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从业者该如何发展?

理由
举报 取消

本人国内某211院校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毕业,爱好电脑和电子、电气之类的,机械行业(路面养护机械)从业一年。小公司,整天忙忙碌碌但又碌碌无为,产品大部分是逆向,没有erp系统(bom表都是Excel做,很乱),职责分工不明(研发啥都搞),内部管理混乱。感觉周围也没有什么高人,同事领导也就那样,不想若干年以后像他们一样。现在有几条条路:a 继续现状,积累经验;b 转去学电气;c跳槽 想改变现状。先写这些吧,有时间修改。update1:想转去电气组,不知道职称档案什么的怎么搞,也不知道该如何给领导开口。万能的知友有什么建议?

2018年1月16日 10 条回复 1229 次浏览

发起人:guoqian Qin 初入职场

机械研发行业;电子,电脑,数码爱好者。

回复 ( 10 )

  1. 马骏
    理由
    举报 取消

    最近几年总有关于行业之争的各种声音:

    负面的声音比较多:

    “唉,中国制造已经不行了”

    “炒房来钱多快,那群土包子非得去搞什么实业,low逼”

    “你给我出出主意,我该投资什么好呢?是朝阳区的地皮呢?还是陆家嘴的楼盘呢?什么?拖拉机!你丫有病吧!”

    “我是搞金融的,我一个月的工钱抵得上他们一屋子机械师加起来一年的,你凭什么不嫁给我”

    而正面的声音: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

    “……别的没有了……”

    关于制造业该何去何从我是没有能力去妄加揣测的,制造业又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包括关系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与尖端科技的技术前沿。身为一个将来从事这一行业的新手机械师,倒是可以简单就自己所了解的内容重点是机械工业,谈谈浅层次的看法。

    机械工业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了,从农耕社会早期的简单农具,再到后来的应用于农业灌溉的牛转翻车,磨面的风车等等;到了近代,蒸汽机的到来诞生了机器制造业,从此各种经典机械开始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到今天几乎已经遍布整个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新的世纪会有新的命题:一个已经发展千年的行业在新世纪又会有怎样路去走?这事只有上帝才知道。

    机械工业的现状如何?

    中国的机械业整体层次较低。我们可以从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两个方面来讨论。

    先谈设计,什么是设计?

    凭空设计出一个之前从未有过的机构吗?别傻了,这个行业已经发展了几千年,成千上万种机械结构曾经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尽管有的知名度普及率高,而有的却比较冷门只适用于部分特殊机构,有些因为种种原因还只呈现在图纸上,并未见于众人。目前设计所用的设计元素都是前人发现的,做设计是不同结构的排列组合,尽管尺寸参数不尽相同,但原理是相通的。对于设计我的理解是:“根据生产需要去排列组合已经技术成熟的各种机构,调整各项参数以满足生产需要、机械的可靠性以及生产成本等指标。”

    那现阶段的设计呢?

    更多企业奉行的是拿来主义,国内更是有海量的专业做逆向的团队,乙抄甲的,丙抄乙的。我们可以完美的复制出尺寸的大小,但尺寸从何而来却不得而知,自然谈不上产品迭代升级,而且材料、热处理、装配工艺都是抄不来的。

    最近比较有代表性的打脸事件是过年的时候国人在日本疯狂采购的事件,大过年的一大家伙人不好好在家蒸年糕,非要跑到岛国去抢什么电饭煲,当然,岛国的电饭煲的确是质量过硬、性能优良。国内做电饭煲的企业百千家,但很少有人真正懂得什么才是电饭煲,锅胆的材料、厚度、曲面形状,加热方案的选择,针对不同品类大米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等等,这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慢慢打磨,没人知道在电饭煲上市之前研发人员蒸坏了多少米,模具师傅开了多少套内胆模具,在电饭煲量产之前又在细节做过哪些调整。想把这些细节上的打磨抄过来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想让自己拥有让人为之疯狂的产品,还是先踏踏实实跟工程师一起疯狂地搞技术吧。

    而最会这么玩的是谁呢?有一种邪教叫做索尼大法好。

    虽然现在有相当多的人在唱衰索尼,但圈内的人都懂得,一门心思打造优秀产品的企业并不是一群不懂制造业的门外汉可以妄加评论的,技术至上的企业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消亡的,想要消亡只有一条,那就是它的技术路线已经偏离了历史的潮流,它的技术不再实用,产品失去普世价值,比如柯达。只要索尼依然走在技术的最前沿,那么它就永远不可能被淘汰。

    再来谈谈制造,怎么去看中国制造?

