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商业模型适合中国广大农村市场吗?普及难度在哪?

理由
举报 取消

本题已收录至知乎圆桌 » 玩转无人机,更多无人机(Drone)操控、应用、研发方面的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2017年4月15日 10 条回复 1492 次浏览

发起人:袁霖 初入职场

某科学的推送机

回复 ( 10 )

  1. 永远是保罗
    理由
    举报 取消

    探讨农用植保无人机在中国的商业模型,我们从需求端和盈利端两方面来看。首先是需求端。

    1. 中国农民人均管理的耕种面积相对较少。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中国需要提高机械化水平以提高农民效率。

    2. 而我国作物不同生产环节中,植保机械化最低。

    3. 全球植保航空作业面积比例(渗透率),中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 农业植保机的效率是人工打药的40倍。

    因此,从市场需求端来看,随着劳动力减少,人力成本上升,农业植保无人机有很大的市场。

    从盈利模式来看,以湖南为例,作业价格为12-15元/亩。每台飞机每天作业是300-500亩。电池+飞机的使用成本在每亩2.5元左右。减去飞机的使用成本,每台飞机每天的毛利润在2850至4750元之间。考虑到一套植保无人机的价格在6万左右,一到两个月的实际植保作业是完全可以回本的。

    再来分析一下从业人员工资。如果飞手是受雇工作,那么作业季底薪一般有8000-10000元,非作业季底薪会有2000-3000元,年薪大概6-8万元。如果是自己购机作业,则会更高一些,一年作业1-3万亩,收入可达到10-20多万元。

    最后说说植保无人机在国内的普及难度这个问题。植保无人机作为新兴行业,现在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行业需要帮助农民和用户改变认知和解决痛点,才能实现普及。目前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解决:

    1. 农民没有尝试过无人机打药服务,对其效果持怀疑态度。我们需要改变农民的认知,让他们了解到无人机打药效率高、效果好,愿意使用无人机打药。比如我们目前会通过代理商和植保队向农民讲课宣传无人机打药,也有先帮农民打一小块地示范,农民看到效果后会比较认同无人机打药。此外,在农业公众号会发布无人机在不同作物上的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农民了解无人机适合作业哪些作物。

    2. 业内人士估算到202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从业人士40万,行业对飞手的需求量非常大,在作业季经常出现缺飞手的局面。我们需要通过培训飞手和帮助就业,吸引有找工作或者创业需求的人从事植保行业。培训飞手方面,我们在2016年6月成立UTC慧飞无人机应用培训中心,为行业培养所需的专业化人才。帮助就业方面,植保队可以在微信的农业公众号面接单。此外,我们还在各地组成植保联盟,带领用户接单、介绍工作,保障他们的就业。

    3. 植保无人机使用频率高、作业环境相对恶劣、使用强度大,因此极易出现故障。为此,我们将农业植保机售后维修点铺设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每个省的维修点1-10多家不等,能够快速解决售后问题。同时还推出机损险——提供备用机,保障用户修得起飞机。

    只有帮助农民解决无人机打药效果方面的顾虑,帮无人机机用户解决培训学习、就业赚钱、售后方面的一系列顾虑,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使用无人机打药、成为无人机飞手,植保无人机才能实现普及。

  2. kong leo
    理由
    举报 取消

    从高票答案看来,题主绝对没有一线操作经验,只是纸上谈兵。无人机飞防是未来的趋势之一,但是从目前操作来看,离着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一,作业环境复杂,地形障碍物风雨暴晒均影响作业效果,风大不能作业。第二,喷雾方式单一,只能由上往下,作物下方叶片无法受药。作物太小和行间距太大也影响受药。比较适合无人机飞防的作物有水稻小麦芹菜等等高杆密植作物。蔬菜果树玉米等等都不适合飞防。第三,无人机续航能力严重不足,需要频繁换电池或者加油等等,严重影响作业效率。第四,载药量受限。农药必须现配现用,尽量在田间地头配药。无人机换药效率影响作业效率。比如,载药量6公斤,作业6亩,4000平方米(假设是正方形田,边长64m),耗时15分钟,配药人员在15分钟需要带6公斤药到64米外装药。如果田间路况复杂,车辆无法进入,就要靠人力运送药,对效率绝对是严峻考验。更不要说还要带燃料或者电池。第五,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具有爆发性和突发性,飞防药剂混配也是挑战。目前适合飞防超浓缩喷雾的药剂并不多,无法满足病虫害防治需求。

