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的百年辉煌是靠什么持续的?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晋商在明清达到势力的顶峰,当时朝廷是明显的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的,为什么晋商能够崛起,并且持续百年不衰败呢? 2017年4月26日 2 条回复 1265 次浏览 分析,历史故事,商业,晋商
回复 ( 2 )
晋商是明清十大商帮的翘楚
所以针对题主的问题我想先要解决两个
第一,是什么让晋商兴盛百年
第二,所谓重农抑商真的是像题主理解的那样吗
要了解晋商为什么兴盛百年,就要知道为什么晋商会兴起,是靠什么起家的?原因是什么?
晋商这个团体兴起于明朝,之所以会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好以及当地的土地贫瘠进而产生的重商思想,还有官商一气。
晋商从明朝开始兴起,主要因为地理位置重要。明朝廷为了对抗外来侵略,开九边,修长城。其中宣府大同太原都在山西,既然在这些地方有驻军,官兵们就需要吃饭!粮草自然就成了个大问题,原想屯田,但不现实。于是山西商人凭借着地理优势成为了粮草提供商,但是买粮食对于朝廷来说是笔大支出。于是想到了一个办法,不付给他们银子,给他们盐票,凭着盐票就能采盐卖盐了。(那会儿的盐业可是官营垄断,私营资本进来了,由独家垄断变成了寡头垄断)盐业是个油水大的行业,于是一夕暴富。
以致于明朝笔记记载的移居江南的山西人的豪奢现在看来还触目惊心。
除了盐业之外,山西地处边界,有人就打起了和外族人做买卖的主意,茶马互市还是小头,外族人不会冶铁,虽然政府禁止对外卖兵器甚至是铁,但是巨利之下,必有铤而走险的,晋商中不乏如此的人。
其中著名的当属所谓八大皇商,也就是在明朝末年给女真提供兵器粮草的山西商人,或者说国贼。
但是他们依旧难逃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山西人土地贫瘠,做买卖是个好出路,加上往东北蒙古去都方便,蒙古马和皮毛之类多,但是蒙古人吃东西油腻,对茶有很大需求。于是出现了晋商将茶叶和皮毛等作为主业的一大诱因。另外山西人的马场茶园规模非常大。另外布料和油也是一个主体商品。
在贸易当中当然少不了蒙古当地官员王爷的支持,先与其取得当地经营权,后来出现了像现在的分期购或者赊账买后来还的方式,收账者是当地的管理者。其中也有许多的肮脏龌龊。
另外那会儿同乡报团,竞争者少,而且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外乡人想进入市场很难
我们都知道,河北沧州被称为武术之乡,但是山西也是武术重镇,像形意拳作为代表。而之所以发达是因为镖局从业人员多,需求量大。因为各地商帮和各家各户的银子货物最怕抢,而且贸易繁荣,镖局肯定发达!看家护院和运送货物银两。但是为了解决太多现银携带不便的问题,于是票号应运而生。
另外晋商在做票号生意的时候还在继续做着贸易生意,买房子置地,养畜牲种作物。
但是金融帝国终究败给了连年战乱,义军和政府的搜刮以及子孙败家,国外银行和贸易的竞争,导致了晋商的辉煌十不存一,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民国的军阀和资本家里也多有山西人的影子,但是八年抗战和国共内战,元气已经不足了,再加上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改造。于是晋商彻底完蛋了
山西商人虽然在长期商业中摸索出了自己的经营之道,管理办法。却不知道与时俱进。再加上政治局势,最后没落了也正常!
可以说山西之所以商业发达的主因是地理位置好,边境贸易发达等等。另外的原因就是当地多年形成的重商思想
现在的山西失去了地理优势,也没有竞争力和底子
另外关于那个时候是否重农抑商,其实这只是现在历史书的口号而已,晋商和官府的关系很和谐,一方面是打通了关节,一方面政府和他互利共赢。而且山西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那些还没考试但是有潜力的穷学生资助,或者给那些想买官升迁的人提供贷款,美称投资,但多少有些阴险。
另外做买卖的人家谁没几个亲戚是当官的,就算自家没人当官,也得找个官女婿。或者当官的直接去做买卖。比如明朝首辅张四维家的买卖做的就不小。
除此之外,大家认为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了,比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等描绘的就是一副工商业蓬勃发展的图景。
晋商不就是靠给清政府运送战略物资出名的吗?从龙之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