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10 )

  1. 黄XX
    理由
    举报 取消

    知乎年轻人= 985、211毕业的程序猿

    看了好些个答案,老觉得像在看别人的故事,魔都不清楚,但在帝都,其实年薪十万已经是很多职业的收入天花板。你要是自己创业开个小公司,两三千都能招到员工。

    所以说,你们这些动不动一毕业就年薪二三十万的程序猿怎么能理解另一类人的绝望呢。

    ————————————

    PS:补充一下。关于大城市是否对年轻人关上了门,我觉得是因人而异的,因为大城市的包容度是很高的,你月入两万也能活,月入两千也能活,区别在于你是追求生活,还是追求生存。

    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工资只有两千,后来涨了一点,但也一直上不去,直到从出版业跳到了影视行业,才好了许多。所以我个人对职业收入天花板是感触很深的,很多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未必是不努力不上进的,而是职业、行业、机遇制约了收入水平。

    之所以原答案吐槽程序猿,是因为知乎上程序猿很多,大多工资也都还可以,但还是常常看到他们提出诸如年入十来二十万买不起房很迷茫痛苦此类的问题。而我想说的是,当你们纠结能否在大城市买房的时候,还有很多跟你们一样的年轻人,仅仅是因为择业方向不同,至今还在温饱线挣扎求生存。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智商平均线,手腕不够硬,心肠也不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多大的出息,但他们还是每天坚持从六环的农村坐公车到地铁,再挤上地铁往公司赶,内心焦虑,却不言放弃。

    所以说如果年薪二三十万的年轻人都觉得大城市难混,那么年薪仅四五万的年轻人还要不要活呢?

    评论区里有人说不要抱怨,我没有抱怨,只是陈述现状。

    评论区里还有人说收入低就不要待在大城市。而其实这一点也是大部分人忽略的,老家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并不是退路。如果你的父母只是农民,你退回老家,没有本金让你做点小本生意,又没有人脉帮忙介绍工作,那么你在大城市从事的职业,大多在小县城都匹配不到,所以你的下场很可能是去商场当导购、饭店做服务员等,工资可能仅仅只有你在大城市的一半,甚至更低,但除去房租,其他的消费完全是跟大城市差不多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不再年轻,处境可能愈发尴尬。

    所以不要再不疼不痒地说什么大城市混不好就退回老家之类的话了,你在老家有后路,其他人未必有。

    最后我想说一下这批在大城市混不好的年轻人的未来。我想可能有两种出路,一种是多混几年真混好了,但这种情况不多。第二种比较大众,就是努力攒点钱,然后三十来岁回到老家所处的省会城市(如我老家是湖南,所以未来可能回长沙,长沙房价还是可以接受的)买房、结婚。因为年龄的增大,工作经验的积累,想必那时在二三线城市找薪水稍好的工作也会比年轻时候容易很多。

    “生活是这样子,不如诗,转身撞到现实,又能如何”……

    ————2017.3.12—————

    当初随便一写,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朋友的共鸣,既然答案最近又被顶起来了,那我就豁出老脸打个广告吧:我正在写一个原创故事的公众号:子夜旅馆(ziyelvguan),每周入住一个房客,每个房客都有一段不可告人的故事,喜欢离奇脑洞的,喜欢悬疑解谜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先行感谢!

  2. 大可
    理由
    举报 取消

    作为一个千禧年就来上海读大学,然后一直没离开过上海的人,我的回答是:上海对年轻人的大门没有关闭,它只是悄悄抬高了门槛,来挑选它所需要的年轻人。

    前几天路过满大街的房产中介时还和老婆说过这个话题。眼看着我们这个紧靠外环的地方二手房都要四万一平,老公房一室户租金都是三千朝上,我真的是忍不住感慨:现在刚毕业的年轻人,要是家里没点家底,要留在上海真的是越来越不容易了。

    我毕业于上海一个特别普通的学校的一个特别传统的专业。十年前我毕业的时候,应届大学生的工资按我们的调侃叫“三六九”。什么意思呢,就是本科毕业生三千,硕士六千,博士九千。

    而那个时候的生活成本呢?我们按衣食住行来算。

    衣:托淘宝的福,对我一个做技术的男人来讲,买衣服的成本基本没怎么变。

    食:以苏州汤包馆的一份盖饭来算,十年前大概五六块钱一份,现在12到15一份,贵了两到三倍。

    行:公交地铁票十年没涨过。

    住:说到这个我必须空一行,然后用我的亲身经历多说几句,以示对上海房价的尊重。

    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是08年。那个时候上海西南外环内的二手房房价是一万出头一点。嗯,因为我当时只对上海西南比较熟,就只举西南为例。。。而且上海一直有地倾西南的说法,西南片算贵的。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买半个多平米外环内的房子。

    说租金的话,我当时和别人合租在特别靠市中心的地方。嗯,可以走路到静安寺的那种,我租的主卧是1200,那么整个120平的房子租下来也就4000。现在那套房子的租金肯定过万了。

    总结下来,08年到现在,房价大概涨了三倍,租房价格大概涨了两倍。

    那么应届生薪水呢?我前段时间问过还留在老东家的同事,她告诉我还是和我08年来的时候差不多。包括我工作过的行业内其他企业,情况也基本也差不多,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说,这几年年轻人的收入是没有太大变化的。

    那么可以考虑一下,如果有一个和我一样一穷二白的年轻人,毕业于同样的学校同样的专业,拿着和我七八年前差不多的工资,却要支付早已翻倍的房租,用两倍以上的价钱来喂饱自己,如果他计划靠自己的能力在上海定居,他需要用他支付完上述成本以后的的工资盈余去买已经是自己月薪五倍以上单价的房子。

    你觉得他会不会觉得绝望,会不会觉得上海的大门对他已经关闭了?

