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场景革命是我的好友吴声老师的书,所以我是认真写了读后感,摘录总结部分心得分享给大家:
场景时代是对流量时代的一次革命,场景成为新流量入口,成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与世界的连接方式,成为新的商业生态,场景时代的特征在于三点:
圈层化社群化: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亚文化圈层与标签。你之蜜糖我之砒霜,流行更加网格化,这是个所有人的小时代构成的大时代。(有人是知乎大神,豆瓣文青,微博大V,微商不倦等圈层和社群的崛起),社群(同一圈层的自组织)成为新的传播平台(自媒体自传播)成为新的渠道(微商,社群电商),朋友圈刷屏成为定义,传播和引爆流行的核心方式。
体验化情感化:打动人心的场景成为商业的胜负手。人们喜欢的往往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人们浸润的情感体验。(哥吃的不是面而是寂寞,商品的必要属性不重要,重要是个人在场景中的体验),所以商品从想要代替了需要!需要的产品靠拼流量靠性价比,想要的产品靠场景引爆靠情感体验。 为用户创造超乎期待的体验才能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体验巳不是解决痛点,更多时候体验解决的是痒点,甜点,尖叫点和兴奋点,这才是引爆点。从产品价格的敏感性转移到体验价值的敏感性
新场景新链接:新的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构成了新的场景,新的场景催生了新的链接方式,成为新商业模式的出发点。场景是一种人的体验细节,洞察新的场景可能,构建新的社群和他们自我表达的亚文化标签,引爆社群的参与卷入与主动传播分享,让新的场景成为新的链接入口,新的流行方式,新的生活图谱,新的消费型态以及新的商业溢价能力,从而享受新场景红利。
1、“找到你的场景,就能找到你的人群。找到你的拥护者,就能建设你的社群。拥有自己的社群主张,就有形成属于自己亚文化的可能。有独特的亚文化,就有互联网的内容能力,有互联网的内容能力,就有引爆的机会和资格,因为引爆的可能就意味着流量的获取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所及。我们需要的是系统的承接和沉淀。”——《场景革命》P57
如你所见——“场景”一词在吴声老师的新作中,被置于商业构建的最前沿,不同场景所定义出的,是迥然的商业形态:
“当咖啡&CBD,是太平洋、星巴克和COSTA里的人头攒动和行色匆匆;当咖啡&闺蜜聊天和朋友聚会,是Zoo咖啡和漫咖啡里的欢声笑语和华夫饼香;当咖啡&静谧一隅的明亮阅读,是雕刻时光和字里行间与作者穿越对话;当咖啡&创业,是3W和车库咖啡里不加掩饰的焦虑和企图心……在这些看似眼花缭乱的组合里,咖啡不再是一件寻常单品和标配,而是场景的解决方案,产品置于场景之中,被选择,被重新定义,产品即场景。”——《场景革命》P134
从SDi视角看,对一种新场景的思索,也即是创业者、品牌主的又一次“价值发现”之旅;由于“场景”不仅包含了“对什么人?提供什么价值?”,还细分到“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排列重组,取得全新的“发现”,进而定义出全新的功能价值与情感价值。
2、“拉斯维加斯的电子展,作为数码极客,是不是要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新一季美剧,粉丝们是不是该早早预定机票参加一次首映礼?作为著名设计师的忠实拥趸,在H&M跨界版面前,哪怕是凌晨排队,也要抢到川久保玲的限量版。”
“这就是以人为核心的社群思路。商业就是忘掉生意,忘掉商业,是要去思考我们和拥护者的关系。用户不再是用户了,而是拥护者;品牌也不再重点突出自己产品的功能,而是突出它和用户有情绪共鸣的结合点。”
比如,在百度贴吧,一个白酒品牌——“江小白”的运营风格就十分抢眼,在这里类似“喝红酒还是白酒”“为什么选择白酒”“酒的功能与性价比”等从来不是问题,而代之以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情绪表达:“高考过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失落”、“地铁那么挤,心情那么空”、“一句话形容与最好的朋友变淡”等等。
这一切漫不经心的表达看似建立在品牌情感价值之上,又与品牌的功能价值在底层相勾连——既然“酒后吐真言”是喝白酒的典型“场景”,索性“生活很简单,我是江小白”,多些表态、吐槽又何妨?
