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财神写的文章,被转载的太多了,我都找不到源头是哪里了
从0到100万的粉丝只用了短短的半个月时间
一条的创始人徐沪生在访问时说道他的粉丝成本可能只用了别人的6分之1的成本,这样看来他的大部分粉丝应该不是在广点通中吸收的。更多的应该是在内容和转发中吸收的。
而融资后一条的估计也达到了1亿美金,一个600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估计一亿美金这是什么概念?很多人可能不会相信。但是从营收来看你似乎会觉得合理一些,每月约3000万的收入。
一条的核心价值观是要更多是做作品,似乎要推动中国生活美学的升级,而不是我们聚焦于营销,或者变现。
其实说什么都是假,一条其实还是一个广告主。只是使用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去变现,这个也是一条的价值所在。之所以有怎么多的广告主找上门其实就是因为口碑,100万一个广告并不是很多人能消费起。并且大部分的广告主都是一些实体的商家,比如一些做茶庄,做工艺,做品牌的商家。
至于效果如何我们也不清楚,但是做这种广告更多的都是宣传品牌,因为商家都是全国各地的,实在真正能通过视频广告吸收到店的人估计不会很多。那么为什么收费怎么贵还怎么多的商家会找一条去推广呢?原因我认为除了一条的视频做得好,口碑好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移动端的广告资源少。加上徐沪生以前一直在做传媒,传统的杂志也做过、所以在广告客户上面会有一定的累积。
目前消费一条内容的群体大部分都是草根,因为只有草根才有时间去消费内容。按照一条的内容来判断应该女性群体会比较多一点,但是一条并没有做电商的打算。视乎更多的想去做优质的内容,其实按照目前一条的粉丝群体和口碑做电商平台是最合适的,也是最容易获利和做大的方向。
(现在一条已经做电商了)
其实一条的成功就是因为专注,极致,快。所以各位创业者,不要想太多,看好市场,把控好方向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做出价值你才能脱颖而出。还有一点就是要快,看准了就赶快做,在别人还没有看透你之前做起来。
想法太多太聪明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很多的创业者,包括我自己也是因为想法太多。所以会分散很的精力去做一些无谓的事情,到头来发现我们连自己最初的想法都不见了。
另一篇文章,可能来自柳刀仓的啖书局公众号
从工作流程说起,《外滩画报》主编出身的徐沪生,创业后依然恪守自己的本行,每天专注于内容、内容,还是内容。选题从何而来?一方面,招募Lifestyle里的各类达人,另一方面,广告客户的创意合作业务(这个目前开始要价不菲)。
这流程中,徐沪生就是一个编辑部主任,确立主题,坐镇全局,麾下21个人,就像21根手指,由他直接指挥,拍摄剪辑、文字配音、美工技术,他事无巨细地介入每一个业务细节,一个标题可以改几十遍,一个图案细节可以上百遍。他的运营总监,就是微信公共号“睡前读首诗”的创办人,那个让几十万中国人每晚文艺地入睡的范骚年。
不用猜测,他们的合作过程,肯定会为文字和审美争论,就像是在诗歌创作时候斟酌字眼与标点。不过,我得承认,诗人们做出来的内容和版式,在汪洋大海的微信公号里确实独树一帜,既明快又丰盈,既朴素又妖娆,充满了文青情怀和小资情调。
他的产品分为九个大类,每一个起了很妖娆的名字,《隐世小店》、《城中潮客》、《达人厨房》、《郑在看》,等等。九大类别就有九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的KOL(意见领袖),徐沪生通过各种关系打入这些领域的KOL群,有的是靠人情,有的是靠费用。人情,徐沪生半辈子新闻饭,积累了大量人脉,费用,徐沪生有千万级别的天使投资,非一般公号可比。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徐沪生使用了“广点通”——那个著名的腾讯精准广告平台。
