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杨瓜妞 初入职场

双商不高,还觉得自己屌得要命

回复 ( 4 )

  1. 大发
    理由
    举报 取消

    2016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公募基金终于有了自己的FOF(FundofFunds,基金中的基金)。刹时间,公募基金市场一片欢腾,仿佛一经服下这剂良药,公募基金多年的顽疾就能药到病除,焕发生机。

    但是发哥对此却是一声叹息!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公募FOF究竟是什么回事。公募FOF实际上就是发行一个公募基金,投资的标的不在是以前的股票,债券,而是其他的公募基金。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少购买基金的投资者肯定遇到过这种困扰,每逢新基金上市,银行、券商的销售就会找上门来,吹嘘新产品是多么的好,多么的适合自己。投资者当然是云里雾里,本来买基金就是图个省心,把钱交给专业人士打理,现在竟然还要自己来选基金。须知道,目前我大A股有2980只股票,目前存续的公募基金有5178只(刚刚从wind资讯查的)。公募基金不仅数量多,种类繁杂,而且一个季度只发一次公告通报信息,透明度还不如A股,所以说选公募基金还不如直接选股票来得简单。

    有鉴于此,FOF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你只需要买一个FOF基金,专业的基金经理、公司研究团队就会帮你挑选的基金,相当于出一份钱,原来只有一个基金经理帮你理财,现在变成多个基金经理理财,实在是方便了许多。

    但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发哥不禁要问:专业人士真的就比普通投资者能选到更好的基金吗?作为一个业内人士,发哥当然也希望如此。为了获得肯定的答案,发哥开始找资料,做数据分析。

    一般来说,投资者选择公募基金无非是根据基金的过往业绩作为买入的重要指标,或者更懒的就是根据专业评价机构的评级来决定。但是过往业绩和过往评级真的能代表将来的业绩吗?

    于是发哥先在2006年到2016年的所有公募基金数据中,将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的公募基金筛选出来,然后根据业绩进行排名,再对照观察其下一年的排名,发现了惊人的一幕。

    解释一下上面的表,2006年有81只基金,当年业绩排名前25%的基金,在2007年只有2基金排名是提升的;业绩排名25%-50%的基金,2007年也只有2排名是提升的。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排在前面的想更进一步当然难。我们继续看,排名50%-75%的基金,有8只排名提升;排名后25%的基金有11只2007年排名提升。初步看下来,排名越靠后的提升名次的概率越大,这个也符合一般的观念。

    使用上面的统计方法统计2006年到2015年的数据,可以看到,各个区间的基金产品能够提高排名的比例只有2.5%,6.8%,10.8%,18.3%;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去年业绩不好,排名后50%的基金,今年能做好的概率,平均不到15%,所以你会为这个15%的概率购买之前业绩差的产品吗?

    好,之前差的不能买,买前25%的总没错了吧。再看看下面这个图:

    计算过程很麻烦,发哥直接说结论:2015年符合条件的公募基金有511只。前一年排名前25%的基金,在后一年平均会下跌151位,相当于排名下跌42.4%;前一年排名前25%-50%的基金,在后一年平均会下跌72位,相当于排名下跌20.2%

    而且发哥发现,排名越是靠前(例如前10名),后一年下跌的幅度更大。例如2008年排名第一的金元顺安宝石动力,2009年排名竟然是215名(当年符合条件的基金只有215只)!2008年排名第5的基金丰和,2009年排名是199名。

    所以说,如果有人跟你说某个基金去年业绩非常好,今年买准没错。发哥觉得,你可以直接抽他脸了。

    ————————————————————————————————————

    昨天发哥给大家说明了,靠过往业绩来选择公募基金的不靠谱。不过有朋友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同一个产品,两年间的差距会这么大?公募基金的业绩为什么没有连续性?这些问题其实非常好,也是发哥需要搞清楚的。

    之前,发哥费尽了脑筋,为这种奇怪的现象找了几个可能:

    1、基金前一年做的好,所以负责的基金经理被其他公司挖走了,接手的人能力不足导致业绩与前一年相差巨大;

    2、基金前一年做得好,买这个基金的投资者就多了,基金规模越来越大,业绩就越来越难做;

    3、基金前一年做得好,基金公司为了赚钱,连续发了好多这个基金经理管理的新产品,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越来越大,业绩就越来越难做;

