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那么不靠谱,为什么有那么多很强的行业?

理由
举报 取消

刻板印象中的法国人爱罢工,懒,享受生活第一;但同时,不止法国的奢侈品,香水,法餐,生活用品,它的核电,汽车,发动机,飞机等重要制造业都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声誉,为什么?尽管近年经济衰退,但法国仍然是欧洲甚至世界强国。相比于德国人和日本人的勤奋,法国有什么?

2017年4月16日 10 条回复 1312 次浏览

发起人:SuHuang 初入职场

回复 ( 10 )

  1. 黄秋古
    理由
    举报 取消

    本答案分两部分:

    先说法国强势产业,这个属于干货,客观分析,没有情感因素;

    后面分析靠谱与否,这方面基于法国九年生活感受,主观客观并存。

    奢侈品、香水、法餐,源自与生俱来的气候环境、肥沃土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濒临英德意西四大国,没有第二个国家,如是成为大国交界带。

    香水和餐饮,必须以强大的农业产能为依托。奢侈品靠大环境,路易威登和爱马仕都是做行李箱起家,因火车和汽车的发明,随旅游普及做大,法国的旅游资源欧洲无出其右。Louis Vuitton本人起先在包裹作坊当学徒,发现了火车乘客对皮具箱包的需求与日俱增,认识到蒸汽机将扩大小康阶级活动范围,旅游业登上历史舞台,改行专做行李箱。Thierry Hermès而到了社会基层,企业生产、商业服务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各司其职、分工细化到死板。

    1997年电影《天使爱美丽》中,爱美丽在卫生间瓷砖后面发现了一个前任房客Bredeteau孩提时的玩具,千方百计找老邻居打听Bredoteau的去向。于是找到了杂货店奸商的父母,这个老头已经老年痴呆了,症状也颇具讽刺意味。旧社会地铁手工检票,而老头以前工作就是给票打孔,这是个极其单调重复无聊耗神的工作。老了以后每天半夜梦游,拿着年轻时驰骋地铁站,为共和国建设添砖加瓦的打票机,把花园的月季叶子上打的全是孔。资本主义分工细化,对人的精神摧残可见一斑。

    每个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非职责内任务无需插手,哪怕举手之劳,就为企业止损创收,也不提倡。以地铁逃票为例,工作人员在场,也常有人翻越,只要不是的查票员在就好,微电影巴黎地铁逃票指南修理工在排除故障,边上有钻闸机逃票,他视而不见,弹幕是“c’est pas mon boulot”这不是我的工作,我只负责修理就够了。

    生活中类似情况不胜枚举:

    手机套餐、网络租约、非寿险停止的时候,中国移动往往直接在网上关了就好。法国不行,要写挂号信解约才可以,这是靠谱的规矩。更抓狂的是,一次节约保险寄了挂号信以后,他回我一封说,我还欠他0.64欧元,请寄回一张支票付清欠款,可是一张邮票要0.8欧元,但他们只接受支票,有账目登记。

    收快递我不在家,电话打来问我啥时候在家下次派送,我问我自己去你们仓库拿行不,省得你们送了。他说不行,我们仓库都是残疾人,只能负责打电话,无力去提取包裹。服!

    更要命的是,有时候电话咨询还是机器人服务,专门的nature language processing系统,识别你的咨询意图,如果外国人发音不准,可真要多试几遍了。

    企业服务全部都是规范化标准化的,很少有customized personalized人性化服务。例如打中国移动10086,一会儿就有个声音甜蜜的美眉来为你疏解心郁,要是打法国电信,只有机器人录音,语音识别系统陪你聊天,针对你问题的关键词,语音复述条款,叫你按他们的规矩做。

    但是不可否认,这种过于规范化流程化分工化的管理模式,能给企业自身减少人力成本。

    如果那个地铁站修理工去抓逃票,后者可能扯皮,半天消耗过去了,机器还没有修好。但是流水线作业的缺点是不容易改进,二战时候的地下游击队,宁可被德国人打死,也不愿被傀儡法庭处决。为啥?德国人枪毙,法国人要用气场庞大逼格十足的断头台!就这玩意一直沿用到1977年废除死刑,MS-Dos系统都快出现了。

    关于“懒”的错觉,为什么法国人那么懒 GDP 还那么高,科技那么发达? 这个答案说了,法国人也是近30年从密特朗总统上台才开始变“懒”的。密特朗朝代,一批大型企业国有化,甚至欧莱雅这样的家族企业也面临风险,以助于Bettencourt家族一度想把总部迁往苏黎世,做成瑞士公司。上文和链接答案已经说了,80年代以前法国个人不仅工时长,而且压力大,所以才加长了假期。然而希拉克晚期,又一次将这些国有企业私有化,甚至连高速公路和邮政这样国计民生的工程也在进程或讨论之中。萨尔科齐一度废除了35小时工作制,因此在奥朗德上台之前,法国还是比较偏资方的。假期并不等同于懒。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法国人的工作效率很高。对于非机械重复性的工作来说,加班的边际效率并不高,越是脑力创作型工作越是如此。

