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为什么要收购中投证券?会带来哪些影响?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从七月谣言流出,到11月初消息公布,这是怎样一盘棋?是不是与中金准备上市有关,准备工作是不是从年初中金投行固收突然分开就开始了,对股市有影响吗?对于券商行业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2017年4月17日 10 条回复 1084 次浏览 中国,企业并购,国际金融,投资银行,有限公司,证券公司
回复 ( 10 )
谢邀 @阿布熊
申万宏源整合真的成功么?拿2015年牛市的营收跟2014年比增长了100%就是成功,就有成功经验了么?年报里申万宏源2015年营收比2014年增长115%,我们比比光大证券2015年营收同比增长151%。2016年半年报,申万宏源营收下降64%,光大证券营收下降57%。光从全市场中等水平的营收就能看出申万宏源重组成功了,这也是本事。
汇金旗下的几家券商都不太好,说起来都是什么失落的贵族、没落的王者,哪个看着都不小,哪个拿出来都不硬。经过这么老些年的发展,控股的一个都没挺起来,倒是参股的越来越好,问题在谁,当然都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怎么扭转颓势,想要做大事的人当然会想到并购,那么多中等规模券商,两个并一个不就是大型券商了。于是趁着宏源出事的时候搞了申万宏源的合并,因为合并价格很优厚,市场一度反响还不错,但合并以后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申万和宏源,从过去中等规模的还不错的券商,变成了大型规模的中等券商。
至于中金并购中投证券,不知道有没有人关注过中投证券也刚刚出事啦,群龙无首正好消除了并购的最大阻力。不同于申万和宏源,中金地位可比中投证券高多了,就算净资本和营收数字一般般,但牌子硬、官阶高啊。说起来中金和中投证券的业务是互补的,但中金和哪家券商业务不互补啊?中金擅长的国际业务、大企业投行业务、大客户理财业务,这几个哪家券商都不太行啊。特别是中投证券,不敢说所有业务都越做越差吧,至少没有越做越好的,所以两家业务上肯定是互补。但中金过去自己做不好的业务,并购点网点就能做好了么,先存疑。
申万和宏源重组以后,业务基本没有整合,人员基本没有精简,两套班子同时开展业务,没看出有什么业务整合的趋势,原来自己公司的内部矛盾反倒理顺了,一致对外,两边掐得不亦乐乎,这种成功经验复制到中金和中投证券身上恐怕不太好。不过中金高高在上的地位,怕是不乐意跟中投证券的人掐,但业务整合、人员整合这种事,不掐怎么开展呢,掐狠了又不好开展,真的需要大智慧,或者强手腕。
不管你看不看好,我反正不看好。
谢谢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新财富也有相关的文章进行了阐述,希望有些观点对您有所帮助。
其实对于中金收购中投,在市场中早有传闻。7月初,就有消息曾惊炸证券圈:中金公司正与中投证券就潜在并购商谈。但中金公司于7月4日发布澄清公告,称与中投证券就战略合作及业务机会进行讨论,但目前处于非常初步阶段,尚未达成任何意向或者签订任何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并将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挖掘合作机会。然而,4个月后的11月4日,中金公司突然停牌,宣布收购中投证券,收购传闻尘埃落地。
对于中金公司为什么要收购中投证券?
