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奶粉分类是不是只是商业上的考虑?
看到家里有婴幼儿奶粉和中老年人奶粉。我在想是不是这两类奶粉其实一模一样,只是为了商业上的运作,故意针对目标人群强行分类的?因为假如有A,B两个品牌。A什么都不分,市面上就一种奶粉,号称大人小孩老人都可以食用。而B虽然里面奶粉是一样的,但却分成B1,B2…等奶粉。说是对应不同人群,并根据目标人群分布投放。比如敬老院附近投放中老年人奶粉,婴幼儿店投放幼儿奶粉。→_→ 那么问题来了,人们都会去买B的产品吧?所以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市场上才那么那么多各种分类的奶粉。→_→而其实是差不多一样的呢?我知道大家第一反应是里面加的什么微量元素不同之类的。→_→但这种说法和广告那些喝饮料补充钙铁锌之类的,其实并没有有多大改变吧?
回复 ( 1 )
这个想法有道理,但不全对。
我们的体验(实际效用)和我们对体验的评价(期望效用)是两码事,而我们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用评价去替代体验。有兴趣的可以搜行为经济学家Daniel Kahneman的ted talk(题目大概叫memory overrides experience之类的),或者搜他近十年做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概念区别和测量的学术论文。和实际体验不一样,我们的评价有很强的framing effect和anchor effect,所以可以通过调节reference来实现对期望效用的操纵。典型比如经济学人杂志订阅的例子,有了纸质版选项,同样价格的电子+纸质版就显得特别合算。折扣(跟原价格比),细分(跟其他细分比),限购(跟其他没抢到的人比)这一系列商业手段都可以增加期望效用,让消费者有“决策明智”的假象。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人的例子并没有实际影响实际效用。但对于那些易受priming影响的效用,比如红酒,期望效用的改变还会进一步影响实际效用。
要指出的是,婴幼儿奶粉多一个工艺,要把蛋白质大分子打成小分子,婴儿才能吸收。所以至少婴儿奶粉和其他奶粉确实是不一样的。比较像的例子是洗发水。曾经从一个在日本宝洁做过洗发水配方研发的泰国妹子那里得知,其实宝洁家同一品牌(比如飘柔,海飞丝)配方是一样的,所谓的各种去屑、滋养什么的细分类功能除了香料不一样没啥区别。但增加了这些细分,就让人更容易识别出(貌似)适合自己的具体功能产品,增加了期望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