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高太爷 初入职场

老高是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认知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现创作重心转移至公众号“高太爷”,主要围绕两个主线分享:心理社:用心理学视角探索、解决问题,追求幸福生活。学习社:从认知角度解读最前沿高效的学习方法,并辅以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福利:1、公号后台回复“陌生人”,获取心理学经典《最熟悉的陌生人》学习笔记及思维导图,如何了解自己,这应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能力;2、公号后台回复“刻意练习”,获取44页的英文论文(含批注)及译文,高效学习必看。3、公号后台回复“学习之道”,获取经典学习类书籍《学习之道》的学习笔记,及思维导图。

回复 ( 6 )

  1.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

    特意就这个问题做了个实验。最近发布了个关于考研的回答,截止10月16日12时,赞同1400(四舍五入,下同),收藏2200,收藏比1.5倍左右,然后我在回答后面加了一句“据说点赞的人都能考上研究生!”,截止10月16日22时,赞同暴涨至3900,收藏3300,收藏比跌至0.85,收藏是文章质量和受欢迎程度最真实的反应,也就是说3300个收藏,赞同数应该在2200左右,所以这句话至少带来额外1700个赞同。

    这就是一句话的威力!「点赞就XXX」与「转发就XXX」或「不转发就XXX」异曲同工,很显然操纵了我们的心理,但究竟利用人性哪些弱点?

    1、对虚无缥缈的命运的敬畏。虽然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对未知的敬畏本质上是没变的,对虚无缥缈的命运仍心存敬畏,“宁可信其有”可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所以我说“点赞就能考上研究生”,“转发父母就长命百岁”,这样的美好祝福你接不接?“不转发父母就多灾多难”,这样恶毒的诅咒你要是拒绝心理隔应不隔应!

    2、趋吉避害。我们对利、害要比预想中敏感,比如你发红包,你发一个4.44或44.44试试!!还有电话号码、车牌号等等,对好兆头、坏兆头本能般的条件反射,这就给心理操纵可乘之机。

    3、成本效应。我们去庙里许愿,多是“如果我能XXX,我就奉上XX香油钱”,香油钱多是依据个人收入来的,我不可能一年赚10万,送佛祖5万,这样的佛不求也罢,点个赞就能考上研究生,转发下父母就长命百岁,这就是零成本高收益啊,这种买卖傻子才不干(PS:低成本高收益会刺激多巴胺回路,情绪化且冲动,所以贪便宜的人多容易上当)!你要是说“赞赏5元考上研究生”,“捐款10元父母就长命百岁”,一旦成本高出预期,理性马上回归,轻而易举就吐出倆字:滚粗!

    以上。「转发就XXX」或「不转发就XXX」,虽然营销手法简单粗暴,但就是好用,要想破解还真的得先过自己这一关,就像苍蝇一样,嗡嗡乱飞很讨厌,打死了又脏了自己的手,建议从源头上扎住扣子,或屏蔽或拉黑,眼不见为净~

  2. 林轩羽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

    本人是实名制上网的坚定支持者,归根结底,匿名制规避着责任意识,并造成网络实名推行后的鄙俗乱象。那种不转发就×××的心态,其实是一类交流性人格障碍,它在社交平台上被放大展现,继而令人生厌。

    婴儿未学会语言之前,要求母亲哺乳只能用调门高亢的哭喊;流氓混混打架时实力不济,必然掉头就跑嘴里嘟囔着哪天找人再弄死你,新官上任后难以服众,愿意用地雷阵、棺材铺等比喻震慑下属…从语言哲学的角度,誓言关系到政治权威的构建,组建社会的前提,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言语负责。诅咒反其道而行之,它用逃避、消解责任的方式,摈弃着最为基本的社会公约。婴儿长成成人后,再哭喊也换不来母亲的怜悯,流氓被打后再嘴里犯横,也掩盖不了自己遭受到的屈辱,官员恐吓众人后施行不了像样的政绩,终难逃下台的命运…不转发就死全家的诅咒,却没见谁为之付出过代价。

    翻看各类新闻APP,热门资讯下只有两种评论:谩骂与盛赞,而通常前者更多。不必负责,自然导致人们在公共讨论空间不愿意理性的思考问题,这种心态扩展开来,到了以个人为圆心的社交平台之上,人们就会为了获取关注而无所不用其极,诅咒他人以换取关注,虽然下作低级,但成本甚小。

    在人们毋须为自己言论负责的互联网时代,资讯以及与资讯相关的社交行为,无疑有如自然生长般粗放茁壮,但这终归有一个限度。现代人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深,同时也就意味着,网络行为的基本公约亟待确立。它绝非强制性的法律,它可以也必将成为一种共识,因匿名制导致的网民素质的低下,会无限期延长这种共识的缔建,徘徊在诅咒、扮丑、粗口、噱头…等吸人眼球的低端趣味层面。

    “不关注就×××”之所以如此令人讨厌,就在于实施诅咒的之人本来有真名,却洋洋得意的规避着诅咒他人后应当受到的谴责。总而言之,负责的实名制,并非公布“真名”,而是要代入“真名”的文明认知,它可以与真实的社会样态对等,进而放大其效应。

    网络以信息和信息的交流为平台,它会放大恶的阈值,自然也可以拓展善的边界。

  3. 南山的南
    理由
    举报 取消

    看着强迫转发就烦,直接无视

  4. 黄裳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

    对于信息的编造者来说,编造诅咒信息求转发是一种可以以低廉代价获取高强度刺激的行为。通过编制诅咒信息这一低成本行为,获得多人转发的高强度刺激,从而宣泄情绪或者增强对自我的认同。

    对于信息的传播者来说,转发信息有利于保持与群体行动的一致性,实现感情和归属的需求。

  5. 胡小咩
    理由
    举报 取消

    怎么说呢,这应该也算是道德绑架吧。中国人普遍的观念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转发这些信息的人往往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对命运的敬畏。

    像我前期看到考试不过这种信息,我也是转过的,因为明天是要命的期末考试,总觉得复习时间不够,准备的好像没有那么的充分,生怕考试不过就得早早结束假期回校补考,这是我不愿想的,当时这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使我鬼使神差的转发了这条信息,第二天我还是不幸的挂了,还是那要命的59分,老天爷啊,我以后再也不转发了,这种伤痛难以忍啊。

    我还是乖乖地努力的学习,再也不走这种所谓的心理捷径了。

    在这之后,如果在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再看到这种信息,我选择的是直接无视,因为发这种信息是他们的权利,是他们自我欺骗和自我宣泄的一种方式,我选择无视也是我自己的选择。

  6. 用户头像
    理由
    举报 取消

    最贱的是不转发几个人就咒家人的那种贴,一般碰到谁给我转我都再转回去给他十几次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