这种价值表达策略帮助品牌构建出了颇为强大的亚文化圈层。
SDi角度观察:亚文化圈层的形成有赖于 “表达”,更有赖于品牌的“价值交互”策略,从情感而非功能的角度切入,能够极大地延展这种“表达”和“交互”的宽度,能够卷入更多UGC,也更能够在“功能”与“售卖”混杂的乏味丛林中,提升品牌的“可见性”。
微信ID:mydreamplus 整理不易 转载请注明微信ID,谢谢~
从书里为大家挑出25条关于如何认识、发现并打造场景来连接人和产品,人和人的金句/段落。
1,人们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人们需要更多场景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哪怕是不能实现的空中楼阁似的需求。商品不再是作为传统的物品,而更多是发轫于场景的体验。
2,流量批发红利的时代过去了,迅速登场的是社交关系,是人格连接。
3,场景成为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主张要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视为连接不同个体制造场景的工具……如同莎士比亚口中的衣服,手机屏幕会泄露我们的秘密,我们喝的咖啡,去的咖啡馆,使用的APP,看的书,都会告诉他人我是谁。
4,互联网时代的消费机制和生活意义都是基于场景的游戏规则塑造……场景的本质是对时间的占有,拥有场景,就拥有了消费者的时间。就会轻松占领消费者心智。
5,新场景是跨界和连接得来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就是场景商业的典型范式。
Airbnb可能会成为一个包含食、住、行、游、购、娱的大旅游入口,成为旅游市场的龙头企业。
Airbnb提供餐饮服务,Uber商业模式在出行打车应用之外,也开始基于物流场景,基于同城快递场景,基于社交推荐场景,推出了同城快递和鲜花速递等服务。
6,体验经济框架下,所有的营销问题都应当以战略问题作为思考起点。
7,支撑场景的核心要素:
a,塑造体验的层次感,体验的层次感造就了场景的真实性
b,体验要有细节,细节足够真实,才能吸引用户加入
c,提供基于长期消费伴随的拥护者养成类体验,并把控制权交给用户。
抢占消费不断前置的入口,形成长期消费伴随(i.e.鹿晗,TFboys)
8,如何完成空间链接?
a,让场景演进为生活方式。
跑步软件,喜欢跑步,比跑步重要,喜欢看书,比看书重要。
自我确认,绝大多数时候有赖于社交关系的确认和社会网络评价的确认。
b, 场景标签化,把场景塑造成亚文化载体。
酒吧,综合德州扑克,杀人游戏,桌游,公司小型聚会,专题发布,微路演等
c, 多屏联动:PC,手机,iPad,智能电视
9, 如何理解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精神?
a,想要,而不是需要
b,追求即视感
c,态度比功能重要
d,追求价值敏感性而非价格敏感性
e,自我表达与小众认同超过大众评价
f,社交网络评价大于现实沟通评价
10,社群,场景的商业动力。以人为核心的社群思路应该是:忘掉生意,商业,思考我们和拥护者之间的关系,用户不再是用户,而是拥护者,品牌不再重点突出自己产品的功能,而是要突出他和用户有情绪共鸣的结合点。
11,找到自己的亚文化标签,去建设微信公众号,去使用微博,知乎,豆瓣,果壳,贴吧等所有的新媒体矩阵,从一个产品运营者到用户运营者,才能真正迈出移动互联网的第一步。
12,消费场景建立起来之后,后端需要开拓的就是金融服务了。如何让人既愉快花钱,又能结合金融场景又更好的体验呢?信用,信用,还是信用。
i.e.众安保险和蘑菇街合作的蘑菇卡是针对蘑菇街用户推出的授信额度,先消费后还款,最长免息期40天。乍听之下和信用卡类似,但是本质却有不同,因为蘑菇卡嵌入到了场景内,从授信开始到消费结束,都和场景完全绑定。用户在蘑菇街的消费行为,习惯,次数,金额,送货地点,退货历史,构成了场景内的信用集合。
互联网+信用是场景消费未来不可阻挡的方向。抓住了场景内的客户,读懂他们并且满足他们,把消费和信用捆绑。
13,所有公司都是场景创造平台……在场景中,我们需要找到产品的核心(inside)能力,然后不断plus出新场景,即产品的功能属性inside+链接属性plus=新的产品体验。
14,Airbnb,Uber,滴滴打车,河狸家…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公司会在底层逻辑上形成竞争,因为他们都有着同一个目的,即做用户体验的入口,连接人与场景。
虽然实现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围绕人的体验、生活、应用和消费场景的逻辑没有变,这就是他们的inside能力。
15,在场景时代,跨界不只是营销,而是所有维度的常态,更是产品常态。从渠道和自身资源的角度考虑,每个品牌都具有互为连接的渠道,品牌动力机制被跨界迅速激活。
场景电商框架里,六度空间理论正在被更多公司和品牌证实并简化——任何两个陌生企业,通过强BD,找到接触点,彼此形成互补的品牌连接,就是“跨界即连接。”品牌的跨界伴随用户群流动。原来井水不犯河水的两群人,通过品牌的跨界,完全打破壁垒,形成了新的用户群。
16,场景流行最重要的成因是,亚文化现象和拥护者之间是真实的情感关系,用户甚至是催生亚文化的超级传播者。