    4、基金经理前一年做得好完全是偶然原因,并非能力所致。可能基金经理本来就只对某个行业的股票有研究,所以买的大部分是那个行业的股票,而恰好当年那个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例如之前的TMT行业造就的一哥一姐,实际上只是行业的东风让他们飞上了天),但是第二年市场热点变化了,所以业绩就差了。

    针对第一个可能,发哥查阅了从2006年起每年前五名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简历,发现绝大部分基金经理在第二年都继续管理同一只基金,第二年的糟糕业绩是同一个基金经理所为,不是因为更换基金经理导致的业绩变差。

    针对第二个可能,发哥制作了下表,从表里可以看到,即使前一年排名前五的公募基金,在第二年大部分都没有出现规模倍增的情况,有的规模还变小了。所以说由于规模突然变大,导致业绩不理想的猜想也不正确。

    针对第三个可能,发哥也对每年前5名基金的基金经理管理的所有产品进行了分析,发现也不存在说因为前一年业绩好,基金公司就拼命帮这个基金经理发产品的情况。由于数据太多,发哥只展示2007年的情况。从下图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基金经理在获得良好的业绩的情况下,仍然只管理1只产品。所以第三个可能也不存在。

    来源:wind资讯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基金经理在某年排名靠前的情况下,基金公司都会把基金经理重点保护起来,一不会让同行抢走自家的王牌基金经理;二不会为了赚钱让这位王牌管理过多的产品,而会希望这位基金经理能够在最舒服的条件下在来年保持最好的业绩,不过事实往往会让基金公司失望。

    来到这里,发哥也不得不接受一个难过的事实:部分公募基金经理能获得良好的业绩,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也许只是运气!又或者是由于前一年业绩的光环太过耀眼,让这些基金经理压力太大所致。

    所以,公募FOF虽然也可以通过选择基金经理的方式来构建产品,但是能否发掘真正的明星基金经理,发哥对此也深表怀疑。光靠产品的过往业绩,来挑选公募基金,甚至是基金经理都是不靠谱的行为。

    那是否就是宣判公募FOF的死刑了呢?发哥认为还有两条路可以走:

    1、
    预判市场热点,提前布局相关产业指数或者偏重该产业板块的基金,并随市场风格轮动而调整持有的基金;

    2、
    使用“多元投资策略”,通过配置不同资产类型、或者不同投资策略的基金产品来对冲市场的风格轮动,实现稳健收益。

    对于第一种方案,表面看起来无懈可击,实际上没有可操作性。基金经理如果能提前预判到哪些板块有机会,完全可以自主投资这个板块的股票,或者直接复制板块指数就可以,无需购买别人的基金,所以这条路不可行。

    对于第二种方案,发哥认为这才是将来公募FOF基金的出路。基金除了可以将资金配置到传统的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外,还可以投资专做商品期货,股指期货的基金,另外,投资海外资产的QDII产品应该作为重要的标的加入到公募FOF里面,原因是海外资产不仅投资标的更加丰富,还能对冲人民币贬值风险,可以让公募FOF真正实现分散投资、资产配置的效果。而普通投资者是没有能力去收集和了解如此多的投资标的和投资策略,更没有能力去整合如此多的资源,来实现一个真正的混合投资策略,所以这个才是公募FOF核心价值的所在!

    写到这里,发哥终于长舒一口气,之前公募基金业绩的偶然性的论证肯定已经得罪了不少同行,如果最终还证明了公募FOF没有任何前景可言,那肯定将被业界口诛笔伐。而现在,发哥终于可以安心了。至于本文的结论,时间会帮发哥去证明。

    (二维码自动识别)

  2. WE DID
    理由
    举报 取消

    没听说过主从基金这个说法。

    曾经说道母基金和子基金,指的都是分级基金,一个母基金分出优先级子基金、中间级子基金和劣后级子基金。

    后来出现了fof这个概念,也叫作母基金和子基金,你本身买进的是母基金,母基金投资于各个子基金项目中去。

  3. 纪日新
    理由
    举报 取消

    近期,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意味着公募FOF产品破冰在即,期待已久的公募WWWSOOBBSCOM基金中基金产品或将问世。

  4.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知乎不是知识讨论分享的地方吗,”跪谢。”是什么意思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