    我也看了目前赞数最多的那个答案,就是如果你是在张江的程序员那个。我非常赞同那个答案。如果你是张江的程序员,上海的大门确实没有对你关上。

    但我还想说,如果你是陆家嘴的交易员,上海会拉着你进门。

    是的,这就是我真正想说的话。

    ——上海在挑人。

    以前说到上海的产业,上海的支柱,我们知道是宝钢,是上海电气,是上海汽车,是高桥石化金山石化,是这些超大型的国企央企。

    但现在的上海,要打造的是陆家嘴的上海,是自贸区的上海,是金融的贸易的互联网加的上海。

    所以那个答案里面的张江程序员新鲜人就有15到25万的年收入,工作几年稳步到30万以上。而闵行的嘉定的攻城狮们却还是与几年前相比原地踏步。

    而随着上海的规划,进一步建成金融中心结算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上海会提供越来越多这样的高端职位。而随着这些高收入人群的增加,上海的房价势必水涨船高,其他一切的生活成本随着这群有强大购买力的人出现而水涨船高。

    就是随着这些高收入人群的出现,上海的月嫂已经月入过万,理发店的tony剪个头就好几百,健身房的教练一个小时也是收费好几百。。。他们的收入已经远超过了这个城市很多所谓的白领。

    就像我前几天和一个在投行工作的网友聊天时说的那样:上海最终会成为一个集中一群像你们这种搞金融IT的高收入者,以及另外一群满足你们这些高收入人群各种骄奢淫逸想法的服务业人员的城市。

    像我们这样的行业,已经从市区搬到了市郊,在不远的将来应该可以看到从市郊搬到长三角,离开上海。。。

    这就像前段时间广东特别流行的一句话,叫腾笼换鸟,引凤筑巢。

    对凤来说,这个城市的大门一直敞开着。

    对我们这些鸟人,上海保持了他海派绅士的风度,他不会粗暴地赶你走或者关上他的门。他只是悄悄地让你觉得越来越不不自在,让你知趣地离开。

    这在上海话里叫“拎得清”。

    最后再回答一下原始问题: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或者你家有足够的实力,上海的大门永远向你打开。

    如果你两者都没有,上海会悄悄留下你的青春,留下你交的社保,然后无辜地看着你:侬拎得清勿啦?

  3. 江津的梅菲斯特
    理由
    举报 取消

    当然没有。不仅如此,上海十分渴望引入外地年轻人,上海拒绝的,是外地年轻人留下来使用较为优质的公共资源、使用社会福利和养老金。

    现如今,上海常住人口的40%都是外地户籍人口,如果只看常住人口中的16岁—59岁的适龄劳动力,则50%以上都是外地户籍(2010年六普数据,现在也是如此,我一时没搜到新的)。

    2015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同比下降1.5% 系十五年首次

    这种年龄结构,意味着外地人,特别是外地年轻人的涌入,极大缓解了上海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提供了人口红利。

    上海的老龄化多严重?按照中央政府的规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最多20%,在2013年之前上海市为22%,这多出来的2%是中央特批的,没办法,老龄化太严重了,上海早在1992年就出现了户籍人口负增长,至今已经25年,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上海早在197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20年。

    既然老龄化如此严重,那么为什么2013年开始,上海的养老保险缴费费率逐渐下降了呢?

    2011年之前上海对于全市不同户籍性质的劳动力征收不同费率的社会保险(分别叫做城保,镇保和综保),总的来说,上海本地的缴费费率比外地户籍高、外地城市户口比外地农村户口缴费费率高(当然缴费越多待遇也越高)。下图是这三种保险的对比。

    2011年上海宣布进行“三险合一”,通过三到五年的过渡期,将三种保险合并,当然,合并的结果是缴费费率按照最高的来。

    三险合一的效果非常好,三险合一之前,上海的养老保险年年赤字,必须依靠财政拖底,三险合一之后,上海养老保险扭亏为盈。

    但是现在的高缴费必然带来未来的高养老金支出,所以还要再配合高房价和几种类似控制性手段让人留不下来。

    回到问题:上海对年轻人关上大门了吗?

    完全没有,她只是在你老了之后又把你踹出门去。

    ———-更新——–

    利益相关,白玉兰公国土著,背叛了自己的户籍

  4. 袁牧
    理由
    举报 取消

    别逗了,哪个城市敢对年轻人关上大门?那是自寻死路!

    —————–

    问题不在是否年轻,而在产业布局。

    产业基础决定了城市发展和准入门槛。

    作为曾经在上海工作,如今连上海(集体)户口也退掉,回到南京创业的一名建筑师,我想我蛮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

    1 上海,不仅是上海,一线城市都是这样,从来不是对年轻人这个群体关上大门,而是对某些产业关上大门。题目本身,就问错了。

    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布局,由复杂的宏观经济因素决定,并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全球制造业聚集到中国。上海淘汰利润不够高的产业,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当年纺织工人大量下岗的时代仿佛昨天。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当然政府也在推波助澜。

    市场经济的竞争并不只有同行的竞争,各行各业都在争夺资源,人才,市场,男怕入错行,正是血淋淋的经验。

    不同产业依据自身竞争力和其他特点,分布于不同的经济区和城市,并没有什么不好,反而给了多数人多数产业更广阔的机会。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北上广深纽约伦敦,更不是只有一线城市才有成功机会和精彩的人生。

    2 不要听罗振宇鼓吹什么肉身相聚在北京,那是他所在的传媒行业的特征要在首都。

    即使北京拥有过度的资源聚集,对全行业来说,众多企业仍然需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合理的布局。否则,是不是福建老板浙江商人山西土豪都过得不如北上广一小白领呢?随着我见到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群的生活状态,我越发感到不要把自己局限在那小小的几个城市。

    3 年轻人当然是刚起步没有积累 在大城市生活困难,但这绝对没有所在产业的因素重要。

    当产业被大城市挤出,即使已经是老人,或者个人能力很强 或者高管甚至老板,买过房摇到车 积累的钱足够用,勉强呆在大城市也并不合算,因为整个企业的成本收益不划算或者不利于进一步发展。老板呆得住,但整个公司的员工未必呆得住啊

    对产业来说,机会不是偶然性,而是可以确定的。否则怎么解释美国企业到中国来开厂子,怎么解释上海企业在内地投资生产? 只要挣到更多的钱生活更好,不在上海又如何?

    如果 企业行业合适上海的,年轻人很快就可以买得起房过上好日子。

    说到底,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才是主导城市经济生活的根本力量,跟年轻还是老人,没有关系。

    4 所以,如果看好自己的行业 ,就不要局限在大城市。更不要透支全家的积蓄去投无底洞。在合适产业的城市,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和发展。

    如果确实喜欢上海的某些特质,那么就不要局限在没有前途的行业。特别是年轻人,还来得及转变,即使很难。

    改行,也就是让人才从过剩行业转移到稀缺行业,这本身就是市场经济实现效率最优的途径,而薪资正是体现行业是否过剩的价格信号。

    如果真的能力不足,进不了一线城市的行业,那就坦然退居二线,反正也没有办法。

    当然,产业布局是宏观的,个人能力和具体企业各个不同,具体个人的情况还需具体斟酌,但大趋势如此,可以意会,可供参考。

  5.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2016.03.24更新

    评论里有人在提个例,你们看清楚我说什么了么。谁都不会否认少数人的存在,可是我说的是大部分普通的年轻人,就好像硕士博士也很多,但大专和本科才是大多数。你们毕业几年就走上人生高峰买房买车,是你们的能力,觉得自豪吧,为什么自豪呢?因为不多见,是吧?但你不能因此就怪别人活该,这太刻薄了。