首先先从中金公司的历史说起,中金公司成立于1995年,全称是掷地有声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其主要发起人为建设银行、摩根士丹利、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个个背景显赫。因为既有国际投行的经验背景,又有中字头的品牌效应和国企关系链,中金常被形容为“衔金匙而生”。
2004年,建设银行分立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建设银行”)和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建银投资”),中金公司43.35%的股份由建银投资承继。2010年,为达到“一参一控”(一家公司只能参股一家且控股一家证券公司)的要求,这部分股权又被划拨至中央汇金公司。
2010年12月9日,中金公司宣布,摩根士丹利所持的中金34.3%股份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准转让给KKR(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TPG(德太集团)、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新加坡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金公司的股权结构为汇金持股28.45%,GIC持股11.84%,TPG持股7.45%,KKR持股7.23%。汇金公司为其最大股东。
2011年以前,中金公司始终稳坐国内投行老大的宝座,其优势在于承接了众多大型国有企业的IPO项目,包揽了中国联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建行、农行等巨型客户。截至目前,就已完成交易总金额而言,中金作为账簿管理人参与的中国公司海内外股本融资的金额于所有投资银行中仍名列第一;就债务及结构化融资交易金额而言,按交易价值计,在所有投资银行中名列第二;作为财务顾问参与的中国相关并购交易总金额,在所有投资银行中名列第一。2015年,中金公司在传统优势项目上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中资并购、中资港股IPO和国内债券承销分别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五,并成为第一家经办中国并购交易规模突破千亿美元的投资银行。
同时,中金的研究部门在证券业界也有颇高的声誉,其现任首席经济学家为2008年加入中金的梁红,经济大家吴敬琏、许小年都曾任职中金首席经济学家,曾经的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如今占据了香港中环半条街,足见中金研究部门的内力深厚。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金拥有100多名专业研究人员,研究团队覆盖40多个行业及中国内地、香港地区、纽约及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800多家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国际平台,中金研究团队亦擅长海外及跨境研究。在最初几届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中金公司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名次,第一届评选中更获选“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第一名,在2012年以前,中金公司最佳研究团队都稳居榜单前十名,足见研究部门内功深厚。
作为中国首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中金在业务国际化方面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不仅在公司治理以及人才及文化培育方面均与国际接轨,业务运营也体现了国际化的特色,属于第一批走出去的证券公司。中金于1997年就在香港设立了首家海外子公司,目前在四个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开展海外业务:香港、纽约、伦敦及新加坡,亦与诸多国际企业形成了战略伙伴关系。其大约一半的投资银行及研究团队成员拥有国内与若干海外地区的从业资格,同时具备境内和境外交易质素与经验,有实力向国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跨境产品和服务。这是其他国内投行短期内无法企及和比拟的优势。
早年中金公司承接的往往都是大型央企的IPO项目,单个项目获得的收入自然要比那些承接中小IPO项目的券商高,成立之后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中金公司稳坐国内投行老大的宝座。到目前为止,投行业务依旧是中金公司的招牌之一。中金公司2016年3月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合计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95.1亿元,同比增长54.4%;实现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74.6%。不过其2016年中报的收入、净利润则同比大幅下滑41.34%和49.4%。
