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niclaus 初入职场

攀岩,抱石爱好者

回复 ( 3 )

  1. Bruce
    理由
    举报 取消

    孵化器:负责孵蛋而不是养鸡 不同于上面的写字楼和民宅,孵化器在双创的引导下,以星星之火,发展到今天的遍地开花。 相比之下,孵化器租金要比写字楼便宜很多,服务配套也比民宅好太多,似乎是企业选址的大好去处。 但是请看清孵化器的本质——孵! 创业公司在举步维艰的时候,孵化成功的帮助被孵企业渡过难关,当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不再继续孵化。孵化器原则上只孵化初创项目和企业,时间上一般在一到三年。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方面,优质孵化器的进驻门槛限制了一大批的创业企业,不是你想进就能进得去;另一方面,成本的降低会在其他方面以另一种形式体现出来,比如被孵企业需要出让部分股权、缴纳一定的服务费等。 也就是说,创业企业要想进孵化器,前提条件是本身是一颗优质的好“蛋”,而且要有支付成本的心理准备!

    政策大树下的中国WeWork们

    在诸多的媒体的评论中,创业公社、SOHO3Q、优客工场和创新空间都会被拿来与WeWork做比较,他们被看作是WeWork在中国的追随者和模仿者。

    他们同样具备了很多WeWork能够提供的服务,免费使用的公共厨房、公共会客室、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其商业逻辑在于,面向创业者提供办公空间和办公周边服务——注册、财税、人力资源,以及活动、创业导师、投融资等资源对接,而在客群行业和客单价方面存在。基于传统行业的新玩法,时间、空间上的化整为零、精细化产品运营,从而为自身获取盈利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受“双创”战略鼓舞,中国的众创空间及联合办公室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的众创空间总数已达到1.6万家。而专门跟踪联合办公趋势的Deskmag网站2014年年底表示:全球共有约5900个联合办公地点。中国在联合办公领域一年间发展的数量已远远超出全球总数。

    目前,很多联合办公空间借着创新创业的东风,获得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他们的扩张资金除了来源于资本注入,还得益于政府的补贴和奖励措施,此外,他们还可以获得一些政策上的优待,比方说,一些孵化器依靠中关村为创业公司出台的扶持政策,能够支持入驻的创业团队通过工位注册公司,这对于企业是具有很大诱惑力的。

    实际上,这些“中国版的WeWork”有很浓重的政策基因,经常被认为是“地产+投融资”的游戏。其投机性体现在:借着利好政策、盘活房地产库存,而且在经历了爆发式地增长之后,年初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被普遍看衰,甚至爆出了“倒闭潮”的说法,可见中国的wework们已经到了洗牌的时刻。

    孵化器3.0时代,众创空间处在风口浪尖

    随着创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孵化器也正经历着二次升级换代。如果说1.0时代的孵化器大多以“二房东”的身份存在,主要是为草根创业者提供物理空间及交流平台,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那么孵化器2.0时代则是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这一阶段孵化器的自身角色更像是“服务员”。

    随着“双创”大幕徐徐拉开,市场化主体表现活跃,仅仅依靠房租的减免和政府政策的优惠已经无法继续驱动孵化器产业的继续向前,如何满足创业者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孵化器3.0时代应用来临。

    在创业公社创始人、董事长刘循序看来,随着孵化器迈入3.0时代,创新型孵化器已成为主流,空间和基础服务只是孵化器最底层的配置,“房东+物业”的模式不再能满足创业者们的深层次需求,迫使孵化器的运营者转向成为“辅导员”,能够提供更具有附加值的服务。垂直、多元、丰富、系统、聚合链接、开放、投资增值、国际化成为孵化器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词,创新型孵化器势必会引领这波潮流。

    目前创业服务行业正加速向以众创空间平台为载体、以体系化、多元化的投资基金为资本驱动力,来实现资源链接和开放循环的3.0硅谷生态模式发展,这一生态模式强调创业要在一个自生长环境中实现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之间的循环。它打破了以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物理空间的局限,将创新的内部、外部要素资源有效地链接和循环流动起来,实现了开放式整合。归根结底,孵化器生态模式3.0所要解决的不是孵化企业的存活问题,而是企业的增长发展问题。

    如果有更多问题欢迎添加wx: 1821-106-8718咨询哟~

  2. 光谷梦想
    理由
    举报 取消

    提供一份相关新闻吧~ 现在有些孵化器并不说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孵化器,有点出租房屋的意味,当然这种必然是走不远的,剩下的孵化器就看模式和自身资源来竞争了~

    众所周知,在2015年,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房地产商、创业机构等相关组织及人员,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众创空间”的浪潮,这一浪潮直接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也促进了国内众多孵化器的诞生。据统计,仅在2015年国内新增各类创业孵化器4000多家,而在2015年之前,国内28年来的孵化器数量总计还不到1600家。但是,好景不长,自2016年春节过后,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孵化器倒闭的浪潮,大有越演越汹涌的趋势。据艾媒报告调查显示,2016年孵化器发展现状中缓慢发展状态的占16.7%,亏损状态占9.6%,面临破产倒闭状态占1.8%。