圈内流传的一个版本是,徐沪生主要依托了“广点通”,所以效果惊人,不少人总结为,“一条”就是大手笔费用砸出的一个百万级粉丝的公号。这个说法流传极广,我想,因为这种解释比较理性,可以被理解、被理喻,也会让大家觉得自己与徐沪生的差距,并不在于智商、能力或者运气,而是金钱多寡的“基尼关系”。
对此,徐沪生沉思了一会说,广点通嘛,自然是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更客观地说,效应来自多方面,譬如视频网站的导流,估计可以占到几分之一,而KOL的转发,作用虽然难以评估,但无疑是巨大的,连黄晓明、闾丘露薇都转发了。我理解他的说法,他的每一个粉丝的最终成本大约只有别人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这并不能用一个“广点通”来解释。
一通分析之后,我总结,每一种成功的呱呱坠地,都有迎接它的特殊接生婆。总而言之,一条保持统一的风格和水准,是核心优势;其视频定位,在微信号里绝杀大部分图文;其水准稳定,在视频网站里,绝杀大部分UGC。从这三个方面,可以尝试描述一条的内部结构:
1,典型的用户场景,这是定位。
徐沪生用平面媒体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视频,组织上删繁就简,内容上干净简洁,调性上把握文化品位。在内容超级超级超级泛滥的社交媒体上,他的三分钟温馨视频,在夜晚的朋友圈上出现,文字、配音、画面都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安静下来,你看完了,便欣然分享。这是典型的用户场景。
我们都在问,什么样的内容会成为风潮?其实这并不是好看、实用、有趣、温情、励志那么简单的区分,而应该是,这条帖子,能不能体现转发者的境界和品味,也就是说,能不能提高你装逼的格调,这才是转发者的主要动力——因为,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总是把自己构建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每一个帖子都是让我们接近自己所期望的形象。“一条”成为风潮,正因如此。
2,典型的生产模式,这是能力。
21个人,应对九个栏目。栏目选题来自达人,免费(欢迎达人去报名),还有商业合作,收费(欢迎企业去合作)。这些栏目并不杂乱无章,而是保持统一的风格,这个风格由徐沪生来统一掌控和微调,还是典型的杂志模式,不是电视台的传统制作模式,但还是传统模式,是手艺活。这种手艺活能不能成功?看看高晓松和罗振宇吧。
保持统一的风格和水准,是 “一条”的核心优势。这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徐沪生革新传统媒体生产的某种模式,持续生产好内容,是他的能力。我们可以嫉妒,但不能不服。
3,典型的渠道分发,这是运营。
直接人脉,九个领域的KOL,广电通,以及视频网站——徐沪生用这些渠道分发公号内容。因为是九个领域的累计叠加,所以用户基数很大,覆盖整个Lifestyle领域。如果分为九个公号,将如何?徐沪生说他们有过踌躇,没人知道神奇的微信会发生什么,也许一败涂地,也许会有九个二三十万。
推广中,徐沪生花了相当的金钱成本,这是其他人不及之处,确实,不花成本不会这么迅速,而速度是成功的基础。所以,有人说,唯一区别就是他有钱。当然,这话对,也不对。因为具体怎么花钱,如何根据每天的反馈调整,这些事情并不容易。他的广点通方案修改了100多遍。
那个叫魏武挥的人说过,没有运营的内容是狗屁(大意)。那个冯唐说,朱裳那姑娘虽美,摸不到手终究没意思(大意)。接触渠道是内容运营的关键,需要金钱铺路,人情垫背。这些,徐沪生都做到了。
4,典型的市场时机,这是战略。
徐沪生创业前学习了大量的视频内容,有N个G。其实,差不多水准的视频内容,在“一条”之前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它们要么局限在视频网站,要么不能持续生产。在微信生态中,大手笔投资,高强度运营,保持水准统一,每天持续供应的Lifestyle视频产品,确实只此一家。从这个角度说,虽然微信公号已经红海如血,但是视频领域却散发着迷人的蔚蓝色,还属于野蛮生长的时代。这是运气和实力,徐沪生看到了,撞到了,牛逼了。