经过几年的转型调整,中金公司各项业务布局更为多元化,收入结构更为均衡;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股本销售及交易、固定收益、财富管理及投资管理五大业务板块收入占比分别为24.5%、27.8%、16.9%、17.8%及11.4%。然而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2015年券商排名中,曾在同一梯队的中信证券营业收入排名第一,营业收入达到340.93亿元,中金营业收入排名23位,金额为60.31亿元,不到中信的1/2,净资产中金排名23位,净资产为158.79亿元,排名第一的中信净资产为1162.08亿元。
中金曾是市场的领军人物,绝对的排头兵,可2010年后,随着大型国企完成上市,这一波IPO浪潮减退,中金公司也进入拐点,IPO市场份额明显下滑。其2010年的市场份额下滑至4.74%,2011年更跌至1.27%,2013年逐步回升到3.214%,2014年3.448%,2015年3.241%。2015年的经纪业务市场占有率排名49位,市场份额也由2014年的0.655%降至0.483%,下降幅度高达26.25%。
随着创业板的推出,A股上市主体由走“精品路线”、中金熟悉的大国企转变为有成长潜力的中小型企业,中金即便欲承接,也是优先选择细分行业龙头,门槛过高使得其承揽的创业板项目数量有限;同时,截至目前,中金在全国仍只有20多个营业部,不重视零售的经纪业务,也使之错过了2015年的一波散户开户潮。
而在此之前,中信证券于2003年1月6日在上交所上市,又于2011年10月6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首家登陆香港的中国投资银行。海通证券2007年7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于2012年4月27日在H股正式挂牌,包括汇金系旗下的中国银河也于2103年5月22日在港交所挂牌,都较中金更早通过资本市场补充了发展资金。而中金公司直至2015年11月9日才在港交所上市。但上市以来的中金公司,业务也可以说乏善可陈。这与IPO市场和证券行业的变化也不无关系。
IPO市场的变化不只体现在上市主体上,也体现在上市制度上。随着注册制的推进,国内投行的通道作用逐步退减,券商因此纷纷转向资本中介业务,以谋求新的增长点。而从中金公司来看,在承接IPO业务量下降的情况下,又较长时间内失去了从资本市场扩充资本规模的机会,而除了IPO业务不大需要资金,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却对资金要求很高,在2013年年报里,中金公司曾表示,作为证券公司的融资能力受到了较大局限,银行间市场拆借的最长期限只有7天,制约了公司的流动性管理能力。
近年发展的踯躅,使得包括中金元老在内的众多长期任职的高管和研究团队骨干相继出走,尽管证券行业人员流动率较高是自然现象,但中金显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近年来,在中金研究部门,就有研究部副总经理沈建光、在中金呆了6年多陪伴中金走过最辉煌时期的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同是宏观策略团队的大拿邢自强、曾担任中金A股首席策略分析师的高挺、继任的彭文生等人相继离职。
在业务部门,有在中金公司任职超过10年的投行部董事总经理贝多广,任职长达9年的投行部执行董事陆垠,几乎参与了中金公司的全部历程、中金公司股权出让的关键人物——董事总经理丁玮先后离职。2014年5月,继在中金任职长达十年的中金原董事总经理、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执行主席蒋国荣离职后,中金公司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凌瀚燊也于同年6月离职。在中金公司任职16年的总裁朱云来,中金QFII业务销售主管徐健,曾经的董事长金立群都在中金在港交所上市之前相继辞职。
自从研究王牌、宏观领域的哈继铭团队和策略领域的高挺团队离开之后,中金的研究团队人心动荡,梁耀文、王汉峰、侯振海、郦彬均跳槽至各对手券商,2006年入职中金、带领固定收益组连续6年雄踞新财富固收团队前两名的研究员徐小庆,曾带领团队蝉联三年新财富文化传播行业冠军的文化传播行业分析师金宇,曾蝉联三年新财富电子行业金牌的分析师赵晓光都相继离职。中金研究所辉煌时期的元老,现在也已流失了大半。金牌分析师的离任,也使得过去曾经在新财富分析师中频频露面的中金研究团队,2015年仅剩固定收益团队仍在排名榜上。据分析,中金人才接连出走的现象,除了和其业绩下滑有直接关系,也缘于其吸收了大量海外人才,但其后续发展却未尽如当初之意有关。
这些内外因素导致中金除了得天独厚的传统优势领域外,市场份额逐年减少,中金也常常被人称为投行界的没落贵族。对于这个曾经的投行一哥,能否在既有的传统央企的关系链和海外并购等投资银行优势业务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战略布局,夺取市场份额,关系其能否重振雄风。
我们再看一下中投证券。中投证券全称是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2005年9月28日在深圳正式成立的全国性综合类券商,注册资本50亿元,由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属于国有独资公司。中投证券的前身是“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公司”,后者系由中国建银投资有限公司在收购重组老牌券商南方证券的证券类资产基础上注册成立。在经纪、投行等众多领域,南方证券曾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业绩。