  3. 隔壁的绫波丽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目前在某无人机植保公司工作,并在这行业就职了3年,关于问主的问题我以个人角度回答。

    以目前的情况来说的话现在的无人植保机算叫一半忽悠一半真实啊,忽悠是效率,如果真心想提高效率对农田的地形有一定要求,和操作的人技术有一定关系,并不是谁来操作都一样,而且电池损耗也是有一定水分,成本也不低,出现损坏时用户不一定会维修(水分真的很大)。真实方面是,效果还是有的,遇到好地形的话效率确实不低,而且效果不比人工差,最重要是可以减低人工喷洒中毒的问题。

    以目前的市场状况来说不算普及,很多人对无人机喷药还是半信半疑,但即使是这样的状况它后面也会是一个趋势,毕竟现在有很多公司在推广(为了赚钱嘛-.-),也包括有些地方政府也在推广,现阶段人工喷的工作效率大概1人1天大概最多应该不到10亩(以水稻或小麦为例),而且以人工来说,当小麦或者水稻出花时,人工拖管进去喷洒容易让它们受损而影响收成。但对于无人机来说不但在不太影响授粉的前提下工作,以10亩为例可能只是不到半小时,甚至只是10来分钟的事,效率是人工比不上的。第二点是按照我们外出工作的观察,后面会有很多田地承包商出现,他们会基本会承包那片农田,而我们去跟那个承包商衔接就好了,去接散户生意的公司要不是推广要不就是个人团队(以植保赚钱),之后跟政府打打交道,让他们帮忙吹吹牛逼,坑坑骗骗又几台卖出去了。

    但如果要普及的话,除非有一个行业标准,现阶段整个行业所有东西没有一个硬性规定的标准,所以现在这行业的产品性能参差不齐,业内人士水平也很大落差,但也不能说这不是一个好的行业。

  4. 张伟卫
    理由
    举报 取消

    占完坑了,我先下个结论,至少目前来说植保无人机不宜在广大农村推广(当然规模农场可以推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建议推广的个人认为原因如下:

    1、目前土地还基本处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田块过小,无人及推广起来成本高,操作难度大,无法规模化作业。

    2、种植结构不统一,无法作答统防统治,还会增加使用成本和推广难度。

    3.、目前我国各家的责任田基本都是有留守的老人在种植,这些人对这些相对先进些的植保无人机至少目前没多大需求,大家都背着药桶一会就把喷药任务完成了(当然有年轻人和大农场主愿意去尝试这种新事物)。

    4、植保无人机可能在本身技术层面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吧,操作的简单性这个有待加强,还有中国目前有一大部分山地或者丘陵等复杂的农业环境不宜无人机进行正常工作,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后期无人机推广奠定基础。

    5、无人机专用农药的问题,目前市场上无人机专用农药还没能跟得上(有不少农化公司已经着手研究开发无人机专用农药了,这个值得庆幸),用植保无人机喷洒常规农药,效果上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要想大面积推广国内广大制剂产品的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6、植保无人机很多技术包括很多配套设备并不成熟(这和4、5有些重复,有统计:现在市场上80%的植保无人机是不合格的。这些不合格的植保无人机成为植保无人机应用推广最大的阻力。),这也是铁打的事实,即便你是第一家研发植保无人机的企业,又或者你是第一家提出“飞防植保服务”的企业,但目前植保无人机能够真正的下地干活,还需要很长一段的实际生产应用的路要走。

    7、植保无人机价格昂贵,价格是阻碍大多数农户使用植保无人机的关键因素之一。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无人机售价在5万~30万不等,这个价格足以让普通农户望而却步,且因一两次需求就去购买如此昂贵的无人机太不划算。为促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国家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可大大减轻农户购买无人机的经济负担,但目前只有河南和福建两省对购置无人机有实际性的补贴政策补贴政策,其余省份尚未实行。

    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了植保行列,希望更多企业的不断入驻可以促进植保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而降低价格,使它成为老百姓可用的农用机械。同时也希望有关无人机的补贴政策不断完善,使老百姓走上科学致富的道路。

    8、作业效率难提升,植保无人机技术不断发展,使其无论是在平原地区还是丘陵地带,都可自由飞行,完成作业任务。但地形不同,效率存在差异,推广难度也就有所不同。北方地区多以平原为主,可实现规模化种植,运用植保无人机进行作业效率高,容易推广;而南方地形多以丘陵为主,运用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很难提升,不易推广,因而普及程度差。