5,典型的企业需求+受众需求。
这世道,企业已经找不到合适的媒体去投放广告了,不知道如何找消费者了。企业现在满世界找KOL,或者通过社交媒体服务商找KOL,但是企业更本质的诉求是,接触到合适的客户。与此同时,网上遍地UGC,非常热闹,但是缺乏与中产阶级精神需求相匹配的优质内容,纸媒衰落,网媒太LOW,哪里有简洁、优质、清爽、可靠的内容供应?一条,其实是用优质的视频内容,满足了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的内容需求,获得了一批粉丝,同时获得为广告商制作视频软文的订单。一条与4A广告公司的区别是,一个有用户,一个没有,一个是静态代理,一个是社会化传播。
某种意义上,一条带有典型的传统媒体印记,它甚至可以视为一家杂志社。但是,杂志社就会有杂志社的逻辑与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审美疲劳,所以传统媒体常常改版刷脸。而在喜新厌旧以光速进行的微信上,“一条”必然要不断变幻身姿,才能青春常驻。逻辑上看,一条必须常有爆发点,才有高关注。这个是高晓松和罗振宇们同样遇到的问题,是所有专栏作者遇到的挑战,也是乐趣所在。
黎叔最近说,内容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入口。是的,一条即将登陆优酷土豆,独家播出,并获得刊例价以亿计算的推广资源。这显然是内容的胜利。让我们安静下来,一条的故事就是传统媒体的故事:优质内容+持续生产+渠道运营+推广投入+一个垂直市场=一个神奇的故事。
奇迹有时候离我们很近
———————————————————————————————————————————
我先粘过来,回头再做修改
我能说我去年打滴滴顺风车认识了一条的导演,然后导演找我帮忙剪几个一条的片子,拍摄的素材都是现成的,用不了太多时间,但是因为那会在忙我们公司承接的公众号活儿,就给推了,现在想想没接好后悔。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2 )
财神写的文章,被转载的太多了,我都找不到源头是哪里了
从0到100万的粉丝只用了短短的半个月时间
一条的创始人徐沪生在访问时说道他的粉丝成本可能只用了别人的6分之1的成本,这样看来他的大部分粉丝应该不是在广点通中吸收的。更多的应该是在内容和转发中吸收的。
而融资后一条的估计也达到了1亿美金,一个600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估计一亿美金这是什么概念?很多人可能不会相信。但是从营收来看你似乎会觉得合理一些,每月约3000万的收入。
一条的核心价值观是要更多是做作品,似乎要推动中国生活美学的升级,而不是我们聚焦于营销,或者变现。
其实说什么都是假,一条其实还是一个广告主。只是使用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去变现,这个也是一条的价值所在。之所以有怎么多的广告主找上门其实就是因为口碑,100万一个广告并不是很多人能消费起。并且大部分的广告主都是一些实体的商家,比如一些做茶庄,做工艺,做品牌的商家。
至于效果如何我们也不清楚,但是做这种广告更多的都是宣传品牌,因为商家都是全国各地的,实在真正能通过视频广告吸收到店的人估计不会很多。那么为什么收费怎么贵还怎么多的商家会找一条去推广呢?原因我认为除了一条的视频做得好,口碑好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移动端的广告资源少。加上徐沪生以前一直在做传媒,传统的杂志也做过、所以在广告客户上面会有一定的累积。
目前消费一条内容的群体大部分都是草根,因为只有草根才有时间去消费内容。按照一条的内容来判断应该女性群体会比较多一点,但是一条并没有做电商的打算。视乎更多的想去做优质的内容,其实按照目前一条的粉丝群体和口碑做电商平台是最合适的,也是最容易获利和做大的方向。
(现在一条已经做电商了)