当电影院被定义为情侣约会场景时,电影票只是场景解决方案中的原始配置,这个方案可能还包括冰激凌,爆米花,碳酸应料或者是《变形金刚》《小时代》的各类衍生品……所有这些连接虚拟和现实的场景解决方案,才构成完整的消费动机。
17,场景动能=渠道
传统的营销思维下,营销和销售的通路是分开的,即商品和信息的流动是分开的。场景思维下,商品和信息的渠道却是融合的。
18,判断一个场景是否有传播能力和动能,有三个标准:
a,场景本身是否有内容,有让人想转发的欲望;
b,这个场景是否足够真实,让人有体验的动力;
c,这个场景能不能形成一种基于亚文化的人格,让人感受到一种温度,愿意参与和亲近。
19,场景势能=营销
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愿意去植入场景,愿意主动与场景连接,这就是营销在今天的意义与价值。市场推广的声量与能量,决定了推广的核心已经不是品牌中心化的驱动,而是去中心化的背书、连接和因为品牌本身更加富有调性,更加葆有生活态度形成的连接意愿。
20,场景细节=流量
场景中的细节越具体,越真实,转化率就越高。
21,场景故事=品牌
无论个人品牌,还是产品品牌,都在突出场景故事。场景故事中,产品不是第一要素,关键是我们赋予产品什么样的连接场景,其核心要义特别简单:让品牌更加有魅力,更加有人格,更加体会到场景的温度感。至于具体的讲述方式:可以是故事的文案,也可以是场景无所不在的细节,也可以是音乐,视频和图片等一切可呈现的表述形式。
22,场景用户=社群
在一个场景中,用户基于同一个亚文化的需求,就容易形成社群,但社群需要平台有意识地区运营和组织,才能让这个社群的动能持续积累和沉淀。
23,首先,要准确认识自己的产品,只在用户需要时出现。
其次,要时刻洞察社群体验,是品牌/产品的内容、活动本身成为社群的需要,成为社群存在的价值,从而带动用户的主动参与。
最后,基于社群价值做内容建设和内容运营,社群的内容能力是价值和动力所在,没有内容,也就不存在社群。
24,高频场景(租车,餐饮)容易获取用户,低频场景(健身,美甲)容易获取高毛利。重度场景容易形成产业链,轻度场景容易形成先到先得的壁垒。
要意识到并善于利用从低频到高频、从轻度向重度的场景转化机会:i.e.Airbnb在低频的租房场景下加入餐饮共享服务;Uber送鲜花;易到“单读车型”
25,能够真正形成场景的定义能力和情感连接能力的,恰恰就是密度场景。遇上野兽派,遇见的是鲜花心情,还是关于生活美学的想象?连接度高的有情感意义的生活场景是密度场景,产品容易成为场景链接的工具;
而广度场景,如咖啡虽然频次高,但连接能力缺失,需要提高附加值,从而不可避免地要向密度场景转变。
广度向密度的转型,核心方式是跨界和混搭,通过更加深度、强势的连接,形成新鲜度。
感觉吴声不会讲人话,叽里咕噜半天,感觉什么都没讲,搞咨询人的毛病。有本事剪短的说清楚。
新概念层出不穷,云里雾里绕,半天说不到本质,要是搞营销的读到此书而奉为真理的话那真是没救了。
这种书要评价的话:绝对是丢到垃圾桶里的垃圾书,噪音!伪知识!
一句话说得清楚的事情非要扯些稀里糊涂高大上的概念,作者也真是误人子弟!
颜值高但然并卵的书。
鉴于互联网大咖的推荐,买了这本书。说2016年场景营销是个热门。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关于场景应用方面也不是第一次听说,2015年《商业评论》6月刊就是“金百万:有一道好菜叫场景”。
《场景革命》是对互联网营销的一个现象总结。是对大姨吗,河狸家,罗辑思维这些互联网现象的一个规律探寻。就好比一个新菜品的发明,我们要给它命名,要考究它的吃法,取材用料和烹饪步骤的推而广之。
暂且不谈这本书的内容细节。有这样的一本书,而且在一段时间里成为热点,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商业还可以这样来玩儿。无论是基于罗辑思维的躬耕实践总结,还是对其他现象的经验总结。聚焦于创新蹊径的思考。
工业文明以规律出发,探寻宇宙定理,万物逻辑,以低成本、量产达到创新目的。生物文明则以现象出发,从0到1到指数级的裂变,从体验出发互联万物。人类文明的发展本是自然而然。第一颗种子长出来的是白玉米,第二颗种子长出来的却是黄玉米。 就好比我们无法判断一颗受精卵会像爹还是像妈,也不知道下一个下一代的电商是什么模样,谁也不知道颠覆微信的下一代产品现在是什么雏形。
其实这本书就是关于下一代电商的可能性的猜测。微信的出现成为颠覆传统电商的全新购物入口。事实上也是这样,罗辑思维就是从微信里长出来的果实。
阅读这本书,答案和规律都不重要了。在其中就好。阅读本就是一种体验,里面的故事,推荐的app,公众号,断层的故事也正是一次区别于其他的书的场景体验。
你可以说这样的“生拉硬拽”在为别人打广告。就好像你进入一家咖啡店,桌上摆着可爱的多肉植物,你可以扫描它的信息了解更多,也可以拍下它带回家;昏黄温暖的罩灯是来自某家居品牌,扫描关注选购拍回家。如书中说讲,跨界即连接。
这本书就是一个场景,一个连接,一次体验。
这是对当前互联网产品的现象探索总结。
何为场景?你可以说它是电影的用语,一个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画面。但在商业运用中它更接近于一种手法。将特定的商业模式通过场景的手法来表达。比如战略差异是场景的定义,通过体验的情感进行连接传递。这两年购物中心时兴的主题展览和商业美陈就是一个例子。蓝胖子在IFS的主题展,你是不是看到朋友圈好多人都在发跟蓝胖子的合照?于是,你也去了?