    9、技术标准不完善。目前国内有关植保无人机生产技术标准和喷施作业技术标准处于空白状态。中国采用航空喷施作业的时间较晚,农用无人机各项技术标准和喷施作业的相关技术参数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判别标准,因而市场上出售的植保无人机质量良莠不齐,削弱购买力,降低普及程度。

    10、专业操控手也是阻碍植保无人机普及的一大因素,植保无人机操作使用存在一定技术难度,在缺少相应的使用培训情况下,农民很难自主准确操作与使用。在购买植保无人机后,农户要么自行学习驾驶操作,要么聘请专业操控手,但国内屈指可数的高校飞行专业和培训机构,对于全国农业航空规模来说是杯水车薪。

    虽然目前不具备推广的有利条件,但未来随着土地流转的逐步落实和科学技术、管理技术的不管发展,无人机在中国农业的应用还是大有前景的,就看谁能把握当下坚持的未来了,哈哈……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18亿亩基本农田,每年需要大量的农业植保作业,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人数有10万之众,致死率约20%。农药残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数至今尚无官方统计,想必更是一个惊人数字。

    作为农业大国,应用无人直升机喷洒农药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无人机作业不仅有超高的工作效率,对人员生命安全不构成威胁,同时能够大量节省劳动力,节约农业投入成本,最终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

    植保无人机服务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1990年,日本山叶公司率先推出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机,主要用于喷洒农药。我国南方首先应用于水稻种植区的农药喷洒。

    无人机飞防是我国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植保无人机、飞防员、农药构成了飞防体系的三大要素。日本是无人机飞防最成熟的国家,目前在田间作业的无人机有3000多架,飞手14000多人。中国的水稻面积是日本的28倍,预计到202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需求量是10万架,无人机植保从业人员需求量是40万人。而且无人机植保是一个可以做大的行业,在她的下游产业:飞手培训、无人机维修保养服务、植保喷洒服务、无人机租赁、专用农药销售、无人机代理销售、空中灾情评估、飞机及安全保险、飞行俱乐部及竞技表演等项目无一不是可以独立经营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5. 闻逗比
    理由
    举报 取消

    土地太零散,单块地面积太小,用植保机就类似于杀鸡用牛刀,虽好用,但大材小用,而且投入产出比不高。

    一台植保机大概数千元吧,小户农民一家一般就十来亩地,还是分成七八块,自己用不划算,如果是可以租赁或许可以,但价格不能高,估计超过30一亩地都很少有人愿意,而且地面积太小,植保机频繁启动关闭,不知道会不会有大的损害。

    一个解决办法是一片地联合租赁,不过大家有时候种的都不一样,没法一起打农药。

    当然还有个办法是重新分地,这个要求先把农村人口减少到一定程度才行,这样每户有那么近百亩地,连到一起,用起植保机来才叫爽。

  6. 度百
    理由
    举报 取消

    完全无用武之地。太贵,用它喷喷农药洒洒水要好几万的成本,而我一亩地收入才1000。即便你有几百亩地,也不可能用这玩意儿因为飞机比它的电池高效多了。

  7. 士大夫
    理由
    举报 取消

    成本太大,而且也不集中

  8. 李恒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来自农村,从事植保无人机行业不到两年时间,现在在新疆某植保无人机公司工作,主要负责整机设计工作,农忙时节跟随公司植保队下地打药,和农户交流,配药,宣传推广,跟他们讲植保无人机的优势。对于所有从事植保工作的人来说,顶着接近四十度的高温拎药换电池就是家常便饭。

    首先要肯定一点,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存在绝对是合理的,①土地流转趋势使然。楼上有位说农户几亩地的不值当买,这种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少。以后的土地转变有两个方向:a.合作社形式,由政府带头,政府统一采购农资,土地仍交由农户管理。b.土地承包形式,个人承包租赁农户的土地,这种形式在新疆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无论是那种流转形式,都会使得土地管理越来越集体化。②机械化普及的推动,传统的背着喷雾器下地打药几乎是农活中最重的,现在的农户已经由50、60后转至70,80后,他们不会像父辈那样,宁可干最苦最累的活也要省那几块钱(并没有贬低的意思)。就像收割机的普及一样,植保无人机需要几年时间让农户来接受认可。植保无人机的高效率尤其在应对大范围病虫害时,优势明显。未来植保机的价格会越来越低。个人预计两万左右是触底价格。③精准喷洒和环境治理的引导。植保无人机相比传统机械喷洒农药可以节约药量百分之三十以上,节约用水百分之八十。对土地的污染更低。④政府的扶持。植保无人机同时属于农用机械和科技型产业。准确的说应该属于农用机械,这就看企业怎么定位了。此处省略若干字。