    另外,本来我并不算原答案里的普通年轻人,还计划2016年底买房的,但今年上海房价又疯长了,这回真买不起了。

    ——————————————————原答案————————————————————————

    昨天晚上11点多,我和老公躺在床上,突然双双觉得生活好绝望。为什么呢?好像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但想一想,仅仅是活在上海这一个事情,就让人叹一口气。

    你们说985、211,你们说父母出首付,你们说自己投资,你们说努力学习工作拿高薪… …但你们觉得这是大部分年轻人的情况吗?普通的年轻人,就是普通的本科毕业,父母年岁已大顶多只剩几万块钱存款,自己做一份几千块钱的工作,除了开销每月剩不下几个钱。也不要市区的房子,只要那种到地铁还要骑一小段小龟王的60来平的小房子就可以了,但那也得100多万。你们说100多万太便宜啦!但是普通的年轻人的公司为了避税,住房公积金一个月才150,普通的年轻人家里有4个老人都60+岁,普通的年轻人孩子都不敢生,普通的年轻人因为加班身体也不是很好。

    不怪社会,不怪上一辈,但你们也别让我们怪自己。年纪轻轻拿高薪是有可能,但那是普通年轻人吗?

    所以你们这些知乎的年轻人,不要随便指点我们普通的年轻人,谢谢。

  6. 周看看
    理由
    举报 取消

    高铁+城市网络:中国在走一条全新的城镇化道路

    又是一年“两会”时,我们来讨论中国城镇化的下一程——新型城镇化、国家中心城市、一线城市房价、高铁网建设,它们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似乎有意无意间,中国走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城镇化道路?

    1

    北京上海,正在关上的门

    我要上车!

    北京、上海的年轻人,过去的一年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一个变化——这个城市变得对他们越来越不友善了。

    控制人口流入、疏解人口,已经成为两个城市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上海常住人口在2016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北京的动作更大一些,“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控人”……实在是把“人”当成苦大仇深的敌人一般了。

    当然,近一整年的房价暴涨,甚至比政府的人口调控更有效,直接粗暴地设置了对大多数人高不可攀的安家门槛(参见:如何看待 2016 年初上海房价一天飞涨 70 万元?)。

    高房价与人口限制相辅相成,拦住了人们移居北上之梦。

    北京五区公布人口上限 图片来源:新京报

    中国当前如此力度的城市人口调控,可以说历史上、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那么,为什么一线城市要限制人口流入?

    少了新鲜血液补充的北京上海,还怎么去和其他的世界城市比拼厮杀?

    这么下去,年轻人该去哪里好呢?

    对于这些问题,我最初也非常困惑,然而现在,我对当前的中国城市化格局有了新的理解:

    在高铁的作用下,或许中国在走上一条全新的城市化道路——

    发展城市群 + 构建全国尺度的城市网络

    2

    路线之争:大城市 vs 小城镇

    整个故事,要从中国城市化的路线之争说起。

    第一条路线,是发展大城市,这一派以经济学家为主。

    城市越大越好,这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从经济学角度,可以从“就业乘数”、“规模效应”、“产业链”、“正外部性最大化”、“高效率的公共服务供给”等等方面,论证大城市的好处,参见《城市的胜利》《大国大城》等书(《城市化的暗面

    向左走,向右走 图片来源:几米

    现在的我们,并不比两派的前辈们聪明,但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得到稍微公允的态度:两种路线都有可取之处,也都不完全正确

    大城市路线支持者主要是基于西方国家经验,但是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走过了上百年、几代人的时间,而中国城市化在几十年、一两代人内就将完成大半,带来的社会剧烈变迁、贫富差距、移民问题、就业问题都不是轻易能解决的。

    小城镇路线是基于对沿海地区的调研(费孝通先生提出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然而这些小城镇的发展并不仅因为它们小,而更是因为它们的地理条件优越、民风开放。中西部、东北小城镇大多处于衰亡之中……并不是全国的小城镇都有条件在市场经济下发展壮大。

    多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在两种路线当中摇摆,既曾经非常激进地赶城市居民下乡,也曾经毫不拒绝全国人民来北上广买房炒房。

    那么,现在北京上海的选择,意味着中国又开始走小城镇路线了吗?

    不,中国已经选择了路线——既不是发展超大城市,也不是发展小城镇,而是发展城市群。

    3

    走向城市群

    图片来源: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2006-2020

    全国尺度的城镇体系规划,早在2005年就有了。

    不过那个时候,高铁尚未出现,城市之间联系的轴带比较理想化。对各个城市的安排更像是示意性的“排座次”,并没有真的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事实上,在那个时期,城市之间的竞争关系要明显强于合作关系。(参见:世界上正在发生着哪些国内少有人关注的重要变革? – 周看看的回答 – 知乎

    另外,这一版规划是由建设部单独编制的,效力有限,还暂时谈不上在高层中形成了共识。

    2013年发改委城市群方案 图片来源:江南时报

    2013年,发改委放出消息,拟在已经形成的10个城市群的基础上再打造10个新的城市群。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公布。

    这一轮规划没有非常具体的空间方案发布,也可以理解为决策层正在协调形成共识的过程中。其真正的成果,不是一个方案,而是一条路线:发展城市群的战略路线。

    “发展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至此,基本终结了长久以来,经济学家支持大城市,社会学家支持小城镇的路线之争。同时,这一轮规划初步对中国的城市化格局加以确认,提出了城市群之间的差异化定位。

    其不足之处在于,侧重于建立城市群内部各市县之间的联系,而较少规划城市群之间的相互联系,规划图中都是一些孤立的大小圈圈。

    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片来源:“十三五”规划

    2016年,“十三五”规划公布,提出了19个城市群,思路上继承了上一轮的探索成果,将发展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同时,依然是示意性的画出了城市群之间的联系。

    走到这一步,可以说中国的城市化理念看齐了世界水平,要知道,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全世界也就六七个。稍低一级的城市群,则是各国都在努力经营的,小一些的发达国家也只能勉强拿出一个来。

    但是“基建狂魔”中国到这里停步了吗?