    很多机械圈的人从来都瞧不起中国制造,张口闭口德国制造、日本制造,把高精尖的工艺当做信仰去膜拜,对更普遍的非自动化机械生产、乱糟糟脏兮兮的车间不屑一顾。但现实不光有诗和远方,更多的是眼前的苟且。宏观上看,没必要崇拜超高精度、超大型、超复杂的制造工艺,也没必要因为粗放低精度的生产制造而妄自菲薄,其实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两者互为补充,构成整个的产业。

    先来说层次低的,其实整个行业需要并不都是高精尖的部件,更多的是普通材料普通工艺低精度的部件,这是成本与技术壁垒选择的结果,越是普通越是简单的东西成本自然容易降下来,低成本的产品自然就更具价格优势,没有技术壁垒可以让更多的人进入这一领域,充分的竞争更利于产品迭代与价格降低。

    但如何才能使产品更具价格优势?

    大多数国内企业的做法非常简单粗暴:

    一、降低单位产品利润,扩大生产规模,薄利多销。瞧一瞧看一看了啊,只要998,只要998,便宜带回家。

    二、压榨工人的剩余劳动价值。我们不是在加班,我们是在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更换成本更低的材料与工艺,粗制滥造。详情请见万能的某宝,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

    四、以上几种并用。

    我也经历过几个小型的作坊式企业,几十人或者百余人的工人规模,简单粗暴的设计与生产,或者说根本谈不上设计,直接用现成的图纸与解决方案,更甚至没有技术组的员工,只是定期请技术人员整理图纸,进行简单的技术指导。粗糙而又大众化的产品,对品质控制毫无概念,产品能用就行,不能用凑合着用也行。低的可怜的利润与工人的工钱。我在实习的时候偶尔跟同事闲聊几句,老师傅就会语重心长地说:“小马啊,以后去大企业,见见世面,学学他们正规的流程,不要走我们的野路啊。”老师傅的话是诚意满满的,而作为晚辈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我该何去何从?

    国外优秀企业的做法:

    一、大力投入基础设施,使用先进的生产线,提高效率与人均生产率。我一个人干你们七个人的活,拿你五倍的工钱,你羡慕嫉妒个卵咧。

    二、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在细节降低成本或者提高产品的溢价空间。虽然我成本低,但我卖的贵啊。

    三、我们卖的不是产品,我们卖的是品味,是情怀。什么伟大的产品只有一个键。

    巨大的差距摆在面前,长此以往,中国制造的利润会越来越低,低层次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越激烈生产商就越在产品上做手脚,产品的品牌效应与溢价空间就渐渐不在存在,销量与利润就更会降低。这样就陷入一个迈向倒闭与破产的死循环。温州东莞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倒闭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靠制度与人口红利过逍遥日子的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就连政府都在天天呼吁转资源要素驱动为技术创新驱动。怎样才能跳出这个死局?

    做个改变?不改变意味着等死,改变意味着有极大的概率死的更快,但也有极小的概率就此脱胎换骨生存下来。拿出满满的诚意去搞产品,而不是谈利润,谈销量。很多的产品并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可以说门槛很低,但诚意之作却并不是很多,就算是抄,也没抄到重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的重点在“长技”,更多的人只是在“师夷”。前些日子听闻某国产品牌的果汁机引领美帝市场,甚是欣慰。一门心思搞技术,痛定思痛,活下来并做大做强的先例有吗?有一种CEO叫任正非,他的团队叫华为。当然,产品的技术升级与细节打磨需要时间的沉淀,华为这样的公司也不会突然就变出来,或许是3-5年,也有可能是5-10年。