    现在植保机行业领跑的当属极飞,大疆。这就类似于快递有顺丰和其他,植保无人机有极飞大疆和其他。大部分涌入植保无人机行业的中小公司没有过多核心技术的累积,所以基本沿用市面上较成熟的植保解决方案。对于这一类公司,纯粹就是拼装成型,这也难怪t宝那么多低价的个人组装的植保无人机。这些机器的特点就是价格低廉,容易炸鸡。一分钱一分货,任何行业都是适用的。再来谈极飞大疆,这两家公司都是有多年核心技术积累,极飞做农业比大疆早。(据朋友说,大疆拍板做植保机的时候也是个“艰难”的抉择。)想自己购买植保无人机的,从技术角度出发,我只推荐极飞大疆。但是,目前售后服务是很重要的部分,摔机难免,所以也可以就近选择生产厂家。不然,摔了机再去送售后,修了半个月一个月,修好了拿回来农忙季早过去了。这个大家酌情考虑。

    现在从事植保无人机的大体有这几种形式。1、公司自己研发设计生产无人机,销售和植保服务共存,这种公司有自己的核心技术。2、与大厂对接,公司自己组装无人机,植保服务和销售共存。(销售也只是有人买就卖,所占比重很小),这种也叫“正规军”。3、个人或几个人组建飞防队,自己拼装或者购买整机,做植保服务。这种也叫“野战军”。//////通常,他们会选择和当地政府,农资等合作的方式,以大田的方式来作业。我之前就职的公司,在植保无人机行业摸爬滚打四五年,交了不少学费最后不了了之。目前来看,个人组建的飞防队基本都能盈利,而植保无人机公司,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盈利点。原因下文会分析。

    植保无人机不够成熟,一方面是技术层面,另一方面就是运营方式。从技术来讲,①没有一个规范的作业流程和作业达标标准,飞手不是农林专家,植保厂家所做的培训也是浅尝辄止。实际和用户沟通的时候,药剂往往根据用户的要求来定量。这就需要相关厂家做出一套全面详细的作业规范指导书,或者是每季节有农林专家指导用药。②相比传统的机械,有优势有劣势。优势在于精准喷洒,安全高效。劣势在于不稳定因素高。技术不成熟导致重喷漏喷,摔机更是难免。③真正能下地干活,持久作业的植保无人机不多。大部分厂家停留在外观设计,动力性能,功能扩展,续航这些方面,然而实际作业需要的是“拖拉机”式的无人机,耐用,耐腐蚀,故障率低,维修简便。从运营方式来讲,①因植保作业的季节性限制,如果只在一个地区作业,作业期四五个月,其他几个月无地可打。对于纯粹以植保服务为核心业务的公司来讲,如果作业期完成任务量不够,到年终亏钱也常见。②对于公司形式的飞防队,管理是个难题。一方面,飞手的责任心和个人能力直接影响了公司效益,飞手外出作业便同时承担了确保飞机安全作业和宣传推广的责任。另一方面,飞防队出去作业,公司并不知道实际作业情况,谎报瞒报或者在与农户沟通过程中讲价还价时有发生。③大范围作业能力有限。大部分内地植保机厂家涌入新疆市场,带过来的飞手和无人机数量有限。在新疆动辄成千上万亩的田地,一般的企业难以应对。作业过程中出现故障不能及时解决,同时又耽误作业期,对行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回望过去两年,无人机井喷式的爆发,来年2017,相信依然会有大批的企业涌进植保无人机行业,竞争会愈发惨烈,竞争才有淘汰,淘汰才让前路更清晰。让我们拭目以待屹立不倒笑到最后的王者吧!

  9. 有理取闹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问题太含糊了,市场不会有,就算有也是商家强行忽悠出来一点所谓市场,作为上学时候园艺专业的人,没少接触一线农业生产,对农资市场也还算了解。我就简单说一下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可能方式。我真是见不得人在农业领域瞎胡分析。目前我国高新科技在工业的应用是很可以的,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是基本没有的,以后会有,但无人机打药这个是短期(十年,二十年?)没什么实际用处的,长期看也很大可能没有什么实际用处。谁说无人机可以帮助农民的同时还有利润的,一定是憋着法去赚农民钱然后还赚不到,最后就纯祸害一波农民,农民群众的脑袋是清楚的,你接着忽悠