    不,我们还有高铁。

    4

    现在与未来的出行故事

    大故事继续之前,来说几个出行小故事。

    朋友某天有急事从南京去苏州,当天来回,回来直感叹高铁的方便:从出门到站台候车总共花了20分钟,坐车也就个把小时。

    等车的人们少有拿大件行李,特别是上海来苏州的,基本上就当是周末坐地铁来上海后花园玩一圈。

    进而说起,如果有上海的好工作,却不想承受“吓人的房价vs老破小蜗居”的两难选择,住在苏州倒是个不错的方案。

    图片来源:中新网

    事实上,早已经有不少人作出了跨市乃至跨省通勤的选择。

    比如,在深圳上班的人,很多在东莞、中山、惠州买房,老人小孩在环深地区养老上学,自己在深圳租农民房住,周中上班,周末才回家。从苏州、杭州到上海上班的人群也不在少数。

    再比如,北京一名叫姜京子的女士,每天5小时花费225元从河北到北京上班。

    “我觉得这没什么啊。”每当别人对她这一举动表示惊讶时,一向乐观的姜京子都笑呵呵作答。她也给记者算了笔账,交通费每月四五千元,减去这个成本,她在北京的收入也要比在沧州工作收入多。从时间上来说,跨省上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大概是两个半小时,比她之前从东六环到单位的时间多了不到半小时(工人日报)。

    这个故事的另一半是:她来沧州是为了和丈夫团聚,而她丈夫之所以到沧州工作,是由于所在汽车企业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河北沧州建设第四工厂。

    姜京子2016年的部分车票 图片来源:工人日报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个人对工作、居住、通勤的敏感度不同,因此也并不对个人的选择多作评价。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高铁的普及,一种过去没有想过的通勤形式、生活形态正在出现

    背后更根本的是:中国城市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门到门”的未来路径 图片来源:自绘

    2016年,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从地铁站到家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正在被解决。

    如果更有想象力一些,也许我们会看到一种全新的出行方式,例如:

    共享单车5分钟+地铁10分钟+高铁30分钟+地铁10分钟+共享单车5分钟=1小时

    ————————100公里————————

    赶时间的话,还可以前后半段选择打车约车,或者自己开车到地铁站。

    这么一来,几乎可以在1个小时左右,从苏州市区内地铁附近的一个地点,到上海市区内虹桥站周边地铁附近的一个地点。两地相距100公里。

    图片来源:百度地图,实际这条路线要稍长于1个小时

    同样的1个小时,在日本,能50公里外的郊区新城坐火车到达大城市中心。

    同样的1个小时,在美国,能从50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开车到达大城市中心。

    与日本的方式相比,中国的高铁通勤更快、更远。而与美国的方式相比,而中国不需要会开车的成年人当司机,可以是老人、小孩,还可以是一大群人。

    这样的出行故事,充满了迷人的潜力。

    在下一代人的心目中,城市与城市之间或许不是截然分割的关系。相邻的大城市之间不过1小时高铁的距离,也就是市内堵堵车的时间罢了。

    那么他们眼中的城市群,又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5

    城市网络:比都市圈更大,比城市群更大

    首先说明一下“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区别,基本上“都市圈”是由一个大城市向外拓展的单核结构,“城市群”可以只有一个“都市圈”,也可以是多个“都市圈”构成。

    美国,汽车交通下的都市圈规模:

    洛杉矶都市圈(Los Angeles metropolitan area)面积为1.25万平方公里(Wikipedia),近似看作100公里见方的范围(实际上是若干狭长带状),这大约是汽车交通所能蔓延的最大范围。

    美国西海岸大城市群,就是由加州南侧的洛杉矶都市区,和北侧的旧金山湾区都市区组成。但它们之间的距离足有600多公里,开车足足要6小时,往返坐飞机比较便捷。其实两者联系并不太密切,两者之间的地区也没有被带动发展起来。

    洛杉矶都市圈 图片来源:谷歌图片。加州都市区人口密度参见:美国为什么不大力修建高铁? – 社会 – 知乎 鱼非鱼的回答

    日本,在地铁与城铁为主的轨道交通下的都市圈规模:

    东京都市圈,面积约1.34万平方公里,大约是以市中心为圆心画一个半径60公里见方的圆形,这大约是地铁与城铁支撑下的最大范围。

    在高铁的联系下,东京都市圈与名古屋都市圈(静冈、名古屋),大阪都市圈(京都、大阪、神户)三个都市圈共同构成了狭长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东京都市圈 图片来源:东京都市圈发展对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启示,李铁 文辉

    东京都市圈的轨道交通,黑框为东京市23区范围 图片来源:谷歌图片

    这些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都市圈,非常了不起。

    然而,基建狂魔中国的画风却不是这样的……

    虽然以单核为中心的都市圈蔓延还在继续,但是,中国正在同时“自上而下”地搭建一个完整的城市网络框架——

    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驰骋在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超级巨大的城市网络:

    中国高铁线路规划,叠合人口密度图 图片来源: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从另一个侧面可以佐证城市网络正在形成。

    2017年,由国务院要求,住建部、发改委等中央19大部委联合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概念,是指位于城镇体系最高位置、且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除了北上广深,天津、重庆、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杭州、青岛、郑州、厦门位列其中,一共15座中心城市。

    这个提法其实有些奇怪:既然已经在国家战略上强调了“城市群”的概念,后续也应该继续按照城市群来布置政策才对。如果要示意城市间的高低次序,那么已有的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等行政级别也已经足够。为什么要从城市群的“面”倒退一步,去强调单个城市的“点”呢?

    答案是,唯有将“中心城市放在了全国城市构成的网络当中,它们的“引领、辐射、集散功能”才会凸显出来。

    在高铁的作用下,前面说到的城市群之间的虚线联系,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关联,构成了全国性的城市网络。这些中心城市的枢纽作用,就像地铁的多线换乘站一样凸显出来:

    中国高铁运营线路图 图片来源:foxtao

    同时,中国的城市网络是向下兼容的,各地的地铁、城际铁路也可以衔接到这个网络上来。并不影响城市群内部交通继续如火如荼的建设。

    高速公路建设,以珠三角为代表,按照10公里间距的密度在铺。当地乡镇人民都过起了周末开车游遍广深港澳的有车族生活,向美国西海岸看齐。

    城际铁路建设,以京津冀为代表,仅去年批复的《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总里程约1100公里。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1小时通勤圈。

    地铁建设,以长三角为代表,各地在同时疯狂建设。至2017年初全国通车里程达3700多公里,已批复未建成的则是其两倍之多。长三角1小时的通勤圏已经基本建成。将上图局部放大、加上地铁,就会形成如同主动脉和毛细血管一般的结构:

    长三角地区高铁与地铁图,据上图改绘。这里仅含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四市,图中许多城市也有地铁,此外还有城际铁路。

    想象一下,在下一代人看来,相邻的中心城市之间不过是2-3个小时的车程,一个上午就到了。

    下一代人的时空观将是完全不同的——整个城市群,不过是一个大一些的市;整个中国,不过是一个大一些的省罢了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年什么年,不就是从开封到湖北嘛,高铁3小时就到啦,柳夫子,下周我去看你吖 O(∩_∩)O~”

    “……”

    6

    结语

    1、小结一下,高铁对城镇化的影响:

    ① 城市扩张从蔓延变成跳跃式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在以轨道交通为主时,未来的城市扩张将不再是连续的“摊大饼”,而是间隔跳跃式的扩张。

    ② 扩大都市圈的范围

    都市圈的范围≈城市间联系的极限≈1小时交通圈的范围,高铁将这个范围从公路网、地铁城铁能支持的半径50公里,拓展到了半径100公里以上。

    ③ 强化都市圈之间的联系

    都市圈之间的相互关联构成了城市群,而高铁的联系作用强于飞机与长途汽车。

    ④ 构建城市网络

    高铁模糊了城市群的边界,沿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基本2小时到达另一个城市群,多个城市群构成了全国尺度上的城市网络。

    2、城市网络形成后的效用具体如何,可以结合本文最初提出的三个问题来回答:

    ① 为什么北京上海要限制人口流入?