    再来谈层次高的,记得之前看过两部非常经典的纪录片,一部是国产的《大国重器》,另一部叫《揭秘尖端工程》,两部片子的对比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国内与国外在尖端制造领域的差距,大国重器只在于大,并不能很好地体现高精尖,最能体现工业基础的航空发动机、潜艇螺旋桨、飞机机翼等等远不是以现在的国内工业水准可以完成的,这涉及材料科学、精密制造、高端装配等等。

    这些东西或许离我们有点远,但生活中的也有体现我国工业基础差的例子,比如圆珠笔的笔尖,基本全靠进口,虽然近几年有国产的优质笔尖,但也是用国外的机器,进口的钢材。国产的轴承尤其是精密轴承,哈瓦洛的轴承还是没法跟国际一流相比。还有步进电机、减速机、汽车发动机、高端刀具等等。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国内也在拼命追赶国际一流的脚步,沈阳机床花了十二年的时间打造出了还说得过去的国产精密机床,尤其是工控机的软件系统,已经是国际先进的水准;中国也是最早实现高铁大规模运营的国家,并且现在在全球推广自己的高铁标准,虽然部分核心部件和部分生产核心部件的机床依赖国外,但高铁技术的自主化以及大部分部件的国产化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日本制造刚起步时也是粗制滥造与低端廉价,而三十年后日本制造已经是精益求精的代名词,尖端技术与优良产品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我也始终对中国未来的尖端制造业充满信心。

    记得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段子:“你们这群人都说中国多low多low,跟日本比怎样怎样,跟德国比怎样怎样,你们搞清楚状况唉,这是我大天朝一个人在单挑全世界好不好,想想都觉得身为一个中国人好自豪。”有与天下人争先的魄力想想也是没谁了,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会复兴会腾飞吗?其实它已经在腾飞了。

    现在的整个行业的境况确实有点不容乐观,过去的十几年机械工业有些人过的太滋润了,一个毫无专业素养的小业务员就可以整几台机器搞产品,还小赚了一笔,但这批人一定会被即将涌来的大浪淘汰掉。但这是个机遇,每次的变革都是在面对尖锐矛盾的时候。雏鸟的羽翼在渐渐丰满,强风也即将到来,顶得住,就会一飞冲天,

    结合现有的信息,我可以做几个预言:

    未来的机械工业一定会是赢家通吃的局面,机械工业也一定会摆脱诸侯纷争的局面,会有几个巨头诞生形成鼎立之势而又互为补充。脑补不出画面吗?不妨看看互联网圈的BAT。

    会有几十家或者上百家小而美的独角兽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这些小企业会在某个小的领域做到极致,可能是做电池的,也可能是卖锤子的,甚至可能是摊煎饼果子的。

    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会越来越少,因为人均生产率跟效率会越来越高,工业4.0的战火已经烧过来了,现在大量依靠人工的车间将来会被日渐成熟的工业机器人甚至弱人工智能所取代,像柔性机械臂这么变态的物种都马上要出现在车间里。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计划,中国工业2.2的提出都在昭示着这一点。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车间里会出现这样的对话:“嗨,小伙子,最近干得怎么样?”“哦,boss,一切正常,我只是几个月没见到活人了”。所以国家并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相反,有相当一批人要下岗,转型到第三产业,但谁知道拉面师傅、新闻编辑、快递小哥等等会不会被机器人取代呢?我猜想在未来的机械圈可能会流传这样的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是机器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造一台。”

    先进的互联网工具会加速这个行业的腾飞。各种设计平台的建立强调了人的价值,一部分设计会简洁迅速地在互联网上完成,而不必走传统的低效率低质量的老路,当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设计是不适用的。互联网也让企业间的协作更加紧密,一个小团队就有可能完成复杂产品的生产设计,在这期间是大量的外部协同,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干。云计算的普及也为企业提供方便,企业可以以比较低的价格获取专业的分析服务,而不必花大价钱去购买分析套件。大数据平台的广泛应用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极具价值的信息,使企业可以精准的调节生产,制定更有力的营销方案。

