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公司的产品是什么?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感觉广告公司的业务范围很广,手里握着公交、地铁、报纸、杂志等广告资源,又提供策划和设计之类的服务,那么广告公司的产品到底是什么?除了日常我们能看到的那些平面和视频广告之外,还有其他的产品吗? 2017年4月26日 1 条回复 1303 次浏览 产品,代理商,品牌,广告,广告代理
回复 ( 1 )
我的习惯是先从经典概念开始:
注意几个关键词:
第一,产品是一种“市场供给物”,即没有市场,没有交易就没有产品。这一点最基础也最容易被忽视,很多公司推出的“产品”,仅从常识判断就不可能有市场,不可能创造交易。
第二,产品要“能满足某种需求”,即产品一定要对应到用户(吃瓜群众)和客户(企业级买家)的痛点。可惜放眼望去,很多不痛不痒的产品正在吞噬企业的资源。
第三,产品是“任何东西”。即产品的形态是无限的,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产品经济可不是个容易干的岗位,要有很强的想象力。
产品本是营销学术语,是营销实践框架4P的一个要素,做营销一定要涉及产品,可产品这个概念火起来,是因为计算机产业和互联网产业。因为这两个行业中有一个明星岗位——产品经理
但我要让你们失望的是,产品经理这个角色,并不是科技行业的首创。
为什么会出现产品经理呢?那是因为要弥合研发和市场之间的错位!
我们知道很多研发人员是异次元思维,而很多市场人员秉承的是天条不可触碰。如何让天马行空的创意和真实市场需求完美匹配而不至于牛头不对马嘴呢?答案是要找一个“翻译”的角色。
“翻译”有什么用呢?我们先来看不翻译会有什么恶果:
湿纸巾都用过吧?主要用来擦手对吧?试想过用湿纸巾洗澡么?
是的,宝洁公司研发干过这事,研发出了大块湿纸巾,可以实现无水洗澡!研发逻辑还很有市场意味:专门针对西北这类缺水地区。
可我们都知道,没有水,不会觉得洗干净了,这是消费文化意识,研发人员不懂啊!
为什么二十世纪20年代的产品经理在计算机网络时代又火了呢?
再来回顾一下经典定义: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的结果,即“过程”的结果。
当这个过程比较单纯、比较标准化的时候,其实产品经理的价值并不大。比如工业领域生产标准品。产品经理的职责只在前期产品定型阶段,后面就交付流程化制造就可以了。
到了计算机硬件时代,这个单纯的过程变得复杂起来:
理论化一点表述就是,随着产品生产过程的定制化和非标准化,也就是“用户化”时代的到来,产品经理变的不可获取、炙手可热——这才是产品经理制虽起于工业经济时代的宝洁却壮大于数字经济时代网络的原因。
讲了那么多,现在说回原问题:广告公司的产品到底是什么:
这样从广告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起:
广告公司总的来说有两种商业模式:
其一是做“质”的生意,即售卖智力服务,创意、策略、方案等等;其二是“量”的生意,即售卖媒体资源,通过差价牟利。
这本身很清晰,一直以来也很单纯,但问题来了:
1、既然做“质”的生意的广告公司其产品是平面、TVC和方案,那么策略呢?策略是一种产品吗?无可否认,平面、TVC、方案中都渗透着策略,策略的水准直接决定了平面、TVC、方案的“产品质量”,但问题的关键是,策略本身能不能“产品化”?
从形态来看,平面、TVC、方案是一种最终产品,而策略是一种“过程产品”。从实际运作来看,最终产品显然更易于销售,而过程产品很难达成交易。
然而从专业分工来看,策略的产品化更有助于推动行业进化,这里面,产品经理大有可为。
说一个案例,目前讲策略产品化的公司更倾向于称自己为“战略咨询公司”。据说为王老吉提供此服务的公司凭借一句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进账数百万顾问费,业内沸沸扬扬说一句广告语赚数百万啧啧。其实这就是典型的策略产品化,其销售的并不是这句话,而是这句话背后的对象策略:试想中国十四亿人口,几亿上火,几亿怕上火?所以,“上火喝王老吉”与“怕上火喝王老吉”,一字之差背后的市场前景截然不同!
2、做“量”的生意的广告公司,以往就是倒买倒卖赚差价的“掮客”、提前买断资源做“类期货”交易的投机商,核心竞争力都是“量”:以量制价、以量制质(更好的位置)。而现在媒体的海量暴增、受众的碎片化,传播环境的变迁,单一的“核武型”媒介越来越少,留给掮客奇货可居的可能性越来越少…
如何根据客户具体需求,将各种不同的媒体整合搭配,形成产品,以达成客户的营销目的,而非站在媒体自我立场硬性推销,这是对运作“量”的公司的时代要求。
所以你看,产品经理其实是互联网时代广告公司必备的岗位和最核心的人才,但是很可惜,这种人才的稀有程度远远高于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