,但是你也就没有了结交朋友的机会、没有了恋爱的机会。
就像你读书,你读了12年的书,上了大学不一定会发财,但是如果不读书,机会就会少很多,尤其对贫困家庭的小孩来讲。
所以只要有媒体邀请我,我都会去,即便遇到了巨坑,我也觉得去一趟学习了很多,见识了很多。
这个几年吃过很多亏,交对过一些朋友,更多的是交错过很多人。什么奇怪的人都见过,有在事业上帮过别人很多忙,两句话不对劲就拉黑的。也有口头上把自己说得人品爆棚、各方面都好,但是你回想起来,没有几句是真话,利用完你以后把你删除的。还有你拉着人家两个人出去吃了一次面而不是西餐厅,就觉得你抠的,什么人都见过。大多数时候,都是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选择默默地忍耐。
每逢这种时候,朋友总过来拍拍我的肩膀安慰我:别放在心上,别难过。同样的情况,要给我早几年,会哭成傻逼一样起不来,有一阵子还躺在床上一天一天地难过。这个几年,确实改变了很多,也变坚强了很多。
实际上,我已经不怎么难过了,在结交人的方面,已经改变了很多。不论是交朋友也好,谈恋爱也罢,都是一步步试着来,就像你做任何事情一样,做之前,已经做好了吃亏的准备——你花钱做个生意,总不会觉得一开始就赚钱吧?
先看人品,宁愿多吃点亏,也不去动感情。等确定人品确实好,再确定是否深交。因此也就不存在于感情受伤的问题。
还有人劝我不要去帮别人,我始终认为你身在互联网圈中,不去帮助别人是不可能的,你不帮别人,自然也得不到别人的帮助,我觉得哪怕多付出一点,吃了这个亏,看清一个人也是好的,将身边的人一一剔除,最终沉淀下来的都是最好的朋友。
我发现我们的认知里有个很固定的思维:当与人交往的时候,就很怕受挫折,怕吃亏,也吃不起亏。但是当你做事的时候,比如创业,就觉得受挫折很正常,毕竟你的潜意识里知道,创业没有那么容易成功。
其实你仔细坐下来想想,不仅仅是交朋友、谈恋爱,做很多事,他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无论做什么事,总会遇到很多的挫折,成功只是一个极小的概率事件。你创业,会遇到无数的细小的困难,把你磨得焦头烂额。你看着别人公众号一个又一个的广告赚了很多钱,实际上都是改了十几二十次、推掉无数广告之后的结果。你炒股,能在股市里赚钱的仅仅是那一小波。哪怕是你玩个游戏,玩《守望先锋》,你也不是一部车子推到底,经常刚开始推得很顺利,到最后一站就歇菜了。
交朋友、找男女朋友也一样,你交往多了以后就会明白,真正善良的人太少了,大多数人都是自以为的善良,他们所做的,和自己嘴中的我有着巨大的差别,这种人要警惕。
人品是交友的第一标准,接下来你还要志同道合,大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品位,才可能走到一起。
如果是恋人,还要长相、家庭背景、收入水平,加在一起的要求就太多了,想一想都是很小很小概率的事件。那么,凭什么做事情就允许失败,而交友、谈恋爱就不行呢?世间没有这种道理。
罗永浩以前说:
这个几年,我确实经历过这种情况,有时候你会觉得没什么意思,尤其你很热情地去对别人,被别人一脸冷水泼过来、被别人利用、被别人出卖的时候,觉得很失望,觉得看透世界,是不是对人不要这么热情了,冷淡一点、自私一点、不用那么耿直。
后来我发现,也不是这样。玩花招的人,往往是想获取信任,进而获得利益,但是常常弄巧成拙:一旦两个当事人背后一对,就知道你在玩花招,从此就不再信任你,这样的事情我见得太多了,这里因为隐私的原因,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总体的结果是:一旦两个当事人一对上,今后别人就知道了你的为人,你待人刻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别人会上一次当,但不会总是上当。以后你说的每一句话,别人都会带有怀疑。
这样就会造成一个分界线:玩花招的人只能跟玩花招的人在一起,不玩花招的人跟不玩花招的人在一起。这样,玩花招的人永远结交不到质量高的朋友,因为别人都知道你的为人,会跟你保持距离。
回头想想,这些年我虽然交错过很多朋友,顶多是吃点小亏而已,并没有什么巨大的损失。而我之所以命运发生一些重大变化,还是得益于朋友的帮忙。
刚开始的时候,是朋友三番五次地叫我去知乎写东西,在知乎写了几十篇之后,别人问我要授权,后来我想着不如导点粉丝进来公众号,然后才做起来了公众号,才离开了之前完全不热爱的外贸,有了自己的自由职业和经济上的改观。如果不是他几次三番地鼓励我,按照我当时那样自闭的性格,我就不会写知乎,更不会有后来的公众号。之前写了那么多年,也就浪费了,这才是大损失。
我们很多人在社会里遭受一点挫折,就感觉失望了,觉得看透了这世界,决心要刻薄地对待这世界,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好男(女)人”,然后产生了幻觉,认为自己一夜之间成熟了,因为以前都没见过社会的黑暗面都见识了。事实上,失望就是失望,他只是你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情绪,和成熟没有什么关系。回头看看那些喜欢说“要对别人自私一点”的人,亲戚也好、朋友也罢,得到的都是一时一刻的利益,但仅仅是赢得了小利益,永远得不到大格局。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句话也同样试用于做人:知世故而不世故,这才是真正的善良和成熟。你见过那么多的人,你受过伤、你被人欺骗、你遭人利用,当下一个陌生人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依旧能一碗水端平,不去恶意揣测别人,不去利用别人,热情地对待他,这才叫成熟。因为你知道,做人和做事都一样,要交到真正的朋友和恋人,都像大浪淘沙一般,不经历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是绝交不到真心朋友的。
假如你因为以前被人伤过,就对后来认识的人虚伪,这是对后来人的不公平,也只能证明你只是个很脆弱的人罢了。
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你刚开始会发现,走捷径是最快的。但是走到最后你会发现,其实没什么捷径可走,老老实实地走路,才是最好的捷径。你心怀赤城、你老实做人、你对每个人都保持热情,刚开始会走得很艰难,走到后面,就会顺了,需要的仅仅是比别人坚强一点而已。世上之理,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