所以,场景,可以这样定义:它是基于人对细节的真实认知体验而产生的连接,通过连接达到价值交换。这种连接可以是人与物,也可以是人与人。价值交换直白的说就是变现。
还记不记得《大腕》里的那些植入营销,还记不记得那句洗耳朵的台词:做女人挺好。《敢死队》长城哈弗亮锃锃的红标。对吧,并不陌生。广告植入就是一种场景。广告植入是场景里的一根嫩芽。因为广告植入营销只是引起了关注度,搜索量,引爆流行。然而从入口到价值交换的闭环是另一种模式的变现。所以植入营销为何没有引爆场景的提法。假如你在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就给了你一张长城哈弗4S店的试乘试驾的体验券,看完电影还可以去楼下的商场中庭还有车辆的展销现场,这是不是就是一个O2O的闭环了呢。
微信朋友圈的刷屏就是代表的是一种流行趋势。微信所具备的生态系统和它拥有的用户使它成为这个时代下连接的最大基础设施。场景选择这样的基础设施为土壤扎根,引爆流行。
碎片化的场景入口逻辑不再是执着于产品研发,自我本位诉求,不在是红海竞争性流量获取而是专注引爆场景,激发用户主动传播分享,获得新品类新连接的红利。而激发用户主动传播的真谛在于极致的细节体验,打造独特的亚文化社群,将真正的控制权交给用户的时候,引爆点就出现了。如果场景自身不被一种亚文化的力量、亚部落的表征和社群感,它将不被拥有大规模用户和商业应用的可能。所以,商业就是忘掉生意、忘掉商业,思考我们要拥护者的关系。从产品经营思维转而经营用户。
构建场景的方法论:
产品即场景,分享即获取,跨界即连接,流行即流量
场景流行最重要的成因是亚文化现象和拥护者之间真是的情感关系,用户是催生亚文化的超级传播者。就场景本身而言,内容是否触及痛点让人有转发的欲望,是否真实到有体验的动力,亚文化是否让人有温度。
传统的产品运营和营销推广思路是通过天才工程师的创意落地,优秀的UI设计,再通过媒体轰炸,配合新媒体营销战略公关,渠道布设、计算佣金、毛利率、返点、返利、分成的传统营销4P理论闭环。
2014年,有一个老头儿在罗辑思维发英雄帖,向年青人请教,征集猕猴桃的营销方案。随后被一篇篇营销方案炒得沸沸扬扬。
对,就是柳传志卖柳桃的的事件。点击超过500万次,收到5000份策划案。这个“求营销”的事件后来证明,这就是“求营销”本就是柳桃最好的营销方案。
时代变化,未来的商业模式是所有的产品从一开始就是在迭代,从一开始就是为完成。
把传统产业互联网化的有效方式是将这个平台交给年青人,用投资的方式,用孵化的方式,用找到达人,成就达人的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达人,牛人踩着上一辈人的经验智慧成长。从而获得更多的红利分享。
这本书前些日子火爆到不行,圈内各种大佬转发,说实话,我看过之后,没有任何感觉,废话连篇。
买了很久,实在是难以读下去,里面有好多词,好多句子都看不懂,比如有个“微信是基于连接的最大公约数”这句话是个什么意思,最大公约数是啥,我特么还专门去查了词典,我数学这么好都没能够理解。逼格太高
通读了一遍关于这个提问的回答,显然贬多于褒,这让我有些诧异。
其实在很久以前,通过各种渠道,我就了解了关于‘场景’的概念、应用,以及各种诠释。为什么买这本书,是因为有一天员工跟我讲,希望我推荐几本书,让大家学习一下。
于是我逛了一个晚上的京东,挑选了10来本,心里盘算着,应该给谁谁谁买哪本书?《场景革命》并没有对号入座,所以当收到书以后,我首先自己享用了。
周末两天,断断续续的翻完,有一半时间是在星巴克看完的,有一半是在家里。自从有了小孩,我经常有去星巴克加班的习惯,在人潮涌动、咖啡迷香的环境里,敲代码的速度甚至能快上一倍,看书也更专注;在家里的场景,是老大在旁边边画画边给我讲他的画,我边看书边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答。期间大家都累了,我们还玩了一盘保龄球(儿童玩具),十局胜负难分。
以上说那么多‘废话’,是想应征本书里面关于“场景”的诠释,与其我给你讲读后感,还不如让你通过这简短几句,进入我的场景,了解我,关注我。
说是一本只有90后才能看明白的书,我就是90后,可我还是不明白,难道是我心老了,除了理解他说的产品所构造的场景形成体验的良性,产品从中获得溢价之外,我还是不明白他他说的场景是个什么东西。他的表达感觉没有任何逻辑性,就好像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各种大佬的推荐,是放弃还是细读,这让我懊恼不已,可能是我笨,理解不了。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10 )
