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Kantar和GFK这样北美权威的市场调研机构在中国为什么规模较小,所受到的发展阻力主要来自于哪里?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看起来 Nielson和Ipsos这两个Market Research 公司在中国的办公室还算是规模比较大,相比之下为什么像KANTER 这样的 MEDIA research和GFK等类似的市调公司在国内的规模这么小呢? 是根本放弃了中国市场还是进军中国市场收到了阻力?在中国的消费者市调是否因为文化和媒介的独特性收到阻碍? 2017年4月15日 4 条回复 2040 次浏览 外企,市场营销,市场调研,消费者
回复 ( 4 )
KANTAR不小,现在把TNS和MB都并进去了。另外,我觉得KANTAR的实力很强,他们的一些团队很懂国内客户的需求。GFK的问题详见我的另一个回答,确实是水土不服。
其他公司我没有去过不是特别敢说,有些公司业务萎缩,侧重的方面力量不是很强,确实做的就没有那么好了。但就我个人的看法,Ipsos做的那么大有这么几点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每个国家的分部都是各自为政的,比较local接地气。
第二是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不断并购本土优秀公司,得到了较多优秀的人才,对优秀的人才也相当看重,有一些同事跳去尼尔森或是别家,不过又再跳回来。
第三是在注重培养人才方面,也做的比较好,只要你想学,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可以学,公司定期会有课程可以报名,平时也可以在内部网上大学上online的课。
中国做市调的公司大部分主要是外企,主要是有这个意识,甲方会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这一块。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国有企业或是私企,慢慢开始采用市调来做出决策,虽然可能在做的过程中要教他们很多,但是相对而言这样的公司忠诚度会比较高。就像刚才说的第一点,local可能是我们开发新客户的“制胜法宝”。
GFK上海和北京关系十分奇怪,打去上海办公室要做项目,还非要让打去北京的BD部门。
GFK的实习生弱弱答一发,根据我的观察,GFK决策太慢了,去年(2016年)年底的时候GFK出了一个同源跨屏监测,类似的产品其他几家早就出了。而且GFK上海只有耐用消费品调查的几个组,不像其他几家有很多不同的组(Kantar 旗下更是以不同子公司来精细地划分业务),规模小占的盘子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