中投证券作为营收排名前20的证券公司,由于没有上市,无法从资本市场上融得资金,仅靠自有资金发展,业务受到制约。它虽然体量不小,2015年度的营业收入和总资产排名都在证券公司前20位,但是没有特别出色的业务线,属于平均分很高但没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大型证券公司。随着证券公司整合脚步加快,其能否保持住原有的市场并抢占新的份额,也存在挑战。
其实,中投证券早前也与同门传出过绯闻。早在中国银河H股IPO前夕,中投证券就被传将被中国银河并购整合。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中国银河于2013年5月在港IPO。市场也曾有说法称,汇金拟将中投证券与宏源证券合并,但最终与宏源证券合并的却是申银万国。
好了,这样我们可以看出,两家的大股东,都是中央汇金,对于这家巨无霸,目前除全资拥有中投证券,且是中金公司大股东之外,旗下还拥有申万宏源、中信建投证券(由原华夏证券重组而来)等多家金融机构股权。而如何让旗下机构做大做强,是一大目标。申银万国与宏源证券的整合,即在这一思路下实施。
申万和宏源的合并,使得这两家原本综合排名在行业第十位左右的公司进入了第一梯队。2015年证券业协会的排名中,申万宏源总资产排名第七,净资产排名第八,营业收入达到233亿元,排名第七,营收增长达到了2008.96%,可见整合后其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汇金这一模式可行并且对于提高旗下机构整体竞争力大有裨益。而完成整合的汇金系券商,也开始谋求金控布局。
同样属于汇金系的中金和中投证券合并,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根据中投证券网站资料,该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为84.68亿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922.10亿元,总负债786.01亿元,所有者权益136.1亿元。根据中金公司网站,该公司2015年底资产总额约941.09亿元,扣除客户资金后自有资产为688.91亿元。而根据汇金网站,截至2015年底,汇金持有中投证券100%股份,持有中金28.45%股份。二者合并,那么有可能出现以下结果。
首先,无疑是总量的扩大。二者合并必然实现新主体总资产、净资产和营业收入的大大跃升,按照2015年的排名,合并后新主体的总资产将进入排名行业前十,成为第一梯队的券商。
其次,是两者业务的互补。中金在国际投行业务、央企与国企优质客户上的优势,以及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上的专家团队,研究所极强的金融创新能力,短时期内其他券商还不能望其项背。中投证券也有自己的业务优势。截至2015年底,其已有160家营业部,而中金公司在全国的营业部有限,合并后,中金公司将可以利用中投证券各地的网点地缘优势,发展新的业务板块,共同挖掘高净值人群和机构客户,在财富管理和投资管理市场合力分得一杯羹。同时,中投也可以利用中金的国际化窗口,提供香港等证券市场的各种服务。此外,中金存在的投行项目储备不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与中投证券联合、共享企业资源而得到改善,中投证券也可以吸取中金优秀的海外并购经验,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准。
不过,并购容易整合难。两个体量不小的证券公司的合并过程中,管理层变动,组织结构的重新梳理优化,复杂的组织关系,会不会对公司的运营效率产生消极影响?在具体并购后的业务重整中,中金是否愿意放下高大上的身段,来和稳扎稳打的中投证券融合;务实土壤下的中投证券团队又是否能接受拥有与生俱来优越感的中金,实现二者在公司文化上的融合?在股票销售及交易、固定收益、财富管理等业务领域,二者应该如何利用彼此的客户资源?种种问题都有待观察,不过相信,有了申万、宏源的合并在前,汇金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经验,予以应对二者的融合。
根据公告,中金公司将通过向汇金公司发行内资股的方式,支付本次交易的167亿元对价。交易完成后,中投证券将成为中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目前,中金公司和中投证券已经成立联合工作组,稳步推进整合工作,以嫁接双方优势资源,释放协同效应,提高财务回报水平,有效提升股东价值。最终,二者的整合能否助力中金公司重回一线地位,乃至实现其公告中所说的加速打造世界级一流投资银行的目标,考验交易各方下一步的种种安排,相信这一工程不比申万宏源的合并小。
以上。内容较多,篇幅有点长,望谅解。谢谢
谢邀,没深入了解过,不过透过两家券商的营业部数量我觉得就像前面的答主说的,资源互补整合吧,毕竟中金失去辉煌也有挺长时间了,在现如今私募遍地开花的时代,不能因为零售经纪业务不高大上就不要了吧。
具体对股市的影响,想不出太具体的啥,我觉得对中投员工的影响更大吧,薪酬职级体系一变,啧啧…
补充一下,对券商行业的影响,我觉得不如说反应出券商行业的趋势更确切。虽然佣金水平一再下降,但零售经纪业务未来在资管产品相关业务上的潜力还是很大的,看看这两年私募的增长量吧,再看看那些买几千万香港保险的壕们。难不成真到了A股跟H股一样换手率那么低的时候,中金才想起来问一句,“钱哪?钱都上哪气了?”
谢谢邀请。
中投证券员工,题主邀请的很精准啊。
其实我们这边2,3月份就听到传言,6,7月份基本知道是板上钉钉,之后尽调逐步展开,到后来上周停牌发文,我们这边其实也没什么感觉。
大家可能也看到中金公司的上市公告了,也说了收购之后的各部门的安排。主要就是中投的投行和固收并到中金,营业部和资管仍旧独立,中投研究转成买方研究(这个具体忘了)。但是我们这边的听到的却是:中金发话了,你们并倒是能并过来,但是活是各干各的,出去拉业务也只能说你是中投的。