场景革命是我的好友吴声老师的书,所以我是认真写了读后感,摘录总结部分心得分享给大家:
场景时代是对流量时代的一次革命,场景成为新流量入口,成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与世界的连接方式,成为新的商业生态,场景时代的特征在于三点:
圈层化社群化: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亚文化圈层与标签。你之蜜糖我之砒霜,流行更加网格化,这是个所有人的小时代构成的大时代。(有人是知乎大神,豆瓣文青,微博大V,微商不倦等圈层和社群的崛起),社群(同一圈层的自组织)成为新的传播平台(自媒体自传播)成为新的渠道(微商,社群电商),朋友圈刷屏成为定义,传播和引爆流行的核心方式。
体验化情感化:打动人心的场景成为商业的胜负手。人们喜欢的往往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人们浸润的情感体验。(哥吃的不是面而是寂寞,商品的必要属性不重要,重要是个人在场景中的体验),所以商品从想要代替了需要!需要的产品靠拼流量靠性价比,想要的产品靠场景引爆靠情感体验。 为用户创造超乎期待的体验才能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体验巳不是解决痛点,更多时候体验解决的是痒点,甜点,尖叫点和兴奋点,这才是引爆点。从产品价格的敏感性转移到体验价值的敏感性
新场景新链接:新的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构成了新的场景,新的场景催生了新的链接方式,成为新商业模式的出发点。场景是一种人的体验细节,洞察新的场景可能,构建新的社群和他们自我表达的亚文化标签,引爆社群的参与卷入与主动传播分享,让新的场景成为新的链接入口,新的流行方式,新的生活图谱,新的消费型态以及新的商业溢价能力,从而享受新场景红利。
1、“找到你的场景,就能找到你的人群。找到你的拥护者,就能建设你的社群。拥有自己的社群主张,就有形成属于自己亚文化的可能。有独特的亚文化,就有互联网的内容能力,有互联网的内容能力,就有引爆的机会和资格,因为引爆的可能就意味着流量的获取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所及。我们需要的是系统的承接和沉淀。”——《场景革命》P57
如你所见——“场景”一词在吴声老师的新作中,被置于商业构建的最前沿,不同场景所定义出的,是迥然的商业形态:
“当咖啡&CBD,是太平洋、星巴克和COSTA里的人头攒动和行色匆匆;当咖啡&闺蜜聊天和朋友聚会,是Zoo咖啡和漫咖啡里的欢声笑语和华夫饼香;当咖啡&静谧一隅的明亮阅读,是雕刻时光和字里行间与作者穿越对话;当咖啡&创业,是3W和车库咖啡里不加掩饰的焦虑和企图心……在这些看似眼花缭乱的组合里,咖啡不再是一件寻常单品和标配,而是场景的解决方案,产品置于场景之中,被选择,被重新定义,产品即场景。”——《场景革命》P134
从SDi视角看,对一种新场景的思索,也即是创业者、品牌主的又一次“价值发现”之旅;由于“场景”不仅包含了“对什么人?提供什么价值?”,还细分到“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排列重组,取得全新的“发现”,进而定义出全新的功能价值与情感价值。
2、“拉斯维加斯的电子展,作为数码极客,是不是要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新一季美剧,粉丝们是不是该早早预定机票参加一次首映礼?作为著名设计师的忠实拥趸,在H&M跨界版面前,哪怕是凌晨排队,也要抢到川久保玲的限量版。”
“这就是以人为核心的社群思路。商业就是忘掉生意,忘掉商业,是要去思考我们和拥护者的关系。用户不再是用户了,而是拥护者;品牌也不再重点突出自己产品的功能,而是突出它和用户有情绪共鸣的结合点。”
比如,在百度贴吧,一个白酒品牌——“江小白”的运营风格就十分抢眼,在这里类似“喝红酒还是白酒”“为什么选择白酒”“酒的功能与性价比”等从来不是问题,而代之以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情绪表达:“高考过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失落”、“地铁那么挤,心情那么空”、“一句话形容与最好的朋友变淡”等等。
这一切漫不经心的表达看似建立在品牌情感价值之上,又与品牌的功能价值在底层相勾连——既然“酒后吐真言”是喝白酒的典型“场景”,索性“生活很简单,我是江小白”,多些表态、吐槽又何妨?