    是为了更好的构建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将未来人口向城市群内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引导,同时也向城市网络里的其他中心城市引导。

    如上述TOD模式,由于高铁的通勤距离比地铁城铁远,与其跳跃至一个新建的远郊新城,或许还不如直接跳跃至一个城市群的次级城市。

    ② 少了新鲜血液补充的北京上海,还怎么去和其他的世界城市比拼厮杀?

    第一,国际城市竞争的主体,从来不是单一城市的行政区划范围,而是作为整体的都市圈乃至城市群。未来虽然限制了北京上海行政区划中心城区的人口流入,但是对于都市圈外围,以及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的其他地区,依然会是鼓励人口流入的态势。

    第二,中国将追求城市网络整体效用的最大化,而不仅是单个点的最大化。城市网络一旦形成,所有网络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成本都会降低,增进总体效用。

    第三,中国城市间的级差结构将得到优化对内,将会使沿线途经的城市获得极大的区位改善。单纯从高铁“八横八纵”图来看,北上广的枢纽优势虽然依旧,但是武汉、郑州等枢纽城市的地位提升更为明显。福建、山东等大都市群的中部地区近年来提升显著。

    第四,如同互联网一样,任何网络的规模越大,整体吸引力越大。对外,周边国家和地区将会积极谋求加入中国庞大的城市网络,这种吸引力是难以抗拒的。

    德国没有世界顶尖的大城市与都市圈,只有由中小城市和铁路系统构成的城市网络,但这不影响德国成为一流的发达国家,同时贫富差距、地区差距等问题大大好于美日等国。中国将用高铁构建出相似却更大规模的城市网络。

    ③ 未来年轻人该去哪里好呢?

    城市拓展模式图,自绘,图中轨道交通为单线,高铁为双线。

    不妨先看图,给出4个选项:

    A.距离市中心20km的外围郊区(北京六环、上海外环外)

    B.距离市中心40km的远郊新城

    C.距离市中心100km的高铁下一站

    D.距离市中心200km的次级枢纽城市

    答案解析:A是美国的答案,既不太搞地铁也没有高铁,全靠城市自己蔓延。B是日本的答案,用轨道交通和郊区新城引导发展。

    中国过去选择了A和B,例如北京在搞通州新城,上海在搞临港新城。而现在,通过高铁的建设,让C成为了通勤的可能。但政府真正希望的,不是让居住人口移动到C。而是通过城市网络,让C、D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有更多产业入驻,人口也自然驻留在C、D。

    要注意,每个选项都是向下兼容的,选择了B同时还能选A,选择了C同时还能选AB。越多的选项,意味着城市开发中有越高的弹性,毕竟靠近城市中心的土地总是用一点少一点的。

    3、高铁+城市网络,这是一条没有国家走过的城镇化道路。

    其他国家和地区,几乎不可能实现中国式的大尺度城市网络——或者限于国土面积,如英国、日本;或者限于地区自治,如美国;或者限于制度差别,如欧盟国家。未来的其他国家,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高铁+城市网络,这是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也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

    图片来源:已标注,其余自绘

    城市周看 为思维寻找盲点,为城市寻求共识

    微信订阅:cityzhoukan

  7.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20160520更新一句话

    最近还收到对这个答案的赞和支持,谢谢大家!

    不过鉴于目前上海房价的情况……正文的很多内容已经不合时宜了。大家仅作参考就好!

    送给每个在上海打拼的年轻人:

    你们在这么美好的时代遇到了这么多的机遇,努力吧!一定会有值得你骄傲的收获!

    ===

    我先亮出我的观点:上海的年轻人,只要正常大学毕业,985,211的话更好,敢于拼搏奋斗,买房子留下来,是不难的。但是关键在于,这样是否符合你的人生选择。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张江的IT员工,初期几年年收入大概在15万-25万左右居多。我前公司在大张江金科路(据说现在也不错了,有商业区),周围远一点的地方,还是有不少两万以下一平米的房子。比如在新场、惠南附近,150万的两室一厅,很常见。如果你首付攒下50万左右,贷款100万,其中公积金60万+40万商贷,那么买个房子还贷款这样,还是不难的,每个月还款7000左右吧(20年)。以后结婚了的话,就更能好好过了。这个房子的贷款还款一般都比较快,大概8~10年左右你就可以攒下一笔资产,可以还掉或者差不多还掉首套的房贷了。

    这样的房子,我需要吐槽一下:你住在这里,你确定你在上海吗?!我在张江住了三年多,除了每次去世纪大道或者南京路、静安寺,我!一!点!都!没!感!觉!我!在!上!海!普通到无以复加的小区、到处都是和你一样来上海工作的人群、到处都是合租房或者隔间房、挤得要死的公交车、周围荒凉无比商业配套几乎没有、都是杂乱的小饭馆小铺子之类、除了住宅楼大一点都是破破烂烂的房子,简直就是国内常见的六线城乡结合部——当然,上海的整体管理还是好一些。

    好了,你现在有一套150万的房子了,在上海站稳脚跟了。不过这个时候,你肯定不满足于首套的房子了,这样的房子,学区很差、购物和环境都不怎么样。因此在结婚有小孩后,现在的房子会卖掉,并考虑向市中心迁移。问题在于,你在买第二套房子的时候,是否已经有足够的积蓄和资产,来支撑高昂的学区或者好小区房子的价格。一般来说,上海这边IT企业,当前普通员工的天花板在30万~35万一年左右(创业公司或者暴富公司不算,升职加薪的人,并不算太多,小头目拿到40万差不多了),因此,假如你那个时候有30万~35万左右年薪(当然这个数据未来一定会涨,不过相对于房价上涨速度,呵呵呵),支撑最便宜需要400万的学区房,在有小孩、老婆、车子以后,其实还是有难度的。

    有关学区房的价格,只是个人的看法。在评论中有些朋友声称在杨浦等地,300万也有很好的学区房可以考虑。我不太了解杨浦那边的情况,本文也只能带给大家基于本人的一点人生的经验……