其实一条的成功就是因为专注,极致,快。所以各位创业者,不要想太多,看好市场,把控好方向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做出价值你才能脱颖而出。还有一点就是要快,看准了就赶快做,在别人还没有看透你之前做起来。
想法太多太聪明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很多的创业者,包括我自己也是因为想法太多。所以会分散很的精力去做一些无谓的事情,到头来发现我们连自己最初的想法都不见了。
另一篇文章,可能来自柳刀仓的啖书局公众号
从工作流程说起,《外滩画报》主编出身的徐沪生,创业后依然恪守自己的本行,每天专注于内容、内容,还是内容。选题从何而来?一方面,招募Lifestyle里的各类达人,另一方面,广告客户的创意合作业务(这个目前开始要价不菲)。
这流程中,徐沪生就是一个编辑部主任,确立主题,坐镇全局,麾下21个人,就像21根手指,由他直接指挥,拍摄剪辑、文字配音、美工技术,他事无巨细地介入每一个业务细节,一个标题可以改几十遍,一个图案细节可以上百遍。他的运营总监,就是微信公共号“睡前读首诗”的创办人,那个让几十万中国人每晚文艺地入睡的范骚年。
不用猜测,他们的合作过程,肯定会为文字和审美争论,就像是在诗歌创作时候斟酌字眼与标点。不过,我得承认,诗人们做出来的内容和版式,在汪洋大海的微信公号里确实独树一帜,既明快又丰盈,既朴素又妖娆,充满了文青情怀和小资情调。
他的产品分为九个大类,每一个起了很妖娆的名字,《隐世小店》、《城中潮客》、《达人厨房》、《郑在看》,等等。九大类别就有九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的KOL(意见领袖),徐沪生通过各种关系打入这些领域的KOL群,有的是靠人情,有的是靠费用。人情,徐沪生半辈子新闻饭,积累了大量人脉,费用,徐沪生有千万级别的天使投资,非一般公号可比。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徐沪生使用了“广点通”——那个著名的腾讯精准广告平台。
圈内流传的一个版本是,徐沪生主要依托了“广点通”,所以效果惊人,不少人总结为,“一条”就是大手笔费用砸出的一个百万级粉丝的公号。这个说法流传极广,我想,因为这种解释比较理性,可以被理解、被理喻,也会让大家觉得自己与徐沪生的差距,并不在于智商、能力或者运气,而是金钱多寡的“基尼关系”。
对此,徐沪生沉思了一会说,广点通嘛,自然是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更客观地说,效应来自多方面,譬如视频网站的导流,估计可以占到几分之一,而KOL的转发,作用虽然难以评估,但无疑是巨大的,连黄晓明、闾丘露薇都转发了。我理解他的说法,他的每一个粉丝的最终成本大约只有别人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这并不能用一个“广点通”来解释。
一通分析之后,我总结,每一种成功的呱呱坠地,都有迎接它的特殊接生婆。总而言之,一条保持统一的风格和水准,是核心优势;其视频定位,在微信号里绝杀大部分图文;其水准稳定,在视频网站里,绝杀大部分UGC。从这三个方面,可以尝试描述一条的内部结构:
1,典型的用户场景,这是定位。
徐沪生用平面媒体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视频,组织上删繁就简,内容上干净简洁,调性上把握文化品位。在内容超级超级超级泛滥的社交媒体上,他的三分钟温馨视频,在夜晚的朋友圈上出现,文字、配音、画面都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安静下来,你看完了,便欣然分享。这是典型的用户场景。
我们都在问,什么样的内容会成为风潮?其实这并不是好看、实用、有趣、温情、励志那么简单的区分,而应该是,这条帖子,能不能体现转发者的境界和品味,也就是说,能不能提高你装逼的格调,这才是转发者的主要动力——因为,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总是把自己构建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每一个帖子都是让我们接近自己所期望的形象。“一条”成为风潮,正因如此。
