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于时语在评论中指出美国蓝领的沦落并非全球化的错,而和美国教育没落有直接的关系。请问大家怎么看?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2017年4月17日 9 条回复 1534 次浏览 伙伴关系,伦理,全球化,协议,唐纳德,太平洋,新教,约翰,美国,资本
回复 ( 9 )
也就新加坡人喜欢发这种东西,彻底的精英主义,底层人就应该被抛弃,丢几个骨头养着。新加坡这种城邦威权国家是可以这样办,有三四亿人口的美国也可以这样办?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一部分人不适合读书,更适合干非智力工作,没有办法,要不就靠福利,要不就靠创造就业,明显后者是更有尊严的方式,那些鼓吹高福利养懒人政策,却不愿意给这部分人尊严的左派,都是道貌岸然的伪左派,无非是觉得自己肚子里的墨水高人一等。好的社会一定是让人各司其职的社会,人人都有一定尊严保障的社会,而不是仅仅的生活保障,不能只从效率功利的角度出发,否则体系最后一定会崩溃,对谁都没有好处。希望这些锈带州仅剩的几个民主党州长议员们都照着这文章写的决策,最后全都给你们变红,而且永不翻身。
WRONG,我不认为孟加拉国的纺织工人比美国纺织工人受教育程度高,美国人凭什么就不能从事低端制造,美国人凭什么就只能做上游不能做下游?明明都是人,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明明就是外国的廉价劳动力抢了美国工人的工作,结果还把美国工人批判一番说人家学问不好,况且也不是人人都是读书的料。
呵呵 有本事 新加坡李氏家族别引进印度和马来劳工啊
大肆使用廉价海外劳工的国家有什么脸说这话?
和中国下岗工人被赶出企业一个逻辑,谁让你们没能力呢,呵呵,一个国家有少数人成失败者不可怕,有多数人成了失败者那失败的不是他们而是这个国家。
说他们教育水平不够,信不信他们去信共产主义爆发个战斗力给你看看。
新加坡的精英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又看不起穷人,简直是革命天然单位温床。
底特律还废着呢,铁锈带全部翻红了,民主党居然还不好好反省反省……
美国教育也不是没落的问题,虽然美国大学很多左得扭曲确实有问题,但那些快失业的工人可不是年轻人,这些工人可能很多都四五十岁了,非要让他们学cs也太匪夷所思了。工人无产阶级现在境遇不好,那也是有组织有纪律会团结一心的无产阶级,他们又不傻,不可能任凭硅谷和华尔街的大资本家们剥削打压,或者像这篇文章里说的那样听天由命。至于情况是否改善还是要等具体政策出来再看。
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打压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利益相关:收了新加坡奖学金的外国人,铁锈带密歇根长大的中国人。
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很久,虽然我处于新加坡精英主义不公平中的有利的一方。
我个人觉得新加坡这个城邦国家政府运作得更像一个大型企业,而不是一个把全体国民放在第一位的国家。说新加坡税低吧,所得税确实很低,多劳多得。说新加坡税高吧,在汽车拥车证和房产开发,商品房购置上,又高的吓人。80%的居民住在政府的廉租开发房内,肯定是有调控房价的好处,但从规模上也确实能算一个局部垄断。再加上公开拍卖的比车还贵的拥车证,财政收入非常可观,高薪养廉也要成本是吧。
新加坡家庭的生活状况整体是很好的,但是政府确实给了很多外国人极其优厚的条件,全奖/半奖吸引外国人,并鼓励/协定留新工作。新加坡的教育人口结构可以让它这么操作。但是对于 人口天赋概率分布中靠后的那一部分,上缴的税金带来的却是外国人来争抢教育机会,甚至公派免费。子女就业同时也要面对及其激烈的竞争,这对于这一个初始条件和资源有限的群体而言,社会的发展是向失去他们的平衡方向走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全体国民的利益本来就很难完全相同,新加坡以其弹丸之地坐拥世界杰出的两支主权基金,也是新加坡地方小的一个优势所在。而美国就不一样了,其人口密度和人口结构决定了,如果天平继续向一边倾斜,那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必然加剧,所以新加坡的这个解法并不适用于“教育落后的美国”
美国蓝领想要的工作早就消失了,他们便宜不过孟加拉的工人,效率也高不过库卡的机器人。
这问题当然有解,不过他们承受不起这个代价。
错…
或者说对了一半…
的确不能让全球化全把锅背了
严苛的劳动保障法与工会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这让美国的劳工在美国的黄鹤们面前变得极其难伺候…而全球化只不过给这些黄鹤们一条能带小姨子跑的活路
看答案中有比较孟加拉和美帝的纺织工人教育水平的。的确,两者教育水平与产出效率之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但孟加拉的劳动力要便宜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说到教育,在行业一定的前提下,可以说教育水平或者说职业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是可以反应出这个职业的从业者的劳动收入水平的(不包括资产收入哈)。因为稀缺性决定劳动附加值。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人掌握该行业的技能,稀缺性会渐渐降低。这就是为什么在IT行业早期程序员比技工的工资高得多,而现在两者已经没那么大的差别了。
(手机码字,mark下,有空补点数据)
要说是教育的没落,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不管是东西方,传统教育系统的僵化、路径依赖和学阀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逆社会潮流的
僵化问题:具体体现就是接受教育的时间与地点的灵活度较差。(对大学里的选课冲突深恶痛绝)这点已经在通过夜校、网课之类的方式在逐步解决。将来相信是会做到随时随地就可以学习的。
路径依赖:这个更多是人的观念问题…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硕士》就业》结婚》生娃……跟闯关似的……这个路径依赖,加上大学作为学术机构本身很少教授学生相应的职业技能,导致应届生出来直接具备上岗能力的很少,所以还会弄出“应届生工资与民工一个水平”这种新闻。(我现在大四就感受到了这种危机)老爸小时候就给我讲:“大学毕业证是每个人找工作的敲门砖啊。”说得太对了!真的就是块“砖”!这点目前是通过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与专科培训在逐步解决。将来相信这种CFA比MFA值钱的情况会越来越多。以后更是宁要一堆证,不要一张纸。当然,这不一定是唯一解。只是想说,将来肯定会出现专门为企业培训人才的地方,University还是踏踏实实回归学术科研机构吧。
学阀问题:(无力吐槽)
相信以后会让更多勤奋好学的人,能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获得行业与社会的认可………loser们全去西方组工会吧!!!
屁股决定脑子的证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