    由于未来房价在涨,无论是你的150万房子还是学区房在涨价的情况下,都不太好算,那么我们算目前的情况。首先看价格,在2015年9月的现在,一般需要买到500万左右的房子(个人意见,平均中也有网友说300万就够了,还是看你的选择吧),才能算比较可以,才有较好的环境和学区,才算能够在提及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长久安居。以现在的价格计算,假设你有幸找到了一个500W的学区房,两室一厅,在龙阳路以北或以西方向靠近城区的地方(传统意义上的“上海市区”)。其次看首付和房贷,这套房子首付150万,假设你有150万了首付,然后30年贷款,80万公积金用满,月均还款1.8万,月收入这个时候就算你全家大概在3万(你税后2万,你老婆1万)左右,剩余1万2,车子、老婆、孩子,其实算下来虽然紧巴巴但也还可以。当然,前提条件是一.学区房的价格到你买的时候不是那么夸张,二.你到时候有首付150万,三.你个人30万~40万的年收入。

    这个时候有人说,那我之前买的150万的房子也涨价了,以后涨起来就可以换了。我想问一句,你的郊县城乡结合部房子,有市区学区房涨得快么?显然没有。当然,你也可以考虑将本来打算的两室一厅、三室一厅学区房换成小一点的一室一厅或者老公房,这样挤一挤还是可以的。自然也有一些手段,可以让你依旧以3成首付,买到一个很小很小的学区房,然后不住,就放着或者出租,户口挂过去等小孩上学。然后你依旧住在城乡结合部。问题总是有的,解决办法也总是有的。

    当然也有人说,一开始150万的房子也就可以了,当然这都是个人选择。好了,其实150万的房子,已经可以满足你在上海的需求了,虽然远、虽然没有学区,虽然可能环境差、可能破,但是毕竟在上海,大环境和城市都在这里放着,大不了每年交2万到4万元赞助费上好的学校,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

    我并没有选择这一条路。

    原因很简单:我认为上海的房价和舒适生活所需要的投入,过高了。

    我考察了成都、武汉、西安几个二线城市的工作和环境,最后选择了成都。我手上大概有65万左右的首付款,家里可以赞助20万左右(虽然最后也没要)。这样,我可以在成都远一点的地方,贷很多款买一个200平米的双拼小别墅,或者在成都市二环附近的地方,贷款不多买一个110平米左右的三室两厅带大露台的房子,这样的房子还有学区,带的成都相当不错的小学或中学,3KM内大型商场医院应有尽有,生活硬件条件不知道比上海好到哪里去了。有关工作的问题,成都软件业虽然比上海是不如的,但是也还算有模有样,我一开始认为成都工资有上海一半就不错了,谈offer的时候,我提了一个相对我现在来说还是比较高的数字,不过成都公司最后开出的价格是我在上海收入的90%,考虑到城市房价和物价,最终决定去了。

    我大概计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的情况,我很快会还贷款完,有余力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额外的储蓄或者另一套房子、门面、投资之类。其实一个男人,在房子婆子孩子“三子”解决了后,剩下的大把精力可以放在做别的事,比如木工(个人喜好)、品茶、旅游、收藏等,不必活得这么紧蹙。最近打算换车,把以前的国产小破车卖二手,买个好一点的越野SUV,去成都周围的风景区和山野走走,周末来回,多舒服。这样算下来,我在35岁左右就没有太多生活压力了,45左右不开心的话就可以考虑退休养老到处玩了。

    我的人生选择是:我是一个人,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放弃上海这样的苦逼日子,去二线或者1.5线城市换取更美好的未来?事实上,我已经这样做了。

    =====================================

    另外,有人在说,为什么这么执迷于房子,那么我告诉你:

    在现今的中国社会,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房子,是你所有生活的基础,是你事业发展人生发展的最最最核心的物件。

    你可以看不起房子,不买房子,但是你绝对不能否认房子在这个社会体系中的决定性地位。

    最后,总结一下我对上海的感受:

    上海是中国最好的城市。

  8. 请叫我机器猫吧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觉得许纪霖老师这个演讲稿很能说明问题,特分享之。侵删。

    【编者按】2015年6月13日到6月14日中国的“双城记”:比较视野下的北京与上海城市历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文为许纪霖教授6月13日在该研讨会的主题演讲。详细内容如下: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想把北京作为一个参照来看上海。我特别欣赏这次会议的主题叫双城记。在世界上凡是幅员比较辽阔或者文化比较丰富的国家,它通常都有两个中心,美国有纽约和洛杉矶,俄国有莫斯科和彼得堡,德国有柏林和法兰克福,英国有伦敦和爱丁堡,澳大利亚有悉尼和墨尔本,日本有东京和京都,中国则是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城市也代表了中国的南北文化,互为他者。

    1,政治中心和社会中心

    北京作为一个政治中心,其发达的不是地方政治,而是帝国政治或国家政治。因为在天子脚下,地方即国家,国家也是地方,笼罩在国家权力的直接控制之下。晚清以后的北京也形成了地方社会,这些地方社会是由士绅和商人所组成的,但是在近代北京,并没有像近代上海那样强大的地方自治势力。

    上海就不一样,从晚清开始,作为一个通商口岸城市,其政治权力一直处于多元化的状态,无论英美、法国、日本,还是清廷、北洋,都不能独家控制这个东方第一大都会。在中国凡是有权力处于多元、权力的竞争空隙之中,反而会给地方社会一种崛起的空间。上海的地方自治一开始就是在这种夹缝当中生长起来的。

    吊诡的是,清末开始的地方自治,是与国家权力的扩张同时发生的。因为贸易、经济、金融的中心都集中在上海,上海的地方自治背后有一个相对强大的资产阶级支撑。这股力量的欲望和力量不是来自自上而下的国家权力——来自上面的权力可以赋予你,也可以随时收回——上海的地方自治来自于从城市本身生长出来的经济力和文化力,于是就具有持久的冲击力和爆发力。近代上海能够成为中国社会的文化中心,绝不是偶然的。

    这个城市的资产阶级也好,文化精英也好,对他们来说,上海就是他们存在的家,他们主宰城市的地方事务,也借助城市的实力,多次挑战中央,于是上海就成为北京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1900年,当慈禧太后对八国联军宣战,竟然以上海为中心出现了“东南互保”。国家在对外宣战,地方却与“敌国”议和。辛亥革命发生,南北对峙,又是在上海进行南北和谈,最后,正如马勇教授所说:“民国不是打出来的,是谈出来的。”这个谈出来的地方,就是上海。

