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运营管理中,怎么通过智能化来降低人力成本和能耗?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污水处理运营管理中,除了污泥处置和药剂费用外,人工和能耗无疑是很重要的成本构成单元,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怎么有效的控制和减少这部分的成本?! 2017年4月24日 2 条回复 737 次浏览 技术,排放,污水,污水处理,运营管理
回复 ( 2 )
非污水技术人员,凭所见所闻胡说八道几句。
就说知道的cast工艺,现在该工艺早已实现全自动的处理流程,能够根据来水水量,水温自动调频处理。
污水厂面临更多的挑战是 来水水质的不确定性,像南方一些小作坊比较聚集的地区,来水常常五颜六色,cod轻松破万,别说让系统自动处理,就是提前预知,专家也很难针对性处理,所以,往往直接拒收,排放至河流完事。
所以,我认为,污水厂在智能化方面一直没有很好的突破,还是有非常多的外在因素限制的。
自动化整体监控调节控制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欧洲见过沼气发电+污水处理厂区放两个人就可以管理了,但是降低能耗,不好说。
比如说风机耗能,你可以监控溶解氧,低于限值后曝气,达到最高限值后停止曝气,可以通过监控探头和程序控制,可以精确控制曝气时间,减少能耗,可以频繁开关,也降低设备寿命了,扩大到整个系统,单纯的以降低能耗为目标,稳定性降低得厉害,设备维修成本高,所以不可取。
再说一个,投入问题,智能化增加了一次性投资成本和整个风险性。
最后一点,人力成本不单是投入,也是收获。 日本丰田汽车最初超越福特,并不是依靠自动化生产线,而是靠在简单的人工流水线中,对看似简单的工作进行变态的重复,精益求精,经过时间的积累,培养了各个岗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成为了公司的财富,优化生产过程,然后降低了成本。 经验不足的时候会觉得任何事情都很简单,钻进去之后才能看到新的世界,印染工人可以分辨40多种黑色,上百种红色,有经验的污水厂调试人员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气泡判断污泥培养情况。(以上内容部分来自《东吴相对论》)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