  2. 周天游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个问题里蕴含一个逻辑关系: 打造出很强的行业本来就不需要很多”靠谱”的人, 而是需要一小撮靠谱(有强大组织能力和工作效率)的人规划和领导。其他人是不是乌合之众并不关键。

    印度巴西人和法国人比可能大多情况更不靠谱, 但是印度有米塔尔钢铁公司, 巴西有巴西石油公司。

    所谓靠谱的德国人放假比法国人还多, 最近又弄出大众汽车丑闻, 其严谨显然被夸大了。但是希特勒那一代军事家和大企业家那”靠谱”的一小撮人的确带领德国人打造了德国神话。

  3. 一只雪兔
    理由
    举报 取消

    首先法国对“靠谱”的定义和我们的不太一样。我们国家靠谱的定义是,找他,事儿就能办成,不管他用什么方法;法国对“靠谱”的定义是,只要这件事我有一个理由能不做,那我就是可以不做的,效率什么的,我就不用考虑了。

    法国由10%及其靠谱的人和90%及其不靠谱的人在支撑着。10%极其靠谱的人,生活里很少能看到。我来法国只有一年,真正接触到的属于这10%的只有两个人,一个人是我的硕士导师,高师一路辉煌;另一个是朋友的男票,IMF里和各国政府做能源生意的;这俩人绝对颠覆你对法国人拖拉懒散的认识:只要我给导师发邮件,哪怕星期六晚上,她也能秒回。。。我不继续回复了她还会催问我收没收到。 朋友的男票,是连轴转往返于美国伦敦巴黎,俩人住在一起还像异地恋一样。。。

    有了这10%的人,剩下的人即使消极怠工也不会让国家出大错。实际上,法国在“自由平等博爱”的devise深处,倡导的是“社会由我们这些精英领导就行了,你们就凑活吧,只要你们别闹得过分,我们会给你们面包吃和球赛看的”。

  4. 王Hugo
    理由
    举报 取消

    先看看OECD的数据吧: OECD Data年度平均工作时间:依次是德国(1.37k hours),荷兰,法国(1.47k hours),瑞典,英国,意大利 和OECD的平均值

    GDP per hours.

    你都说了是刻板印象嘛,还要问这问题?

    所以说,事实上,至少在欧洲国家中,法国人并不算懒,起码不比你们崇拜的德国人更懒噢。

    不靠谱嘛? 你看法国人的工作效率还是很高吧,单位工作时间的产出比绝大部分国家都高。

  5. tensorspace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当年是录取进x2007的,快十年了,有些细节可能有出入,见谅。

    法国人奉行精英主义,从大学就能看得出来。普通学生读大学混个文凭了事,而中上层阶级削尖了脑袋哪怕跟毛坦厂衡水一样复读+每天起早贪黑的学习也要让自己的小孩去顶尖的grande ecole上学。英美等国的上层社会子弟多半去学文史,而法国是个例外,学理工的的不在少数。你看到的不靠谱的都是平头老百姓,这帮人说不好听也就混吃等死了,反正福利好,而法国顶尖学校毕业的那些学术,技术以及商业方面的精英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的人。

    举个例子,我拿到x的offer的时候有点担心,因为我的课程是从法国的大三开始学起,而我当时已经大四毕业了,在课堂上会不会显老,我认识的那个x小哥说,不用担心,x里面多的是复读的,我跟他们比应该算年轻的,他们之间甚至还用x对复读的年份的积分给自己编号。法国人通常形容备考x的学生叫土拨鼠,因为备考的时候你很难在外面看到他们,他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这还是你刻板印象里的法国人吗?

  6. 世界三人行
    理由
    举报 取消

    1,法国有两个世界

    一个世界的法国人以自己生活方式为傲,他们喝咖啡、罢工,享受国家福利,他们行使着国家赋予他们的权力,他们不认为自己有错,在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确没错

    另一个世界的法国人非常忙碌,是他们在推动这个国家的前行,这群人从不罢工,没时间聊闲天,他们在做着自己喜欢而擅长的事情,乐于其中;他们在度假时,也会狠狠享受和家人或朋友的时间,的确,享受精致生活深入法国人骨髓

    难道没有人觉得这两个世界的同时存在其实挺符合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吗?大家都在自认为有尊严的活着。。

    2,是谁说的,不要用勤奋的战术掩盖懒惰的战略,大概这个意思吧。成功有很多种途径,不是只有低头苦干。

  7. raof01
    理由
    举报 取消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谁告诉你法国人不靠谱?电影里的吧?人家那是自黑+被黑呢。

    naive。你以为天下哪有这等好事,懒,不靠谱,天天罢工,还能成为欧元区里跟德国一起带着几个猪队友一起玩的国家?