    再看五四。五四学生运动爆发在北京,当时北洋政府很强硬,学生上街一个抓一个。到了6月3日,上海资产阶级和文化精英联手发动罢工、罢课、罢市,这一下震撼了世界舆论,北京政府最后只能屈服,释放学生,罢免三名“卖国”官员,不敢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五四运动发生在北京,但结束于上海,由北京的学生发动,最后由上海的市民阶级跟进,取得胜利。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也是这样,最早在北京由学生发起,席卷全国后,上海各界跟进,成立了各种救国会,把一个原来单纯的学生运动扩大为全民的运动。

    这两个城市,北京发达的是以知识分子为中心的公共领域,上海是市民社会的大本营,以资产阶级为核心。所以近代中国的历史当中,几次大的运动都是北京先发动,然后在上海燎原,最后获胜。近代的上海,作为社会中心和经济中心,借助地方的市民社会和城市空间,在清末民初中国的政治当中,扮演了第二政治中心的角色。

    2,帝都与魔都

    在近代中国,中国最好的国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大部分在北京。北京是中国无可挑战的学术中心,到今天还是这样。作为学术中心,北京知识分子的主体,主要在大学。这些学者专家都是一些国家精英,他们继承了帝国士大夫的传统,他们的关怀除了专业兴趣以外,主要是国家与天下大事,而与地方事务没有什么关系。

    民国时期的北京知识分子,通常是和京城的地方社会绝缘的,与我前面提到的北京那些商人、士绅几乎没什么直接交往。他们联系多的是一张报纸,就是天津的《大公报》。《大公报》在言论方面之所以有影响,主要借助于京城的知识分子。《大公报》有两个很著名的副刊,一个星期论文,主要由胡适所代表的自由派知识分子所掌握;另外一个是著名的文艺副刊,主要由林徽因的太太客厅为核心的京派作家所掌握。这两个副刊形成了哈贝马斯所说的舆论的公共空间:文学的公共领域和政治的公共领域。

    这些北京的文化人,对这个城市充满了一种故乡般的柔情。京派的知识分子曾经也一度生活在上海。20年代末,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都在上海生活过,但他们不喜欢上海,觉得上海商业气太重,始终有疏离感,30年代以后他们都回到了北京。这些南方知识分子虽然不会说北京话,但在北京仍然感觉自己是这个城市的主人,反而把真正的北京人——那些老北京——视为他者。

    对上海的文化精英来说就不一样了。上海是什么?上海既不是家也不是国,上海就是一座城,一座有自身机理、血脉和灵魂的城市。

    民国时期的上海文化精英与京城不太一样,主要不是大学教授、专家学者,而是由两拨人组成,一拨是出版商、报业大王、记者、编辑、民间教育者,另外一拨人是自由撰稿人为主体的流浪文人。他们虽然气质上不一样,一个是布尔乔亚,一个是波希米亚,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彼此是流动的,而且共享了同一个城市的文化。

    比如申报老板史量才,他既是银行家又是报业大王。另外一拨波希米亚式的流浪文人,来自全国各地,就像许鞍华导演的《黄金年代》中的萧红、萧军一样。在上海以自由写作卖稿为生。这些人看起来对资本主义充满仇恨和批判,但他们的生存处境又离不开这样一个高度资本主义化的文化市场,因此这两部分上海文化人看起来泾渭分明,其实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

    上海这个城市有一个外号,叫做魔都。魔都的魔力在哪里?你可以说它是资本主义,也可以说它代表了近代文明。不管怎么说,魔都上海在文化上像一个大熔炉,把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新移民统统熔化其间,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文化人——包括反抗者——都对自己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感,产生一种城市认同。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最后他们的生存方式都无法游离资本主义化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北京是帝都,上海是魔都,中国的双城记,就是如此精彩。

    3,二元社会与一元社会

    我多年对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观察,发现北京是一个二元社会,而上海是个一元社会。如何理解呢?

    大家知道,1949年以后的北京有大院文化与胡同文化之分。大院文化里面居住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单位人,他们在政府机构、文化事业单位工作,属于京城的上位阶层,但大都不是北京人,确切地说,这是一批首都人,而不能算北京人。真正的北京人住在胡同里,大多数处于北京城的底层,是蓝领阶层。

    这两个阶层,一个是首都人,一个是北京人,无论文化、语言,还是生活习性和风俗习惯,都泾渭分明,有某种无法跨越的鸿沟。到北京人的家里去,进了门,不用问主人的情况,看他家里的布置、环境氛围,大致可以判断主人属于什么阶层,是北京人还是首都人。

    但这种判断方法运用到上海来,就不灵了。上海社会各阶层虽然在收入、身份上差距很大,但基本共享同一个文化,那就是市民阶层的文化。过去的上海有工人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社会阶层。但你进入一个家庭,有时候很难判断主人究竟属于哪个阶层。上海的文化人家庭,也是井井有条,带有一种浓郁的市井气。跑到工人家庭里看,客厅里竟然也放着一整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上海在文化上是个一元的社会,精英阶层和市民阶层在身份上是流动的,但是在文化上是整个的,属于都市的有文化追求的市民阶层。文化人有市民气,市民阶层有小资气。

    4,中国文化之都与世界主义都会

    北京作为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都,充满着浓郁的中国风。这几年北京变得洋气,鸟巢、水立方,西洋的后现代风格,也自成格局。但北京的建筑最失败的也是所谓的中西合璧。

    相比之下,上海无论从城市风貌还是市民趣味上,都被认为很洋气,不“中国”。这也不奇怪,上海1843年开埠,这个城市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产物,没有全球化,就没有上海。上海在全球化过程中诞生和发展,她在全球化浪潮当中只有获取,没有失落。这是上海与其他许多开放性城市不同的地方。

    上海是一座兼容并包的城市,像纽约一样,是世界主义的大都会。在近代中国,西洋文化最早是到广州,但广州在区域上属于岭南文化,与西洋文化冲突比较大,所以一直到今天,广州依然是一座充满南国情调的中国城市,而非世界主义都会。但上海在地域上属于江南文化,江南文化的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恰巧与欧洲文化中基督新教的资本主义精神和天主教的艺术情调一一对得上,产生了亲和性。不仅如此,世界文化中的其他重要流派:俄罗斯文化、犹太教文化、日本的东洋文化等等也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上海的都市文化,上海文化显现出世界主义的杂多风格,与北京的中国风形成鲜明的对比。

    5,上海不欢迎屌丝?