2,典型的生产模式,这是能力。
21个人,应对九个栏目。栏目选题来自达人,免费(欢迎达人去报名),还有商业合作,收费(欢迎企业去合作)。这些栏目并不杂乱无章,而是保持统一的风格,这个风格由徐沪生来统一掌控和微调,还是典型的杂志模式,不是电视台的传统制作模式,但还是传统模式,是手艺活。这种手艺活能不能成功?看看高晓松和罗振宇吧。
保持统一的风格和水准,是 “一条”的核心优势。这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徐沪生革新传统媒体生产的某种模式,持续生产好内容,是他的能力。我们可以嫉妒,但不能不服。
3,典型的渠道分发,这是运营。
直接人脉,九个领域的KOL,广电通,以及视频网站——徐沪生用这些渠道分发公号内容。因为是九个领域的累计叠加,所以用户基数很大,覆盖整个Lifestyle领域。如果分为九个公号,将如何?徐沪生说他们有过踌躇,没人知道神奇的微信会发生什么,也许一败涂地,也许会有九个二三十万。
推广中,徐沪生花了相当的金钱成本,这是其他人不及之处,确实,不花成本不会这么迅速,而速度是成功的基础。所以,有人说,唯一区别就是他有钱。当然,这话对,也不对。因为具体怎么花钱,如何根据每天的反馈调整,这些事情并不容易。他的广点通方案修改了100多遍。
那个叫魏武挥的人说过,没有运营的内容是狗屁(大意)。那个冯唐说,朱裳那姑娘虽美,摸不到手终究没意思(大意)。接触渠道是内容运营的关键,需要金钱铺路,人情垫背。这些,徐沪生都做到了。
4,典型的市场时机,这是战略。
徐沪生创业前学习了大量的视频内容,有N个G。其实,差不多水准的视频内容,在“一条”之前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它们要么局限在视频网站,要么不能持续生产。在微信生态中,大手笔投资,高强度运营,保持水准统一,每天持续供应的Lifestyle视频产品,确实只此一家。从这个角度说,虽然微信公号已经红海如血,但是视频领域却散发着迷人的蔚蓝色,还属于野蛮生长的时代。这是运气和实力,徐沪生看到了,撞到了,牛逼了。
5,典型的企业需求+受众需求。
这世道,企业已经找不到合适的媒体去投放广告了,不知道如何找消费者了。企业现在满世界找KOL,或者通过社交媒体服务商找KOL,但是企业更本质的诉求是,接触到合适的客户。与此同时,网上遍地UGC,非常热闹,但是缺乏与中产阶级精神需求相匹配的优质内容,纸媒衰落,网媒太LOW,哪里有简洁、优质、清爽、可靠的内容供应?一条,其实是用优质的视频内容,满足了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的内容需求,获得了一批粉丝,同时获得为广告商制作视频软文的订单。一条与4A广告公司的区别是,一个有用户,一个没有,一个是静态代理,一个是社会化传播。
某种意义上,一条带有典型的传统媒体印记,它甚至可以视为一家杂志社。但是,杂志社就会有杂志社的逻辑与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审美疲劳,所以传统媒体常常改版刷脸。而在喜新厌旧以光速进行的微信上,“一条”必然要不断变幻身姿,才能青春常驻。逻辑上看,一条必须常有爆发点,才有高关注。这个是高晓松和罗振宇们同样遇到的问题,是所有专栏作者遇到的挑战,也是乐趣所在。
黎叔最近说,内容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入口。是的,一条即将登陆优酷土豆,独家播出,并获得刊例价以亿计算的推广资源。这显然是内容的胜利。让我们安静下来,一条的故事就是传统媒体的故事:优质内容+持续生产+渠道运营+推广投入+一个垂直市场=一个神奇的故事。
奇迹有时候离我们很近
———————————————————————————————————————————
我先粘过来,回头再做修改
我能说我去年打滴滴顺风车认识了一条的导演,然后导演找我帮忙剪几个一条的片子,拍摄的素材都是现成的,用不了太多时间,但是因为那会在忙我们公司承接的公众号活儿,就给推了,现在想想没接好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