    农业装备与食品机械会是下一个大蛋糕,但想分一块这个蛋糕并不见得很容易,这两个行业还是有一定的技术壁垒,而且这也需要国内的材料科学与物料学有长足的发展,并且实际应用到产品设计上。所以至少短时间内还掀不起瓜分的风潮,但相信5-10年内,会有技术过硬,资金雄厚的巨头们去重新定义国产农业装备与食品机械,中国的农业装备与食品机械也不会再与世界一流产品有太大的差距。未来的巨头会是现在的这些大企业吗?并不是,但一定会是年轻有激情有想法的团队。

    对于我们个人来讲,这个行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

    现在的机械工业有三种人称得上人才:

    一、工艺精湛的技术工人。

    在一线工作了十几年或者几十年,有丰富的设计与制造经验,能较好的应对工作中的问题,熟悉各种标准图纸与主流机械,可以按部就班的完成中规中矩的设计。但并不是很懂力学理论,大多数人不能熟练使用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等先进的设计工具。

    二、理论扎实,会用先进工具的新人。

    新人的优点在于用力学与数学的思维去看待每一个设计,会使用先进的建模与有限元分析的工具,工作效率比老一辈的工程师要高得多,创意也更加丰富,但对机械制造的认识并不深刻,缺乏对基础机床的应用实践,这样做出的设计可能并不适合实际的生产。但随着工作阅历的增长,技术水平会越来越高,设计也会越来越纯熟。他们会是中国未来机械工业的中坚力量。

    三、两者兼得的人

    年轻人的路该怎么走?

    就个人成长而言,首先成为第二种人才,潜心修炼,渐渐成为第三种人才。

    就细分行业而言,我们可以把制造业按照技术壁垒的高低简单分为五个领域A、B、C、D、E。航空航天、精密机床等属于A领域,汽车制造、钟表机芯等属于B领域,农业装备、工程机械、食品机械等属于C领域,家用电器、电子装配等属于D领域,低精度零部件制造、服装生产等属于E领域。

    A领域的世界就交给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生去探索就好了,身为一个并不优秀并且搞农业装备出身的机械新人,并没有涉足A领域的打算,有志青年也不一定非要抱着要颠覆整个产业的雄心壮志,我没有信心去改变世界,但是去重新定义豆浆机、煎饼果子之类的我倒是很有兴趣。技术向下兼容但不向上兼容,高端的技术可以向下传导到低端的产品。不妨去看看A领域的世界,去B领域的世界转转,最后投身C领域。

    我相信想要改变中国机械工业现状的年轻人大有人在,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给一些毫无诚意的从业人员狠狠地一巴掌,让他们知道不是我们不懂规则,是我来告诉你什么才是规则。

    关于当年为什么选择投身这个行业,理由只有一条:“玩股票金融,炒房产地产并不创造价值,但卖煎饼果子却是在创造价值。

    以我现在的认知水平只能写出这个层次的文章了,或许十年后我可以去写一篇《关于机械工业的中度思考》,二十年后,我还可以去写一篇《关于机械工业的深度思考》,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万一在这之前我就已经去街口卖煎饼果子了呢?

    知乎还能点赞唉,你不点点试试?

  2. 敏儿好学不求甚解
    理由
    举报 取消

    本人机械专业本科毕业,来到魔都已经四年又一个月。顺便说一下,本科是二本院校,大一读的工商管理,大二转去读机械,作为为数不多的机械妹子,我应该是个极度的不安分分子。大四考研跨考心理,名落孙山,2013年三月,通过校招进入一家位于魔都的医疗器械企业。

    介入医疗应该是高端大气又多金的行业了,但是初入职场,办公室的同事都是大一两届的同校学长学姐,还是有种在校生的感觉,依然很穷,依然很闲,实习,转正,数了两个月的飞机之后,毅然决定离职,嗯,我还年轻,不想养老。