这种价值表达策略帮助品牌构建出了颇为强大的亚文化圈层。
SDi角度观察:亚文化圈层的形成有赖于 “表达”,更有赖于品牌的“价值交互”策略,从情感而非功能的角度切入,能够极大地延展这种“表达”和“交互”的宽度,能够卷入更多UGC,也更能够在“功能”与“售卖”混杂的乏味丛林中,提升品牌的“可见性”。
微信ID:mydreamplus 整理不易 转载请注明微信ID,谢谢~
从书里为大家挑出25条关于如何认识、发现并打造场景来连接人和产品,人和人的金句/段落。
1,人们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人们需要更多场景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哪怕是不能实现的空中楼阁似的需求。商品不再是作为传统的物品,而更多是发轫于场景的体验。
2,流量批发红利的时代过去了,迅速登场的是社交关系,是人格连接。
3,场景成为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主张要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视为连接不同个体制造场景的工具……如同莎士比亚口中的衣服,手机屏幕会泄露我们的秘密,我们喝的咖啡,去的咖啡馆,使用的APP,看的书,都会告诉他人我是谁。
4,互联网时代的消费机制和生活意义都是基于场景的游戏规则塑造……场景的本质是对时间的占有,拥有场景,就拥有了消费者的时间。就会轻松占领消费者心智。
5,新场景是跨界和连接得来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就是场景商业的典型范式。
Airbnb可能会成为一个包含食、住、行、游、购、娱的大旅游入口,成为旅游市场的龙头企业。
Airbnb提供餐饮服务,Uber商业模式在出行打车应用之外,也开始基于物流场景,基于同城快递场景,基于社交推荐场景,推出了同城快递和鲜花速递等服务。
6,体验经济框架下,所有的营销问题都应当以战略问题作为思考起点。
7,支撑场景的核心要素:
a,塑造体验的层次感,体验的层次感造就了场景的真实性
b,体验要有细节,细节足够真实,才能吸引用户加入
c,提供基于长期消费伴随的拥护者养成类体验,并把控制权交给用户。
抢占消费不断前置的入口,形成长期消费伴随(i.e.鹿晗,TFboys)
8,如何完成空间链接?
a,让场景演进为生活方式。
跑步软件,喜欢跑步,比跑步重要,喜欢看书,比看书重要。
自我确认,绝大多数时候有赖于社交关系的确认和社会网络评价的确认。
b, 场景标签化,把场景塑造成亚文化载体。
酒吧,综合德州扑克,杀人游戏,桌游,公司小型聚会,专题发布,微路演等
c, 多屏联动:PC,手机,iPad,智能电视
9, 如何理解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精神?
a,想要,而不是需要
b,追求即视感
c,态度比功能重要
d,追求价值敏感性而非价格敏感性
e,自我表达与小众认同超过大众评价
f,社交网络评价大于现实沟通评价
10,社群,场景的商业动力。以人为核心的社群思路应该是:忘掉生意,商业,思考我们和拥护者之间的关系,用户不再是用户,而是拥护者,品牌不再重点突出自己产品的功能,而是要突出他和用户有情绪共鸣的结合点。
11,找到自己的亚文化标签,去建设微信公众号,去使用微博,知乎,豆瓣,果壳,贴吧等所有的新媒体矩阵,从一个产品运营者到用户运营者,才能真正迈出移动互联网的第一步。
12,消费场景建立起来之后,后端需要开拓的就是金融服务了。如何让人既愉快花钱,又能结合金融场景又更好的体验呢?信用,信用,还是信用。
i.e.众安保险和蘑菇街合作的蘑菇卡是针对蘑菇街用户推出的授信额度,先消费后还款,最长免息期40天。乍听之下和信用卡类似,但是本质却有不同,因为蘑菇卡嵌入到了场景内,从授信开始到消费结束,都和场景完全绑定。用户在蘑菇街的消费行为,习惯,次数,金额,送货地点,退货历史,构成了场景内的信用集合。
互联网+信用是场景消费未来不可阻挡的方向。抓住了场景内的客户,读懂他们并且满足他们,把消费和信用捆绑。
13,所有公司都是场景创造平台……在场景中,我们需要找到产品的核心(inside)能力,然后不断plus出新场景,即产品的功能属性inside+链接属性plus=新的产品体验。
14,Airbnb,Uber,滴滴打车,河狸家…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公司会在底层逻辑上形成竞争,因为他们都有着同一个目的,即做用户体验的入口,连接人与场景。
虽然实现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围绕人的体验、生活、应用和消费场景的逻辑没有变,这就是他们的inside能力。
15,在场景时代,跨界不只是营销,而是所有维度的常态,更是产品常态。从渠道和自身资源的角度考虑,每个品牌都具有互为连接的渠道,品牌动力机制被跨界迅速激活。
场景电商框架里,六度空间理论正在被更多公司和品牌证实并简化——任何两个陌生企业,通过强BD,找到接触点,彼此形成互补的品牌连接,就是“跨界即连接。”品牌的跨界伴随用户群流动。原来井水不犯河水的两群人,通过品牌的跨界,完全打破壁垒,形成了新的用户群。
16,场景流行最重要的成因是,亚文化现象和拥护者之间是真实的情感关系,用户甚至是催生亚文化的超级传播者。