所以说呢,合并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变化,也就是饭后闲谈。我们借不上任何资源,他们也不需要我们的协同吧估计。所以也就是财务并了个表。感觉更像是一个政治任务,完成了,就结束了。
不谈业务,谈技术。
中金用的是我大恒生06柜台,今年几乎所有使用原恒生06柜台都切换到了UF2.0柜台。
且中金最为特殊的是拥有恒生给之定制的账户系统,而且有2套,维护起来及其复杂。
中投是非恒生柜台。
异构柜台终端产品都很难实施,更别提异构柜台本身的合并了。
最终苦的还不是我们这些项目经理……
之前便有传闻说并购的是银河,而不是中投。
相比起于银河,中投和中金的业务具有更强的互补性。银河无论在投行收入、资管规模还是代理买卖证券业务等方面,均处于业内领先地位。中金主攻投行、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业务,中投证券则在零售业务方面颇具行业地位,两者结合,协同作用会更加明显。
两家合并后,值得关注的问题还挺多。
首先公司文化上,中金作为中外合资券商,沿袭着外资的管理体制和薪酬标准,而中投作为国企券商,在管理层面一定有很多制度化的东西短时间难以改变。并购后,两者公司文化如何融合,拭目以待。
再者业务上,中金一向被誉为“中国的高盛”,早先一系列大型国有企业上市项目均被中金垄断,然而2005年以后,曾经首屈一指的中金迎来失去的十年,到2015年营业收入排名已从当时的行业第一降至第23位。中金公司业务重心定位于高净值个人及企业客户,而中投证券则拥有零售业务上的优势,两者将有机会产生互补效应。
据了解中投证券共有192个营业部,而中金公司仅有20个营业部。投行方面,中金公司认为中投证券有广泛及深厚的地方联系与优质及可观的投资银行团队,尤其中小企业分部,这也能对中金公司的投行业务起到补充作用。
之前写过一个答案被删了…果然即使是知乎也不是什么都能讲的
谢邀。
传了很久,个人理解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同业竞争问题。中央汇金持有中金和中投的股权,中金上市了,为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杜绝利益输送,必须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这个实际是个公众公司的特有问题,没上市之前没人管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相关业务弄一起,就是用上市公司把没上市的收了。
第二,业务需要。中金和中投都是错过了前几年上市潮后没落的券商,规模都在20名开外。没有资金支持无法扩大经纪业务规模,合并了之后变得更大,则资金实力更充足,网点密度也更高,更能够快速发展。
谢邀。
今年7月份彭博最早传出了CICC收购中投证券的消息,当时就非常关注,在知乎专栏里写了一篇文章《中金公司或与中投证券合并,「高冷王」如何接地气? – 券业星球 – 知乎专栏》,详细讲了整个事情的因由和始末。
1. 为什么收购中投证券?
中央汇金旗下原有多家券商,包括申万、宏源、银河、中投、中金、建投等,这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当年汇金、建银出于政治任务要求,出手救助国内券商,成为上述几家券商的股东;08年「一参一控」要求出台,为避免同一股东旗下的证券公司间的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一家机构或者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机构参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
于是汇金旗下的几家大券商一直成为业内及媒体的话柄。在汇金曾经最为倚重的申万、宏源、中投、中金及银河几家券商中,申万宏源已完成合并,且在A+H股上市;银河证券于2013年受特批(突破「一参一控」限制)在H股上市。两年前,业内曾猜测汇金旗下全资子公司中投证券将与银河证券合并,后者也将借机回归A股,但由于各种「不可说」的原因,该项合并终未成行。
这次中金给的对价是167亿人民币,与中投的净资产相当,因此没有太多市场化的折溢价。这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这次合并的起因是在合适的时点上,高层的推动。
2. 是不是和中金A股上市有关?
一说是为了这个原因,但多数人也只是揣度,非内部人士哪里说得清。
3. 对证券行业有哪些影响?
答案里有人关注文化和薪酬的问题,我觉得比这个重要的问题多了去了。
要探究对股市的影响,可以参考下申万宏源合并、银河H股上市、中金H股上市等等事件,综合来说,影响较小。
中金的财富管理模式很成功,一直依靠机构和高净值个人客户,长期来看是没错的战略,只是在互联网券商时代比较吃亏,失掉了一波重要的机会。
大家今年看了不少互联网券商逆袭的案例,东财、九州、天风、网信等等,都是中小券商的你争我夺。而大券商之间的竞合关系,一直比较稳定,十年过去,中信仍是综合实力第一。要说这个事情的长期影响,我觉得可能是未来十多年中,国内的大型券商将会展开激烈的排位赛。
这个判断的依据,一是互联网给的机会,二是「大金控」模式的资源聚集效应,后者更多是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
以上。
就是汇金整合券商+中金顺便要点经纪业务。
汇金早不执行一参一控了,不懂能不能别说话。另外中金会看上中投那点三板业务?简直逗我。
随便点进各位答主页面看了看,有推销公众号的,有做it的,有营业部的,有券商三板的(仅想表达术业有专攻,无对it、营业部、三板不敬的意思),有不知名小私募的,有挂着中金招牌但看其历史回答完全看不出来专业素质的,有自己边问求职问题边在另一些问题里充专业人士的。
难怪知乎金融板块的回答简直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