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发生的船难中以泰坦尼克号最为出名?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对这方面并不了解,看了维基它似乎不是历史上最严重的船难(1865年的Sultana死亡人数更多 ),却最为出名,在1997年的版本之前就有相关的默剧电影了,想要知道它比起其他船难更出名的原因。 2018年1月7日 7 条回复 1101 次浏览 历史,海难,船难
回复 ( 7 )
就像深情的逗比 说的,事情有较多巧合之处,媒体渲染多了,也就让很多人记忆深刻了,
二战期间的海难事故 那叫一个惨。。。
其实,这个问题换个角度,应该更可以理解。
1865年sultana事故,那时候美国的南北战争应该还没有完全收尾,美国的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在世界眼里美洲还是蛮荒之地。
而1912年的泰坦尼克就完全不一样了,世界是以英国领导下的欧洲的,泰坦尼克是从英国出发,应该都是以英国人为主的欧洲有钱人,所以就不一样了,有人写诗,有人写小说,有人写SOLAS, 有人拍电影,有爱情,有勇敢。
其实现在也是一样,非洲偷渡死了多少人,很少有人关注或轻描淡写。而美国发生死人的案件,搞不好全世界都会派记者现场直播,跟踪报道,专家访谈,深度分析。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泰坦尼克出名了。人的价值是不平等的,两事故相比,Sultana死亡人数除100再比。只有在我国,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英国美国不行。
我相信会有一天,美国电视台、报刊头条连续跟踪播报:中国四川XX村两条狗打架,一条狗失踪,美国联系当地村主任,对丢狗家庭表示慰问,愿意派无人机、卫星协助搜索。
主要是因为电影,
其次是因为船难以前一本描写船难的小说,里面遇难的船叫做泰坦号,所以被视作预言。
最后,因为泰坦尼克号诞生就是最大铁甲船,本身具有话题性,更具有话题性的是,第一次处女航就遇难。
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主要供当时欧美上流社会中的顶级人士享用。这些人不是欧洲的王公贵族,就是美国的财富新贵。一张头等舱门票就要30英镑(合今天的2200英镑,近3万人民币),这仅仅是开始。如果要拥有带私人会客室的豪华套房和享用可观壮丽海景的高层散步甲板,则最多可能要耗费870英镑(合今天的63837英镑,近百万人民币)。这一骇人的数字,只有处于社会金字塔最顶层的人士,才能置身于电影中如梦似幻的头等舱氛围中。
覆亡之时 无分贵贱:历史上的泰坦尼克号名流云集,富豪满座
根据保留下来的乘客记录和一些学者计算,当时“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最低票价30英镑,最高为870英镑) 有乘客319人,200人幸存下来,幸存率为63% ;二等舱( 最低票价12英镑)有乘客269人,117人幸存下来,幸存率为43% ;三等舱( 最低票价3英镑) 有乘客699人,172人幸存下来,幸存率为25%。
三类舱位的幸存率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有两个原因。其一,泰坦尼克号和别的客轮一样,将存放救生艇的区域安排在了头等舱和二等舱附近,以降低富人和中产阶级乘客对航海风险的担心——当时所有的轮船都是这样设计的;其二,下水逃生的安排也保持了这个相同的逻辑,即头等舱、二等舱优先,而不是后来盛传的“妇女儿童优先”。就儿童而言,一、二等舱共有儿童32人,只有1人死亡;三等舱的儿童有75人,死亡55人。毋庸讳言,作为社会等级标志的舱位成了生命的筹码。一、二等舱乘客中的遇难者有很多要么是盲目相信泰坦尼克号是“不沉之船”,要么是在等待家人时错过了逃生的机会,而幸存下来的三等舱乘客,大多数是在跳入水中之后才搭上救生艇。
百年泰坦尼克号
做个有身份的人吧。
我想表达的是,有身份的人不但使得海难比较受重视,在逃生的时候也受重视。这样的社会,这样的现实,随便一感叹,第二层意思与本题无关,忽略我吧。
泰坦尼克建造的时候就被传说永不可能沉没,然后处女航就挂了还有比这更具有轰动性吗。
就是因为这件事才有了SOLAS公约
因为是美国的船,美国人拍电影拍的好。 我记得还是泰坦尼克号还有摩根家族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