    民国时期的北京文化是一元的,上海文化是多元的,但今天似乎倒了过来。昨天我去了东城区的南锣鼓巷,看了以后很有感慨。它有点像上海的田子坊,但感觉很不一样。从上海人的眼光来看,南锣鼓巷很乱,甚至有点脏,但文化上缤纷多彩。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有一年,我请哈佛大学的李欧梵教授到华东师范大学演讲,有同学问他,您对北京印象如何?李欧梵脱口而出:“北京?北京是一个有文化的大村庄。”如果村庄不带贬义的话,北京的确更像村庄,而且还是带复数的无数个村庄。大量的北漂族怀着梦想涌进北京,北京愿意容纳他们,无论是海归、土豪,还是屌丝、流浪艺术家。今天的北京在文化上充满竞争和活力,一个个山头、一个个村庄到处林立,风格多元,竞相斗艳。从上海人的角度来看,这些村庄似乎都有点“老土”,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今天北京的文化创造力要比上海强多了。

    民国时候的上海,也是一个吸纳五湖四海精英的大都会,造就了海上旧梦的辉煌。但是1949年以后,上海成为计划经济的大本营,人才流动处于半封闭状态,上海变成上海人的上海,文化上越来越一元化。虽然这二十年又重新开放,但文化上的自我凝固化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有一个形容上海的词叫海纳百川,一般人理解的都是这个词的表层,以为上海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为大,吸引了全中国、全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但按照我的解释,海纳百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上海的城市文化有一种极强的同化能力,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江、什么样的河,一来到上海,统统被上海同化,形成单一的海派文化。过去美国也自称是大熔炉,同化一切外来文化,后来受到了批评,所以今天的美国不能再自称大熔炉,那是政治不正确,美国文化变成文化多元主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北京文化今天有点像美国,很包容,很多元。

    到了21世纪,一个城市的未来取决于创新能力。但上海的创新能力,不要说与北京有距离,甚至都不如深圳和杭州。因此今年上海提出要建立创新中心,但在我看来,上海搞创新中心的最重要阻力不在于政策,而是文化。因为海派文化只欣赏高大上,而鄙视屌丝。但真正的创新往往来自于屌丝阶层,十个野心勃勃的屌丝,九个失败了,一个成功了,就是了不起的创新。上海自以为高大上,以文明自居,整个城市非常规范、整齐划一,反而缺乏一种真正的创新能力。北京看起来有点乱,但反而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空间。适度的混乱才有创新,过度的规范只能守成。我发现,无论是高大上的海归,还是国内的屌丝,凡是想过太平日子的规矩人都想去上海,而喜欢折腾的不安分人都想来北京,于是上海变得越来越规矩,这又使得海派文化越来越单一,缺乏多元和生命的原创力。

    海派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没有特点成为了海派文化的特点。面貌模糊,看上去很美,却又似曾相识。前不久引起舆论很大轰动的复旦110周年校庆宣传片涉嫌抄袭案,其实背后很能看出海派文化的危机所在。今天的海派文化,学习能力、模仿能力很强,而且模仿的都是国外最高大上的。什么时尚的元素都具备了,用了洋人的理念、框架和表现方式,再加上中国的素材,唯独缺乏的,是自己的独家创意。

    北京和上海,一北一南,帝都和魔都都有自己的辉煌,有自己的骄傲,也有自己的毛病。中国文化之所以强大,乃是其内部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有东西文化的差异,也有南北文化的不同。内在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既冲突,又互补。中国有此“双城”,何其幸运,只是我们对此研究太少,认识不足,我希望这次“双城记”研讨会是一次开始,以后成为京沪两地学者和文化人交流和对话的固化空间,以北京的视野看上海,以上海的目光观北京,互为他者,彼此竞争,又相互提携,比翼齐飞。(文/许纪霖)

  9. 陈风暴烈酒
    理由
    举报 取消

    TG的如意算盘是青年人去一线城市贡献GDP,制造经济成就用来慰问;然后用房价和户籍制度把老人、污染、福利支出全都赶出去;最后让三四线城市去消化老人。

    在国内竖起一座座行政壁垒,用歧视性政策不断盘剥青年人,最终寄希望于把所谓的“过剩”人口赶出一线城市来实现“大城市的经济稳赚不赔”是不切实际的。

    早晚,普通人一贫如洗,年轻人被现实彻底消灭了斗志;那时候,户籍与行政的壁垒一定是会垮塌的。

  10. 张亮-Leo♂
    理由
    举报 取消

    赞同了 @安嘉门院 葛大的答案,同时我自己也现身说法一下吧。

    少年,上海的房子是置换出来的。

    09年,借钱首付,贷款买了航头的一处房子,6楼的6楼,送阁楼,建筑面积70个平方,实际可用120个平方,时价:68万,感谢盛大有补充公积金,感谢不限购,我贷了5成多,10年,每月只要自己贴很少的一点钱去贷款账户里。

    15年,置换。年初卖掉航头的房——坑爹的是,婚房装修,可因为婚后两人工作单位变动,都去市区30平方的小房子住了,房子是女方婚前买的,中环内,两条地铁在附近,10年时价好像也是60多万——航头卖了143万,去掉未偿还贷款,还剩100万。

    本来想买学区,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放弃,买了市区小房子附近的一套二手房,听了 @安嘉门院 葛大的建议,直接三房,买的时候,这小区房价因为种种原因正好是低点,117平三房,算上税费,500万以内。依然贷5成。市区那所小房子有学区,这套三房没学区,所以,等装修完了,小房子出租,大房子自住,反正从大房子到小孩子的幼儿园和小学,走路不过10分钟。

    我的上家,本来是想让小孩子考附近的私立,但政策变了,小孩子户口在静安,于是他们卖了静安的小学区房和这套三房,在静安换了一套130平方的三房,让孩子上学。

    现在呢,上家等我们的贷款审批,上家的上家等他们付下一期的房款。我的上家,成功的从两套房子里拿到了近800万的现金,然后依然要贷款去静安买那套三房。

    任何时候,门槛都是有的,但我觉得大门并没有关闭。

    我是80后,现在进入城市的是90后,马上是95后,家庭的实力比起10年前,进步很大。

    但是,你不要想着一进来就先要有房,没有户口你限购——但是你可以买商住两用,房价并不贵,地方也不要总念着市中心;有户口的,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市中心,我说的是真的,上海还是有价格低的楼盘的,浦东新区,外环外,总价200万以内的房子并不是没有,不要怕背贷款,我不会告诉你我老婆已经后悔了,她同事的家庭年收入比我们少10万,但买的是新房,总价比我们贵200万。

    但是,没关系,下一个十年,再换就好。

    居住的环境,是一步一步改良的,你想在上海安居乐业,首先你要想办法入了这里的门,然后先乐业,再安居,慢慢一步一步的改善,变成宜居,最后变成逸居。

    当然,就业环境可能有变化,或许对个人来说,更好了或者更坏了,不重要,坚持做好眼前的事,给自己定个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最后,有个建议,有条件买房的时候,一定要买,再次强调,上海这种地方,居住环境是靠置换来的,不要妄想一步登天,当然,你有钱,另当别论。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