      举个例子说吧,杨炳龙曾在创立地库之初说过“要做有温度的孵化器”,从2015年8月到2016年春节,成立四个月的地库整整烧了100多万元,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地库要准备转让了,杨炳龙自己也通过发送朋友圈的方式请朋友们帮忙转发寻找接手方。这只是比较出名的孵化器倒闭我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很多小型孵化器每天都承受着资金和投入的压力,一旦维持不下去就只能默默关门。

      继地创倒闭两个月之后,位于深圳南山科兴科技园的创业孵化器孔雀机构被强拆了。孔雀机构成立于2010年,在被拆前,其占地面积已发展到3000到4000平方米这样的规模,拥有22家联盟企业,在该平台上的孵化项目达到三四十个,堪称深圳最大的孵化器之一。据悉,孔雀机构这次被拆,直接导火索是租金问题,因连续三个月拖欠租金以及物业管理费用,遭到中正物业的强行拆除。

      为何孵化器在创业浪潮中被绝大多数人需求着,而如今却纷纷走上倒闭这条路呢?导致孵化器倒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孵化器免费入孵,孵化企业流窜性强

      随着孵化器市场的逐渐饱和,孵化器数量的增多,市场上孵化器之间竞争加剧,这就导致了“入孵率”不足,成为了地库实验室倒闭的重要原因。“由于孵化器数量激增,创业团队与孵化器构成的市场供大于求,各个孵化器之间招徕创业团队时就会发生激烈的竞争。一些创业空间开出免费入孵三个月的条件,随后这个期限被不断延长,变成免费入孵六个月到一年不等。反观创业团队,由于市场利好,有些团队利用不同孵化器的免费期限打起“游击战”,辗转于各个孵化器之间进行“流窜作案”。

     2、孵化器运行机制落后

      在运作机制上,一些传统孵化器还是以政府为主导,成为政府光辉业绩中的一面旗帜,实际上,并未真正重视孵化器的管理和服务。长久以来,不仅孵化器的孵化能力降低,也对孵化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3、社会投资渠道缺乏,孵化器资金储备不足

      根据北京宇泰思科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孵化器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可以了解到,我国传统孵化器的90%以上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投资,这与西方国家的51%形成了很大的差距。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刚刚进入孵化器的企业的发展,毕竟大多数风险投资都紧跟成熟项目,种子项目就变得无人问津。

      4、孵化器不完善,孵化能力弱

      我国孵化器普遍存在孵化能力弱的情况,也许这戳到了你的痛处,不必急着反驳。首先,国内的孵化器只是一味的追求孵化企业的数量,看起来像是一个“企业收容所“,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对入孵企业进行筛选。其次,我国传统的孵化器业务只是对入孵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外部环境“,对于入孵企业需要的软件指导并未涉及,这是导致孵化成功率低的原因之一。最后,我国传统孵化器的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质量不高,专业管理人才少,这是导致孵化成功率低的原因之二。

      5、入孵企业自身不达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孵化器来说也是一样。盲目吸纳创业企业表面上满足了孵化器的面子工程,实际上入孵企业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企业也只是为了寻找一个“收容所”,这样一来,孵化率降低,孵化器运行自然也就更加艰难甚至倒闭。

      根据投资界的报道,创业服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方向,一个是对团队内部而言的“创业能力提升服务”(内功);另一个是针对企业外部的“外部资源整合服务”(外功)。虽说都是为互联网创业团队服务,但是两者却相距甚远。

     一、创业能力提升服务

      细分下来也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是孵化营、训练营、导师培训等服务机构。现在比较知名的有北大创业孵化营、联想之星以及颠覆式创新研习社等。

      另一个方面则属于知识投资孵化,在这一块市场目前涉入的服务商还不多,比较知名的有创新工场,它对早期创业者需求的资金、创业培训、商业、技术、市场等提供服务, 帮助早期阶段的创业公司顺利启动和快速成长,同时帮助创业者开创出一批最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的产品。还有就是北京宇泰思科科技有限公司这一类知识投资的,它以提供一个完整的互联网创业知识体系为基础,从市场分析到产品研发再到产品运营,专注于创业团队“0-1”阶段的能力提升。

      当然除了上述的创新工场和宇泰思科的综合服务外,还存在一种专业的服务,比较典型的就是电商平台解决方案、O2O模式解决方案、P2P模式解决方案、众筹平台解决方案等等(大家在微信群中是否遇到?)。这种服务,相对来说属于比较成熟、市场非常认可或火热、模式也非常固定的,不论是对专业领域提供技术服务、知识培训都比较稳健。