    在亲戚的介绍下,进入了一个只有两个领导的贸易公司,开始做美其名曰商务和机械并重的商务助理,其实就是,淘宝客服…在这接触了电机联轴器,接触了很多机械单品以及电气部件,每天很忙碌的接电话报价,很充实,也很琐碎。学到了很多,至少比做输卵管导管跟机械关系更大。这一做就做到了15年初,一年半吧,我还是觉得我想做的是机械设计。

    于是通过各种途径投简历,面试,进入了现在就职的做物流设备的公司。或许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是个朝阳产业,随着电商的兴起,快递行业发展迅猛等等大环境的因素,喝着领导的鸡汤,吃着领导画的大饼,干了两年,工资从最初入职,到现在,工资增常50%依然不到今年上海的平均工资水平,抱歉,我又拖上海人民的后腿了。从最初的助理机械工程师,到现在的机械工程师,这名号还是年前领导面谈的时候升的,没给加工资,用升为机械工程师的虚名打发了。为了那次面谈,我总结了一年的工作,把工作的内容作了分类,竟然有八九项之多,俨然成了杂家。面谈的结局,很失望。一直不满自己做了那么多还是个助理一样的待遇。最近眼皮跳了一个星期了,大概是上个月连续的加班熬坏了。项目过去,我这个工艺兼助理又很闲了。毫无疑问一点是,在这个动荡不安的经济大环境下,是个公司都想着融资上市,对于技术并不甚尊重,毕竟矫情的技术人员带不来红彤彤的毛爷爷,说的更加直白点,纯机械行业就是在卖铁。近期部门里两个新招来两个硕士都被开了,走前闲聊时那姑娘透露了下自己的工资,工作了七八年了吧,连W都没有,还是硕士,一方面有自己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行业没选好吧。看到她的现状,不敢想我几年之后的样子。总之,对现状很不满意。最近房租到期,又在马不停蹄的找房子,满意的贵,接受的价格又不满意,总之总结了就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好像偏题了。年初报了上大的在职研究生,是社会学,好像没什么用,读下来也不一定能加薪升职,至少用这种在路上成长的心态缓解下恐慌吧。

    想到来知乎看看,也是因为缺钱,我想知道那些大咖们,年纪轻轻月薪过万的人,是怎样做到的。其实在魔都,过万或许不算高,可是对于我来说,竟然感觉那么遥远,至少在我目前的公司和岗位已经无望了,一个主设计估计都没有拿到这些,我这个助理更加无望了,或许有人说我可以去成为主设计啊,且不说遥不遥远,或许接触了一些,发现自己并不感兴趣了吧。从毕业到现在,已经4年了,不算长,不算短,是个迷茫的多发期。

    刚才看了一个知乎的答贴,说到责任心什么的,还有人说年薪几十万,加班到十一二点是常态,我也知道我的距离在哪了。加班到八点半就叫苦的人,确实是不会拿到理想的薪水了。

    码了那么多字,好像也没回答什么,纯属牢骚,继续反思。

  3. 七步
    理由
    举报 取消

    关于制造业的兴衰什么的扯淡的话不想了,授人与渔吧,做机械,如果你自己感兴趣的话,有一些职业发展路径你是可以考虑的。

    一,精密机械/消费电子结构设计

    共同点是通常需要你有很好的机械加工知识,丰富的材料知识,公差配合经验,在合适的行业的话,三年就可以不错的成长了,当然,英语要好。以下以Apple的Product Design Engineer要求为例:

    * 3+ years experience in product design (preferably consumer electronic products).

    * Experience with component modules (LCD, batteries, camera modules, etc.) and interconnects (FPC design and ACF bonding).

    * Strong analytical/problem solving skills and gener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alysis.

    * Strong materials knowledge.

    * 3-D CAD skills.

    * Requires demonstrated ability in plastic and metal part design.

    * Working knowledge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ory and ability to use statistical tools and techniques.

    * Experience working with overseas manufacturers.

    * Flexibility and comfort working in a quickly changing environment.

    * Experience in 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 (DFM), and Design for Assembly (DFA), statistical tolerance analysis techniques, functional dimensioning, and geometric tolerancing.