当电影院被定义为情侣约会场景时,电影票只是场景解决方案中的原始配置,这个方案可能还包括冰激凌,爆米花,碳酸应料或者是《变形金刚》《小时代》的各类衍生品……所有这些连接虚拟和现实的场景解决方案,才构成完整的消费动机。
17,场景动能=渠道
传统的营销思维下,营销和销售的通路是分开的,即商品和信息的流动是分开的。场景思维下,商品和信息的渠道却是融合的。
18,判断一个场景是否有传播能力和动能,有三个标准:
a,场景本身是否有内容,有让人想转发的欲望;
b,这个场景是否足够真实,让人有体验的动力;
c,这个场景能不能形成一种基于亚文化的人格,让人感受到一种温度,愿意参与和亲近。
19,场景势能=营销
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愿意去植入场景,愿意主动与场景连接,这就是营销在今天的意义与价值。市场推广的声量与能量,决定了推广的核心已经不是品牌中心化的驱动,而是去中心化的背书、连接和因为品牌本身更加富有调性,更加葆有生活态度形成的连接意愿。
20,场景细节=流量
场景中的细节越具体,越真实,转化率就越高。
21,场景故事=品牌
无论个人品牌,还是产品品牌,都在突出场景故事。场景故事中,产品不是第一要素,关键是我们赋予产品什么样的连接场景,其核心要义特别简单:让品牌更加有魅力,更加有人格,更加体会到场景的温度感。至于具体的讲述方式:可以是故事的文案,也可以是场景无所不在的细节,也可以是音乐,视频和图片等一切可呈现的表述形式。
22,场景用户=社群
在一个场景中,用户基于同一个亚文化的需求,就容易形成社群,但社群需要平台有意识地区运营和组织,才能让这个社群的动能持续积累和沉淀。
23,首先,要准确认识自己的产品,只在用户需要时出现。
其次,要时刻洞察社群体验,是品牌/产品的内容、活动本身成为社群的需要,成为社群存在的价值,从而带动用户的主动参与。
最后,基于社群价值做内容建设和内容运营,社群的内容能力是价值和动力所在,没有内容,也就不存在社群。
24,高频场景(租车,餐饮)容易获取用户,低频场景(健身,美甲)容易获取高毛利。重度场景容易形成产业链,轻度场景容易形成先到先得的壁垒。
要意识到并善于利用从低频到高频、从轻度向重度的场景转化机会:i.e.Airbnb在低频的租房场景下加入餐饮共享服务;Uber送鲜花;易到“单读车型”
25,能够真正形成场景的定义能力和情感连接能力的,恰恰就是密度场景。遇上野兽派,遇见的是鲜花心情,还是关于生活美学的想象?连接度高的有情感意义的生活场景是密度场景,产品容易成为场景链接的工具;
而广度场景,如咖啡虽然频次高,但连接能力缺失,需要提高附加值,从而不可避免地要向密度场景转变。
广度向密度的转型,核心方式是跨界和混搭,通过更加深度、强势的连接,形成新鲜度。
感觉吴声不会讲人话,叽里咕噜半天,感觉什么都没讲,搞咨询人的毛病。有本事剪短的说清楚。
新概念层出不穷,云里雾里绕,半天说不到本质,要是搞营销的读到此书而奉为真理的话那真是没救了。
这种书要评价的话:绝对是丢到垃圾桶里的垃圾书,噪音!伪知识!
一句话说得清楚的事情非要扯些稀里糊涂高大上的概念,作者也真是误人子弟!
颜值高但然并卵的书。
鉴于互联网大咖的推荐,买了这本书。说2016年场景营销是个热门。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关于场景应用方面也不是第一次听说,2015年《商业评论》6月刊就是“金百万:有一道好菜叫场景”。
《场景革命》是对互联网营销的一个现象总结。是对大姨吗,河狸家,罗辑思维这些互联网现象的一个规律探寻。就好比一个新菜品的发明,我们要给它命名,要考究它的吃法,取材用料和烹饪步骤的推而广之。
暂且不谈这本书的内容细节。有这样的一本书,而且在一段时间里成为热点,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商业还可以这样来玩儿。无论是基于罗辑思维的躬耕实践总结,还是对其他现象的经验总结。聚焦于创新蹊径的思考。
工业文明以规律出发,探寻宇宙定理,万物逻辑,以低成本、量产达到创新目的。生物文明则以现象出发,从0到1到指数级的裂变,从体验出发互联万物。人类文明的发展本是自然而然。第一颗种子长出来的是白玉米,第二颗种子长出来的却是黄玉米。
就好比我们无法判断一颗受精卵会像爹还是像妈,也不知道下一个下一代的电商是什么模样,谁也不知道颠覆微信的下一代产品现在是什么雏形。
其实这本书就是关于下一代电商的可能性的猜测。微信的出现成为颠覆传统电商的全新购物入口。事实上也是这样,罗辑思维就是从微信里长出来的果实。
阅读这本书,答案和规律都不重要了。在其中就好。阅读本就是一种体验,里面的故事,推荐的app,公众号,断层的故事也正是一次区别于其他的书的场景体验。
你可以说这样的“生拉硬拽”在为别人打广告。就好像你进入一家咖啡店,桌上摆着可爱的多肉植物,你可以扫描它的信息了解更多,也可以拍下它带回家;昏黄温暖的罩灯是来自某家居品牌,扫描关注选购拍回家。如书中说讲,跨界即连接。
这本书就是一个场景,一个连接,一次体验。
这是对当前互联网产品的现象探索总结。
何为场景?你可以说它是电影的用语,一个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画面。但在商业运用中它更接近于一种手法。将特定的商业模式通过场景的手法来表达。比如战略差异是场景的定义,通过体验的情感进行连接传递。这两年购物中心时兴的主题展览和商业美陈就是一个例子。蓝胖子在IFS的主题展,你是不是看到朋友圈好多人都在发跟蓝胖子的合照?于是,你也去了?