     二、外部资源整合服务

      主要是指对于互联网创业团队外部需求的满足。这类服务也可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硬件资源方面,比如办公场地的提供,办公研发器械的提供等。典型案例有自80年代起的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孵化园等等,以及近期火热的互联网创业园、创客空间;

      另一个方面是“软件资源”方面的服务,这块包括的内容比较多、边界模糊,主要包括人脉资源(黑马会、创业咖啡等等比如车库咖啡,在经过多年探索发展之后,目前的盈利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除正常的工位收入以外,还来自于餐品提供、会务举办、活动场地提供、广告与自媒体、各地的创业培训和创业交流、协办和参与创业大赛,等等;此外,其凭借自身多年在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运营模式的经验积累和深入观察,车库咖啡把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为其他的创业咖啡馆或创业服务平台做咨询服务)、资金资源(比如各类的投融资平台、众筹平台)、企业支撑(法律服务、注册服务、知识产权等)等等。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就清楚的知道为什么传统孵化器有其局限性的原因了,我们就必需要考虑到创业企业到底需要孵化器做什么?只有清楚的了解了这点,孵化器在总结自我的同时才有崛起的可能。

      孵化器倒闭潮来临,未来孵化器的出路在哪?

      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入驻孵化器不仅仅是为了寻找一个创业场所,这只是其需求的一个很小的方面,最重要的是咨询服务和经验指导,”办公场所+外部环境”的孵化形式太单调已经不符合趋势了。绝大多数创业企业入驻孵化器还是为了寻求在创业中的知识帮助。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市场上也崛起了一批以知识投资为主的互联网服务商,有别于传统孵化器,以一种新的方式获得了创业企业的青睐。

      互联网知识投资就是针对孵化器弱点提出的一个知识体系,是一个综合而全面的系统,是将创业服务做为资本,投入到蕴藏着失败风险的互联网创新产品中的知识投资模型,目的是对投资标的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管理,以确保高成功率和高回报,实现商品化、规模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在内容上分为行业分析体系、产品建设体系、产品运营体系、团队建设体系、资本运作体系五个方面。

      互联网知识投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学习了YC的内涵,但又根据创业企业自身的条件给予合适的培养方法,避免了“嫁接”带来的不适。那么,互联网知识投资弥补了孵化器哪些不足呢?

     1、从“慈善家“到”服务商”,角色扮演要转变

      是什么导致了创业企业”流窜“于各个孵化器之间打游击战,是孵化器本身扮演的角色定位不准,不能因为市场上孵化器众多就是去打免费的招牌。孵化器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孵化能力和水平,以此来获得优质的固定的入孵企业。互联网知识投资里面的团队组建体系会对团队进行评估,确定团队定位,这一点对于孵化器的角色定位来说有很大的启示。

     2、体系化服务,完善孵化器运行机制

      互联网知识投资这个体系的本身就是体系化和流程化服务的最佳体现,分为行业分析体系、产品建设体系、产品运营体系、团队建设体系、资本运作体系五个方面,对传统孵化器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对于传统孵化器来说,完善运行机制,通过体系化的流程来提升自己的服务无疑是不错的方法。

     3、开拓孵化器资金来源,优化生态圈

      孵化器资金短缺是其倒闭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这一点上互联网知识投资里面的资本运作体系是解决途径之一。资本运作体系打造的是一个完整的资金生态圈,资金的流动和后备资金的补充都有着流程化的管理,这对于孵化器资金短缺来说是途径之一。

    4、提升孵化器服务,吸引优秀企业入驻

      没有优质的服务自然留不住入孵企业的心,企业在选择入驻之前除了孵化器提供的硬件设施,其实更加看重的是孵化器带来的软件服务和长远发展,这一点至关重要。互联网知识投资体系所提倡的就是知识投资服务,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智力投资,这一点和入孵企业的需求不谋而合。

    5、增加入孵企业审核机制

      传统孵化器没有完善的审核机制,加上2015年底大量孵化器的诞生,对于孵化器来说入孵企业显得更加珍贵,这也是加剧传统孵化器倒闭的原因之一。互联网知识投资拥有完善健全的分析机制,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对入孵企业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分析,这就避免了孵化器在选择入孵企业时全盘接纳的缺点,适当的筛选是有必要的。只有这样的筛选才能保证入孵企业的质量和水平,这对孵化器的长远发展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综合分析可知,传统孵化器倒闭潮的兴起,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创业企业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孵化器自身的缺陷导致的,互联网知识投资在弥补孵化器不足、提高孵化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未来,互联网知识投资在完善孵化器的同时,或会成为一种新的孵化模式。

  3. 大逆袭
    理由
    举报 取消

    以下是我本人原创,首发在搜狐公众平台的文章,希望有所帮助:

    互联网并购案例新解,屌丝创业如何赢在起跑线-搜狐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