    其实汽车零部件或者医疗器械等行业的要求也大多类似,可以互相跳槽,因此建议自己多积累,学好英语,跳到以上行业做机械前途较好,结合你字多电子感兴趣的话,去消费电子做结构设计是不错的选择,对照以上要求,平时注意积累吧

  4. Le W
    理由
    举报 取消

    天天都是无脑问,类似问题一大把。

    我说个别的。

    德国缺各种打工的,我认识一些水平真不怎么样,拿最低工资的。

    德国最低工资每小时大概9欧,你按汇率7来算,一天8小时。除去税就按一月1500欧。

    自己感受下。

    所以要没啥水平,你要做的就是让爹妈花钱让你出个国,争取在国外找到工作,或者开个饭馆直接移民。

    或者去美帝赚更多。

    你觉得可能么?

    总结个经验就是,真正想找解决办法的不会在知乎问,有办法的也不会出来答。问了也没用。

    你觉得能找个心理安慰?

  5. 潘奕
    理由
    举报 取消

    专业是机械,也喜欢,在XG干了一年多,对天朝现状没信心,为了生存,转IT了。

    机械这个专业是最靠积累和认真了,而我们骨子里却很缺这两个东西,急功近利、官本位、小聪明、劳力者治于人等龌龊的文化会让人欲罢不能,有心无力,特别是机械这个东西讲的是投入、母鸡、材料等都不是凭个人力量就能实现的,所以我们的机械一直都是三流水平,而德国和日本的民族最长于认真和积累,形成良性循环,自然他们的机械也是地球顶尖了。所以,实在想学,早点出国。

    最近有些朋友在问怎么转IT,这里一并回答了:

    学机械的,你得会C和汇编吧,如果汇编和C都能拿来自己独立写个小DEMO出来,转IT不难,当然,IT包含很多方面,最直观的有软硬之分,学机械的最容易上手的还是传统的行业软件,跟工业结合的比较紧密,思维方式和功能要求比较符合机械狗的习惯。比如软件这个方面,比你学机械快很多,拿出进修少林烹饪学院的的气质,不懂的就多问(本想写某厂搜索,但产品已经愈来愈流氓化),不会的就多看,不熟的就跟着代码老老实实的敲一遍,不懂的就多敲几遍,其他的如OO啊,模式啊都是一种思想层面的东西,熟悉之后你自会了解。坚持几个月后,你就可以撸出一段像模像样的demo,,,到了这个阶段,就算是入行了,也可以拿这个技能混混饭吃了,(码农都算不上哈,我的意思是实习生。)

    当然,任何学科以及科学都不会像外行看上去那样so easy,都要付出心血和汗水。

    最后,希望大家找到自己满意的心之所属。

  6. 宋晓涛
    理由
    举报 取消

    认真踏实不要浮躁。现在很少有年轻人做到这几点了

  7. jonson cai
    理由
    举报 取消

    已经辞职,目前脱产自学Java。以前是做产品结构设计。看不到未来。

    我也是傻,在那里傻傻做了两年,想跳,结果还是一样,简历被当垃圾。叫我从学徒做起。自己静下来想了想。。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好的平台重要性也不次于努力。

    当然我如果勾努力的话现在也是很好的,毕竟老板说网上资料辣么多,只要够努力,自己完全可以学成大师。(虽然没什么项目练手,公司只有两个人,这些都是后话,不重要。)

  8. 陈济
    理由
    举报 取消

    知乎上没有看到几篇认认真真回答有关机械设计专业成长的问题,并且也有很多劝我们转专业、换行业的建议。我在此也不给出也不做出这方面的讨论,因为这坑太大,填不完。我也不会讲机械设计有关的专业内容,能力相对于态度真的不重要,态度才是第一位(当然有关专业需要讨论的可以私底下BB)。

    本人从事六七年本专业,期间也有找不到方向,犹豫过。但毕竟现在算是走出来了,也有清晰的目标。在此我把个人的一些觉悟分享给大家。个人角度,仅供参考。

    刚毕业的1~3年能决定你以后可以多快走入正轨,这个时候不要太想着赚钱,待人不要抠门,关键的朋友该照应还是得照应,有好的培训可以去参加。不要以为出了学校就可以不用学习了,学校那真是叫义务教育,在外面你不主动学习,随时都会被淘汰。