所以,场景,可以这样定义:它是基于人对细节的真实认知体验而产生的连接,通过连接达到价值交换。这种连接可以是人与物,也可以是人与人。价值交换直白的说就是变现。
还记不记得《大腕》里的那些植入营销,还记不记得那句洗耳朵的台词:做女人挺好。《敢死队》长城哈弗亮锃锃的红标。对吧,并不陌生。广告植入就是一种场景。广告植入是场景里的一根嫩芽。因为广告植入营销只是引起了关注度,搜索量,引爆流行。然而从入口到价值交换的闭环是另一种模式的变现。所以植入营销为何没有引爆场景的提法。假如你在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就给了你一张长城哈弗4S店的试乘试驾的体验券,看完电影还可以去楼下的商场中庭还有车辆的展销现场,这是不是就是一个O2O的闭环了呢。
微信朋友圈的刷屏就是代表的是一种流行趋势。微信所具备的生态系统和它拥有的用户使它成为这个时代下连接的最大基础设施。场景选择这样的基础设施为土壤扎根,引爆流行。
碎片化的场景入口逻辑不再是执着于产品研发,自我本位诉求,不在是红海竞争性流量获取而是专注引爆场景,激发用户主动传播分享,获得新品类新连接的红利。而激发用户主动传播的真谛在于极致的细节体验,打造独特的亚文化社群,将真正的控制权交给用户的时候,引爆点就出现了。如果场景自身不被一种亚文化的力量、亚部落的表征和社群感,它将不被拥有大规模用户和商业应用的可能。所以,商业就是忘掉生意、忘掉商业,思考我们要拥护者的关系。从产品经营思维转而经营用户。
构建场景的方法论:
产品即场景,分享即获取,跨界即连接,流行即流量
场景流行最重要的成因是亚文化现象和拥护者之间真是的情感关系,用户是催生亚文化的超级传播者。就场景本身而言,内容是否触及痛点让人有转发的欲望,是否真实到有体验的动力,亚文化是否让人有温度。
传统的产品运营和营销推广思路是通过天才工程师的创意落地,优秀的UI设计,再通过媒体轰炸,配合新媒体营销战略公关,渠道布设、计算佣金、毛利率、返点、返利、分成的传统营销4P理论闭环。
2014年,有一个老头儿在罗辑思维发英雄帖,向年青人请教,征集猕猴桃的营销方案。随后被一篇篇营销方案炒得沸沸扬扬。
对,就是柳传志卖柳桃的的事件。点击超过500万次,收到5000份策划案。这个“求营销”的事件后来证明,这就是“求营销”本就是柳桃最好的营销方案。
时代变化,未来的商业模式是所有的产品从一开始就是在迭代,从一开始就是为完成。
把传统产业互联网化的有效方式是将这个平台交给年青人,用投资的方式,用孵化的方式,用找到达人,成就达人的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达人,牛人踩着上一辈人的经验智慧成长。从而获得更多的红利分享。
这本书前些日子火爆到不行,圈内各种大佬转发,说实话,我看过之后,没有任何感觉,废话连篇。
买了很久,实在是难以读下去,里面有好多词,好多句子都看不懂,比如有个“微信是基于连接的最大公约数”这句话是个什么意思,最大公约数是啥,我特么还专门去查了词典,我数学这么好都没能够理解。逼格太高
通读了一遍关于这个提问的回答,显然贬多于褒,这让我有些诧异。
其实在很久以前,通过各种渠道,我就了解了关于‘场景’的概念、应用,以及各种诠释。为什么买这本书,是因为有一天员工跟我讲,希望我推荐几本书,让大家学习一下。
于是我逛了一个晚上的京东,挑选了10来本,心里盘算着,应该给谁谁谁买哪本书?《场景革命》并没有对号入座,所以当收到书以后,我首先自己享用了。
周末两天,断断续续的翻完,有一半时间是在星巴克看完的,有一半是在家里。自从有了小孩,我经常有去星巴克加班的习惯,在人潮涌动、咖啡迷香的环境里,敲代码的速度甚至能快上一倍,看书也更专注;在家里的场景,是老大在旁边边画画边给我讲他的画,我边看书边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答。期间大家都累了,我们还玩了一盘保龄球(儿童玩具),十局胜负难分。
以上说那么多‘废话’,是想应征本书里面关于“场景”的诠释,与其我给你讲读后感,还不如让你通过这简短几句,进入我的场景,了解我,关注我。
说是一本只有90后才能看明白的书,我就是90后,可我还是不明白,难道是我心老了,除了理解他说的产品所构造的场景形成体验的良性,产品从中获得溢价之外,我还是不明白他他说的场景是个什么东西。他的表达感觉没有任何逻辑性,就好像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各种大佬的推荐,是放弃还是细读,这让我懊恼不已,可能是我笨,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