    在一家法国人是一等公民的公司里打工。你可以说我的例子是偏差。

    法国人干事很负责任的,而且特别较真,特别抠细节,干活也快。虽然是恨不得每个月除周末外还要额外休假一星期那种,但真的是工作时拼命干活,休假了拼命玩。

    当然,努力认真负责,不代表干的活就好……有那么几个法国佬,能力强,干得快,但确实有点缺乏团队精神,最后南辕北辙了,而且问题特别多。

    德国人比法国人还真不一定勤奋多少。另外,罢工的事就别说了,德国有个巨无霸航空公司叫汉莎,罢工那是家常便饭。

    另外,同意 @zehao xu说的,工程师头衔在法国真的地位很高。相比之下,码农还真不一定能自称工程师,但是一定可以自称Technician.

  8. Enzo Jiang
    理由
    举报 取消

    因为他们相信休息好才能出大力,大力出奇迹。

    正如下面这句名言

    LE POSSIBLE EST DÉJÀ FAIT ;

    L’IMPOSSIBLE EST EN COURS ;

    POUR LES MIRACLES, PRÉVOIR UN DÉLAI !

    ——-

    正经回答:

    尽管不靠谱,懒,但是法国人不太会投机取巧。另外法国的学制还是比较有筛选性的。剩下的就是先发国家本身的技术红利了。很多东西中国几十年前就知道原理了,但技术上做不到没办法,做不出来,经验积累上就会不如别人。

  9. 刚果红
    理由
    举报 取消

    个人并不觉得法国人不靠谱。

    前一段时间参加了法国某学校的面试。觉得法国人看上去懒散但是实际上心里精明的很,大问题和小细节都很少出错。

    虽说时间上的不靠谱是比较常见的,比如面试通知8:45开始,愣是等到了9点。提前发通知只会提前不到一周。甚至比美国人还要不准时,通知总是来去匆匆。

    但是,我们几个面试的人,被很好的错开,题目在尽可能重复利用的情况下保证公平。比如我9点开始面试,两道题目,做半小时哦,然后去讲解45min。在我开始讲解了15min之后,在我下一位开始面试的人开始做题半小时。他拿到的题目和我不仅是有一道题相同,而且是我选择在45min讲解时候第二道讲解的题,也就是说,我后面的面试者即使在我讲题他开始面试前的15min里偷看我讲题,也不可能有机会提前看到题目。

    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事实上我那天面试了一整天,一整天只面试三个人,作业十分精细,安排也十分精细。让我对法国人做事的态度很是折服。

    所以你说法国人懒,确实,他们想多利用题目。

    但是你想说法国人不严谨,大错特错。法国人是非常严谨的,小的地方都算的很清楚,法国人的数学是相当好的。不服的可以去看看法国的prepa考试的数学物理题目,难度力压普通高校,我觉得比C9的考试题目难度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只是在不重要的地方偷懒,关键时候肯定会要求从严的。

  10. 沐芯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就像一个班里的学生,一般人看来呢有用功的有不用功的,具体表现在课堂参与度和作业完成度等等。我们常常将一个学生的实力(由考试成绩测量)和我们观察到的“用功”程度挂钩,并认为一切负相关甚至非线性的正相关都是不正常的。

    可是,那些上课看小说打盹的大神考高分的事例我想大家都或多或少接触过。

    首先,你观测到的“用功”程度并不一定是大神们真正的用功程度。在课堂里调皮捣蛋但在家里疯狂刷题的人不是没有,但他在家里的努力你是看不到的。就像媒体展示给你的一般法国人形象是好吃懒做,你就觉得法国人都这样,并忽略掉那些沉浸在自己领域中的中上层技术和管理精英。

    其次,大神们真的可以用很少的功也考到高分。这得益于良好的功底和出色的领悟,其中先天和后天因素的作用都有。对一个国家的工业表现,就体现在自己的行业积淀和人才储备上。作为一个老牌帝国主义工业强国,法国在这两方面都不太缺。

    最后,我们提出一个简化的模型来总结下:P=p x H,其中P为工业产出,p为生产率,H为工作时间。在对H的测量有偏差,并错误地假设所有国家的p值都一致的情况下,自然不难拥有题主一样的思路并提出这么个问题。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