    …………………

    我简单说两条

    1,成本和效率

    先说土地面积,无人机打药想成本低效率高的话,那土地面积得大小合适,太大了无人机载药量和续航不行,得用人开的大飞机,太小了又不好操作。假定整块地500到1000亩地最合适,目前土地流转的程度,撑不起你说的市场啊。关于土地什么时候能流转好,按照我国农业政策,大部分土地使用权流转到少部分人手里是最终一定要完成的。这跟城镇化是一个过程,大部分人流动到城镇和土地流转肯定同步,目前居民从村里进县城定居,从县城往三四线城市,从多线城市往前线城市定居需要一个过程,大概再过两代人效果就很明显了。两代人算30年,就算流转顺利,这个市场现在探讨还是有点早。

    2,国情以及国际环境

    这条看起来很大,实际上就是粮食安全的问题,10几亿人啊,哪个公司或者别的国家有这生产力多生产这么多粮食来给别人用。我们自己粮食生产力越强,依赖进口粮食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小(小白们可别以为粮食只是人吃的,酿酒喂猪,工业生产也用。这和无人机打药什么关系呢?单产!单产!单产!这个单产是每亩地产量。总共能用的土地就那么多,曾经还一度被挤压挪用,现在耕地红线管的严了。想总产量没问题,那单产就一定要高,别提什么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放在我国粮食生产上,目前来看是靠不住的。目前我国粮食单产是世界前列的(好像是第一),已有的所有先进模式与我们的精耕细作比单产都不行。日本还可以,以色列很强,美国那种人人向往的农场身生产模式,单产不行的,单人产量倒是很高,人少啊!我们要想保证单产还减少人工,那成功的话可是天大的业绩,稳稳的划时代的影响。目前我国各种政策就是想干成这个事(尽可能少用人工的情况下单产尽可能的少下降),这取不得半点巧,党员们不知道怎么看,我是理解这方面后才真是认识到我们领导人的魄力。别人威胁不给汽油还好,不行烧柴,粮食不够用可是真糟糕,压力很大。说回无人机,解决打药问题方法很多,品种选育,栽培方式创新等。预计高新科技往农业上投入会在经济压力小的时候有波爆发,只是无人机这个模仿美国那种大农场飞机打药的形式真的是想不到什么优点,美帝农业发展依靠军工和国家超级巨额补贴,是用巨额能源代替人工,这条路不适合我们。打药效果跟人工比还是太粗糙,影响单产。有可能是跟生活时尚关系不大导致一般没有太多人关注活农业生产到底是个什么样。打药是治虫治病生长调节等,这东西解决方式很多,好比可以把药扮在喷灌滴灌里面连浇水施肥打药一起办了(灌溉器材形式很多,不只是公园里浇花的那种)。无人机打药效果肯定没人工好,种田大户都很仔细的,就算和无人机打药效果就每亩地差几十斤粮食,估计也少有人用。我倒是觉得地块大了,无人机装个高清摄像头进去拍片子看庄稼长势哪里有病虫害挺好,省得人进去趟了,种过地的都懂,地里趟好难受。

    3,说点跑偏的

    先为某省份的农民说几句话,上学时候老师就说过为什么我们这经济作物这么少,期间提到农民为祖国成长是做出了一(hen)定(da)牺牲的。因为政策上定性了粮食大省,小麦主产区,粮食产量有指标的,不能大肆鼓励搞经济作物,因此不鼓励(当然也不限制)搞经济作物。君不见,北方有过重工带动发展,南方有各种轻工业,东边是进出口,西部可以大开发,唯泱泱平原不见动静。

    再说全国农民,曾听过某些言论,大意是农民之所以不富裕是太笨且不上进的结果,我为这些人的单纯感到遗憾。处在什么阶级可能是出生就决定了,然而,也没听说谁出生前被打过招呼可以选啊。恰好生成农民,恰好生成市民,大面上看真的只是恰好。阶级是很多原因产生的,且有历史遗留因素,我们同在一个国家,有优厚的农耕文明,农民非常的安身立命,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人是因为站在他们之上而享有更多资源。

    ——————————

    如果有打算往无人机打药这方面投钱投精力的人看了我说的这些打消了念头,请联系我,把你本来预算资金的3%打给我,当作避开赔钱项目服务费。

  10. 陈多多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是一名农村长大的孩子,我了解农村植保的劳累与痛苦。我和我的爷爷曾经在喷洒农药时中过毒,而且我们时常需要扛着硕大的机器设备在田间奔走,有时还要为找不到水而苦恼。所以我认为,无人机在我们南方是很有市场的。我一直在学习无人机操控,就是希望毕业了能解决家乡的植保难题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