    刚开始学习方面肯定是以本专业为主导,不是说让你重新看书(当然学渣真的得先好好看书,了解理论),而是一定要通过实践学习。学习一定要有输入输出的状态,学进来用出去,中间在脑子里过一遍,从别人那里得到,成为你的技能。很多人都有类似感悟:机械工程师是用钱砸出来的,砸的越多成长也越快。干我们这行,切不可纸上谈兵,多去到实践当中得到一些正反馈,让你增加自信心。

    当你在本专业有一定能力生存之后(如果你毕业的时候专业就很牛,生存无碍,那上面那段废话直接可以跳过了),我建议多看些个人精进类的书籍以及提升自我认知相关的内容。

    当然不是让你去喝鸡汤,那些都太补了。有些刚毕业不久的小同学具有非常强的理想主义情怀,等到被现实揍的头破血流之后才幡然醒悟(我去,前两年到底是怎么过来的)。所以我写这段话也只是想让这些小童鞋少走些弯路,有时候选择比努力还要重要好多好多倍,选择错了,到最后怎么努力都是一个屁。面对机遇的时候也一定不要怂,就像看到漂亮妹子的时候,你不上去搭讪,那妹子肯定不是你的,你上去聊几句,兴许还增加了百分之几的机会(颜值高的请以几何倍数加分)。

    所以首先就得理清楚你脑子里的概念、思维逻辑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借用刘润5分钟商学院里的一句台词“前人的思考,我们的阶梯”,有时候无法辨别,那就去多看书,多问人(这时候就体现出前期你交际圈里那些贵人的作用了)。有时在现实面前不要被自己一时的情绪所蒙蔽,学会权衡利弊,不仅是为自己,也为你需要负责的那个人、那些人考虑。

    很多人都会问,毕业之后去大城市还是留在老家。对于那些犹犹豫豫没做出选择的人,我想给的建议是,能去大城市就尽量去大城市,特别是北上深(广州这几年好像不带劲了)。那里将有金山银山的机会。

    又会有很多人说,那边房价好高啊,真是怕死了,没法生存。可你想想为什么那边房价那么高,还老有人拼命往那里挤,因为这些一线城市聚集了我们国家优秀的人才,聚集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引领这个时代破冰前行。就像雷军说的,哪怕是头猪,在风口上也能被吹起来,也正是“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的道理。就冲这一点总比呆在乡下或小城市里听大爷大妈唠嗑来的有前途吧。

    哦,另外加一段,因为干我们这行的工科男基本都太放荡自己了,而且在形象上非常不注重,导致妹子们都不怎么关注我们这行业,要知道现在连软件工程师都比我们吃香啊(哭到长城外……),特别特别是一些已经有女朋友的汉子们,平时你们也要持续关注自身建设(内在和外在),切不可再这么浪荡了,一年前的我已经有血淋漓的教训了。

  9. 啥都不知道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来说一下我个人对于机械工作类未来的感受。

    我是11年毕业,已工作五年,换了3个公司,全跟机械有关。哈尔滨工作。

    ————————————————————————————————–

    要说机械行业者未来发展方向,这话题太宽泛了。你可以干两年自己开个工厂当老板,也可以一直一个小破工作干到70岁,我跟你讲最扯淡的例子,你在工厂干两年,发现所有机床加工完事产生的铁屑一直当废品卖,你过去跟老板说说,把这事包过来,操作运作操作运作一大套,五年之内攒个100W很随意。

    我个人认为,你要分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机械这个领域适合什么样的职位。如果你非常开朗活泼善于交际。我很确定,机械设计工程师是不适合你的,要么转销售,要么转企业管理之类的。投简历的时候就要考虑好。你不知道未来,就闭嘴好好看你的前辈,看看他们的生活工作是什么样,跟他们学习,那就是未来的你。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